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国民经济在又好又快发展中,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在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国民经济 科学发展 民生理念
新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国民经济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特别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
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
近年来,国民经济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在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社会财富分配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居民分配偏少。据国家统计数据,2005~2009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7.11%提高到2009年的20.12%,而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44.97%逐步下降为2009年的42.15%。可见,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之势。在国家、企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城乡居民分配偏少的局面没有改变。
二是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间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呈上升之势,始终在3.2倍以上波动上升,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5倍左右有显著攀升。虽然,2010年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14.9%,然而,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9109元,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近3.2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变。其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3.5倍左右(如果将那些无法统计的不规范收入计算在内,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会更大),农村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7倍以上,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内部不同等级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显著。数据表明,目前城乡和社会各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缩小收入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民富、共富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富民穷”、收入分配悬殊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新时期,要基于民富共富是目的、国富是手段的关系,致力于促进由国富向民富和共富转变,通过健全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和调整国家、企业、个人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将国富与民富、共富目标统一起来,将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与“还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将重视财富分配提高到与国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地位,突出“藏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的理想。
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
国富是民富和共同富裕的基础,增加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仍是硬道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但发展太快会使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发展太慢就等于没有发展,一时发展既不利于化解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还可能激化这些矛盾。在这里,适度的快速度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经济过热以及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未来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比前几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提出7.5%的年均增速减了0.5%,比近几年11%的实际增速低了4%。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速度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力转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健全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基数增大的情况下,7%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既有继续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考虑,又有满足扩大就业需求的思考,还有对分配物质基础的考量。总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变化,突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统一,既明确了民生方向,又强调了民生的物质基础,突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
经济结构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和根本。从我国经济运行看,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成为约束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服务业产值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产值的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①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的巨大压力,要顺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要求,继续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分配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新时期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既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又着眼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着眼于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又着眼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其民生主题是非常鲜明的。
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多重经济效应。它不仅影响当前生产,而且制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不仅影响收入分配结果和收入水平提高,而且制约消费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基本公共服务的多种经济效应使之与增加经济总量、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民富和共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改善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协调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通过不断努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巨大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巨大、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顺应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要求,新时期应聚焦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安排,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努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从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途径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作用于短期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当前重大民生目标实现。虽然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悬殊、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庞大、农村基础薄弱和发展滞后、内需严重不足等问题,使国民经济仍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嚴峻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基本国情和新的世界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进展。
新时期要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两大主题,将经济发展动力置于扩大内需、创新科技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把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上,既努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增强竞争力问题,又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实现人与环境统一,从而突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突显国富、民富和共富的物质基础,彰显民富和共富的民生理念。(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注释
①“从‘十一五’经济结构调整看‘十二五’发展之变”,《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0月13日。
【关键词】国民经济 科学发展 民生理念
新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国民经济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特别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
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
近年来,国民经济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在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社会财富分配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居民分配偏少。据国家统计数据,2005~2009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7.11%提高到2009年的20.12%,而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44.97%逐步下降为2009年的42.15%。可见,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之势。在国家、企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城乡居民分配偏少的局面没有改变。
二是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间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呈上升之势,始终在3.2倍以上波动上升,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5倍左右有显著攀升。虽然,2010年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14.9%,然而,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9109元,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近3.2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变。其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3.5倍左右(如果将那些无法统计的不规范收入计算在内,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会更大),农村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7倍以上,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内部不同等级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显著。数据表明,目前城乡和社会各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缩小收入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民富、共富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富民穷”、收入分配悬殊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新时期,要基于民富共富是目的、国富是手段的关系,致力于促进由国富向民富和共富转变,通过健全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和调整国家、企业、个人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将国富与民富、共富目标统一起来,将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与“还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将重视财富分配提高到与国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地位,突出“藏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的理想。
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
国富是民富和共同富裕的基础,增加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仍是硬道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但发展太快会使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发展太慢就等于没有发展,一时发展既不利于化解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还可能激化这些矛盾。在这里,适度的快速度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经济过热以及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未来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比前几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提出7.5%的年均增速减了0.5%,比近几年11%的实际增速低了4%。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速度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力转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健全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基数增大的情况下,7%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既有继续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考虑,又有满足扩大就业需求的思考,还有对分配物质基础的考量。总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变化,突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统一,既明确了民生方向,又强调了民生的物质基础,突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
经济结构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和根本。从我国经济运行看,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成为约束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服务业产值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产值的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①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的巨大压力,要顺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要求,继续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分配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新时期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既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又着眼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着眼于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又着眼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其民生主题是非常鲜明的。
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多重经济效应。它不仅影响当前生产,而且制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不仅影响收入分配结果和收入水平提高,而且制约消费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基本公共服务的多种经济效应使之与增加经济总量、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民富和共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改善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协调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通过不断努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巨大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巨大、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顺应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要求,新时期应聚焦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安排,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努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从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途径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作用于短期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当前重大民生目标实现。虽然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悬殊、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庞大、农村基础薄弱和发展滞后、内需严重不足等问题,使国民经济仍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嚴峻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基本国情和新的世界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进展。
新时期要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两大主题,将经济发展动力置于扩大内需、创新科技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把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上,既努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增强竞争力问题,又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实现人与环境统一,从而突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突显国富、民富和共富的物质基础,彰显民富和共富的民生理念。(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注释
①“从‘十一五’经济结构调整看‘十二五’发展之变”,《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