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无粘结楼板预应力施工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楼板混凝土由于本身材料以及环境、施工等因素,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抵抗裂缝的出现,预应力筋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某医院作为政府投资兴建的一项大型公共建筑。为了抵抗由于温度产生的应力,在整个地下室外墙及首层楼板设置了预应力钢筋。本文就以该医院为例,介绍了无粘结楼板预应力筋深化设计审查及施工技术:
   1、预应力施工图纸的深化设计审查
   预应力施工图纸由专业的预应力公司进行深化设计,在深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和现场紧密配合。施工图纸审查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1)、在楼板降板和后浇带位置预应力筋应该断开,设置张拉端或者是固定端。2)、张拉端设置的位置应该方便张拉操作。3)、预应力筋应该按要求编号。4)、现场由于施工需要增加施工缝时,应在施工缝处设置张拉端或者是固定端,并按照要求增加相应的连接钢筋,并报设计审查。5)、应该按要求设置转向块的位置,应该在图纸中进行明确。6)、在预应力遇有型钢梁或者是型钢柱的位置,因为空间关系较为复杂,应进行详细设计。7)、当楼板长度方向很长时,预应力筋不容易保持顺直,特别是长梁中钢筋,现场施工时也不容易施工,张拉时应力损失也较大,设计时应该在适当位置断开,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通病发生。
   2、无粘结预应力施工顺序及要点
   2.1施工顺序
   预应力筋下料、吊装→绑扎楼板钢筋底筋→布设预应力筋马凳(支架) →布设预应力筋→安装张拉端配件→绑扎楼板钢筋面筋→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75 %设计强度后张拉→切除张拉端外露多余预应力筋→张拉端封锚。
   2.2预应力筋下料、吊装
   1)、下料是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楼板或梁构件结构尺寸,锚具厚度,千斤顶的工作长度,墩头预留量,预应力筋外露长度等。施工现场由于施工条件的改变,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有改变,下料时应注意,减少材料浪费。预应力筋下料严格按下料单用无齿锯切割机进行切割并做好标识;有专人负责对切割完的各种规格预应力筋的数量和长度进行复核。
   2)、预应力筋应该按照编号进行下料,下好料后,按布筋顺序木方架空堆放,不至于搅乱。
   3)、吊装时严禁钢丝绳或其他坚硬吊具与无粘接预应力的外包层直接接触。
   2.3预应力筋布设
   1)、铺装前应先将预应力筋位置在板上画线,做好标示。
   2)、由于预应力筋为双向布束,且板厚只有180 mm ,因此在布设时如何确保预应力筋曲线矢高,满足设计要求是预应力楼板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非预应力筋和水电管线与预应力筋交叉布置应优先满足预应力筋设计矢高要求。采用塑料垫卡马凳控制预应力筋矢高。在铺设双向配置的预应力筋时,应对每个纵横交叉点的标高进行对比,对交叉点标高相对较低的无粘接预应力筋进行先行铺放,标高较高的次之,避免两个方向的预应力筋相互交叉铺放。在满足保护层要求的情况下,在预应力筋施工中应让跨中下层的预应力束与楼板上层的走向平行,而支座上层的预应力束应与板面的下层钢筋走向平行,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矢高即最大预应力效应的效果。
   3)、铺装预应力筋时严禁在将预应力筋在楼板上拖拉,以免将预应力外皮破坏。
   2.4安装张拉端配件
   承压板和预应力末端弯曲筋切线相垂直,且垂直于楼板面。钢板和楼板钢筋点焊,螺旋筋电焊在钢板后面。保证钢板和弯曲筋垂直,防止跑位。预应力筋的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
   2.5混凝土浇筑
   普通钢筋、预应力筋铺设和端头固定完成,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及外加剂中对预应力筋有侵蚀作用物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尤其预应力筋张拉端及固定端处。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使预应力筋、塑料马蹬和锚具的位置发生变动,严禁踩踏预应力筋张拉端,严禁用振捣棒直接触碰预应力筋,应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做好养护,防止产生收缩裂缝。每区段多预留两组试块做同条件养护以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日期。
   2.6预应力筋张拉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张拉,当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低于混凝土强度的75%。张拉之前先检验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的强度。张拉过程以应力控制为主,通过油表读数及伸长值测量对预应力筋张拉实行双控管理。张拉控制应力σcon = 75 % ×f ptk = 0. 75 ×1 860 =1 395 MPa ,在张拉至103 %σcon时进行夹片锚固。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主要以油表应力控制为主,测量伸长值作为校核。预应力筋张拉时,通过校核张拉伸长值可以综合反映张拉力量是否足够,孔道摩擦损失是否偏大,以及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现象。张拉时实测伸长值应与理论计算值接近,相差幅度不得超过±6 %。如超出范围应立即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
   2.7灌浆与封锚
   张拉完毕后将多余预应力筋进行切割。切割采用角磨机逐根进行,不得采用气割或电焊。切割完成后将外露的预应力筋应涂专用防腐油脂或环氧树脂,并罩冒进行封闭,然后将张拉端附近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扫一道水泥浆,用微膨胀混凝土封堵,并应捣筑密实。
   3、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处理
   (1)、现象:承压板下凹陷。无粘接预应力张拉锚固时,承压钢板发生凹陷,张拉力随之降,预应力损失大,甚至预应力失效。
   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不足。2)、承压板厚度太薄。3)、承压板背面混凝土有空鼓现象。4)、梁板端模不密实,浇筑混凝土有时漏浆。
   预防措施:1)、预应力筋张拉前,应该提供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合格后方可进行张拉,2)、承压板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3)、承压板背部混凝土要保证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密实。预应力张拉前,应该检查混凝土背面混凝土质量,如有空鼓现象,应该及时修补。
   (2)、现象:预应力筋达不到全部密封要求。预应力筋护套有破损,其两端与锚固板连接处有裸露现象,张拉端没有保护措施等,达不到全部密封的要求,影响无粘接预应力筋的耐久性。
   原因分析:1)、无粘接預应力筋生产时保护套厚度不足,已破损。2)、无粘接预应力筋护套在装卸时被吊索刮伤及铺设时被钢筋擦伤,未及时修补。3)、无粘接预应力筋与端埋件组装时,护套切割长度大,有一段露空。4)、无粘接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固后,外漏的钢绞线没有封端罩了,凹陷混凝土填筑不密实。
   防止措施:1)、无粘接预应力筋出厂时,应该有合格证明并附有质量检验单。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2)、在安装过程中有破损时,应该及时更换或者修补。3)、无粘接预应力筋与端部预埋件组装时,不得裸露,必须用塑料套管或者是胶带粘接牢固,防止水分进入护套。4)、张拉后的锚具夹片和无粘接预应力筋端部,应该涂满油脂,并罩上塑料套冒达到全封闭要求。
   4、其它注意事项
   (1)、预应力施工完成后,禁止在楼板、梁底、梁支座面随意钻孔,安装支吊架要事先预埋钢板处理,板面必须开洞,应报设计单位同意之后,制定严格完善的施工措施方可施。
   (2)、张拉锚固区域禁止随意凿打混凝土,防止出现混凝土凿松后造成锚具意外脱飞,形成事故。
   (3)、严格控制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得随意超载堆放物品,确保结构及施工安全。
   5、结语
   本工程共使用了160吨预应力钢绞线,4500套锚具,12块楼板,施工工期为60天;工期紧,任务重。预应力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质量要求严格的施工作业,本工程从进场材料检验到预应力筋制备安装、张拉、封锚防护等各工序中进行流水作业,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工作质量;通过与各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按工期顺利完工。满足了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从研究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滨水地区商业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态两方面的分析研究,和对滨水区商业业态的策划,综合运用到滨水商业空间的开发实践中去,给一些城市的
作者结合本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防水卷材的施工和特殊部位的防水措施作了简单的分析。
随着建筑施工速度加快,但是作为配套工程的电气安装,在配合土建预埋电线管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电气预埋仍处在手工化,人力化、低效率的特点,严重的阻碍了施工进度,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
建筑材料成本控制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建材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建材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