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向痖弦先生约稿是在1994年初秋。
这年春天,《寻根》创刊,正在八方联络组织稿件。台湾的作者,我首先想到痖弦。痖弦,原名王庆麟,1932年生于河南南阳,闻名海峡两岸的诗人,主持《联合报》副刊笔政多年。《寻根》立足中原,向海外发展,这位乡党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位。
我正要发信,听说河南省曲剧团赴台湾演出。我的朋友胡希华在《屠夫状元》剧中扮演主角胡山,于是就托他带去。这是个快捷而牢靠的办法。我估计,剧团到台湾的首次新闻发布会,痖弦肯定要出席:一来他是《联合报》副刊主编,而《联合报》是台湾的大报之一;二来他是台湾河南南阳同乡会的成员,也是狂热的曲剧戏迷。后来的情况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希华在抵达台北的第一时间就见到痖弦并转交了我的信件。
上世纪80年代,两岸文化开始交流,我就读到痖弦的诗作,也了解了他的身世,一种亲近之感油然而生。这是因为我和痖弦不只是南阳同乡,而且他的家杨官营与我外婆的家大吴庄相距很近,两个庄子又都离陆官营不远。小时候暑假去农村,陆官营是必经之地。痖弦后来在给我的信中说:“你信上提到陆官营,那是我上小学的地方,现在改称‘陆营’,但我仍喜欢加个‘官’字叫它。是啊,那狭窄而拥挤的长街留下多少童年时代的笑影与梦痕。你比我小七岁,不知道你记不记得街当中的大庙和戏楼,戏楼下的小吃摊?”我怎么会不记得呢?每一次,我总是缠着外婆(有时候是母亲)在街上吃点小吃,歇歇脚,然后走完剩下的路。这里的土地上,曾烙有痖弦和我童年的脚印。
痖弦对童年和故乡的忆念与眷恋,在《童年:痖弦的故乡情结》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这篇文章由痖弦寄来,发表在1997年第一期《寻根》杂志上。文章署名“皇冠编辑群”,实际上全文三千余字,除了一两百字的串联文字之外,全是痖弦的自叙,愈读愈感到乡情的厚重。
故乡的四季,在痖弦看来都是美好的。春天,到田野里找可以吃或可以做草药的花草;夏天,在池塘里“打扑通”(游泳),百分之百的“裸泳”;秋天,在野地里烤毛豆;冬天,躲在草屋里听“拍瞎话”(讲故事)。“四季吟”,无疑是痖弦心中多年不歇的歌声。
故乡的曲子戏,痖弦总是百听不厌。他和割草的孩子、放牛的孩子等童年朋友喜欢放开嗓子唱野台子戏。野台子戏,南阳叫“喊乱弹”,就是乱七八糟野腔野调地唱。多年之后,痖弦还念念不忘南阳高台曲,说它“既富有诗意,又令人迷惘沉醉”。
故乡是根。
我们在诗人痖弦笔下,看到了南阳平原上的野荸荠、红玉米、荞麦田、斑鸠、土地祠……家园故土的乞丐、弃妇、坤伶、尼姑……
故乡的景,故乡的人,一一幻化成诗的意象。
《红玉米》中“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 挂着 / 好像整个北方 / 整个北方的忧郁 / 都挂在那儿
红玉米挂在那儿,犹如挂着乡愁。而《乞丐》中我们看到“要饭吃”“叫花子”的生活:
依旧是关帝庙/依旧是洗了的袜子晒在偃月刀上/依旧是小调那个唱/莲花儿那个落
他们手中的“莲花落”,那串联的小竹板在有节奏地击打:
谁在金币上铸上他自己的侧面像/(依呀嗬!莲花儿那个落)/谁把朝笏抛在尘埃上/(依呀嗬!小调儿那个唱)/酸枣树,酸枣树/大家的太阳照着,照着/酸枣那个树
“莲花落”调子的嵌入,让人仿佛听到古城南阳的一种市声。
那些年,我请痖弦先生写了不少文章,除发表在《寻根》上的之外,他还为《中学生阅读》写过散文,为《教育时报》写过诗评。痖弦说,中国人是世界人类的一个特例,“我们有一种强韧的民族文化、伦理精神的传承”。他认为文化是团结的方式,他坚持中文写作。他说:“每一个人都像蜜蜂采蜜一样,把我们采得的花粉,贡献到我们母体的蜂房里去。”
痖弦离开故乡已经一个甲子了,正如他在诗中的吟唱:“我的灵魂原来自殷墟的甲骨文”“我的灵魂原来自九龙鼎的篆烟”(《我的灵魂》),心中萦怀不已的一直是乡情。
前几天,痖弦先生来信说:“在前院除草时,不自觉地哼起曲剧《卷席筒》苍娃起解到洛阳的那段,海连池标准唱腔,当我唱到‘再不能中岳庙里把戏看,再不能少林寺里看打拳,再不能摘酸枣把高山上,再不能摸螃蟹到黑龙潭’,我的眼睛湿了。苍娃说不能,你说我们能不能呢?我们能!下次回家乡,一起上登封!”他听说家乡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的庙会恢复后,在另一封信中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有生之年再回村逛小满会,吃碗胡辣汤,加上油馍尖,再喝碗浆面条,浆面条里放芹菜。”
乡情,难以割舍的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啊。责编:思 源
这年春天,《寻根》创刊,正在八方联络组织稿件。台湾的作者,我首先想到痖弦。痖弦,原名王庆麟,1932年生于河南南阳,闻名海峡两岸的诗人,主持《联合报》副刊笔政多年。《寻根》立足中原,向海外发展,这位乡党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位。
我正要发信,听说河南省曲剧团赴台湾演出。我的朋友胡希华在《屠夫状元》剧中扮演主角胡山,于是就托他带去。这是个快捷而牢靠的办法。我估计,剧团到台湾的首次新闻发布会,痖弦肯定要出席:一来他是《联合报》副刊主编,而《联合报》是台湾的大报之一;二来他是台湾河南南阳同乡会的成员,也是狂热的曲剧戏迷。后来的情况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希华在抵达台北的第一时间就见到痖弦并转交了我的信件。
上世纪80年代,两岸文化开始交流,我就读到痖弦的诗作,也了解了他的身世,一种亲近之感油然而生。这是因为我和痖弦不只是南阳同乡,而且他的家杨官营与我外婆的家大吴庄相距很近,两个庄子又都离陆官营不远。小时候暑假去农村,陆官营是必经之地。痖弦后来在给我的信中说:“你信上提到陆官营,那是我上小学的地方,现在改称‘陆营’,但我仍喜欢加个‘官’字叫它。是啊,那狭窄而拥挤的长街留下多少童年时代的笑影与梦痕。你比我小七岁,不知道你记不记得街当中的大庙和戏楼,戏楼下的小吃摊?”我怎么会不记得呢?每一次,我总是缠着外婆(有时候是母亲)在街上吃点小吃,歇歇脚,然后走完剩下的路。这里的土地上,曾烙有痖弦和我童年的脚印。
痖弦对童年和故乡的忆念与眷恋,在《童年:痖弦的故乡情结》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这篇文章由痖弦寄来,发表在1997年第一期《寻根》杂志上。文章署名“皇冠编辑群”,实际上全文三千余字,除了一两百字的串联文字之外,全是痖弦的自叙,愈读愈感到乡情的厚重。
故乡的四季,在痖弦看来都是美好的。春天,到田野里找可以吃或可以做草药的花草;夏天,在池塘里“打扑通”(游泳),百分之百的“裸泳”;秋天,在野地里烤毛豆;冬天,躲在草屋里听“拍瞎话”(讲故事)。“四季吟”,无疑是痖弦心中多年不歇的歌声。
故乡的曲子戏,痖弦总是百听不厌。他和割草的孩子、放牛的孩子等童年朋友喜欢放开嗓子唱野台子戏。野台子戏,南阳叫“喊乱弹”,就是乱七八糟野腔野调地唱。多年之后,痖弦还念念不忘南阳高台曲,说它“既富有诗意,又令人迷惘沉醉”。
故乡是根。
我们在诗人痖弦笔下,看到了南阳平原上的野荸荠、红玉米、荞麦田、斑鸠、土地祠……家园故土的乞丐、弃妇、坤伶、尼姑……
故乡的景,故乡的人,一一幻化成诗的意象。
《红玉米》中“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 挂着 / 好像整个北方 / 整个北方的忧郁 / 都挂在那儿
红玉米挂在那儿,犹如挂着乡愁。而《乞丐》中我们看到“要饭吃”“叫花子”的生活:
依旧是关帝庙/依旧是洗了的袜子晒在偃月刀上/依旧是小调那个唱/莲花儿那个落
他们手中的“莲花落”,那串联的小竹板在有节奏地击打:
谁在金币上铸上他自己的侧面像/(依呀嗬!莲花儿那个落)/谁把朝笏抛在尘埃上/(依呀嗬!小调儿那个唱)/酸枣树,酸枣树/大家的太阳照着,照着/酸枣那个树
“莲花落”调子的嵌入,让人仿佛听到古城南阳的一种市声。
那些年,我请痖弦先生写了不少文章,除发表在《寻根》上的之外,他还为《中学生阅读》写过散文,为《教育时报》写过诗评。痖弦说,中国人是世界人类的一个特例,“我们有一种强韧的民族文化、伦理精神的传承”。他认为文化是团结的方式,他坚持中文写作。他说:“每一个人都像蜜蜂采蜜一样,把我们采得的花粉,贡献到我们母体的蜂房里去。”
痖弦离开故乡已经一个甲子了,正如他在诗中的吟唱:“我的灵魂原来自殷墟的甲骨文”“我的灵魂原来自九龙鼎的篆烟”(《我的灵魂》),心中萦怀不已的一直是乡情。
前几天,痖弦先生来信说:“在前院除草时,不自觉地哼起曲剧《卷席筒》苍娃起解到洛阳的那段,海连池标准唱腔,当我唱到‘再不能中岳庙里把戏看,再不能少林寺里看打拳,再不能摘酸枣把高山上,再不能摸螃蟹到黑龙潭’,我的眼睛湿了。苍娃说不能,你说我们能不能呢?我们能!下次回家乡,一起上登封!”他听说家乡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的庙会恢复后,在另一封信中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有生之年再回村逛小满会,吃碗胡辣汤,加上油馍尖,再喝碗浆面条,浆面条里放芹菜。”
乡情,难以割舍的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啊。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