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晚清留学教育兴起的原因主要是:洋务运动的兴起;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科举制度废除和海外留学政策的吸引。清政府先后向美、欧、日等诸国派送了留学生,形成了三次留学高潮。
关键词:晚清;留学;教育;原因
晚清时期是我国海外留学教育和迅速发展时期,留学生遍及日本及欧美诸国。成批的留学生奔赴国外,形成时起时伏的留学浪潮,这与当时国内外政治和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是分不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开展洋务运动事业的需要成为留学教育兴起的直接动因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对洋务人才的需要十分强烈,因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制造之术,就必须有懂得坚船利炮和制造之术的人才。但当时中国的教育仍是旧教育、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培养的是旧学人才,实不知坚船利炮为何物。所以国内洋务学堂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或者胜任洋务运动的发展。如左宗棠认为:“今幸闽厂工匠自能制造,学生日能精进,兹事可望有成。再议遣人起点泰西游历各处,借资学习,互相考证,精益求精,不致废弃,则彼之聪明有尽,我之神智日开,以防外侮,以利民用,绰有余裕矣。” 因此,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开展留学教育成为洋务自强运动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需要。
曾国藩认为:“至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机器等事,无一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其制则广立书院,分科肄业。凡民无不有学,其学皆专门名家,每治一艺,每制一器,皆系父子相传,世继其业,然后通微合漠。愈久愈精。其国家于军政、船政皆视为身心性命之学,如俄罗斯初无轮船,国主易服微行,亲入邻国船厂,学得其法。乾隆间,其世子又至英国书院肄业数年。今则俄人巨炮大船不亚于英法各国,此其明效。” 曾国藩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居于主导地位,最后促成了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留学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各项具体事务的技术人才。
二、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为留学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最初向清政府提出派遣留学生建议的是留学生的先驱容闳。容闳在美国学习与生活多年,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抱有借西方文明以改良东方文化的理想。他感到欲使中国富强,就应尽快选送优秀青年到美国或欧洲留学,学习移植西学西技。为此,他专门拟定了留学教育计划:“然使予之教育计划果得实施,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只要培养精通西文,西技的人才,就能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于是容闳从1855年至1871年间,他多次奔走于广州、香港、上海、九江等地,寻觅实现自己留学计划的靠山,在天津通过丁日昌向曾国藩正式提出留学教育计划,得到曾国藩的首肯。后来,容闳又多次条陈请派留学生赴泰西学习西技,并草拟了详细具体的派遣办法。
同治十年(1871)曾国藩、李鸿章等据容闳“教育计划”上奏了《选派幼童赴美肄业酌议章程折》,并附有《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款。随后曾、李又制定了选派留学生出国的章程十三条,其要点是:挑选12至20岁的幼童120名,分四年派出,每年派30名;幼童选定后,分别注册,不准半途而废,不准入外国籍,学成后亦不准在华谋别职业;经费由江海关洋税下指拨,在上海设局,刘翰清负责沪局派留学生一切事宜。
最后清政府接纳了容闳的意见,任命陈兰彬、容闳为留洋正副监督和驻洋正、副委员,负责管理留学幼童工作。在容闳的努力策划、组织、领导下,留学计划得到实施,清政府于1872年8月派遣第一批幼童詹天佑、容尚谦等30人远渡重洋赴美“远适肄业”。
三、科举制的废除,在主观上为出国留学注入强大动力
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社会所诟病,全国废科举的呼声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强烈要求,就连许多封疆大吏也深知科举积弊太深,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严复曾指出:“虽然学堂立矣,办之数年,又未见其效也!则哗然谓科学犹在,以此为梗。” 张之洞,袁世凯等人也相继上奏朝廷,他们同样认为要推广学堂,必须先停科举。科举制度的废除势在必行。1905年8月,清廷颁布《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即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至此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此举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制度的崩溃,揭开了晚清教育改革和新教育事业的序幕。
当科举制失去了往昔的生机与活力而呈现奄奄一息之势时,留学教育和新式学堂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两支重要力量与科举教育博弈的过程中,焕发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1901 年 8 月)清政府令各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并责成各省订立奖励及限制办法以督促之。光绪二十七年(1902 年),复命选派八旗子弟出洋游学。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初四日(1903 年 10 月 5 日),慈禧太后、光绪帝从西安回京不久,就督促各省督抚筹款派学生赴西洋。十月一日(10月31日),派汪大燮为日本游学生总监督。十一月二十八日(12月27日),清廷批准外务部议复《派赴出洋游学办法章程》。还陆续制定了《内外职官出洋游历之奖励规程》、《奖励留学生章程》等奖励政策。
四、法、日、美等国留学政策的吸引对中国留学教育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学生之所以大量出国留学,除了受国内政治背景,教育改革等因素的推动外,还与国外留学生政策的吸引密切相关。庚子役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列强瓜分中国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加紧对中国文化的控制,为此,他们展开了对中国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主动权的争夺。
最早提到争取中国留学生的是法国人。法国外长1867年在致其驻北京公使信中指示,要在中国人“头脑中树立我们法国观念和文明的优越地位的最好机会,不是徒劳地一再炫耀武力和商业方面的成就,而是让他们来这里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当他们走出国门,试图了解世界的时候,要把他们吸引到我们的国度……这是我们最好的政策。”
美国也十分重视对中国留学生的的吸引。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本息共约1481万美元)退还中国,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入各大学深造的专款。同时,在北京设立清华学堂,作为留美预科,招考品学兼优之中学毕业生入学进修,全部实行公费教育。
除了法、日、美外,德、比、意、奥、英等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做法,逐渐改变策略,吸引中国留学生,参与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争夺,这种争夺,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留学教育重心的转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 (清)福建船政局编.船政奏议汇编[M].
[3] 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M].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
[4] [19] 容闳.西学东渐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 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6] 薛福成.庸庵文外编[M]. 湖南:传忠书局,2006.
[7] 马鸿儒.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述评[J].《历史档案》, 1993 (4).
[8]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印行,1932 .
关键词:晚清;留学;教育;原因
晚清时期是我国海外留学教育和迅速发展时期,留学生遍及日本及欧美诸国。成批的留学生奔赴国外,形成时起时伏的留学浪潮,这与当时国内外政治和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是分不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开展洋务运动事业的需要成为留学教育兴起的直接动因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对洋务人才的需要十分强烈,因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制造之术,就必须有懂得坚船利炮和制造之术的人才。但当时中国的教育仍是旧教育、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培养的是旧学人才,实不知坚船利炮为何物。所以国内洋务学堂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或者胜任洋务运动的发展。如左宗棠认为:“今幸闽厂工匠自能制造,学生日能精进,兹事可望有成。再议遣人起点泰西游历各处,借资学习,互相考证,精益求精,不致废弃,则彼之聪明有尽,我之神智日开,以防外侮,以利民用,绰有余裕矣。” 因此,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开展留学教育成为洋务自强运动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需要。
曾国藩认为:“至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机器等事,无一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其制则广立书院,分科肄业。凡民无不有学,其学皆专门名家,每治一艺,每制一器,皆系父子相传,世继其业,然后通微合漠。愈久愈精。其国家于军政、船政皆视为身心性命之学,如俄罗斯初无轮船,国主易服微行,亲入邻国船厂,学得其法。乾隆间,其世子又至英国书院肄业数年。今则俄人巨炮大船不亚于英法各国,此其明效。” 曾国藩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居于主导地位,最后促成了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留学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各项具体事务的技术人才。
二、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为留学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最初向清政府提出派遣留学生建议的是留学生的先驱容闳。容闳在美国学习与生活多年,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抱有借西方文明以改良东方文化的理想。他感到欲使中国富强,就应尽快选送优秀青年到美国或欧洲留学,学习移植西学西技。为此,他专门拟定了留学教育计划:“然使予之教育计划果得实施,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只要培养精通西文,西技的人才,就能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于是容闳从1855年至1871年间,他多次奔走于广州、香港、上海、九江等地,寻觅实现自己留学计划的靠山,在天津通过丁日昌向曾国藩正式提出留学教育计划,得到曾国藩的首肯。后来,容闳又多次条陈请派留学生赴泰西学习西技,并草拟了详细具体的派遣办法。
同治十年(1871)曾国藩、李鸿章等据容闳“教育计划”上奏了《选派幼童赴美肄业酌议章程折》,并附有《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款。随后曾、李又制定了选派留学生出国的章程十三条,其要点是:挑选12至20岁的幼童120名,分四年派出,每年派30名;幼童选定后,分别注册,不准半途而废,不准入外国籍,学成后亦不准在华谋别职业;经费由江海关洋税下指拨,在上海设局,刘翰清负责沪局派留学生一切事宜。
最后清政府接纳了容闳的意见,任命陈兰彬、容闳为留洋正副监督和驻洋正、副委员,负责管理留学幼童工作。在容闳的努力策划、组织、领导下,留学计划得到实施,清政府于1872年8月派遣第一批幼童詹天佑、容尚谦等30人远渡重洋赴美“远适肄业”。
三、科举制的废除,在主观上为出国留学注入强大动力
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社会所诟病,全国废科举的呼声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强烈要求,就连许多封疆大吏也深知科举积弊太深,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严复曾指出:“虽然学堂立矣,办之数年,又未见其效也!则哗然谓科学犹在,以此为梗。” 张之洞,袁世凯等人也相继上奏朝廷,他们同样认为要推广学堂,必须先停科举。科举制度的废除势在必行。1905年8月,清廷颁布《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即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至此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此举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制度的崩溃,揭开了晚清教育改革和新教育事业的序幕。
当科举制失去了往昔的生机与活力而呈现奄奄一息之势时,留学教育和新式学堂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两支重要力量与科举教育博弈的过程中,焕发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1901 年 8 月)清政府令各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并责成各省订立奖励及限制办法以督促之。光绪二十七年(1902 年),复命选派八旗子弟出洋游学。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初四日(1903 年 10 月 5 日),慈禧太后、光绪帝从西安回京不久,就督促各省督抚筹款派学生赴西洋。十月一日(10月31日),派汪大燮为日本游学生总监督。十一月二十八日(12月27日),清廷批准外务部议复《派赴出洋游学办法章程》。还陆续制定了《内外职官出洋游历之奖励规程》、《奖励留学生章程》等奖励政策。
四、法、日、美等国留学政策的吸引对中国留学教育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学生之所以大量出国留学,除了受国内政治背景,教育改革等因素的推动外,还与国外留学生政策的吸引密切相关。庚子役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列强瓜分中国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加紧对中国文化的控制,为此,他们展开了对中国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主动权的争夺。
最早提到争取中国留学生的是法国人。法国外长1867年在致其驻北京公使信中指示,要在中国人“头脑中树立我们法国观念和文明的优越地位的最好机会,不是徒劳地一再炫耀武力和商业方面的成就,而是让他们来这里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当他们走出国门,试图了解世界的时候,要把他们吸引到我们的国度……这是我们最好的政策。”
美国也十分重视对中国留学生的的吸引。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本息共约1481万美元)退还中国,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入各大学深造的专款。同时,在北京设立清华学堂,作为留美预科,招考品学兼优之中学毕业生入学进修,全部实行公费教育。
除了法、日、美外,德、比、意、奥、英等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做法,逐渐改变策略,吸引中国留学生,参与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争夺,这种争夺,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留学教育重心的转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 (清)福建船政局编.船政奏议汇编[M].
[3] 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M].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
[4] [19] 容闳.西学东渐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 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6] 薛福成.庸庵文外编[M]. 湖南:传忠书局,2006.
[7] 马鸿儒.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述评[J].《历史档案》, 1993 (4).
[8]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印行,1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