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葡萄”熟了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园里葡萄熟了,一串串像晶莹的玛瑙闪闪发亮。前些日子,大连瓦房店市气象局为李官镇葡萄生产基地新安装了两套小气候监测仪,为葡萄生长发育提供准确的气象资料及气象服务。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小气候监测仪可帮了他们大忙,监测仪能自动测量空气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含量、日照时数、土壤温度及湿度等七项气象要素,每十分钟自动更新实时数据,葡萄种植户可通过手机APP查看气象数据,对葡萄种植进行科学管理,非常方便。
  大连有个“吐鲁番”
  葡萄让新疆的吐鲁番家喻户晓,葡萄产业同样也成为了李官镇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这里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最北端,东经120.5度,北纬38?40度。這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度,年日照数2670小时,阳光充足;年平均降水500?800毫米,降水适中。无霜期长,无霜期为168天左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葡萄生长,故而有东北著名“葡萄之乡”的美誉,又被称为辽宁“吐鲁番”。
  据镇里负责农业的干部介绍,李官镇现有农业人口21600人,7314户;占地面积122平方公里。李官镇的葡萄种植产业具有很大的规模,13个行政村中有12个村成为主导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方式有暖棚、冷棚、露地和延迟四种模式。由当地农民通过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发展起来的冷棚生产方式,葡萄上市早、躲过夏季发病高峰期,实现了提质增效。据近期统计,李官全镇以葡萄为主的棚室生产5000余个,面积万余亩。入秋以来又有许多农民将原有露地葡萄种植改为冷棚生产,种植规模逐年以千亩递增。果实除了鲜食外,结合冷链贮藏保鲜等方式,实现了周年供应。
  李官葡萄产业注重绿色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早在2001年,李官葡萄就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2年,注册“李官牌”葡萄商标,2003年,李官葡萄荣获辽宁省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颁发的“优质农产品”证书。三年上了三个台阶,李官人的效率着实令人叹服。绿色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不仅带活了一镇经济,更带富了一方百姓。
  数据显示:李官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3.9亿元,全镇主导农产品李官葡萄产量达5万吨,产值2.8亿元,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63%。其中冷棚葡萄1万余亩,产量3万吨,产值2.1亿元;露地葡萄0.8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0.7亿元;2018年全镇主导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0元,高于全镇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7的33.9%,高于全市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0的34.6%。全镇农户总数7314户,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3980户,11500人,占全镇农户总数的5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7元。
  “新品种”+“新品牌”
  站在高处望着李官镇的万亩葡萄大棚室,只见棚连棚,片挨片,蔚为壮观,真可以称得上是一道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风景。
  据说,李官镇葡萄栽植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以庭院葡萄种植而闻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前主栽品种有巨峰、红提、里扎马特、沙尔、夏黑等。其中巨峰葡萄果穗中等大,果粒饱满,平均果粒重9克左右,果皮呈厚紫色,易剥离。果肉硬实、有草莓香味,风味极佳,备受市场青睐,成为大众水果中的首选品种;2016年,李官人在原有巨峰、红提、夏黑的基础上,培育出优于沙尔和里扎马特的新型品种“红特沙”,该品种具有成熟期早、抗病害、果穗长粒形、颜色鲜艳、口感香甜、耐储运等优势,现已推广种植2000余亩,葡萄鲜品一上市就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2018年,红特沙葡萄被农业农村部登记认证为新品种,2019年,兴建阳光玫瑰农业产业园区2个,带动地区新品种推广普及。
  镇干部自豪地说:“我们的葡萄生产在全国闻名,在育苗、栽植、技术销售、品牌发展生产体系建设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环剥技术居于领先水平,发展葡萄生产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镇里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扶持葡萄产业发展: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依托政策和科技,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建设葡萄冷棚示范基地园区,推广绿色种植,使农户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认证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帮扶、技术指导和惠农补贴等方式,扶持发展了一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其中,入社会员共1200户,切实形成了覆盖李官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网络。”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李官镇积极发挥农业种植基地的带动示范效应,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加强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设施农业向外型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成功注册了“雕石”“浓巴帝”等新品牌,受到市场和消费者好评,推动了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当地着重推进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以实力较强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为龙头,将分散的资源通过市场买卖、契约、紧密组织等形式进行整合,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以龙头组织对品牌塑造和开发为核心,推行标准化“统一”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实现品牌标准化管理,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奠定品牌质量基础。加强新品种引进培育,提高生物工程技术、现代种养技术、加工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以日光温室技术为基础,促进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李官葡萄现已占据东北各大水果市场,并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同时还通过龙头企业打开海外市场大门,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
其他文献
夏季养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且听听专家怎么说。  多吃应季“三鲜”  1.冰糖樱桃养胃祛湿。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谭桂军表示,酸甜可口的樱桃可以益脾养胃,祛风驱湿。樱桃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有养颜润肤之效。另外,樱桃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用眼较多者适量吃一些对眼睛很好。  大家可以尝试冰糖樱桃饮。樱桃洗净榨汁,调以冰糖当饮料喝,能养胃,对食欲不振、腹泻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还可以
期刊
期刊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课题组负责人陆娟教授接受记者专访,解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  记者:请您介绍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以及其建设目的?  陆娟: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是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分类遴选形成国家级农业品牌目录,并对目录品牌进行推介、管理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建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可以构建现代农业品牌管理体系,引导规范农业品牌建设;塑强具有国际竞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农业跨步向前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农业市场化品牌化助推了农业转型升级,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影响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关于建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的有关要求,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下,由中国农产品
期刊
近几年,我国各地农业品牌快速发展,通过品牌强农兴农越来越成为共识。价值是品牌的灵魂,为了加强规范管理和支持引导,加快对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开展科学评估工作日益迫切、意义重大。  如何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教授。  记者:您认为开展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
期刊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身着哈尼族服饰的少女载歌载舞,演绎着来自哈尼梯田稻作系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古歌》,很是“吸睛”;3米多长的黑龙江方正剪纸,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制作精美,展示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引来参观者驻足欣赏;哈尼梯田红米、青田田鱼、敖汉小米、从江糯禾、崔庄古冬枣、铜陵白姜等琳琅满目的遗产地农产品,占满展台,令人目不暇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由农业农村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于11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又一次成为农交会上备受关注的展团之一。展区里的姑娘美丽、小伙子热情,他们介绍的台湾风味农产品更是引人驻足,争相品尝。  十六年的变迁  说起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可能要从2004年就已经登上了第二届农交会舞台的台湾展区说起。据农业农村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
期刊
10月10日,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开幕。为期5天的大米节以“稻米飘香世界”为主题,以搭建國际化交流平台、促进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一场大米行业全领域、高规格、深内涵的国际盛会。
期刊
10月10日,中国远洋鱿钓30周年总结大会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省舟山市隆重召开,会上全面总结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正式发布了“中国远洋鱿鱼指数”。  远洋鱿钓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洋性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1989年,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和科技工作者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成功开发了日本海渔场,实现了中国远洋鱿钓业“零”的突破。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已
期刊
“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广东省英德市正以她的独特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依托“红茶发展、助农脱贫”的“英德模式”。  英德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3.2万亩,其中“英红九号”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均为生态茶园,茶叶类企业超过286家,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2018年干茶产量8300吨,实现综合产值36亿元。  为推动茶产业加快发展,富裕一方百姓,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