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因公到辽宁出差,文文和爸爸、姥姥、姥爷在家。这次出差近半个月,又赶上夏秋换季时节,妈妈很是担心文文会生病。妈妈的担心成了现实,没过三天,文文咳嗽、喉咙发炎引起高烧。虽说爸爸、姥姥、姥爷全力照料文文,但小孩子生病时最想和妈妈在一起,千里之外的妈妈十分担心。
文文病情较重,爸爸找中医开了汤药。妈妈担心文文不愿意喝中药汤,就通过视频看看情况。
“妈妈,我喝中药很勇敢,我不哭闹。”“妈妈明天我再跟你视频。”“妈妈,你忙了一天,你也累了该休息了,晚安。”听到令人心宽的话语,妈妈放下了焦虑不安的心。以后的日子里,文文很好地与大人配合,没几天病痛就医治好了。
五岁的文文在病痛中,面对成年人都发怵的中药汤,不哭不闹,勇敢地喝下,还关心出门在外的妈妈,这让人称奇。称奇之余细细回味,文文能这样并非偶然,这缘于父母理智爱孩子的养育方式。
文文出生七八个月后,妈妈要去上班。几个月的婴儿此时最需要的是安全感,面对满脸疑惑的文文,妈妈亲切地告诉他:“宝宝,我要去上班了,晚饭前就回来了,你在家和姥姥一起玩。”文文似懂非懂不舍地看着妈妈远去,不哭不闹依偎在姥姥怀里。
只要是答应了文文的事,爸爸妈妈总会设法兑现,不让孩子失望。有一次妈妈答应给文文买棒棒糖,由于下班着急给忘了,她又返回商场买回来。
文文上幼儿园后,买玩具、买衣服的事,妈妈都和他商量,尊重孩子的想法。满足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爸爸妈妈特别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依据孩子不同年龄,买了许多书。每天睡觉前,爸爸或妈妈带孩子一起读书,告诉孩子怎样礼貌待人,怎样与小朋友相处,怎样保护好自己等。久而久之,小文文学到很多知识,知道了许多人生道理,又学会了不少汉字。
從文文三四岁起,爸爸妈妈就要求他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学习生活自理。妈妈给文文设立了“功劳本”,每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比如分享食物,在幼儿园帮老师做事,就会在“功劳本”上标注红五星,文文每天都兴奋地看自己得了几个红五星。
当文文破坏规则,或乱扔食物,或因要求没满足而耍赖哭闹时,爸爸妈妈也会批评教育,或者“暂时隔离”让他静心反思,认识错误,分清是非曲直。
正是在爸爸妈妈精心教育引导下,文文非常懂事。所以,当他生病时,能体会到身处外地的妈妈的担心,不哭不闹,乖乖吃药,还主动安慰关心妈妈。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说“有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有的孩子是来报仇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事事与我对着干”。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问题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大人,在于父母、长辈的养育方式。只有大人通情,孩子才能达理。大人通情就是站在孩子立场换位思考,了解孩子内心,体会孩子情绪,理解孩子感受;孩子达理就是孩子通达事理,理解体谅父母。没有大人通情,就不会有孩子的达理。
大人尊重、关爱、理解、教诲孩子,孩子就会通达事理,敬重信任父母,积极努力表现自己,成为你所希望的人,孩子就是“来报恩的”;如若父母、长辈认为“小孩子就是不懂事的小东西”,是“不可理喻的小家伙”,处处以自己的好恶衡量孩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以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或溺爱孩子,或替代孩子,或强制孩子,孩子就是“来报仇的”。
说到底,不同的养育方式造就了孩子的不同品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里”。
每个婴儿来到人世间,都是继承了人类几百万年遗传的基因,都有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向上向善的倾向,都有好胜、要强、表现自己的本能,都有强大的正能量与负能量。不同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潜能是得到激发还是被压抑,是激发其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那些认为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的父母,是否需要认真反思自己育儿中的一些做法?
(作者系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员,现任职于宁波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