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思维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数学定理、法则等,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一股脑地将知识倒给学生,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活学活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发展;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材中的数学图形、定理、法则等概念,能够反映数学的本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熟记硬背这些概念,采用直接硬灌的方法,导致学生看起来好像记住了概念,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概念。基于此,笔者认为,概念学习要立足思维能力的发展,既让学生领会概念的本质,又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提升概念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数形结合,建构概念体系,提升思维广度
对小学生来说,思维发展还处在以直观形象为主的阶段,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几何直观,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善于观察,带领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对数学概念进行直观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广度,深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从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比如,在教学分数这一内容时,笔者特意设计了直观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根据数与形的关系,直观建构分数这一数学概念。如图1,说出分数的含义;(2)在直线上表示出这几个分数;(3)这些分数和真分数相比,有什么区别?(4)你能在数轴上写出更多这样的分数吗?
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形式的图示,深刻认识到分数的本质,就是将一个整体等分为若干份,取出其中的几份就表示几分之几,与此同时,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真分数,在数轴上进行直观展示,经过比较和分析,建构了对分数的直观认知: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由此对分数有了系统的认知。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将分数这个概念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设计了有效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精心观察比较,并结合原有的分数认知和经验展开自主思考,让学生对假分数有了更加系统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对数学概念有本质的把握和理解,大大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动手操作,凸显概念本质,提升思维深度
操作是思维的花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事物内部,由表及里,强化动手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加强讨论和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动作操作的步骤:其一,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动手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用方格纸画出来之后,笔者追问学生:为什么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各不相同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自己画出来的比较随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没有规定大小。那么如何才能画出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呢?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只要规定了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大小,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其二,笔者给学生规定了一条边(边长为4厘米),让学生根据这条边的长度来画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学生动手画图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画出的正方形,都是一样的?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学生认为,正方形的特点就是四条边相等,因为给出的条件是一条边为4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就只能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边长这个概念: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每一条边的长度就决定了正方形的大小,我们把每条边的长度叫作边长。紧接着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样给你4厘米的边长,为什么大家画出来的长方形大小都不一样呢?学生认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不是四条边相等,如果给出的条件是一条边4厘米,另一条边长不知道,那么另外一条边就可长可短。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只有上边和下边是4厘米,并不能保证另外一组对边也是4厘米。大家可以随意选择长度,可以是3厘米、5厘米、6厘米等等,也就是说,只知道一条边的长度,并不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呢?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只有确认了相邻两条边的边长,才能够确定长方形的大小。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两条边:学生确认,相邻两条边中较长的一条就是长,较短的一条就是宽。由此,我再让学生动手测量,看看自己画出的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各是多少,学生深刻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其三,我给学生设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度要求,要求画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而且对长和宽这个数学概念也有了直观的认知。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动手操作这个有效的载体,带领学生展开思考,设计了三次动手画图的操作活动,步步为营,让学生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开始,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本质区别,由此认识到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确定之后,才能确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通过这样的实践,思维不断深入,让书本知识更加立体、丰富,学生获得了能力的提升。
三、辩论交流,强化概念应用,提升思维高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习得,大部分来自于自主建构,只有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辨,才能将概念习得应用于现实生活,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往往容易流于表面,缺乏思辨能力,因而,教师在概念教学时,一定要加强思维引导,带领学生综合数学知识,通过辩论和质疑的互动交流,将学生的一般性认知和核心认知进行有效组合,从而超越已有认知,提升思维的高度。
比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像风车、小火车、摩天轮等,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有一定的认知,此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物品:算盘、钟摆、方向盘,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模仿动作,而后展开讨论交流,看看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学生有的认为,算盘的珠子移动是平移,汽车方向盘是通过旋转来运动的,钟摆也是旋转的。此时立刻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认为钟摆并不是旋转,而是平移。此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各方要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认为钟摆是旋转的学生认为,平移要离开原来的位置,而钟摆围绕一个点,最终没有离开原有的位置;认为钟摆是平移的学生认为,旋转是要转起来,而钟摆并没有转动。还有学生提供了平移的证据,但立刻被反方推翻,认为钟摆并不是直直移动,而是摆动的时候画出了一条弧线。经过辩论,有学生提出,可以将钟摆的摆动幅度变大,就符合旋转的特点了。
通过对平移和旋转的辩论,学生把握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上环节,教师立足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但鼓励学生辩论,勇于提出问题,而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辩论,反思、修正已有的概念认知,从而自主建构了平移和旋转这一数学概念,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四、推理论证,指引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远度
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拿来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通过反复实践应用,将其精髓的思想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其中包括数学研究的方法、策略等,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立足思维,带领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入手,思考数学概念当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补充和修正自己的已有认知。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这一内容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几种图形,有正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和正五边形,让学生猜想,哪一种能密铺。学生展开猜想,并通过操作来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展开推理,认为正三角形能密铺,由此推出猜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能密铺呢?所有的四边形也都能吗?为了验证这些猜想,学生又展开实际操作,在操作中进行验证,就这样一路猜想和质疑,并动手展开验证,数学定理、法则、概念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建构和认知,帮助学生建构了数学思维,培养了数学能力。
以上环节,教师并没有将图形密铺这个概念强硬地“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猜想和验证中进行推理和归纳,将显性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数学概念不再孤立、片面,而是变成了动态的、立体全面的数学概念,大大提升了数学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根本所在。教师只有立足思维,才能将概念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数学定理、法则等,使学生真正看到数学思维的力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发展;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材中的数学图形、定理、法则等概念,能够反映数学的本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熟记硬背这些概念,采用直接硬灌的方法,导致学生看起来好像记住了概念,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概念。基于此,笔者认为,概念学习要立足思维能力的发展,既让学生领会概念的本质,又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提升概念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数形结合,建构概念体系,提升思维广度
对小学生来说,思维发展还处在以直观形象为主的阶段,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几何直观,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善于观察,带领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对数学概念进行直观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广度,深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从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比如,在教学分数这一内容时,笔者特意设计了直观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根据数与形的关系,直观建构分数这一数学概念。如图1,说出分数的含义;(2)在直线上表示出这几个分数;(3)这些分数和真分数相比,有什么区别?(4)你能在数轴上写出更多这样的分数吗?
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形式的图示,深刻认识到分数的本质,就是将一个整体等分为若干份,取出其中的几份就表示几分之几,与此同时,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真分数,在数轴上进行直观展示,经过比较和分析,建构了对分数的直观认知: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由此对分数有了系统的认知。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将分数这个概念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设计了有效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精心观察比较,并结合原有的分数认知和经验展开自主思考,让学生对假分数有了更加系统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对数学概念有本质的把握和理解,大大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动手操作,凸显概念本质,提升思维深度
操作是思维的花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事物内部,由表及里,强化动手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加强讨论和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动作操作的步骤:其一,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动手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用方格纸画出来之后,笔者追问学生:为什么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各不相同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自己画出来的比较随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没有规定大小。那么如何才能画出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呢?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只要规定了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大小,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其二,笔者给学生规定了一条边(边长为4厘米),让学生根据这条边的长度来画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学生动手画图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画出的正方形,都是一样的?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学生认为,正方形的特点就是四条边相等,因为给出的条件是一条边为4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就只能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边长这个概念: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每一条边的长度就决定了正方形的大小,我们把每条边的长度叫作边长。紧接着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样给你4厘米的边长,为什么大家画出来的长方形大小都不一样呢?学生认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不是四条边相等,如果给出的条件是一条边4厘米,另一条边长不知道,那么另外一条边就可长可短。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只有上边和下边是4厘米,并不能保证另外一组对边也是4厘米。大家可以随意选择长度,可以是3厘米、5厘米、6厘米等等,也就是说,只知道一条边的长度,并不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呢?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只有确认了相邻两条边的边长,才能够确定长方形的大小。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两条边:学生确认,相邻两条边中较长的一条就是长,较短的一条就是宽。由此,我再让学生动手测量,看看自己画出的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各是多少,学生深刻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其三,我给学生设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度要求,要求画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而且对长和宽这个数学概念也有了直观的认知。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动手操作这个有效的载体,带领学生展开思考,设计了三次动手画图的操作活动,步步为营,让学生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开始,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本质区别,由此认识到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确定之后,才能确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通过这样的实践,思维不断深入,让书本知识更加立体、丰富,学生获得了能力的提升。
三、辩论交流,强化概念应用,提升思维高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习得,大部分来自于自主建构,只有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辨,才能将概念习得应用于现实生活,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往往容易流于表面,缺乏思辨能力,因而,教师在概念教学时,一定要加强思维引导,带领学生综合数学知识,通过辩论和质疑的互动交流,将学生的一般性认知和核心认知进行有效组合,从而超越已有认知,提升思维的高度。
比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像风车、小火车、摩天轮等,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有一定的认知,此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物品:算盘、钟摆、方向盘,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模仿动作,而后展开讨论交流,看看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学生有的认为,算盘的珠子移动是平移,汽车方向盘是通过旋转来运动的,钟摆也是旋转的。此时立刻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认为钟摆并不是旋转,而是平移。此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各方要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认为钟摆是旋转的学生认为,平移要离开原来的位置,而钟摆围绕一个点,最终没有离开原有的位置;认为钟摆是平移的学生认为,旋转是要转起来,而钟摆并没有转动。还有学生提供了平移的证据,但立刻被反方推翻,认为钟摆并不是直直移动,而是摆动的时候画出了一条弧线。经过辩论,有学生提出,可以将钟摆的摆动幅度变大,就符合旋转的特点了。
通过对平移和旋转的辩论,学生把握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上环节,教师立足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但鼓励学生辩论,勇于提出问题,而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辩论,反思、修正已有的概念认知,从而自主建构了平移和旋转这一数学概念,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四、推理论证,指引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远度
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拿来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通过反复实践应用,将其精髓的思想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其中包括数学研究的方法、策略等,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立足思维,带领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入手,思考数学概念当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补充和修正自己的已有认知。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这一内容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几种图形,有正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和正五边形,让学生猜想,哪一种能密铺。学生展开猜想,并通过操作来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展开推理,认为正三角形能密铺,由此推出猜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能密铺呢?所有的四边形也都能吗?为了验证这些猜想,学生又展开实际操作,在操作中进行验证,就这样一路猜想和质疑,并动手展开验证,数学定理、法则、概念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建构和认知,帮助学生建构了数学思维,培养了数学能力。
以上环节,教师并没有将图形密铺这个概念强硬地“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猜想和验证中进行推理和归纳,将显性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数学概念不再孤立、片面,而是变成了动态的、立体全面的数学概念,大大提升了数学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根本所在。教师只有立足思维,才能将概念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数学定理、法则等,使学生真正看到数学思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