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探讨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及其活化与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关系。
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罗马Ⅲ诊断和分型标准的IBS-D患者,面对面问卷调查IBS症状,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心理状态;用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盲法计数肥大细胞和活化肥大细胞,以每高倍视野(HPF)细胞数表示,计算肥大细胞活化百分比。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共纳入97例IBS-D患者,平均年龄(44±11)岁。其中70.10%(68例)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所有患者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总数的中位数为11.60(7.09)个/HPF,活化的肥大细胞数中位数为2.00(1.40)个/HPF,肥大细胞活化百分比中位数为17.50%(10.90%)。排便前腹痛/腹部不适的"频度为每日都有、程度为中~重度"的患者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总数明显高于"<每日都有、轻度"患者[13.80(4.85)比7.60(5.90)个/HPF,P=0.019];"经常"出现排便急迫感和排黏液便的患者结肠黏膜活化肥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偶尔-有时"患者[18.75%(9.12%)比14.50%(13.14%),P=0.031;21.33%(7.43%)比11.51%(10.65%)比18.42%(8.61%),P=0.030];IBS-D症状发作时患者排便次数和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百分比呈正相关(r=0.221,P=0.030)。合并与不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比较,二者肥大细胞总数、活化肥大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5、0.315)。HAMA、HAMD评分与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总数、活化肥大细胞百分比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多数IBS-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及其活化状态与IBS-D患者的肠道症状相关,精神心理异常可能是通过肥大细胞以外的脑-肠轴机制影响IBS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