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ICU:生死两茫茫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一方(以下简称“王”):在我们今天这个技术崇拜的时代里,不仅“死亡是什么”需要重新定义,同时,“我们如何死亡”也在重新建构,当然,死亡的意义更需要重新诠释。简单地讲,死亡已经绑定医疗技术,尤其是器官替代与支持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死亡就是关机时间,抑或是停电时间,而不是生物器官或生命体的瞬间自毁进程,意念中的油尽灯灭(寿终正寝),宗教及民间传说中的阎王爷、上帝或者死神“吹灯”的时辰。您作为重症医学(ICU)专家,也作为有哲学情结的临床大夫,如何看待现代医疗技术对死亡的干预与意义重审?
  席修明(以下简称“席”):重症医学科的确是生死桥头,它是现代医院建制中救助和维持生命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在影视作品中,在无论是业界还是百姓印象中,它是一个“决生死”(技术)的地方,其实,这里也是一个“惜生死”(宗教)、“达生死”(哲学)的圣地。可惜,遵循效用主义的价值尺度,后者被遮蔽了。也就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排他性现象,技术的气场(实用主义)太强,哲思(人文主义)的花朵难以自由绽放。
  王:“死亡是个体生命无法抗拒的归宿”,即海德格尔所称“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 towards death),后来被简约归纳为“向死而生”,其实,中国哲学家也常常讲“生寄死归”。既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又作为一个医学母题,无时不在纠缠着人们,视死如归在传统文化里是一种安宁的存在,人们通过村头的葬礼学习接纳死亡的课堂,人人都知晓本体生命的归宿,那就是归天(田),那一天意味着黑夜到来,星空降临,和逝去的祖先会合,或归于大地母亲的怀抱(入土为安),无需反抗,欣然追随。然而,今天的技术打碎了传统的死亡文化,给予人们不断推迟甚至逃避死亡的理由(不知所终),于是,反抗(通过技术干预)死亡成为时髦。您作为ICU专家,认为应该如何把握顺应与干预(反抗)的张力?
  席: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种浪漫主义的企求,那就是“生生不息”,超级长寿(八百岁)的彭祖尽管是传说,历代帝王依然将他作为个体生命的榜样,长寿丹、不老泉一直是方术家忽悠帝王的法宝。对于百姓来说,过度眷恋生存的宣言就是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的格言,即使生命尊严、生活质量降到冰点也以“活着”作为个体存在的骄傲。诗人笔下称之为“苟且偷生”(无尊严、无德行的生活),能偷一寸是一寸,从某种意义上讲,ICU技术就是一种“协助偷生术”(抢救的要害在“抢”)。假定的竞争者都是上帝或者死神。既然是“协助偷生”,前提还是必须接受和顺应死亡的自然事实的,干预总是有限的,有条件的,而不是万能的。ICU技术其实无力改变人类对于死亡的基本境遇,即无奈(无能)中寻求希望(偷生、抢救),这样看待死亡不是消极被动的,恰恰是一份豁达。
  王:在战争年代与草莽社会,杀戮与牺牲频仍,人们对于生死似乎更豁达,舍生赴死、杀身成仁是一种英雄气概,砍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宁要重于泰山的死,不要轻于鸿毛的生。而在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的世俗社会里,生死不再是壮士豪情,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命运安排,而是可以超越的技术沟壑,死亡命题有了与上帝讨价还价的弹性空间,死神既害怕新技术,还爱钱财,死亡的降临(鬼门关)可以随着技术进步和支付水准人为地掌控与任意推延。于是,人们对于生死的达观变得暧昧起来。
  其实,我们讲生命神圣,包含两重意思,一是生命无比圣洁,二是生命的历程神秘莫测。生命之花如此美丽,又如此凋零,生命之火如此炽热,又如此微弱,生命力如此坚强,又如此脆弱,人类生命如此伟大,又如此渺小。因为神圣,才会有对生命的敬畏。我常说:尽管医学有新知、有奇术,但生命总是无常(生存的不确定性,偶然性),虽然疾病可防可治可救,但生命的进程绝对不可逆。现代医学如此昂扬、自信,如此无力、无奈,究竟是道高?还是魔高?无法言说,“膏肓”之幽,“命门”之秘,无法抵达。生命不过是一段旅程,肉身无法永恒,死亡是肉体生命的归途。
  席:人生本是一条单行道,途中也会有若干类型可以选择,譬如赖活好死,好活赖死,赖活赖死,最佳的境遇当然是好活好死。人类好活(乐活)的研究很多,有专门的学问,叫“幸福课”,赖活也有人研究,叫“苦难课”,相形之下,好死(乐死)的学问比较冷僻,有人起名叫“优逝课”,生活中,“不得好死”是毒咒,一定要研究,就应该叫“劣逝课”。
  我所从事的重症医学专业要时常面对死亡,不是纯粹思辨地面对,而是技术(也包含哲学姿态)地面对,四十年来,危重症治疗技术的进步巨大,但ICU的病死率仍波动在6.4%—40%之间。美国每年死亡的病人中大约有22.4%的人死在ICU。毫无疑问,临终关怀(对逝者)、哀伤关怀(对亲属)是我们的日课。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好死”的文化约定。在欧美,它包含六个要点,一是指无痛苦的死亡(Pain-free death),二是要公开承认死亡的逼近(Open acknowledgment of the imminence of death),三是希望死在家中,有家属和朋友陪伴(Death at home, surrounded by family and friends),四是要了解死亡,作为私人问题和事情的终结(An “aware”death—in which personal conflicts and unfinished business are resolved),五是认定死亡是个体的成长过程(Death as personal growth),六是讲究死亡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态度做安排(Death according to personal preference and in a manner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person’s individuality)。
  王:在中国,好死的另一种表述叫“善终”,大多为非病非伤(也包含部分病情不凶险的慢病)的可预知的自然故亡,没有太多的痛苦(只有衰弱)和急救技术介入,临终时节,亲人绕膝,诉说衷肠,爱意融融,交代最后的遗言,了却最后的遗憾,解开最后的心结,放下最后的心事。技术时代,这种景象不再,无论多么高龄故亡都是“因病抢救无效”,这不是一句讣闻中的套话,而是一种社会意识,“一切死亡都是病魔作乱的非正常死亡”(衰老也被界定为疾病,譬如阿尔海默氏病),都有抢救的空间,都应该借助技术的力量予以抵抗和阻断。再也没有圆寂,没有寿终正寝,唯有高技术抗争。救过来,皆大欢喜,救治失败,无限遗憾,人财两空的局面更是无法接纳与平衡,于是便很自然地归罪于医生的误治、失职、医学的无能。最为尴尬的是造就了技术支持下生存的植物人状态,欲生不能,欲死不甘,家人与社会投入巨大花费,而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尊严低下,这就引出了“安乐死”(协助死亡)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生死之别的优劣还发生在“速率”的维度,快速、流畅的词汇与感受总是乐事,譬如“快乐”、“快活”,死亡也是一样,最残忍的死刑形式是“凌迟”,让受刑者慢而痛苦地死去,此时,他的最大愿望是速死,恳求刽子手给他致命一刀,让他痛快地死去。在技术时代,各种器官替代技术维持着许多衰竭的躯体,使死亡过程人为地拉长,这种意境无异于技术凌迟,因此,巴金先生最后的遗言是“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无论“好死”还是“善终”,都没有技术强力介入的约定,只有无痛诉求上有技术干预的空间,更多的内容是自主选择,如在家死亡(场所),尊重个人意志和偏好(方式)。一味对死亡的接纳与死神的姑息,却少了战争模型、替代模型的抗争。疾病的圣境:膏肓(膏之上,肓之下,药力不可及)传达了一个职业的隐喻:有限的现代医疗技术无法在疾病、健康领域全知全能,也无力逆转生命进程。我们永远也无法包治百病,能做的事情是善待百人,情暖百家,抚慰百心,安顿百魂。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在我国,马拉松已经从小众运动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其发展速度之快,参与人群之多,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一热潮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需要人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以推动这项运动科学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  为此,本刊专门设立了这个专题,邀请相关专家,从多个角度谈谈看法,也希望借此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火爆马拉松 引领健身潮  新体育:近几年,中国民间马拉松如火如荼,你们怎么认知与定位?  杜
武汉体育学院程菲快乐体操俱乐部经常会这样推送快乐体操消息:“程菲喊你练体操了!”执教者程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团冠军主力之一。退役5年了,这位曾获9个世界冠军的中国体操女队一姐、队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已成功转型为母校武汉体育学院的一名副教授。“程菲跳” 成就世界冠军2005年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跳马比赛前,大家的目光纷纷聚焦程菲。“听说她跳马的两跳起评分都高达10分”,“听说她还拥有自
已经10多年没来澳门了。2013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经珠海横琴岛进入澳门,一踏上这块土地,便被一片璀璨的灯火和高楼林立的繁荣所震撼,澳门回归后的变化令人难以想象。一位朋友介绍说,澳门这些年已经成为娱乐业超级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澳门在扩建,新的企业不断崛起。他指着五光十色中最耀眼的“Galaxy”字样说,银河娱乐集团是新崛起的大企业之一,是澳门的一个新亮点。  10年扛起博彩大旗  
有人问我:你愿意怎样生活?  我摇摇手里握着的一支铅笔,说,像一支铅笔那样生活。  他很惊讶。  我的确是这样想的。我的出身平常,跟一支铅笔相似。即使名牌铅笔,也来自拥挤的林地和寂寞的矿山。我就是一支铅木组合的铅笔,被刷上光彩的油漆,不也还是一支铅笔吗?  但我不会自卑。  铅笔默默无闻,却始终抬头挺胸,变成铅笔头也依然像个不屈的士兵。是铅笔芯告诉我,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为了显露出自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讲究规则,艺术讲究创造.课堂教学既要做到“教学有法”,又要做到“教无定法”.在“问题导学”的背景下,在数学课堂的新课引入、概念形成、概念深化、应用探索等环节中应抓“关联性”“合理性”“内涵、外延”“模型化”,从而解决为什么要学的认知需求问题,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多视角理解、认识概念,使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问题导学”,使得数学课堂
国外有一位射击美女,她曾在北京奥运会获得10米气步枪金牌。她出生于1983年,从中华习俗来讲,属相是猪,即将迎来自己的本命年。猪代表福气,她同自己的属相一样,事业爱情双丰收,是个有福气的女人。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她的故事与体坛相关,但最感人的部分却发生在体坛之外,事关一个男人。这是一个真实、平淡,但让我无比心怡的爱情故事。他是一名非主流项目的主流选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美国,射击不太受关
今年是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大事频发的一年。四年一届的全运会、首届环广西世巡赛、中国车手再度加盟顶级车队、首支中外合办的洲际车队成立……在2017年即将结束之时,不妨来回顾一下本年度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的重要事件。全运会的梦想与尴尬盘点2017年一个主流运动项目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就不能绕开一个关键词──全运会。除了足球、篮球等个别已经职业化的项目之外,从事其他绝大多数项目的运动员和运动队都渴望通过在全运
几乎是在悄无声息之中,谭中怡带着女子国际象棋的王冠离开了伊朗。即便《新闻联播》也播发了这条消息,很多人还是没在意自己的国家又多了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当然,这没什么要紧,国际象棋是想看懂都得跨越相当门槛,且直观上不见刀光剑影的项目,不能指望拥有如足球篮球那般体量巨大的拥趸。况且,这也并不影响桂冠的价值。在懂得的那个世界,那就是王。谭中怡迈向王座的过程可谓一路凶险、如履薄冰。六轮当中,有四轮是慢棋战
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上世纪90年代出国求学,踏上了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艰辛道路。他在新西兰近20万华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中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后移民并当选议员的华人。他就是新西兰国家党议员杨健博士。日前,杨健接受环球人物杂志专访,讲述他的奋斗历程,以及他眼中的新中关系。  “落户”新西兰  杨健1962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地区鹰潭镇(现鹰潭市),父亲杨经仁、母亲周可央都是小
梁建章,1969年出生,1991年获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学位。1999年,他与3位商业伙伴创建携程旅行网。2011年,梁建章获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携程网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兼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和大多数CEO不同,梁建章给人的印象并不善于辞令,问什么答什么,说到某些地方只是呵呵一笑。他的表情始终淡淡的,甚至有些腼腆,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情绪的起伏。说到自己投入多年心血的携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