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小麦品种多乱杂的几点体会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一半以上。1981年以前,全县27万亩小麦就有74个品种,良种面积占麦田的20%左右,一般混杂率都在10%以上,严重者30%以上,形成品种多、乱、杂,产量长期在50公斤上下徘徊。为此,我们从
其他文献
原名临汾51379,系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用临5610×陕7587—5选育而成。1990年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全审定,定名为晋麦30号。一、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葡伏,长
品种来源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80年育成,组合为中系091/O<sub>2</sub>&#215;中系017/O<sub>2</sub>。特征特性在北京地区春播,全生育期110天,属中熟种。株高250
单个分子光学检测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并在生命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的一项新兴技术。以单个分子为研究对象可以得到基于单个分子的统计行为,这同传统的大量分子体系实验
品种来源:中单12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80年用中白17做母本,许052做父本杂交育成。产量表现:1981~1983年在侯马春播品比试验,平均亩产566.3公斤,比白单4号
一、品种来源:濮阳市农科所(原濮阳县试验站)采用混合选择法于1977年选育而成。原名濮阳77—4。1988年4月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花2号。二、产量表现:1979
80年代初,我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对几种主要作物分别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繁种体系。小麦:实行县、乡“两级繁种”体系,即县原种场建“两圃”生产简易原种,全县选择部分乡、村建
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构建的污水COD在线检测仪的测量原理,硬、软件设计及性能参数.仪器实现了COD的在线快速连续自动测量.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加上棉花品种的频繁更换,对我国原有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棉花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又日益严重起来。据某省
第三讲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棉花品种退化的实质,是育种过程的剩余变异和繁殖过程中混杂等因索造成的个体杂合性。因此,用开放授粉条件下的选择方法,无论是“三圃
目前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存在着标记烦琐与信号灵敏度低两个矛盾,对于在单点碱基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特异性识别方面的成效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工作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