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背景下,运用互联网资源、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模具专业《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为例,提出了教学内容体系化、基于网络信息化、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达到有效教学目标。
【关键词】有效教学;互联网+教育;课程体系;理实一体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0年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8LXB0074和项目编号:2018LXB0173)
1.概述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在能力、创新和合作成为知识经济核心要素的背景下,依照课本“填鸭式”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早已与时代相脱节,高校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尽可能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进展
近些年“互联网+教育”在国内兴起,各个高校也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建构、实践策略做了很多教学改革,各个科目基于有效教学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理念。
刘丽指出信息化时代的“有效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实现,不仅是学生发展,还有教师的进步。她认为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兴建,可以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改善高校的课堂教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勇老师建立了具有评分机制的师生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完善了课前测试、课堂讨论、课后互动的教学反馈模式,有效引入多渠道的、实时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激励机制,使学生得到实时奖励和精准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陈剑玲详述了模具专业微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实施过程,运用更有利于教师指导和掌控课堂的专题系列微课及任务单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互联网在教育方面,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方式,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剧促使终身学习成为趋势。
3. 《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课程有效教学探索
3.1 教学内容体系化
目前国内进行的课改都是针对某一课程或归整为一个项目或引进多个企业案例进行项目化任务式的改革,任课教师只专注于自己所授科目,专业课程各科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形成课程体系。学生每学完一门课程更多的只是掌握了相应的考试内容,或是这一科目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更广泛的学以致用。
因此针对模具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将《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内容进行如表一设计。
如此,本门课与其他科目之间的项目、任务相互关联,形成体系。学生在前一学期课程里完成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另一门课程中作为已知进行应用,有利于后续课程迅速的切入,也能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认识,明确每门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意识到学习各科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完成后的成就感。
3.2 基于网络信息化
目前部分40岁以上教师在学习阶段没有学习过电脑知识,工作后教学内容及教案都已经成型,自认为没有学习新事物的需求,或是院校师资条件有限,没资源、能力进行自主课改。这些现状下,教师们遵从“拿来主义”即可,无需耗费过多的精力去创造、设计课改,只需通过互联网时代的科教产物,如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的APP,去寻找发现适合自己院校实情的优质精品资源,分享给学生作为自学途径,减少重复工作的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充分发挥老师们丰富的指导经验。
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关注三个环节:自学,讨论,引导。内容创新设计后,课本中基础知识便不能作为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的策略,将传统教学内容,改为学生课前自学慕课完成,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时间,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课上,将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每个学生自主分析各模块任务,在相互讨论中完成任务,将作品数字化,上传网络共享,而且在提高中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方向、解答疑难问题、点评成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使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3.3 理实一体化
项目教学部分选用实验室器材作为教具,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学生能更直观可视化认知,降低理解难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上手更容易,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三维建模基础知識迅速创建装配体各零件,按照实际装配顺序进行三维装配并设计动画,降低动画教学的难度,熟练掌握操作后会更有兴趣去尝试设计结构复杂的装配体。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者对《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研究,采用基于网络信息化、教学内容体系化、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教改实验,每届学生均能能准确的绘制冲压模具并制作装配动画,更清晰的了解其工作原理,部分学生造型、设计能力达到省赛水平并多次获奖。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起到一定作用,达到了有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对高校课堂改革的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2]陈勇,王美丽,杨江涛.“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有效教学反馈机制构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6(10)
[3]陈剑玲.“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具专业微课程的应用研究[J].模具工业.2018(06)
[4]杨勇.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03)
[5]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03)
作者简介:陈英(1985—),女(回族),河北唐山人,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硕士,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主要从事机电类专业技术及教学研究。
【关键词】有效教学;互联网+教育;课程体系;理实一体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0年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8LXB0074和项目编号:2018LXB0173)
1.概述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在能力、创新和合作成为知识经济核心要素的背景下,依照课本“填鸭式”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早已与时代相脱节,高校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尽可能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进展
近些年“互联网+教育”在国内兴起,各个高校也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建构、实践策略做了很多教学改革,各个科目基于有效教学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理念。
刘丽指出信息化时代的“有效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实现,不仅是学生发展,还有教师的进步。她认为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兴建,可以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改善高校的课堂教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勇老师建立了具有评分机制的师生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完善了课前测试、课堂讨论、课后互动的教学反馈模式,有效引入多渠道的、实时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激励机制,使学生得到实时奖励和精准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陈剑玲详述了模具专业微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实施过程,运用更有利于教师指导和掌控课堂的专题系列微课及任务单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互联网在教育方面,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方式,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剧促使终身学习成为趋势。
3. 《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课程有效教学探索
3.1 教学内容体系化
目前国内进行的课改都是针对某一课程或归整为一个项目或引进多个企业案例进行项目化任务式的改革,任课教师只专注于自己所授科目,专业课程各科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形成课程体系。学生每学完一门课程更多的只是掌握了相应的考试内容,或是这一科目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更广泛的学以致用。
因此针对模具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将《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内容进行如表一设计。
如此,本门课与其他科目之间的项目、任务相互关联,形成体系。学生在前一学期课程里完成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另一门课程中作为已知进行应用,有利于后续课程迅速的切入,也能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认识,明确每门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意识到学习各科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完成后的成就感。
3.2 基于网络信息化
目前部分40岁以上教师在学习阶段没有学习过电脑知识,工作后教学内容及教案都已经成型,自认为没有学习新事物的需求,或是院校师资条件有限,没资源、能力进行自主课改。这些现状下,教师们遵从“拿来主义”即可,无需耗费过多的精力去创造、设计课改,只需通过互联网时代的科教产物,如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的APP,去寻找发现适合自己院校实情的优质精品资源,分享给学生作为自学途径,减少重复工作的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充分发挥老师们丰富的指导经验。
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关注三个环节:自学,讨论,引导。内容创新设计后,课本中基础知识便不能作为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的策略,将传统教学内容,改为学生课前自学慕课完成,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时间,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课上,将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每个学生自主分析各模块任务,在相互讨论中完成任务,将作品数字化,上传网络共享,而且在提高中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方向、解答疑难问题、点评成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使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3.3 理实一体化
项目教学部分选用实验室器材作为教具,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学生能更直观可视化认知,降低理解难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上手更容易,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三维建模基础知識迅速创建装配体各零件,按照实际装配顺序进行三维装配并设计动画,降低动画教学的难度,熟练掌握操作后会更有兴趣去尝试设计结构复杂的装配体。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者对《产品三维造型与装配》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研究,采用基于网络信息化、教学内容体系化、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教改实验,每届学生均能能准确的绘制冲压模具并制作装配动画,更清晰的了解其工作原理,部分学生造型、设计能力达到省赛水平并多次获奖。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起到一定作用,达到了有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对高校课堂改革的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2]陈勇,王美丽,杨江涛.“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有效教学反馈机制构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6(10)
[3]陈剑玲.“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具专业微课程的应用研究[J].模具工业.2018(06)
[4]杨勇.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03)
[5]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03)
作者简介:陈英(1985—),女(回族),河北唐山人,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硕士,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主要从事机电类专业技术及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