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踩着下课的铃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因此即使你的课其它环节都很好,就是最后拖堂了,那不能算一堂好课;相反你的教学任务已完成,而下课的铃声还未响,那也不能算一堂好课。而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仍然要将它作为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评价一堂好课的时间安排?
应当对这条标准说不。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主体,控制着整堂课的节奏,对于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以讲授方法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因此,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精心安排好一堂不长长短的45分钟课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解惑者、协助者,教学方法也从简单的讲授法为主转变为探究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全部包办,而应当帮助、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去完成,而这个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老师完全能控制的。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实验、讨论、探究活动中,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具体情况,没有让学生进行足够的实验、思考就草率的得出结论,这不能算一堂好课。教师上课前对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对每个环节的时间也都作了预算与安排、并且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作了设想,可是上课时学生可能在实验或思考的某个细节上有困难或有其它想法,需要展开讨论或思考,但为了不影响下面的进度,教师只得让同学们草率的结束实验或讨论,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才进入实验研究(研究员)的角色,老师就要求他终止,摊子才铺下就草草收场,这样做把实验探究变成了花架子,不仅达不到实验与探究目的,也违背了实验与探究的初衷,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
要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了赶时间,对学生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回避这不能算一堂好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在交流与讨论时,可能对某些问题有疑惑;或对某个问题还有其它想法,老师并没有估计到。(有时教师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能力未必就超出几十个学生)对个别的问题或远超出本节课内容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后个别解决,但对一些共性的问题、与本课紧密联系的问题为了时间与进度不展开讨论与探究,那会失去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失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时机。例如:在研究水沸腾时,实验结束时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会提出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为什么酒精灯熄灭后,水还在沸腾;为什么有的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仍然在上升;为什么纸片盖得很紧和盖得较松,实验的结果不同等等,如果针对这些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观察与揣摩,并在教师适当的帮助下,用实验过程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起思维的火花。也许这样可能会影响到下面的环节,完不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甚至可能这节课不很完整,但是经过这样一个讨论和探究的过程后,学生获取到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正是新课标所要求培养的科学素养范围。相反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回避学生的问题或是教师直接揭开谜底,三言两语匆匆结束,不能算一堂好课。
做到时间与内容有机结合.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能因为内容而赶时间,也不能因为时间而不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这样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吃透所教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思考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与本堂课相关的其它知识,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如果备课充分,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料外的问题,只要作适当的调整,使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细节的内容少学点,课堂的各个环节的完整性是可以做到的,这仍然应算是一节好课。
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尽管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并不能忽视,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就是老师主导作用体现的一面。如果教师没能设计好课堂的各个环节,使课堂的节奏过慢,这不能算一堂好课。例如:在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时,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未充分考虑实验的时间与效果,按照书上的图,用烧杯装了许多冰块加热,结果加热的时间过长。这样不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显得没有一点节奏,松松垮垮。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对实验稍加改进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将烧杯改成蒸发皿,将冰块捣碎一点,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时间,而不至于将时间要在等待加热上,从而加快课堂节奏,营照出更浓的学习气氛,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相反将节奏推进得过快也不能算一堂好课。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一节时,为了考虑课堂的完整性,将课堂的节奏放得很快,结果学生是走马观花,许多问题还没搞清,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时间安排要做到时间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节奏适当。这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对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应当对这条标准说不。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主体,控制着整堂课的节奏,对于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以讲授方法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因此,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精心安排好一堂不长长短的45分钟课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解惑者、协助者,教学方法也从简单的讲授法为主转变为探究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全部包办,而应当帮助、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去完成,而这个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老师完全能控制的。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实验、讨论、探究活动中,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具体情况,没有让学生进行足够的实验、思考就草率的得出结论,这不能算一堂好课。教师上课前对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对每个环节的时间也都作了预算与安排、并且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作了设想,可是上课时学生可能在实验或思考的某个细节上有困难或有其它想法,需要展开讨论或思考,但为了不影响下面的进度,教师只得让同学们草率的结束实验或讨论,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才进入实验研究(研究员)的角色,老师就要求他终止,摊子才铺下就草草收场,这样做把实验探究变成了花架子,不仅达不到实验与探究目的,也违背了实验与探究的初衷,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
要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了赶时间,对学生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回避这不能算一堂好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在交流与讨论时,可能对某些问题有疑惑;或对某个问题还有其它想法,老师并没有估计到。(有时教师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能力未必就超出几十个学生)对个别的问题或远超出本节课内容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后个别解决,但对一些共性的问题、与本课紧密联系的问题为了时间与进度不展开讨论与探究,那会失去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失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时机。例如:在研究水沸腾时,实验结束时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会提出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为什么酒精灯熄灭后,水还在沸腾;为什么有的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仍然在上升;为什么纸片盖得很紧和盖得较松,实验的结果不同等等,如果针对这些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观察与揣摩,并在教师适当的帮助下,用实验过程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起思维的火花。也许这样可能会影响到下面的环节,完不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甚至可能这节课不很完整,但是经过这样一个讨论和探究的过程后,学生获取到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正是新课标所要求培养的科学素养范围。相反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回避学生的问题或是教师直接揭开谜底,三言两语匆匆结束,不能算一堂好课。
做到时间与内容有机结合.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能因为内容而赶时间,也不能因为时间而不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这样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吃透所教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思考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与本堂课相关的其它知识,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如果备课充分,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料外的问题,只要作适当的调整,使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细节的内容少学点,课堂的各个环节的完整性是可以做到的,这仍然应算是一节好课。
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尽管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并不能忽视,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就是老师主导作用体现的一面。如果教师没能设计好课堂的各个环节,使课堂的节奏过慢,这不能算一堂好课。例如:在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时,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未充分考虑实验的时间与效果,按照书上的图,用烧杯装了许多冰块加热,结果加热的时间过长。这样不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显得没有一点节奏,松松垮垮。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对实验稍加改进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将烧杯改成蒸发皿,将冰块捣碎一点,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时间,而不至于将时间要在等待加热上,从而加快课堂节奏,营照出更浓的学习气氛,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相反将节奏推进得过快也不能算一堂好课。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一节时,为了考虑课堂的完整性,将课堂的节奏放得很快,结果学生是走马观花,许多问题还没搞清,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时间安排要做到时间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节奏适当。这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对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