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审美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那么作为从事音乐教学的我们,如何看待一节好课时常困扰着我们。在落实《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音乐教师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如何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人生道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看待一节好课观点如下:
一、教学内容要适当,目标达成率高
一节好课首先要求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目标达成率要高,不出现任何科学性的错误。在教学中任何一首乐曲,只有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例如:四年级下册《五月的夜晚》中,开始通过节奏训练的导入,让学生了解重复音乐的创作手法,紧接着延伸到歌曲教学中去;通过新歌教学,进一步了解匈牙利的风光与美景;通过学唱歌谱,进行音乐知识的拓展和音乐表现形式的拓展;然后逐渐唱词,最后完成新歌的教学。在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别,教师应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确定好重难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的侧重点就落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陶冶情操上,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为学生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运用直观的插图、幻灯、录像来创设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视觉美、扣觉美,形成一个立体欣赏维度,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废除以往旧的教学方式,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三、教师和学生的定位要准确,课堂环境要宽松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重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在新课程改革中还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上。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取决于两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谐统一。例如:在《对花》教学中,课一开始让学生听着歌曲《对花》的音乐走进教室。课前让学生收集听赏一些河北民歌,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河北民歌特点,为后面的歌曲教学起铺垫作用。歌曲学会后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课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努力做到:将第一思考给学生、将第一表达给学生、将第一体验给学生、将第一认识反思给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突出其辅助功能
在音乐课教学中,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它冲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抽象、单调的模式,将图、文、声、像等不同载体与现代计算机有机融合在一起,以直观明了、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的耳、口、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多种能力。例如:在音乐教学《我爱我的家乡》的拓展部分中,我要求学生将家乡的景致写进歌曲中(为歌曲进行创编歌词)。为此我搜集了一些以家乡标志性建筑、有名的风景区、及我们校园的一角为素材的材料,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取名“走进家乡。”每一幅画面都令学生兴奋不已,学生们在多媒体有像、有形、有声的围绕下,很快就进入到和教材紧扣的意境中去了。基于学生对家乡物态的了解,再加上教唱歌曲的情感基调,学生的创作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分成四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当我看到学生们的作品时,我瞬间被学生创作结果所感动。学生得到老师的认可,情绪也跟着调动了起来。最后趁热打铁请大家把每组创编的歌词,随着琴声依次唱了一遍。从他们的表情里教师看到了自信与成就感。所以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如何看待一节好课涉及方面很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深入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
一、教学内容要适当,目标达成率高
一节好课首先要求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目标达成率要高,不出现任何科学性的错误。在教学中任何一首乐曲,只有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例如:四年级下册《五月的夜晚》中,开始通过节奏训练的导入,让学生了解重复音乐的创作手法,紧接着延伸到歌曲教学中去;通过新歌教学,进一步了解匈牙利的风光与美景;通过学唱歌谱,进行音乐知识的拓展和音乐表现形式的拓展;然后逐渐唱词,最后完成新歌的教学。在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别,教师应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确定好重难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的侧重点就落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陶冶情操上,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为学生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运用直观的插图、幻灯、录像来创设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视觉美、扣觉美,形成一个立体欣赏维度,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废除以往旧的教学方式,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三、教师和学生的定位要准确,课堂环境要宽松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重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在新课程改革中还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上。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取决于两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谐统一。例如:在《对花》教学中,课一开始让学生听着歌曲《对花》的音乐走进教室。课前让学生收集听赏一些河北民歌,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河北民歌特点,为后面的歌曲教学起铺垫作用。歌曲学会后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课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努力做到:将第一思考给学生、将第一表达给学生、将第一体验给学生、将第一认识反思给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突出其辅助功能
在音乐课教学中,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它冲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抽象、单调的模式,将图、文、声、像等不同载体与现代计算机有机融合在一起,以直观明了、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的耳、口、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多种能力。例如:在音乐教学《我爱我的家乡》的拓展部分中,我要求学生将家乡的景致写进歌曲中(为歌曲进行创编歌词)。为此我搜集了一些以家乡标志性建筑、有名的风景区、及我们校园的一角为素材的材料,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取名“走进家乡。”每一幅画面都令学生兴奋不已,学生们在多媒体有像、有形、有声的围绕下,很快就进入到和教材紧扣的意境中去了。基于学生对家乡物态的了解,再加上教唱歌曲的情感基调,学生的创作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分成四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当我看到学生们的作品时,我瞬间被学生创作结果所感动。学生得到老师的认可,情绪也跟着调动了起来。最后趁热打铁请大家把每组创编的歌词,随着琴声依次唱了一遍。从他们的表情里教师看到了自信与成就感。所以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如何看待一节好课涉及方面很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深入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