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我国传统的教法与学法。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念的方法,直至熟读成诵或背诵。
  古往今来,多少人对于诵读作过肯定与推崇。汉代辞赋大家杨雄说过:“能读千赋则善赋。”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现代著名学者朱光潜曾说过:“学国文别无奥诀,只要熟读范文多篇,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路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词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里’、‘神的’就自然而然地来了,你就变成一个扶乩手,不由自主的动作起来。”
  我们往往埋怨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语句不通,说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章法刻板。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读得太少了,没有多读,没有读懂、读熟,没有背诵如流,没有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共12年的时间,如能背诵三四百篇各种范文,不但能接受表达经验、吸收文化积淀,而且能获取情感体验,头脑里会形成牢固的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一切言语要素(从丰富词汇、多样的句式,直至气势、文气、情味和声音节奏)的系统而形成印象。一旦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任你挑选。这时,你会尝到当“扶乩手”的愉快的。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诵读实际上是被忽视、被冷落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成了语文“讲”学。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观摩课上,大多教师一上台就讲,教学法一般都是提问、回答、讨论、归纳总结;内容不外乎作者、时代、背景、字词、段落层次、主旨、写作特色等等。当然,其中也有启发式,更有不少的“满堂灌”。这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挤掉了学生的朗读、熟读、背诵的时间。一篇课文直至学完,学生自己动口诵读的一般只有一两个段落,最多也只有读全文一遍,学习中下等的学生则是一遍也读不完。有人认为,只要加强可操作性教学,教给学生规范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就可使之转化为读写能力。这种观点,将语文视同数理化,是不符合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语言这东西,决不是只凭着应用某些语言知识、推演某些方法就能掌握的。要知道,语言这种交际工具,只有当它作为一定的文化载体时,才能称其为工具。仅仅掌握了规范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它只能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其作用是极有限的。最紧要的是语言感,而语感的培养训练,其基本途径是诵读。
  综上所述,即使当代的语文教学也要重视诵读,要以读为本,这是无可置疑的。诵读就是理解,就是记忆,就是领悟,就是在学习语言,就是在吸收文化精华,就是在进行再创造,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在讲风仍然盛行的今天,根据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倡并切实加强诵读教学,其结果一定会既省时又高效。
其他文献
笔者也执鞭数年,在作文教学这块领域里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认为现如今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怎样进行改革呢?评改的模式是否能系统化呢?还是要随机应变地不断更新评改的模式呢?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期刊
教学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研究,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研究过程中,享受教学的快乐。  一、在研究教材中享受快乐  我们阅读教材实际上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例如:解读《项链》时,文中有几段描写玛蒂尔德心理的文字,在丢失项链后,她全力去找寻项链,在此过程中,她从来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虽然心急如焚,“连上床睡觉的力气也没有
期刊
班主任该如何与时俱进呢?我感触最深的是: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走近每一位学生,要有容忍心。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意愿。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一、提高自身素养,微笑面对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让每位学生喜欢你。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心理素质,能时刻调整自身的情绪,从心灵深处发出由衷的微笑。因为微笑是你心情愉悦的信息,也是赞扬学生
期刊
作文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成为优秀学生发展的瓶颈。学生总在感觉作文课写了没收获,随笔写了没有用,课下练笔没章法,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  一、作文起于模仿,重视文本学习  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中:“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平爱吃酸果子”,“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他果然买回了许多红糖,装装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他那儿,就三个手指一捏,往
期刊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对“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开展优质的综合活动、引领开放的作文创新”这几点具体的看法和做法进行阐述。  一、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极为恰当和适宜的。  1.在创新中成长。对刚运用新课标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他主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从而得以在创新中成长。  2.引导学生质
期刊
学生有了作文兴趣,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快乐作文”的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故事激趣,片段作文  《新语文写作》中提到:自由忠诚地表达自己,孩子将会从中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并且变得善于表达,另一方面,表达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寻觅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讲故事过程就是口头表达过程,将故事深发升华阐发写作即是书面表达过程。每
期刊
在以往的高考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卷、2005年的重庆卷都以小作文的形式命题。2011年是江西省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谈及2011年高考江西省语文考试模式结构、考试内容的调整时,有关的权威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根据新课标的特点,设计一道综合性的“语言表达题”来考测考纲规定的语言表达运用的4个考点,分值15分。本文就新课标高考语文小作文的写作浅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因小而活。小作文正因其小而具
期刊
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且把教师从重负荷下解脱出来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体现在作文的评改之中——指导学生参与评改作文。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确实是多方面的。它不仅需要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加强课外活动,强化观察积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写作前的指导,更需要评改指点,尤其是学生间的评改指点。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评改起到行
期刊
有一则笑话:从前,有一秀才,平日不读书,临考前想作一文试笔,却怎么也写不出来。这时,秀才娘子说:“你们秀才写文章,怎么跟我们女人生孩子一样难啊!”秀才说:“你们再难,可是肚里有啊,我是肚里没有啊”是的,肚里没有,却怎么能写得出来呢?这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作文的写作也是这样,首先要使学生多读书,做到肚里有,然后多写,找到写的方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教学辅助手段参与到教学中来的,现阶段常用的有幻灯、录音、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及语音实验室等。它与目前在教学上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显然有能力强、质量好、效率高、课堂教学容量大等优越性。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特殊意义:   1.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新型信息传递手段学习语言,符合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对文化教育的新需求,即未来文化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