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赛季亚冠联赛小组赛四轮结束之后,中韩两国球队完成了次回合较量。除了上海申花0:2不敌水原三星之外,广州恒大2:0客胜济州联、天津权健4:2复仇全北现代、上海上港1:0蔚山现代取得客场3分。上轮小组赛,中韩交手互有一胜一负、两场言和。从中韩职业球队的两回合交锋,我们可以认定,2018亚冠联赛,中国球队的表现完胜韩国球队。
在东亚足球格局变化中,这样的表现彰显出了中国足球的深刻变革。舆论环境应该与中国足球一道,学会敢于拼搏胜利、敢于接受胜利、敢于享受胜利。
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矛盾已变化
近些年的迅速发展,中国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当然也出现、面临、固守过很多瓶颈和顽疾。
过去十年,阻碍中国足球、中国职业联赛发展的根本矛盾是竞技水平低下;未来十年,我们可以借用一句话来说:阻碍中国足球、中国职业联赛发展的根本矛盾,将转变为日益提高的竞技水平与落后的管理体制、运作体制、周边服务水平的矛盾。
事实证明,在多年坚持引进高水平外教和高水平外籍运动员之后,中国职业球员的竞技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已经降到次要矛盾。而且,随着校园足球、社会培训、足球学校、俱乐部梯队等规范化建设,随着自上而下的教练员队伍素质提升,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素质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将迅速提高。
什么是落后的配套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近些年,每个中超赛季,都会发生球迷与安保的冲突,除去个体素质因素之外,还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因此,《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完善足球赛事和活动安保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安保服务规范化、社会化。
相关研究发现,中国职业联赛俱乐部在支付高额安保费用的同时,却难以获得优质的安保服务。为此,应加快打破赛事安保服务领域的垄断,逐步实现由俱乐部自主选择安保公司,增加社会安保服务机构的参与和竞争,明确安保公司和俱乐部之间的权责关系。因此,安保规范化、社会化,既可以提高俱乐部对赛事安保工作的控制权,还有助于降低安保支出。
如今,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球员、俱乐部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超制度优化、思维转变和配套服务的速度。我们需要接受这一点,并在相关制度规则设计上更加精准、专业。
厘清三个关系
中國职业足球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形势来之不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然过去走过弯路,那么眼光就需要尽可能往前看。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厘清三个关系。
第一,厘清中国足协与职业联赛的关系。在职业联赛草创和初期发展阶段,中国足协是中国足球的直接领导者,联赛由足协直接管辖。在这段时期,甲级联赛(甲A、甲B)、中超中甲联赛相继创立运行,为中国足球培养了人才、建立了体系。未来,根据《规划》精神,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成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盟,理顺职业联赛管理体制,整体提升联赛的竞技水平和经营状况。
第二,厘清校园足球与专业足球、职业足球的关系。根据《规划》精神,校园足球活动应以强身健体和快乐参与为导向,不能再唯比赛论、唯成绩论,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培养足球兴趣,发现足球好苗子,而不是把体育课变成足球课、把中小学校园变成足球学校。如何把青少年足球培训中的普及教育和精英选拔相结合,将是实现未来中国足球人才有序补充的重中之重。
第三,厘清中国球员与外籍球员、U23适龄球员与非适龄球员的关系。从2017赛季开始,中国足协正式实施“U23新政”,对职业俱乐部U23球员的出场人数等提出要求,并去掉了外籍球员中的“亚洲外援”设置。面对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的考验,一些来自俱乐部、媒体、舆论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争鸣中,笔者认为有几点原则需要坚持,一是本国球员利益至上,二是人才培养至上,三是科学发展至上。
取消“亚洲外援”是一种常识回归
事实证明,在中超赛场强制起用U23球员并没有降低联赛质量,相反一些年轻球员得到了表现机会。此外,取消亚洲外援设置,减少了俱乐部外援数量,表面看起来会让参加亚冠联赛的中超球队损失实力,但是把眼光放大到全世界,“亚洲外援”的设置才是亚足联的特殊政策,而非世界通行做法。
根据国际足联相关研究报告,各大洲足联及其联赛对外籍球员数量的限制,都是根据各自情况设定的。报告显示,英超联赛、西甲联赛、波兰超级联赛,对外籍球员数量没有限制;亚足联的日本J联赛、印度联赛、澳大利亚联赛、沙特联赛,对外籍球员的数量限制在4名至5名之间;即便是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外籍球员人数最多也只是8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欧足联一些联赛之所以对外籍球员人数不设限,与欧足联所在区域有着直接关系。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下,特别是在欧洲大陆国家,人员流动频繁,各国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语言环境等衔接顺畅。
欧足联对球员国籍不设限的最重要原因是,欧足联对“本土球员”的定义,与亚足联等不同——欧足联规定:无论国籍,年龄在15岁至21岁之间,在其目前效力的俱乐部或是在同一国家足协下的俱乐部训练至少3年的球员,均为“本土球员”。
从亚足联内部来看,日本、韩国是“亚洲外援”的主要输出国,而中国则是“亚洲外援”净进口国。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对等的政策和买卖。中国在国内联赛执行“亚洲外援”政策,完全是自损自残的做法。所以,中国国内联赛取消“亚洲外援”,符合国家足球利益。
中超球队参加亚冠联赛,依然执行亚足联关于“亚洲外援”的认定,但是从本国联赛来看,绝大多数球队是不参加亚冠联赛的。那么,与其把锻炼机会白白让与韩国球员等亚洲外援,还不如让大多数球队把宝贵的出场名额留给中国球员。
成绩只是暂时的,人才才是长久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球领域,同样如此。
在东亚足球格局变化中,这样的表现彰显出了中国足球的深刻变革。舆论环境应该与中国足球一道,学会敢于拼搏胜利、敢于接受胜利、敢于享受胜利。
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矛盾已变化
近些年的迅速发展,中国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当然也出现、面临、固守过很多瓶颈和顽疾。
过去十年,阻碍中国足球、中国职业联赛发展的根本矛盾是竞技水平低下;未来十年,我们可以借用一句话来说:阻碍中国足球、中国职业联赛发展的根本矛盾,将转变为日益提高的竞技水平与落后的管理体制、运作体制、周边服务水平的矛盾。
事实证明,在多年坚持引进高水平外教和高水平外籍运动员之后,中国职业球员的竞技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已经降到次要矛盾。而且,随着校园足球、社会培训、足球学校、俱乐部梯队等规范化建设,随着自上而下的教练员队伍素质提升,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素质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将迅速提高。
什么是落后的配套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近些年,每个中超赛季,都会发生球迷与安保的冲突,除去个体素质因素之外,还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因此,《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完善足球赛事和活动安保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安保服务规范化、社会化。
相关研究发现,中国职业联赛俱乐部在支付高额安保费用的同时,却难以获得优质的安保服务。为此,应加快打破赛事安保服务领域的垄断,逐步实现由俱乐部自主选择安保公司,增加社会安保服务机构的参与和竞争,明确安保公司和俱乐部之间的权责关系。因此,安保规范化、社会化,既可以提高俱乐部对赛事安保工作的控制权,还有助于降低安保支出。
如今,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球员、俱乐部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超制度优化、思维转变和配套服务的速度。我们需要接受这一点,并在相关制度规则设计上更加精准、专业。
厘清三个关系
中國职业足球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形势来之不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然过去走过弯路,那么眼光就需要尽可能往前看。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厘清三个关系。
第一,厘清中国足协与职业联赛的关系。在职业联赛草创和初期发展阶段,中国足协是中国足球的直接领导者,联赛由足协直接管辖。在这段时期,甲级联赛(甲A、甲B)、中超中甲联赛相继创立运行,为中国足球培养了人才、建立了体系。未来,根据《规划》精神,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成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盟,理顺职业联赛管理体制,整体提升联赛的竞技水平和经营状况。
第二,厘清校园足球与专业足球、职业足球的关系。根据《规划》精神,校园足球活动应以强身健体和快乐参与为导向,不能再唯比赛论、唯成绩论,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培养足球兴趣,发现足球好苗子,而不是把体育课变成足球课、把中小学校园变成足球学校。如何把青少年足球培训中的普及教育和精英选拔相结合,将是实现未来中国足球人才有序补充的重中之重。
第三,厘清中国球员与外籍球员、U23适龄球员与非适龄球员的关系。从2017赛季开始,中国足协正式实施“U23新政”,对职业俱乐部U23球员的出场人数等提出要求,并去掉了外籍球员中的“亚洲外援”设置。面对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的考验,一些来自俱乐部、媒体、舆论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争鸣中,笔者认为有几点原则需要坚持,一是本国球员利益至上,二是人才培养至上,三是科学发展至上。
取消“亚洲外援”是一种常识回归
事实证明,在中超赛场强制起用U23球员并没有降低联赛质量,相反一些年轻球员得到了表现机会。此外,取消亚洲外援设置,减少了俱乐部外援数量,表面看起来会让参加亚冠联赛的中超球队损失实力,但是把眼光放大到全世界,“亚洲外援”的设置才是亚足联的特殊政策,而非世界通行做法。
根据国际足联相关研究报告,各大洲足联及其联赛对外籍球员数量的限制,都是根据各自情况设定的。报告显示,英超联赛、西甲联赛、波兰超级联赛,对外籍球员数量没有限制;亚足联的日本J联赛、印度联赛、澳大利亚联赛、沙特联赛,对外籍球员的数量限制在4名至5名之间;即便是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外籍球员人数最多也只是8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欧足联一些联赛之所以对外籍球员人数不设限,与欧足联所在区域有着直接关系。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下,特别是在欧洲大陆国家,人员流动频繁,各国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语言环境等衔接顺畅。
欧足联对球员国籍不设限的最重要原因是,欧足联对“本土球员”的定义,与亚足联等不同——欧足联规定:无论国籍,年龄在15岁至21岁之间,在其目前效力的俱乐部或是在同一国家足协下的俱乐部训练至少3年的球员,均为“本土球员”。
从亚足联内部来看,日本、韩国是“亚洲外援”的主要输出国,而中国则是“亚洲外援”净进口国。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对等的政策和买卖。中国在国内联赛执行“亚洲外援”政策,完全是自损自残的做法。所以,中国国内联赛取消“亚洲外援”,符合国家足球利益。
中超球队参加亚冠联赛,依然执行亚足联关于“亚洲外援”的认定,但是从本国联赛来看,绝大多数球队是不参加亚冠联赛的。那么,与其把锻炼机会白白让与韩国球员等亚洲外援,还不如让大多数球队把宝贵的出场名额留给中国球员。
成绩只是暂时的,人才才是长久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球领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