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Java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从团队结构、建设模式和制度保障方面作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的三点思考。创新型教学团队应该是一个赋有创新意识,融教、研、改为一体,梯队合理,层次较高,校企深度融合和有制度保障的“双师结构”团队。
[关键词]创新 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建设目的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如何创建一支能够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又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型教学团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高素质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3]。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4]。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创新应该是指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校企合作上的创新等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模式和制度的创新,而不是单指技术的革新和科技的创新,这是由其性质和定位决定的。目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团队正在培育和完善之中,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更是处于初步阶段[5],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必然与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因此,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培育和建设任重而道远,其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本文结合建设Java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过程,总结了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创新型教学团队的三点经验。
一、内培外引,建设专业较强、梯队合理、层次较高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是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注重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6]。梯队建设即科学合理地选拔、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专业带头人水平高影响力强、骨干教师业务精练、一般教师双师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层次提高即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逐步形成由教授领军,专业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培养即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使其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需求动向,不断掌握本专业岗位能力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逐步形成教学效果明显,双师素质较强的教学团队。
团队梯队建设重点放在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上,它是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根本,是教科研水平提高的源泉,是树立高职形象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教育、业务培训以及在专业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以本团队为例,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专业教学团队中正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数量达到教学团队的40%以上,专业带头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岁,骨干教师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且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团队梯队结构按10%、30%、6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专业教师)的比例建设;注重对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人数不低于现骨干教师人数;8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5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或从行业企业直接聘请,10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并在行业企业兼职。
二、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校企互聘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围绕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这一主线展开,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教学团队在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逐步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然而,聘请兼职教师只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力补充,而不是根本途径。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专而不在兼,即注重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这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误区。校企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校企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在此基础上,本团队经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新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校企互聘模式。
由于校企的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教师能够共享、共建。学院在示范建设过程中,探索双师教学团队的“四双”建设新模式,即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合作双向兼职双重身份,校企双方提供双向保障。通过这个新的模式,学院聘请了18名兼职教师,并承担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主讲和指导任务。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全都在合作企业兼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分别兼任江苏富深协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企业专业带头人兼任教研室主任,团队所有教师每个学期至少有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技术工作,来自企业的所有兼职教师每周都要参加一次教研室活动,学院教师都负责或者参与一个技术项目的开发工作,兼职教师都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团队中专兼职教师比例按课程建设要求达到1:1以上,每个专业方向和课程都有兼职教师参加。两年来专兼教师合作共同发表论文10篇,编写教材5本,开发项目8个,建设基地12个,安排学生就业354名。这些来自企业的骨干教师和学院教师一起结合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要求开发了新的课程标准,开发了4套教学软件,编写了与核心课程配套的4部特色教材,主持与参与学校5个实训室的建设,并在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改革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1.完善制度,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是补充专任教师不足的权宜之计,更是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一是逐步明确兼职教师的资格、要求及其与专任教师的比例结构,例如,要求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应该是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明确纳入统计的兼职教师必须在本学年承担专业教学并有一定课时量,逐步确定不同专业的兼职教师应达到相应的比例,一般专业兼职教师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的比例应该达到4:6,有些技术更新周期较短的专业应达到5:5。二是建立适应高职院校专业教学需要的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对兼职教师的资质予以认定,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鼓励学校和行业企业双向介入,制订奖励政策,鼓励行业企业职工担任兼职教师。
2.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认证制度
为了保证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一方面,要研究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形成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应重点建立以下培养路径:一是选拔部分教师到国外或示范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二是让部分教师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包括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锻炼;三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实习、实训的培训;四是从生产一线引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同时,教育部门应会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和标准,并公布评审程序和评定方法,以及相应待遇。
3.建立完善在职教师培训保障制度
从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双重需求出发,要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注重引进优秀人才,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也使企业岗位要求的新发展、新变化能够迅速反映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应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选派教师到国外相关院校或者企业培训,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教学能力。
本文结合国家级教学团队-JAVA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从团队结构、校企合作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尽管我们在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距离真正地创新型教学团队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与企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方面,团队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在今后的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文得到“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DGZ20110032)资助。
[参考文献]
[1]高俊强,陈红.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赵宇.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高效教学团队建设[J]经济师,2008,(06).
[3]钟加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探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4]张光春.对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5]谭艳华.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8,(03).
[6]徐平利.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7,(03).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关键词]创新 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建设目的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如何创建一支能够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又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型教学团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高素质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3]。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4]。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创新应该是指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校企合作上的创新等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模式和制度的创新,而不是单指技术的革新和科技的创新,这是由其性质和定位决定的。目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团队正在培育和完善之中,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更是处于初步阶段[5],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必然与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因此,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培育和建设任重而道远,其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本文结合建设Java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过程,总结了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创新型教学团队的三点经验。
一、内培外引,建设专业较强、梯队合理、层次较高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是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注重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6]。梯队建设即科学合理地选拔、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专业带头人水平高影响力强、骨干教师业务精练、一般教师双师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层次提高即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逐步形成由教授领军,专业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培养即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使其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需求动向,不断掌握本专业岗位能力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逐步形成教学效果明显,双师素质较强的教学团队。
团队梯队建设重点放在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上,它是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根本,是教科研水平提高的源泉,是树立高职形象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教育、业务培训以及在专业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以本团队为例,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专业教学团队中正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数量达到教学团队的40%以上,专业带头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岁,骨干教师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且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团队梯队结构按10%、30%、6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专业教师)的比例建设;注重对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人数不低于现骨干教师人数;8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5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或从行业企业直接聘请,10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并在行业企业兼职。
二、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校企互聘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围绕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这一主线展开,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教学团队在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逐步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然而,聘请兼职教师只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力补充,而不是根本途径。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专而不在兼,即注重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这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误区。校企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校企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在此基础上,本团队经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新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校企互聘模式。
由于校企的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教师能够共享、共建。学院在示范建设过程中,探索双师教学团队的“四双”建设新模式,即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合作双向兼职双重身份,校企双方提供双向保障。通过这个新的模式,学院聘请了18名兼职教师,并承担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主讲和指导任务。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全都在合作企业兼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分别兼任江苏富深协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企业专业带头人兼任教研室主任,团队所有教师每个学期至少有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技术工作,来自企业的所有兼职教师每周都要参加一次教研室活动,学院教师都负责或者参与一个技术项目的开发工作,兼职教师都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团队中专兼职教师比例按课程建设要求达到1:1以上,每个专业方向和课程都有兼职教师参加。两年来专兼教师合作共同发表论文10篇,编写教材5本,开发项目8个,建设基地12个,安排学生就业354名。这些来自企业的骨干教师和学院教师一起结合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要求开发了新的课程标准,开发了4套教学软件,编写了与核心课程配套的4部特色教材,主持与参与学校5个实训室的建设,并在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改革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1.完善制度,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是补充专任教师不足的权宜之计,更是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一是逐步明确兼职教师的资格、要求及其与专任教师的比例结构,例如,要求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应该是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明确纳入统计的兼职教师必须在本学年承担专业教学并有一定课时量,逐步确定不同专业的兼职教师应达到相应的比例,一般专业兼职教师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的比例应该达到4:6,有些技术更新周期较短的专业应达到5:5。二是建立适应高职院校专业教学需要的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对兼职教师的资质予以认定,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鼓励学校和行业企业双向介入,制订奖励政策,鼓励行业企业职工担任兼职教师。
2.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认证制度
为了保证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一方面,要研究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形成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应重点建立以下培养路径:一是选拔部分教师到国外或示范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二是让部分教师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包括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锻炼;三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实习、实训的培训;四是从生产一线引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同时,教育部门应会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和标准,并公布评审程序和评定方法,以及相应待遇。
3.建立完善在职教师培训保障制度
从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双重需求出发,要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注重引进优秀人才,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也使企业岗位要求的新发展、新变化能够迅速反映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应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选派教师到国外相关院校或者企业培训,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教学能力。
本文结合国家级教学团队-JAVA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从团队结构、校企合作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尽管我们在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距离真正地创新型教学团队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与企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方面,团队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在今后的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文得到“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DGZ20110032)资助。
[参考文献]
[1]高俊强,陈红.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赵宇.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高效教学团队建设[J]经济师,2008,(06).
[3]钟加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探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4]张光春.对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5]谭艳华.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8,(03).
[6]徐平利.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7,(03).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