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我到新西兰出席学术会议,当飞机向南飞离中国大陆不久,便开始进入一片广袤寂寥的海域,随后,舷窗下的万顷碧波中开始出现一圈圈雪白的沙环,有的呈弯月形,有的呈环形,有的像大海托举出的一块雪亮的玉石……我当时就想,这一定是我曾在梦中到过的地方:南海三沙群岛。
随着西沙旅游线路的开通,我终于有机会亲手触摸南海诸岛那暖暖的海水。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南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点缀在大海之中的170多座珊瑚岛、暗礁与暗沙,根据它们位置的不同可分为4群: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一处处沙岛布满了翠绿的热带丛林,白沙、绿树环壁之下,一池池蓝绿色的泻湖静卧着,充满传奇与浪漫色彩的南海渔民驾船穿梭其间……称这里为世界上最美的群岛,毫不为过。
中国最独特的热带雨林 那些海商与海盗的往事
南海诸岛靠近赤道,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所以在这众多海水环抱的岛礁上,蕴藏着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
相比大陆热带雨林中丰富多样的植物,南海诸岛丛林里的植物种类显得有些单调,由于一些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加上海拔低、面积小,植物独立演化的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大部分岛屿上的植物都不具有茎花、板根等热带雨林常见的特征。然而在茫茫大海上,这一片片绿色也如荒漠上的绿洲一般重要——它们为众多动物提供了栖息之所和食物之源。
凡是植物生长茂盛,尤其是有大树的小岛,都是最受海鸟青睐的乐园——在茫茫大海中,植物与海鸟关系非常亲密,因为很多鸟类筑巢、栖息都离不开树。如西沙群岛的东岛上,因为有一种白避霜花树长得比较高大,所以很多海鸟们都选择在这里筑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退休教授毛祖舜,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到西沙群岛种植椰子树,他说:“进入东岛的树林,鸟粪‘噼哩啪啦’往下掉,就像下雨一样。”
南海上的丛林不仅庇护动物,还庇护人类。南海诸岛的植物普遍具有耐盐、耐旱的特性,大一点的生活岛屿如永兴岛、东岛等,其内部中心地带多有高大的麻枫桐林,此树叶繁枝茂,粗壮高大,抗风能力强——这样的地带非常适合人类居住。而它的外侧,是由草海桐、银毛树组成的灌木植物带,最外侧沿着海岩,则分布着一道低矮的草木植物带。整个岛上的植被呈环状分布,高低有致。同时,岛上的丛林中还有众多人类移植去的植物,如椰子树。据调查显示,南海岛屿上椰子树的祖先,原本生长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渔民们从家乡千里迢迢地将其运到岛上种植,借饮椰子汁来解决缺乏淡水的燃眉之急。
地理学家张宇曾评论说:“如果大海里没有鱼,人类最初不会去探索海洋;如果南海的岛屿上寸草不生,人类也不会在孤岛上长期生存。”——正因为有了动植物,人类在茫茫大海中才有了生命的同伴,有了寻求的目标。或者说,正是这片热带雨林,创造了中国最早的航海文化。
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我国就已开辟了通往中南半岛的南海航线。东汉时,我国地方官员就开始在南海一带巡视。在三国时代的两本著作《南州异物志》及《扶南记》中,都有对南海诸岛的精确描述。到了宋代,我国已把南海命名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并制绘了南海诸岛的地图,不仅把南海诸岛纳入我国疆域,也让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洋强国”。大量新航路被开辟,穿过南海,进入东南亚,更远的还到达印度洋、波斯湾和地中海,突飞猛进的海洋贸易,为中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到了明初,中国海商的足迹已经走遍全世界。广袤的南海上百舸争流,满载中国瓷器、丝绸的巨大帆船鼓足了风帆飞速南下,抵达东南亚、印度、非洲,换回一船一船的宝石、香料、工艺品……但随着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病死,帝国的远航戛然而止,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帆船从巅峰跌落,辉煌的大明船队烟消云散,紧接而来的,是长达400年的海禁,中国航海业从此遭到最为沉重的打击。而相反的是,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则刚刚兴起航海,经过一两百年,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而中国,与一次大繁荣失之交臂。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诸岛上的热带雨林,其中还有部分在历史上做过海盗基地——南海作为我国最广阔的海洋领土,又是前往印度、东非等地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各种海盗势力可谓“生生不息”。如当年盘踞南海的郑芝龙,就曾是这些岛屿间势力最大的一股海盗。1633年,郑芝龙在福建金门海战中击溃荷兰舰队,从此控制海路,向各国商船收取保护费和停泊费,迅速富可敌国,俨然成为“南海霸主”……
海底的“森林”和“草原” 完好的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
如果说热带雨林让南海的水面世界成为了一块翡翠,那南海的水下,更因热带雨林成为了天堂。
雨林为这片海域养育了丰富的浮游藻类,这些藻类处于食物链底端,喂养、构筑并承受着海洋生物的金字塔,使其每一个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依。南海的浮游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有些经济种类还可作食用及工业和医药原料,是人类及各种动物生存和创造海洋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还造就了被誉为海底的“森林”和“草原”的珊瑚礁。
到了南海,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穿上潜水衣,到丛林底下的水下世界,去跟珊瑚礁亲密接触。所谓珊瑚礁,其实就是海洋中一种叫做珊瑚虫的动物形成的结构。据资料显示,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南海由于海底火山爆发,出现了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火山锥,后来珊瑚礁便在其四周大量积累起来,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构建了水深不同且地势复杂的水上、水下环境,经过亿万年的累积、进化,最终形成了今天极具特色的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和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几乎包含了生物世界各门类的生物。它最突出的成就,就是能维持渔业资源,为海洋中四分之一的生命,包括400多种鱼类,还有诸如龙虾、螃蟹、海星和海龟等生物提供产卵、哺幼、庇护和捕食的场所。
任何书面描述,都不能描绘出身背潜水装置,站在南海底部举头张望的那种震撼之感。阳光从头顶照射下来,海水顿时显得幽蓝,神秘之极、壮美之至,置身海底,恍如隔世。我畅快地感受着这个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带我一起下水的潜水员阿鑫拿着几块面包,引来一大群各式各样的海鱼,同时,他还用潜水手电筒射出的光柱,指示左边生长着一片色彩鲜艳的红珊瑚,右边蠕动着几只肥胖的海参,不远处还有几只海胆……或许,传说中的龙宫,也不过如此。 常年往返于南海的老船长陈兴良告诉我,我国在南海已立法保护珊瑚礁,渔民在这里的水域“下氧”(一种古老的捕捞方式,即用一根普通的氧气管潜下海中捕捞)时,如果破坏了珊瑚礁,将被处以重罚,甚至入刑。“大家都知道这东西的宝贵性,谁破坏就是砸子孙后代的饭碗,咱不做这蠢事……”
丛林疍家人“南中国海上的吉卜赛人”
世界上善于航海的民族有很多,如赫赫有名的腓尼基人、希腊人、荷兰人等,但他们的大部分海上活动,只是短期的海上航行和探险而已,即使分布在太平洋上的南岛语系居民也是以岛屿为家。但在广袤的南中国海,有一群顽强的渔民,遵循“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传统,穿梭于这些遍布丛林的岛屿之间,一不小心就书写了千年的历史。
他们就是传奇的“疍家人”。
“疍家人”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关于“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早前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海面的鸡蛋;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所以称为“疍家”。
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有人把他们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因为他们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疍家人以海为生,一艘漂亮的疍家船就是他们的家:底层供全家人起居生活,各种家什一应俱全;二层一般是栏杆式的平台,堆放着各种捕捞工具;沿船舷一圈,排布着围捕用的大功率探照灯。除了养殖海产,全家的生计主要靠出海捕鱼,近则几海里,数小时可以往返,有时候走得远了,甚至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往返一次……
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科举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但正是这样一个弱势族群,在南海诸岛的丛林边进行围海造田,用智慧与双手创造出了滩涂沃野,以及流传千年的咸水种植方法。
历史上,这些海上的游牧民族曾是一个庞大的族群。近几十年来,这个族群已经逐渐萎缩,大部分家庭已经开始上岸谋生,到2009年,广州的最后一批疍家人也告别了舟居历史。不过,现今穿梭在南海丛林与大海之间的渔船中,依然有众多疍家人——他们自称是“顺德疍家”、“东莞疍家”或“番禹疍家”的后裔。不管他们怎样颠沛流离,他们所创造的充满海洋色彩的生活和文化,也依然在一座座疍家船屋之间延续着。
随着西沙旅游线路的开通,我终于有机会亲手触摸南海诸岛那暖暖的海水。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南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点缀在大海之中的170多座珊瑚岛、暗礁与暗沙,根据它们位置的不同可分为4群: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一处处沙岛布满了翠绿的热带丛林,白沙、绿树环壁之下,一池池蓝绿色的泻湖静卧着,充满传奇与浪漫色彩的南海渔民驾船穿梭其间……称这里为世界上最美的群岛,毫不为过。
中国最独特的热带雨林 那些海商与海盗的往事
南海诸岛靠近赤道,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所以在这众多海水环抱的岛礁上,蕴藏着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
相比大陆热带雨林中丰富多样的植物,南海诸岛丛林里的植物种类显得有些单调,由于一些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加上海拔低、面积小,植物独立演化的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大部分岛屿上的植物都不具有茎花、板根等热带雨林常见的特征。然而在茫茫大海上,这一片片绿色也如荒漠上的绿洲一般重要——它们为众多动物提供了栖息之所和食物之源。
凡是植物生长茂盛,尤其是有大树的小岛,都是最受海鸟青睐的乐园——在茫茫大海中,植物与海鸟关系非常亲密,因为很多鸟类筑巢、栖息都离不开树。如西沙群岛的东岛上,因为有一种白避霜花树长得比较高大,所以很多海鸟们都选择在这里筑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退休教授毛祖舜,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到西沙群岛种植椰子树,他说:“进入东岛的树林,鸟粪‘噼哩啪啦’往下掉,就像下雨一样。”
南海上的丛林不仅庇护动物,还庇护人类。南海诸岛的植物普遍具有耐盐、耐旱的特性,大一点的生活岛屿如永兴岛、东岛等,其内部中心地带多有高大的麻枫桐林,此树叶繁枝茂,粗壮高大,抗风能力强——这样的地带非常适合人类居住。而它的外侧,是由草海桐、银毛树组成的灌木植物带,最外侧沿着海岩,则分布着一道低矮的草木植物带。整个岛上的植被呈环状分布,高低有致。同时,岛上的丛林中还有众多人类移植去的植物,如椰子树。据调查显示,南海岛屿上椰子树的祖先,原本生长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渔民们从家乡千里迢迢地将其运到岛上种植,借饮椰子汁来解决缺乏淡水的燃眉之急。
地理学家张宇曾评论说:“如果大海里没有鱼,人类最初不会去探索海洋;如果南海的岛屿上寸草不生,人类也不会在孤岛上长期生存。”——正因为有了动植物,人类在茫茫大海中才有了生命的同伴,有了寻求的目标。或者说,正是这片热带雨林,创造了中国最早的航海文化。
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我国就已开辟了通往中南半岛的南海航线。东汉时,我国地方官员就开始在南海一带巡视。在三国时代的两本著作《南州异物志》及《扶南记》中,都有对南海诸岛的精确描述。到了宋代,我国已把南海命名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并制绘了南海诸岛的地图,不仅把南海诸岛纳入我国疆域,也让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洋强国”。大量新航路被开辟,穿过南海,进入东南亚,更远的还到达印度洋、波斯湾和地中海,突飞猛进的海洋贸易,为中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到了明初,中国海商的足迹已经走遍全世界。广袤的南海上百舸争流,满载中国瓷器、丝绸的巨大帆船鼓足了风帆飞速南下,抵达东南亚、印度、非洲,换回一船一船的宝石、香料、工艺品……但随着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病死,帝国的远航戛然而止,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帆船从巅峰跌落,辉煌的大明船队烟消云散,紧接而来的,是长达400年的海禁,中国航海业从此遭到最为沉重的打击。而相反的是,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则刚刚兴起航海,经过一两百年,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而中国,与一次大繁荣失之交臂。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诸岛上的热带雨林,其中还有部分在历史上做过海盗基地——南海作为我国最广阔的海洋领土,又是前往印度、东非等地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各种海盗势力可谓“生生不息”。如当年盘踞南海的郑芝龙,就曾是这些岛屿间势力最大的一股海盗。1633年,郑芝龙在福建金门海战中击溃荷兰舰队,从此控制海路,向各国商船收取保护费和停泊费,迅速富可敌国,俨然成为“南海霸主”……
海底的“森林”和“草原” 完好的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
如果说热带雨林让南海的水面世界成为了一块翡翠,那南海的水下,更因热带雨林成为了天堂。
雨林为这片海域养育了丰富的浮游藻类,这些藻类处于食物链底端,喂养、构筑并承受着海洋生物的金字塔,使其每一个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依。南海的浮游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有些经济种类还可作食用及工业和医药原料,是人类及各种动物生存和创造海洋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还造就了被誉为海底的“森林”和“草原”的珊瑚礁。
到了南海,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穿上潜水衣,到丛林底下的水下世界,去跟珊瑚礁亲密接触。所谓珊瑚礁,其实就是海洋中一种叫做珊瑚虫的动物形成的结构。据资料显示,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南海由于海底火山爆发,出现了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火山锥,后来珊瑚礁便在其四周大量积累起来,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构建了水深不同且地势复杂的水上、水下环境,经过亿万年的累积、进化,最终形成了今天极具特色的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和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几乎包含了生物世界各门类的生物。它最突出的成就,就是能维持渔业资源,为海洋中四分之一的生命,包括400多种鱼类,还有诸如龙虾、螃蟹、海星和海龟等生物提供产卵、哺幼、庇护和捕食的场所。
任何书面描述,都不能描绘出身背潜水装置,站在南海底部举头张望的那种震撼之感。阳光从头顶照射下来,海水顿时显得幽蓝,神秘之极、壮美之至,置身海底,恍如隔世。我畅快地感受着这个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带我一起下水的潜水员阿鑫拿着几块面包,引来一大群各式各样的海鱼,同时,他还用潜水手电筒射出的光柱,指示左边生长着一片色彩鲜艳的红珊瑚,右边蠕动着几只肥胖的海参,不远处还有几只海胆……或许,传说中的龙宫,也不过如此。 常年往返于南海的老船长陈兴良告诉我,我国在南海已立法保护珊瑚礁,渔民在这里的水域“下氧”(一种古老的捕捞方式,即用一根普通的氧气管潜下海中捕捞)时,如果破坏了珊瑚礁,将被处以重罚,甚至入刑。“大家都知道这东西的宝贵性,谁破坏就是砸子孙后代的饭碗,咱不做这蠢事……”
丛林疍家人“南中国海上的吉卜赛人”
世界上善于航海的民族有很多,如赫赫有名的腓尼基人、希腊人、荷兰人等,但他们的大部分海上活动,只是短期的海上航行和探险而已,即使分布在太平洋上的南岛语系居民也是以岛屿为家。但在广袤的南中国海,有一群顽强的渔民,遵循“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传统,穿梭于这些遍布丛林的岛屿之间,一不小心就书写了千年的历史。
他们就是传奇的“疍家人”。
“疍家人”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关于“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早前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海面的鸡蛋;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所以称为“疍家”。
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有人把他们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因为他们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疍家人以海为生,一艘漂亮的疍家船就是他们的家:底层供全家人起居生活,各种家什一应俱全;二层一般是栏杆式的平台,堆放着各种捕捞工具;沿船舷一圈,排布着围捕用的大功率探照灯。除了养殖海产,全家的生计主要靠出海捕鱼,近则几海里,数小时可以往返,有时候走得远了,甚至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往返一次……
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科举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但正是这样一个弱势族群,在南海诸岛的丛林边进行围海造田,用智慧与双手创造出了滩涂沃野,以及流传千年的咸水种植方法。
历史上,这些海上的游牧民族曾是一个庞大的族群。近几十年来,这个族群已经逐渐萎缩,大部分家庭已经开始上岸谋生,到2009年,广州的最后一批疍家人也告别了舟居历史。不过,现今穿梭在南海丛林与大海之间的渔船中,依然有众多疍家人——他们自称是“顺德疍家”、“东莞疍家”或“番禹疍家”的后裔。不管他们怎样颠沛流离,他们所创造的充满海洋色彩的生活和文化,也依然在一座座疍家船屋之间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