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材是從事学科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来源,然而“教材无非就是几个例子”而已,它既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根本要求,又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在“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形势下,大力开发与利用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已掀起了阵阵热潮,并且日益形成一种无可逆转的强劲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在“深度挖掘”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无论从浅表层而言,还是从深层次来说,基础教材中始终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课程资源,这都是我们进行“二次开发”或“深度挖掘”的巨幅潜能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以教材为蓝本,积极有效地开展深层次资源挖掘与利用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而且非常有利于在潜移默化、厚积薄发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如《狐假虎威》,笔者刚讲了小故事,还未来得及揭示寓意,一些学生就情不自禁地为狐狸叫起“好”来。笔者只得暂停讲课,让大家发表看法。有人说狐狸为了不被吃掉,它欺骗老虎是被逼的;有人说狐狸不仅可爱,还很聪明;有人说如果老虎不吃狐狸的话,狐狸就不会欺骗它的……如此情况下,笔者只有对狐狸既作“赞扬”又作“批评”,小学生各有所得,大家都非常满意。
二、在“学科整合”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学校教育中,对各类学科进行划分是人为且相对的,而介于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支撑才是绝对永恒的。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和最基础性学科,它与各类学科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必然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与多类学科的整合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从中攫取“1+1>2”的双赢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联系意识和相互优化能力,为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教学为例。为了增强“以点带面”的学用意识和把握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与感悟基础上,或个体自作或小组合作,努力把“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运用“留白”艺术画出来。尽管绘画笔法有些笨拙并显得稚嫩,然而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想象和绘画,而且开展了相互之间的评议和评价活动。如此而为,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在“科技支撑”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既有集图文并茂、声像和谐、动静自如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还有储备海量、人机交换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新形势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极其无限且最具活力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以《变色龙》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有限,教师的口头讲述和教学挂图难以满足他们活泼生动的学习心理需要。正因为如此,笔者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分别呈现了变色龙这三个层面的特征动画,让小学生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结合文本语言,边阅读感悟边讨论交流,从中切实体会到了它的独特个性与神奇功能。
四、在“生活链接”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活力无限的,它孕育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素材。过于忽视或淡化生活资源,不仅是不容忽视的浪费现象,更是令人遗憾的教育渎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能够畅通一条语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活水源头”。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首先提问:“你们喜欢不喜欢小动物?有没有养过什么小宠物?如果小动物生病了、丢失了或者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提问刚结束,全班立即就纷纷议论了起来。有的说小狗丢失了,自己哭了好长一阵时间;有的说现在还保存鸟笼,就是在怀念死去的小鸟;有的说从今以后不再养小宠物了,免得让自己再有伤心……由此进入文本赏析,更能切实体会彭德怀那“爱大黑骡子,更爱红军战士”的情感品质。
综上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和利用方式绝非仅止于此。然而,只要我们善于坚持以“深度挖掘”“学科整合”“科技支撑”“生活链接”为切入点和重抓手,就能从中赢得教学相长的实实在在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225100)
一、在“深度挖掘”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无论从浅表层而言,还是从深层次来说,基础教材中始终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课程资源,这都是我们进行“二次开发”或“深度挖掘”的巨幅潜能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以教材为蓝本,积极有效地开展深层次资源挖掘与利用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而且非常有利于在潜移默化、厚积薄发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如《狐假虎威》,笔者刚讲了小故事,还未来得及揭示寓意,一些学生就情不自禁地为狐狸叫起“好”来。笔者只得暂停讲课,让大家发表看法。有人说狐狸为了不被吃掉,它欺骗老虎是被逼的;有人说狐狸不仅可爱,还很聪明;有人说如果老虎不吃狐狸的话,狐狸就不会欺骗它的……如此情况下,笔者只有对狐狸既作“赞扬”又作“批评”,小学生各有所得,大家都非常满意。
二、在“学科整合”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学校教育中,对各类学科进行划分是人为且相对的,而介于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支撑才是绝对永恒的。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和最基础性学科,它与各类学科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必然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与多类学科的整合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从中攫取“1+1>2”的双赢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联系意识和相互优化能力,为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教学为例。为了增强“以点带面”的学用意识和把握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与感悟基础上,或个体自作或小组合作,努力把“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运用“留白”艺术画出来。尽管绘画笔法有些笨拙并显得稚嫩,然而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想象和绘画,而且开展了相互之间的评议和评价活动。如此而为,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在“科技支撑”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既有集图文并茂、声像和谐、动静自如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还有储备海量、人机交换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新形势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极其无限且最具活力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以《变色龙》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有限,教师的口头讲述和教学挂图难以满足他们活泼生动的学习心理需要。正因为如此,笔者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分别呈现了变色龙这三个层面的特征动画,让小学生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结合文本语言,边阅读感悟边讨论交流,从中切实体会到了它的独特个性与神奇功能。
四、在“生活链接”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活力无限的,它孕育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素材。过于忽视或淡化生活资源,不仅是不容忽视的浪费现象,更是令人遗憾的教育渎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能够畅通一条语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活水源头”。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首先提问:“你们喜欢不喜欢小动物?有没有养过什么小宠物?如果小动物生病了、丢失了或者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提问刚结束,全班立即就纷纷议论了起来。有的说小狗丢失了,自己哭了好长一阵时间;有的说现在还保存鸟笼,就是在怀念死去的小鸟;有的说从今以后不再养小宠物了,免得让自己再有伤心……由此进入文本赏析,更能切实体会彭德怀那“爱大黑骡子,更爱红军战士”的情感品质。
综上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和利用方式绝非仅止于此。然而,只要我们善于坚持以“深度挖掘”“学科整合”“科技支撑”“生活链接”为切入点和重抓手,就能从中赢得教学相长的实实在在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2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