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的建筑布局特色和人文思想探析

来源 :城市地理·论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县内,始建于元明交替之际,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其祖先张谷英由江西迁居至此,繁衍至今。历经数代,张谷英建筑群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江南民居的风貌。其山水之秀、布局之妙、巷道之幽、排水之奇成就了村落闻名于世的辉煌。
  关键词:张谷英;布局;民居;人文
  一、张谷英村落自然环境与选址
  张谷英村地理环境可以称得上典型的山清水秀,张谷英整个村落被北面、东面与西面的三座山脉所围绕,只有南部稍稍开口,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地理位置相对隐蔽,有避世幽境的条件。两条河流穿过村庄内部,分别是南北走向的渭溪河与东西走向的玉带河,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交汇的东北方向,东北角坐落了一座形似卧龙的山峰,名为“龙形山”。村庄的布局“背山面水”,取势纳气,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突出表现,村庄在山水的环抱之中,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背山,使人感觉有依靠,不易受侵犯,增添安全感。面水,则视野开阔,水主财,有吉祥富贵之意。张谷英村在外部环境上充分做到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天道,因地制宜,极力做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体现。
  二、张谷英布局
  张谷英村位于山体围绕的盆地之中,建筑群紧凑连接,屋宇之间连绵不绝,有二里之长。张谷英建筑群由当大门、上新屋、王家塅三大群体组成。整体村落占地五万多平方米,大小房屋一千七百余间,天井两百余个,巷道六十余条,堪称规模宏大。村内房屋以方形布局为主,严谨周正,南北进深,东西延展,纵横交错,呈现一个“丰”字形结构。采用天井式的布局为框架为特色,高堂深院,由主堂和堂屋形成主要轴线,主堂一般由三到四进堂屋组合而成,在主堂的主轴上东西垂直伸出次轴线,次轴线上又由三到四个堂屋组成。主堂以及次轴线都由数个堂屋组合成各个单元。每个单元又是一个由天井、堂屋、厢房组成的单元,相互之间由巷道和横廊沟通,它们既是连接贯通之处,又有分隔的作用。每一个单元都将堂屋逐渐升高,采用将地势抬高的办法。每一进堂屋也有不同功能,以最后一进为尊,中间设有神龛,用于供奉祖先,以保平安富贵。建筑主体的轴线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有了轴线,即有了主次内外的区分。主轴线上的房屋较宽大,堂屋两侧的正房和厢房分别为长辈及晚辈所居。
  张谷英的建筑除了有明显的轴线、方向以外、还是一种典型的向心性空间结构,这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关于宇宙图式的描绘。它形象的表达了一个空间是具有中心、方向、领域三元素的,对应于结构形式中的点、线、面。古人崇尚“中心”, “中心点”常对应于风水中的“穴”。张谷英建筑群位于三山包围、玉带环绕的盆地中,正是天人相交的结合之处。建筑作为村落环境中的片状空间,是具有明显封闭性的“面”,作为平面中的块状,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也构成了空间的主体部位。其边界大到山川、树林,小到围墙、篱笆,都按照不同功能需求构成封闭空间。
  三、建筑特色
  1、建筑外观与材料
  张谷英村的建筑外观质朴平淡,以普通硬山顶为主,是民居中经济实用的一大类,风火山墙可以很好地做到对火灾的抵御,防止火灾的蔓延。房屋的材质虽显得平淡无奇,但张谷英人善于因地制宜,他们就地取材,往往用花岗岩奠基,外墙用青砖平砌,砖头的大小几乎完全一致,大部分的清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依旧轮廓清晰,完整坚固,其次,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清晰饱满。屋顶用灰色青瓦,柱子一般用松、樟、楠木,以黑色为主,柱础用白色花岗岩,与地面颜色材质形成统一整体。
  2、天井
  以“天井式”的布局为整个平面框架是张谷英建筑群的显著的建筑方式,这与南方气候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南方春夏季节潮湿,夏季闷热,张谷英的天井为长方形,横向长,纵向短,因此进风面广,有很好的通风功能,减少湿热之感。此外,天井还作为房屋采光的必要部件。由于张谷英建筑群采用横向延展的布局,房间数量多,连接紧密,所以导致采光不良的问题。天井的出现不仅能使自然光线的射入,而且由于天井小,光线是通过墙面的反射而来的二次光,更为柔和,给人以平静舒适之感。人们的生活起居都可围绕着天井完成,古人就是通过天井寻求人、天、地的融会之处,天井将人的视线和思维引向苍天,堂屋的祖位也正对天井,巧妙的结合了敬天与敬祖的思想行为,天、人、地三者也在视觉上形成直线,从而过渡到心理的认同感。大量天井的设计,使村落经历了无数次洪水依然完好如初,也是张谷英建筑技术的杰出所在。
  3、巷道
  幽深曲折的巷道,被人们称之为房屋的筋脉,也是村落形成的骨架。张谷英村内的巷道有一种半自然半理性的状态。张谷英共有巷道六十余条,总长一千余米,最长的一条巷道长达七十余米,直通十个高堂。幽深曲折的巷道,既是轴线划分、功能区分的界限,又是血脉亲情的贯通,连接家族长幼的路径,把各个房屋连接贯通。张家建筑有宏大的规模,屋宇连接紧密,而纵横交错的巷道不仅不会导致重大火灾,反而能解决这一问题。这也与巷道的狭长的形态有关——当火灾发生,村民可以用双手和双脚支撑在狭小的巷道的墙壁上,揭掉房顶的瓦片,这样一来,原本是一个整体的房屋中间顿时变出一道防火带,火势便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张谷英人正是发挥着自身的聪慧才使得家园数百年来坚不可摧,家族繁荣兴盛。
  结语:
  张谷英村是以血脉关系为纽带聚居的典型民居。通过建筑的形制维系亲情血脉,并且在建筑布局上也体现尊卑之礼,张幼秩序,内外之分。体现“礼制”的秩序,也成为中国传统聚居空间形成的基础。在当今强调高效率、重理性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更需要有亲情聚集的人文环境的滋养,需要建立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居住空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保持对自然环境更尊重,更珍惜的态度以维护共有的家园,建立文明而充满人性的温馨家园。
  参考文献
  [1] 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其钧.图说中国古典建筑[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3]何林福,李望生.北方民居[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 柳肃.湖湘建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陈陈(1990.10—) ,女,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公路工程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公路工程作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
上诉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多样化的司法职责,同时也面临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衡平的矛盾。在我国的上诉制度的设计理念中,确保司法的正确性是最重要的目标,审级制
如何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各国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主要是通过版权、数据库特殊权利等进行保护,这几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陷。而我国相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