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教学,领略诗词魅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古代诗词的学习意义与如何以“情”为主线,引导学生领略诗词魅力两方面进行一些随感表述。
  【关键词】魅力 情感 诗境 诵读 诗情
  古典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提高小学诗词教学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还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古代诗词艺术的魅力和伟大,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完善修养人格,丰富精神世界。
  一、古代诗词的魅力所在
  正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为所志,诗言就是所志。每一首诗都是一份情感。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良好的价值观念、人格魅力、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西方评论家赞美中国的诗词:“笼罩着一种雾,一种中国智慧的芳香。”这就是中国诗词所具有的魅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每当我们诵读这样的诗句时,都会泛起志当存高远的联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诗词中四季的变化又丰富着我们审美的修养。许多诗词饱含着作者健康的情感,它时时拨动人们的心灵,唤醒人的良知,弘扬真善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腻的笔触,蕴含着深刻道德内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境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贞不屈,彰显着中华儿女的豪迈气质。
  古诗词包含着永恒的艺术魅力,让孩子们学习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二、诗词教学中以“情”为主的随笔感悟
  (一)寓“情”入境,初感诗意。
  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这些情感内涵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情感的桥梁。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如引导学生欣赏《江畔独步寻花》时,我先有感情的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上元元年(760)杜甫居住在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我们要学习的其一首。然后随诗歌朗诵在脑子里给诗配上一幅图画(放《江畔独步寻花》配乐朗诵)。然后让学生说说在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哪些景物。(出示与诗歌相配的图画)。接着请学生说说诗歌主要描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出示:鸟语花香的画面)这个花和鸟有怎样的特点?再请学生谈作者面对这江边的景色有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板书:热爱春之美)。最后激发学生揣摩字词的运用。诗歌往往只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就能使境界顿生,让学生们找出觉得这首诗中运用独特的字眼有哪些?说说理由。(“留连”、“自在”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等等。
  (二)寄“情”美意,深悟诗境。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简单的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正如朱承爵(明)《存馀堂诗话》中所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就是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第一次接触诗歌,总是会把诗歌背的朗朗上口,可是,一旦你告诉他们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者示范朗诵一下,他们很快会像个小诗人一样,摇晃着小脑袋,一副陶醉的模样。尽管,我们已经摈弃了传统的“摇头晃脑”,可实际上,摇晃的过程,正是他们对诗歌的乐感,节奏,甚至情感的体会过程!
  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大的美学价值。诗与画是相通的,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特征。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再如孟浩然的《春晓》,诗人抓住鸟、花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的花鸟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配上优美的春之序曲,拿起手中的画笔,吟诗作画,以画讲诗,从而在美美的情境中深入的领悟了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喜春爱春的情感境界。
  (三)尽“情”抒怀,滋养诗情。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当我们带领孩子们欣赏诗歌满足了他们的认知规律,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中的美丽与情境,而后“情动而辞发”,让孩子们尽情地抒怀,仿诗、改诗、作诗把孩子引入写作的殿堂。在创编诗歌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动手、动口、动脑、动心的“随心所欲”体验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增强对学诗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带着诗接触生活,走入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 当学生过春节时,吟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带学生踏青时,念一句 “满园春色关不住”;玩着风筝时,背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巧妙自然地运用诗词时,积累增长着诗句,体味到深深的诗意,滋养着浓浓的诗情。
  另外,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古诗积淀,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在课外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还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浓厚的和宽松的阅读氛围: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古诗名句作品;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诗词分享”且定期每人更换题写;组织各种形式的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使学生随时受到古代诗文的熏染和滋养。
  领略诗词魅力,重视以“情”为主的诗词教学伴随新一代少年成长,不仅使他们受益于古代诗词的滋养,完善个人修养,同时,这些博大精深的优秀知识积累,以及古风雅韵,也将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于非主编)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期版,向晓红著)
  《叶圣陶语文教育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叶圣陶著)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以它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个性化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然而围绕新教材,藏区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一、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渠道较多,在课堂上不妨让学生先发言,阐述他们的观点和意思,教师作
期刊
看了文章的标题,我们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惑——难道音乐课堂不是学生听音乐的场所吗?难道音乐课还会少了“听音乐”这样的内容吗?而现实却往往让我们不得不感慨良多。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论是声乐还是器乐的学习,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音乐听觉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是音乐教学最根本的任务之一。而在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有时候恰恰是忽略了“听”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中“唱”(演唱)、“跳
期刊
摘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形势下,要想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以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来优化班级管理。下面,我就班级的管理谈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创新意识;爱心教育;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
期刊
回首之间,参加工作已经十九年了,在这十九年中,一直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近六年更是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这期间亲历了新课程改革,体验了新、旧课程之间的矛盾与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改变。在担任初三数学教师的六年中,更是习惯用用新课程理念和中考的要求来衡量自己的数学教学,对曾被认为是经验的观点与方法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思考。时常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与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思考教育思想的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创新精神”,那么,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课堂这一教学的主渠道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构建有效课堂,更好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落实美术课程标准,真正达成美术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低成本、高效益的课堂。有效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
期刊
随着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资源了。我从教十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尝试,觉得网络资源确实能服务于教育教学,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将某些抽象的问题直观呈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学生有了
期刊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新的任务和情境中主动建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经历经验,建构的结果就不会相同,有的深刻,有的浅薄,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等等,这就需要群体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往,我们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都是小组,而实践表明一旦小组的人数过多,就会产生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有一些学生会承担比他们应该分担的工作量大的工作,而一些学生却不知道该干
期刊
幼儿现状分析:  大班的孩子好动,他们有着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他们更喜欢户外活动自由的玩耍,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满足幼儿的需求,并达到一定的目标。  设计意图:  大班已能熟练掌握各项基本动作,身体的协调性也发展得较  好。因此怎样在活动中增加游戏增加动作的难度,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是本次活动主要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利用垫子进行多种游戏,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管理概念的更新和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学生自主管理 近年来相继提出“以人为本”绿色管理等方面课题,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鉴于中职生课业负担轻与社会活动密切等特点,中职学校纷纷实行自主管理,并把班级作为自主管理的主阵地,推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世界教育民主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
期刊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与世界接轨的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我国正是需要高素质与创新型人才的时候,所以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与时俱进,教学中有些学科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比如物理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后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思索得来的。物理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坎坷的历史,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