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梯度转移效应的差别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通过非均衡发展使东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后,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本文通过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实际阶段以来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的分析,发现东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西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明显,梯度转移迹象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研究了煮沸时间、煮沸压力、啤酒花添加量及酸度等因素对啤酒花中α-酸异构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9.5,加热时间60-100 min内,提高压力有利于α-酸异构化.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一、引言截止到2012年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成立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负责管理、维护500kV黑龙江省省内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