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会FOR语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For语句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重要的循环语句之一,结构清晰、使用靈活。学习For语句应注意它同其它循环语句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其执行流程;同时还要多练习,在编程实践中牢固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For语句
  
  For语句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重要的循环语句之一。由于For语句结构简洁、明晰,使用灵活,其在C语言编程中应用广泛。有经验的编程人员更喜欢使用For语句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循环。那么,我们如何掌握并运用For语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 对比求异同
  For语句和While语句的都是C语言中重要的循环语句,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表现形式有些区别。先看程序1和程序2的比较。
   
  从程序1与程序2的对比中,可以得出:在While语句中,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条件判断和修改循环变量的功能都由单独的语句实现,分别写在循环体前或循环体中;而对于For语句,这些功能由多个表达式合并在一个控制块中,写在For语句的开始处。因此,一般我们可以将C语言中的For语句看作是While语句的简化形式。
  
  2. For语句流程详解
  
  从程序1与程序2的对比中,可以得出For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语句
  格式中,三个表达式所构成的语句用来控制循环,故又称为循环控制语句。表达式1称为初始化表达式;表达式2称为条件表达式;表达式3称为修正表达式。分别对应While语句中的控制变量初始化、循环条件判断、循环控制变量的修改这三个功能语句。对For语句的执行过程,用语言形式描述如下:
  第一步,计算表达式1的值;
  第二步,求解表达式2的值,若值为真(非0或逻辑真),则执行第三步;若值为假(等于零或等于逻辑假),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执行循环体语句;
  第四步,求解表达式3;
  第五步,转到第二步继续执行。
  第六步,执行FOR语句后面的语句。
  上述执行过程可用图1所示语句指示图表示:
  
  3. 对For语句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For语句中的任何表达式都可以省略。当省略表达式1时,初始化就必须放在For语句前;当省略表达式2时,循环条件为永“真”,相当于死循环,故需在循环体中设定相应的语句(break)来退出循环;当表达式3省略时,应把修改循环控制变量的表达式放在循环体内部。注意:省略表达式时不能省略表达式后的分号。
  如:求1+2+3+……+100的和,可以用下面的任一程序段。
  for(i=1,sum=0;i<=100;i++)
   sum=sum+i;/*程序段1*/
  
  i=1;
  for(;i<=100;i++)
   sum=sum+i;/*程序段2*/
  
  i=1;sum=0;
  for(;i<=100;)
  {sum=sum+i;
   i++;
  }/*程序段3*/
  
  for(i=1,sum=0;i<=0;sum=sum+i++);/*程序段4*/
  如果For语句的循环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句组成,必须用花括号把它们括起来构成复合语句。如上面程序段3所示。
  For语句中的表达式1和表达式3可以是一个简单表达式,也可以是一个由逗号运算符连接起来的逗号表达式。如上面程序段1所示。
  循环体可以是空语句,但空语句的分号不能省略。若循环体不是空语句,则不能在表达式的括号后面加分号。如上面程序段4所示。
  
  4. 练习
  
  为了更好的掌握For语句,接下来就是自己动手练习部分,可以自己出题自己编程,也可以参考下面的习题。注意:自己动手编程时要考虑For语句的变化。由此,每个题至少有9种以上的编写方法,要一一去尝试。
  [例1]任意输入10个数,求其最大数及最小数并打印输出。
  [例2]任意输入若干个正数,求其最大数及最小数并打印输出。
  
  总结
  
  通过问题→模型→应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问题所求的仅是一种模型,而模型本身又是实际问题的一个简化,故而通过这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大家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For语句。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2]Kenneth C.Louden. Programming Language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推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当代大学校园的新形象。  关键词:校园 文化 环境 教育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    1. 校园环境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校园文化,指大学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为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在学校内部逐渐形成的被全体师生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办学理念等,包括校
期刊
摘 要:弗吉尼亚·吴尔夫的作品里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其小说创作中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的关注和剖析独具特色,发人深省。她没有局限于死亡意识,而是通过死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进行了重新探索。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折射出她独特的生死观——死亡是灾难的结束,是新生的回溯,更是生命的升华。  关键词:弗吉尼亚·吴尔夫 死亡意识 存在 超越死亡    作为一名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弗吉尼亚·吴尔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
期刊
摘 要:文章就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作了几个方面的讨论,通过实例重点讨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原则和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过程 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又简称为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它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以完成教学功能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形式。CAI作为高等职业特色教育的辅助手段,
期刊
前段时间,看了广东佛山一中语文组几位教师写的《一篇让语文老师蒙羞的高考满分作文》。文章对2005年广东省一篇名为《芬香永存》的高考满分作文提出强烈批评,认为该文尽管“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但“形式僵硬,内容苍白,感情无着”,实不堪作为几十万考生中的典范之作。其实,类似的情况在高考满分作文中比比皆是。翻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满分作文看看,从《蓝色蛹·金色蝴蝶》(03)、《没有翅膀的飞翔》(04)、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意义;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着重从时间安排、教学原则、实践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效果几个方面探讨了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实践环节;同时针对目前我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的一些难点所在,提出诸如实验设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数学实验 教学原则    引言    《数学实验》是近年数学教学改革推出的一门重要课程,许多大学也都进行了探索与一定的推
期刊
摘要:我们都知道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但对于它的证明仅停留在边长为正整數的矩形。本文对此做了补充,并给出了边长为实数的矩形面积的完整证明。  关键词:边长 矩形面积 乘积    在网上看到有一道清华大学的招生题:设一个矩形长为a,宽为b,面积为S。求证:S=ab。长方形(矩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个公式,就好象1+1=2一样,人尽皆知。但要给出它完整的证明,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在小学,我们
期刊
摘要:一次招聘会,引起了我对职校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打铁先要硬自身,语文教学的创新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内功修炼;其次要正视职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明确目标,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实践它的应用性价值,更深地贴近生活,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以谋求创新的好路子。  关键词:职校 语文教学 创新    一、前言    一次学校组织招聘会,家人也去参加,回来后感慨万千。毕业生中不乏有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可就学生在
期刊
摘要: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给二语/外语教学的启示是深远的。本文以“窄式阅读”为视角,通过回顾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旨在探索窄式阅读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窄式阅读 监察理论 阅读教学    一、介绍    Krashen于1981年首次提到“窄式阅读”。他认为窄式阅读是二语习得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
期刊
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一册第七单元课文A “Kids On The Track” 是一篇非常生动的记叙文,它详略得当,生动再现了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的种种情形。  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有一语言现象特别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就是在此文中分词作状语的使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分词作状语在此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此文中分词作状语的使用多达十四次,此现象在所有的大学英语课文中应该是无出其右者。为探讨方便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不是很好,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的语言交际形成障碍。我们试图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突破语言交际障碍: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家长的态度;积极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氛围。  关键词:语言交际障碍 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语言最大的功用是交际,也只有在交际中学习才能掌握和应用这种语言。新课标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