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服务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分析了高职院校的读者群的阅读需求特征及内容,探讨了有关对策,以助于图书馆建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格局,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高职 图书馆 读者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48-02
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建校时间短,底子薄,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一、读者需求服务存在的问题
1.内容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读者迫切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经过技术和智力加工后的数据、信息、事实和知识单元,以及专题综述、预测报告、决策参考等二、三次文献,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限于人力、物力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力度不够或几近空白,即使意识到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也无能为力,工作内容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外借内阅,单纯地提供一本书或一份报刊,文献信息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低,不能参与科技活动与市场交流。
2.方式比较呆板。目前,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基本上还是以闭架或半开架服务为主,给读者自主择书的余地较少,限制了部分读者的读书自由。阅览室和书库以阵地服务为主,被动地坐等读者上门,工作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就更谈不上利用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服务了。不是以自己的工作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而是以读者的需求来满足自己的工作,全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服务环节缺乏智力和技术的投入,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向主动服务、开拓服务的轨道上转变。
3.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纷纷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但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扼腕叹息。虽然过去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局面已被打破,计算机、光盘等设备开始应用于服务读者工作,文献载体类型也较以前有所变化,但这些仅仅是小范围、浅层次的应用,有些图书馆连计算机书目查询系统都没有,读者借阅书刊仅能凭手工翻阅各种图书卡片,更不用说图书馆在网络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了。
4.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不统一。高校图书馆的人员构成本来就不够合理,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和现实的问题,以至被人笑谈为所在学校的“家属大院”。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的不统一。虽然大多数工作人员恪守本职,兢兢业业,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但是也有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一切向钱看,爱与学校其他部门作横向比较,比较的结果只能让他们倍感失望,进而影响工作;有些工作人员个体意识极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价值、欲望和利益等,不讲究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5.读者学习需求少。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大学生往往喜欢从网上获取信息。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高。从图书馆借阅统计中可以看到,专业类图书的借阅率远远不及小说文艺类高,这表明读者(主要为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时,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专业学习需求反而有所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择业的竞争性极强,许多学生参加了本科自考,阅读除消遣、娱乐外,几乎都泡在自考资料上。
二、读者群个性需求分析
1.读者群个性需求分析。在校大学生读者是一群19~26岁左右(包括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师)的青年人。低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观念有较强的可塑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在逐步形成的阶段,凭感觉办事、凭兴趣学习的倾向比较明显。知识结构上表现为,转入专业知识学习后,对于相关学科知识接触不多,所以知识面相对比较窄,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学习中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着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网上世界很感兴趣,但缺乏对不健康内容的抵制能力。高年级学生在思想、意识、心理分析和人生目标等方面已趋于成熟,在知识结构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懂得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掌握这一群体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针对读者情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服务。首先,要营造一个优美的读书环境,把大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吸引到图书馆来。从硬件建设来说,图书馆的建筑及布局要体现浓厚的文化色彩,配合主体建筑风格搞好周边绿化、雕塑、喷泉等。馆内布局简洁明亮,装修典雅大方,各种功能的大厅一应俱全。例如,学术报告厅、演播厅、电子读物阅读室、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放映厅等。从软件建设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例如,一块指示牌、一条提示性标语、一只钟表、一份读者须知、一本资料索引等等,从各个方面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休闲需求,充分体现对读者的尊重和关怀,使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受到美的教育。其次,丰富的馆藏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物质基础,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保障。现代图书馆的馆藏除了纸质图书外,还有现代的电子文献、虚拟图书、网络图书等等,构成了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校园网的开通和因特网的连接,更是弥补了馆藏的不足。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极大地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小小鼠标点击着庞大的世界。高校图书馆在注重馆藏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特色建设。在办馆思路上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做到注重特色文献学科馆藏,例如,司法类院校,应根据学院专业课特点和学科建设增加馆藏。在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采集人员作用的基础上,可通过网上发布,征求读者需求信息,确定馆藏建设目标,保证馆藏资源和读者需求的基本一致。
2.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高校学生作为我国信息社会未来最重要的主体力量,他们深深懂得,在未来的信息社会里,谁的信息能力强,谁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当前社会上有一种提法,叫做“拥有文化,拥有信息,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学生们非常渴望在校期间能够得到这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要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从图书馆方面来说,信息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信息服务呢?信息服务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现代电子技术未兴起之前,信息服务是通过纸质文献的传递来实现的。现代电子技术兴起后,以计算机硬件及通讯设备为依托,以应用软件为手段,以信息资源为对象,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信息服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所谓信息能力,一般来说是指人们获取信息、吸收、加工信息、利用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据调查,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能力普遍较低,缺乏高效获得信息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具体表现为:(1)信息检索能力差。(2)外语水平低。(3)有些学生凭兴趣接受信息。目的性、专业性不强,信息获取面较窄。(4)普遍存在对信息的内容、质量分析、鉴别能力差的问题(5)缺乏信息积累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和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检索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吸收、加工和利用能力。应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准确度、相关度和实用性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吸收,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的价值与日俱增,信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未来人才的必备能力。
3.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也是最活跃的读者群体。他们对知识养料的需求全面而广泛,吸收容量大,消化速度快,具有强烈的知识、信息需求欲望。其主要的表现特征为:
(1)需求的阶段性。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由于所学内容不同,学习要求不同,对大学环境的适应程度也不同,导致对阅读需求也有所不同。
新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的图书馆藏书,往往不知如何获取所需的书刊。因此,其阅读需求带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他们到图书馆借阅书刊,除了指定参考书以外,大多阅读文艺作品,以满足消遣的需要。在浩如烟海的藏书面前,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借。
二年级的学生,已进人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他们对与专业课程有关的专业书刊有着强烈的阅读需求。所以其专业性阅读兴趣开始形成,渴望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阅读倾向趋于明确稳定,阅读需求水平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逐渐不满足教材上现成的结论,需要广泛阅读各种观点,各种流派的参考书,从中加以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与结论。他们的学习生活向深入和丰富发展,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也有些学生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新鲜感与兴趣,他们不仅对课堂上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努力、不感兴趣,同时对图书馆也是难得踏进一步。
(2)需求的集中性。大学生阅读需求集中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学用书品种和复本集中,读者人数集中。教师给学生开出的参考书大多是指定的。即在同一时间内,众多的学生对内容相同的几种主要教学参考书集中需要阅读参考。这种情况在考试阶段和撰写论文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3)需求的广泛性。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要求不仅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工作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了一种广泛性特征,其阅读范围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根据对我院695名大学生的调查,其阅读动机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是学习知识和扩大视野,完成学业仅排第三位,再次是消遣、求职和科研,而且前两位所占比例达65%,这说明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重视拓宽知识面,注重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或其他方面的知识。而阅读动机反映在对各学科文献阅读需求上,出现了多学科、多范围的倾向。大学生阅读的文献除了英语、计算机和文学类较多外,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及。
4.教师阅读需求的特征。大学教师担负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教学上,教师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在科学研究上,教师要根据科研课题,掌握跟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水平、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以取得最新的科研成果。而要顺利地完成这两方面任务,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和科研课题,搜集、查考各种专业书刊和有关文献。
教师在高等学校肩负着双重任务。他们首先是教育工作者,通过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同时又是科研人员,结合专业教学,承担具体研究任务。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及其结合中,系统阅读和广泛参考专业文献资料。他们需求的专业文献,总的来说,具有全面系统、广泛专深的特点。教师读者由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称,担负着不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且处于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因而表现出不同的阅读需求特点。
老年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几十年,是各专业的学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主要负担著书立说,指导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许多老年教师,还亲自负责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老教授们经过多年积累,个人的专业藏书比较丰富,比较系统,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是查找有关新的、外文的或历史的文献资料,最好是有人代查。
中年教师年富力强,身居教学、科研第一线,负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自身的知识更新与提高等。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较多,需求的内容范围主要集中在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图书资料,面不广泛,但专深、系统、新颖。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大多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辅导工作,成为中老年教师的助手。他们大多数教龄较短,基础知识、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发展不平衡,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想敏锐,进取心强,学习勤奋,善于博采各家之长。青年教师是图书馆最积极的利用者。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时间最多,文献内容最广泛,借阅数量最大,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是寻找教学用参考书,以及提高自己学识水平的相关书刊,尤其青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利于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早出成果。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教师对专业书刊及相关文献的需求更为迫切,需要系统阅读和广泛参考专业文献资料。概括起来,教师对阅读需求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面系统。就文献的内容而言,教师需要与科研、与教学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文献资料,也需要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对本学科、本专业各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文献资料也需要系统地查阅、掌握。教师还需要系统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专深具体。教师在高校从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他们承担的科研项目也和自己的专业有关,其阅读活动往往围绕着教学内容和研究内容组织开展;对专业文献的出版情况及图书馆收藏比较熟悉,对阅读目的较为明确。所以,他们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带有明显的专业性,阅读需求所涉及的阅读范围具有指向性。
(3)新颖及时。大学负有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使命。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掌握文献中反映学科和专业的新成果和新动态。同样,教师从事某一课题研究时,最迫切需要的是尽快了解这一课题当前研究动态,以便能准确判断自己的研究课题,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领先地位,因此教师对最新的专业文献是欢迎的。所以教师对文献的时效性要求很强。
5.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读者信息需求的特征。近年来,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高校学生信息需求的情况显示,学生的信息需求呈现出迅速增长和多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内容的全方位。网络环境下,信息与情报的概念已渗透到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因此,研究型学生除需要与他们学术研究方向一致的信息资源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信息。而求知型的学生既需要与他们专业有关的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信息,又需要计算机科学、英语以及一些相关科学和交叉性科学信息。娱乐型需求的学生对信息需求更无边界,什么好玩、刺激,则选择什么。总之,信息需求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到多学科、宽领域,充分体现了当代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性。
(2)形式的多样化。过去,传统型信息需求者总是从图书、期刊等单一的信息形式上寻找问题的答案。而网络环境下学生信息的需求已扩展到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文献上。对信息的载体形态也由原来的单一向多样化转变。从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看,数据库、互联网的信息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源。
(3)结构的多层次化。高校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家庭、学习等环境不同,加之自身素质、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自身信息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学科内容看,既有基础性的又有专业性的要求。从需求层次上,也分高深、中级和普及三级。除此之外,在载体、交流渠道、文献类型、服务方式和语种信息需求上都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特征,掌握读者需求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内容,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依照读者的实际需求,准确入藏信息价值高、知识容量大、实用且时效性强的文献资源;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建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格局,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子平.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及服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2.吴江华.高校图书馆读者隐性需求问题的探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4)
3.彭玉华.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读者信息需求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
4.陈兰钦.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权益保护的几个热点问题探讨.情报探索,2005(1)
5.石武强.服务技巧与读者工作.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11)
(责编:贾伟)
关键词:高职 图书馆 读者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48-02
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建校时间短,底子薄,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一、读者需求服务存在的问题
1.内容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读者迫切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经过技术和智力加工后的数据、信息、事实和知识单元,以及专题综述、预测报告、决策参考等二、三次文献,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限于人力、物力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力度不够或几近空白,即使意识到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也无能为力,工作内容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外借内阅,单纯地提供一本书或一份报刊,文献信息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低,不能参与科技活动与市场交流。
2.方式比较呆板。目前,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基本上还是以闭架或半开架服务为主,给读者自主择书的余地较少,限制了部分读者的读书自由。阅览室和书库以阵地服务为主,被动地坐等读者上门,工作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就更谈不上利用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服务了。不是以自己的工作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而是以读者的需求来满足自己的工作,全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服务环节缺乏智力和技术的投入,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向主动服务、开拓服务的轨道上转变。
3.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纷纷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但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扼腕叹息。虽然过去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局面已被打破,计算机、光盘等设备开始应用于服务读者工作,文献载体类型也较以前有所变化,但这些仅仅是小范围、浅层次的应用,有些图书馆连计算机书目查询系统都没有,读者借阅书刊仅能凭手工翻阅各种图书卡片,更不用说图书馆在网络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了。
4.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不统一。高校图书馆的人员构成本来就不够合理,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和现实的问题,以至被人笑谈为所在学校的“家属大院”。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的不统一。虽然大多数工作人员恪守本职,兢兢业业,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但是也有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一切向钱看,爱与学校其他部门作横向比较,比较的结果只能让他们倍感失望,进而影响工作;有些工作人员个体意识极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价值、欲望和利益等,不讲究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5.读者学习需求少。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大学生往往喜欢从网上获取信息。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高。从图书馆借阅统计中可以看到,专业类图书的借阅率远远不及小说文艺类高,这表明读者(主要为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时,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专业学习需求反而有所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择业的竞争性极强,许多学生参加了本科自考,阅读除消遣、娱乐外,几乎都泡在自考资料上。
二、读者群个性需求分析
1.读者群个性需求分析。在校大学生读者是一群19~26岁左右(包括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师)的青年人。低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观念有较强的可塑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在逐步形成的阶段,凭感觉办事、凭兴趣学习的倾向比较明显。知识结构上表现为,转入专业知识学习后,对于相关学科知识接触不多,所以知识面相对比较窄,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学习中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着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网上世界很感兴趣,但缺乏对不健康内容的抵制能力。高年级学生在思想、意识、心理分析和人生目标等方面已趋于成熟,在知识结构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懂得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掌握这一群体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针对读者情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服务。首先,要营造一个优美的读书环境,把大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吸引到图书馆来。从硬件建设来说,图书馆的建筑及布局要体现浓厚的文化色彩,配合主体建筑风格搞好周边绿化、雕塑、喷泉等。馆内布局简洁明亮,装修典雅大方,各种功能的大厅一应俱全。例如,学术报告厅、演播厅、电子读物阅读室、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放映厅等。从软件建设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例如,一块指示牌、一条提示性标语、一只钟表、一份读者须知、一本资料索引等等,从各个方面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休闲需求,充分体现对读者的尊重和关怀,使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受到美的教育。其次,丰富的馆藏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物质基础,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保障。现代图书馆的馆藏除了纸质图书外,还有现代的电子文献、虚拟图书、网络图书等等,构成了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校园网的开通和因特网的连接,更是弥补了馆藏的不足。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极大地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小小鼠标点击着庞大的世界。高校图书馆在注重馆藏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特色建设。在办馆思路上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做到注重特色文献学科馆藏,例如,司法类院校,应根据学院专业课特点和学科建设增加馆藏。在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采集人员作用的基础上,可通过网上发布,征求读者需求信息,确定馆藏建设目标,保证馆藏资源和读者需求的基本一致。
2.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高校学生作为我国信息社会未来最重要的主体力量,他们深深懂得,在未来的信息社会里,谁的信息能力强,谁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当前社会上有一种提法,叫做“拥有文化,拥有信息,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学生们非常渴望在校期间能够得到这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要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从图书馆方面来说,信息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信息服务呢?信息服务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现代电子技术未兴起之前,信息服务是通过纸质文献的传递来实现的。现代电子技术兴起后,以计算机硬件及通讯设备为依托,以应用软件为手段,以信息资源为对象,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信息服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所谓信息能力,一般来说是指人们获取信息、吸收、加工信息、利用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据调查,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能力普遍较低,缺乏高效获得信息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具体表现为:(1)信息检索能力差。(2)外语水平低。(3)有些学生凭兴趣接受信息。目的性、专业性不强,信息获取面较窄。(4)普遍存在对信息的内容、质量分析、鉴别能力差的问题(5)缺乏信息积累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和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检索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吸收、加工和利用能力。应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准确度、相关度和实用性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吸收,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的价值与日俱增,信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未来人才的必备能力。
3.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也是最活跃的读者群体。他们对知识养料的需求全面而广泛,吸收容量大,消化速度快,具有强烈的知识、信息需求欲望。其主要的表现特征为:
(1)需求的阶段性。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由于所学内容不同,学习要求不同,对大学环境的适应程度也不同,导致对阅读需求也有所不同。
新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的图书馆藏书,往往不知如何获取所需的书刊。因此,其阅读需求带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他们到图书馆借阅书刊,除了指定参考书以外,大多阅读文艺作品,以满足消遣的需要。在浩如烟海的藏书面前,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借。
二年级的学生,已进人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他们对与专业课程有关的专业书刊有着强烈的阅读需求。所以其专业性阅读兴趣开始形成,渴望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阅读倾向趋于明确稳定,阅读需求水平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逐渐不满足教材上现成的结论,需要广泛阅读各种观点,各种流派的参考书,从中加以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与结论。他们的学习生活向深入和丰富发展,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也有些学生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新鲜感与兴趣,他们不仅对课堂上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努力、不感兴趣,同时对图书馆也是难得踏进一步。
(2)需求的集中性。大学生阅读需求集中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学用书品种和复本集中,读者人数集中。教师给学生开出的参考书大多是指定的。即在同一时间内,众多的学生对内容相同的几种主要教学参考书集中需要阅读参考。这种情况在考试阶段和撰写论文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3)需求的广泛性。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要求不仅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工作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了一种广泛性特征,其阅读范围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根据对我院695名大学生的调查,其阅读动机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是学习知识和扩大视野,完成学业仅排第三位,再次是消遣、求职和科研,而且前两位所占比例达65%,这说明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重视拓宽知识面,注重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或其他方面的知识。而阅读动机反映在对各学科文献阅读需求上,出现了多学科、多范围的倾向。大学生阅读的文献除了英语、计算机和文学类较多外,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及。
4.教师阅读需求的特征。大学教师担负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教学上,教师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在科学研究上,教师要根据科研课题,掌握跟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水平、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以取得最新的科研成果。而要顺利地完成这两方面任务,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和科研课题,搜集、查考各种专业书刊和有关文献。
教师在高等学校肩负着双重任务。他们首先是教育工作者,通过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同时又是科研人员,结合专业教学,承担具体研究任务。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及其结合中,系统阅读和广泛参考专业文献资料。他们需求的专业文献,总的来说,具有全面系统、广泛专深的特点。教师读者由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称,担负着不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且处于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因而表现出不同的阅读需求特点。
老年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几十年,是各专业的学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主要负担著书立说,指导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许多老年教师,还亲自负责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老教授们经过多年积累,个人的专业藏书比较丰富,比较系统,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是查找有关新的、外文的或历史的文献资料,最好是有人代查。
中年教师年富力强,身居教学、科研第一线,负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自身的知识更新与提高等。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较多,需求的内容范围主要集中在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图书资料,面不广泛,但专深、系统、新颖。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大多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辅导工作,成为中老年教师的助手。他们大多数教龄较短,基础知识、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发展不平衡,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想敏锐,进取心强,学习勤奋,善于博采各家之长。青年教师是图书馆最积极的利用者。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时间最多,文献内容最广泛,借阅数量最大,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是寻找教学用参考书,以及提高自己学识水平的相关书刊,尤其青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利于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早出成果。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教师对专业书刊及相关文献的需求更为迫切,需要系统阅读和广泛参考专业文献资料。概括起来,教师对阅读需求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面系统。就文献的内容而言,教师需要与科研、与教学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文献资料,也需要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对本学科、本专业各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文献资料也需要系统地查阅、掌握。教师还需要系统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专深具体。教师在高校从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他们承担的科研项目也和自己的专业有关,其阅读活动往往围绕着教学内容和研究内容组织开展;对专业文献的出版情况及图书馆收藏比较熟悉,对阅读目的较为明确。所以,他们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带有明显的专业性,阅读需求所涉及的阅读范围具有指向性。
(3)新颖及时。大学负有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使命。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掌握文献中反映学科和专业的新成果和新动态。同样,教师从事某一课题研究时,最迫切需要的是尽快了解这一课题当前研究动态,以便能准确判断自己的研究课题,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领先地位,因此教师对最新的专业文献是欢迎的。所以教师对文献的时效性要求很强。
5.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读者信息需求的特征。近年来,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高校学生信息需求的情况显示,学生的信息需求呈现出迅速增长和多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内容的全方位。网络环境下,信息与情报的概念已渗透到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因此,研究型学生除需要与他们学术研究方向一致的信息资源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信息。而求知型的学生既需要与他们专业有关的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信息,又需要计算机科学、英语以及一些相关科学和交叉性科学信息。娱乐型需求的学生对信息需求更无边界,什么好玩、刺激,则选择什么。总之,信息需求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到多学科、宽领域,充分体现了当代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性。
(2)形式的多样化。过去,传统型信息需求者总是从图书、期刊等单一的信息形式上寻找问题的答案。而网络环境下学生信息的需求已扩展到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文献上。对信息的载体形态也由原来的单一向多样化转变。从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看,数据库、互联网的信息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源。
(3)结构的多层次化。高校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家庭、学习等环境不同,加之自身素质、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自身信息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学科内容看,既有基础性的又有专业性的要求。从需求层次上,也分高深、中级和普及三级。除此之外,在载体、交流渠道、文献类型、服务方式和语种信息需求上都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特征,掌握读者需求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内容,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依照读者的实际需求,准确入藏信息价值高、知识容量大、实用且时效性强的文献资源;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建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格局,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子平.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及服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2.吴江华.高校图书馆读者隐性需求问题的探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4)
3.彭玉华.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读者信息需求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
4.陈兰钦.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权益保护的几个热点问题探讨.情报探索,2005(1)
5.石武强.服务技巧与读者工作.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11)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