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盘点及预测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按 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随着高考改革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将会逐步加大。文言文阅读较之现代文有一定难度,也是同学们失分最多的部分,因此,许多同学在文言文复习方面存在困惑。本期特组织了一组文章,希望能有助于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理顺思路。
  
  盘点篇
  
  综观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较之往年,稳中有变,变中呈新,传递出诸多新信息。它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选材更趋广泛
  各地高考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含意深刻、文质兼美、典范浅显的文言文依然受到命题者的关注,但纯粹选用正史书籍中的人物传记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一枝独秀”局面已经不再,呈现出选材多元化、体裁多样化的特征。
  除两套全国卷继续青睐唐朝以前的史传著作,分别选用《南史·何远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文段作为阅读材料外,天津卷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四川卷选自《后汉书》樊英事迹,重庆卷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福建卷选自《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辽宁卷选自《晋书·孝友传》,山东卷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江苏卷选自《宋史·董槐传》,北京卷则取材于《晏子春秋》,安徽卷选自《齐民要术·序》,江西卷选自《续古文观止·醉书斋记》,湖北卷选自《颜氏家训·涉务》,湖南卷选自《曾国藩诗文集》,浙江卷选自明代方孝孺的《蚊对》,广东卷选自明代宋濂的《杜环小传》,上海卷所选两段文字中的一段却是讽喻文章。文体涉及传记类、游记类、议论类、赠序类。命题者选材视野的扩大,避免了试题选材的机械化、单一化,体现了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与考查要求拓展阅读题材、提升阅读境界、熏陶阅读素养的精髓,也符合《高考大纲》中各省市独立命题的自主、开放的要求。
  
  二、凸显语文特色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北京卷第11题除大阅读材料外,另外选用了《资治通鉴·周纪五》中的一段文字,以断句形式来考查考生的文言句读与语句理解能力:“(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这段文字虽然比较浅近,但若在考场上不能前后瞻顾,整体梳理,则有可能断错一二处,影响得分。
  此题答案为: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在2006年的十几套高考试卷中,还有以直接解释与填空形式,来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与对文意揣摩的能力,一举两得。如上海卷第17题,要求“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其中“盈”(装满)“排”(排挤)二词为古代常用词,考生对其意义稍感生疏,但在教材里可以找到相关的义项作为依据;“冠”(居于首位)“跻”(晋升)二词也易于理解。而上海卷第20和21题均为考查理解与概括能力的填空题。
  命题者还注重在考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设置考点,打破了以往只重视考查考生对选文故事原委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这种窠臼,而进入了鉴赏评价的较高层次。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第14题B项: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本项考查了选材及结构的特色。C项: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此项考查了作品写作手法上的特色。
  可以预测,随着各省逐步施行新“课改”,试题的人文性特色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考查侧重点略有调整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略有微调,出现了以下变化:
  1.实词增加容量
  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了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亮点之一。如北京卷第6题A项“致能歌者”,考查了“致”的使动用法;浙江卷第11题B项“今人乃自贵其贵”,考查了“贵”的意动用法;福建卷第5题A项“扶而去之”,考查了“去”的使动用法;广东卷第8题D项“奉糜食母,抱衾寝母”,考查了“食”的名词用作动词用法。
  对双音节词古今异义的考查在冷寂了一段时间后,近两年又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第18题考查了“宾客”“衣冠”“东西”3个古今异义词;江西卷第9题B项考查了“烂漫”1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而2005年高考山东卷则考查了“无聊”“自觉”“生平”“生产”4个古今异义的词语;江西卷考查了“为狱”“请假”2个古今异义的词语。
  2.句式直接考查
  2005年文言句式成为新增考点之一,但直接考查的并不多,而是经常在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出现。在2006年高考试卷中,不少试卷直接设题考查,如北京卷第8题、浙江卷第13题,考查省略句式,要求选括号中补出省略成分后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广东卷第10题要求选出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考查宾语前置的用法。
  3.重视文意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试大纲》提出的明确要求。往年的高考试卷在此一般会设两道题:一道信息筛选题,一道文意分析概括题。随着考点的增多,部分省市在此仅设一道题,如安徽卷、四川卷、浙江卷、广东卷、江苏卷。但无论试卷考点怎么增加,几乎所有的试卷都涉及对文意的分析概括,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依然是试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浙江卷还把原来单纯对文意的分析概括扩展为对文章技法的鉴赏。
  
  预测篇
  
  通过以上对全国各套高考卷文言文命题思路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由此可以对2007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进行预测,因为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信息和秘密就隐藏在历年考过的文言文试题中。高考文言文命题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完全可以从研究以往高考试题的经验中,获得下一年度命题的可靠信息。
  
  一、文本多元化
  200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将会更自由,但仍然遵循浅易文言文的原则,以记叙文尤其是人物传记为主,2007年这个基本原则仍不会改变。相对而言,全国卷仍将主要从史书中找材料,各省市卷则更灵活。除了《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外,以下作品会继续进入命题人员视野:(1)《资治通鉴》中涉及人物事迹或典故的名段;(2)《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中的寓言或哲理故事;(3)唐宋散文八大家的作品;(4)《世说新语》《容斋随笔》中的笔记文段;(5)《梦溪笔谈》《古文观止》中的文段;等等。选文的文体更加丰富多彩,除史传文学外,其他文体诸如散文、寓言故事、游记、小品、文言小说等进入试题,将成为高考文言文测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文本的内容也将更加类多面广,如传记文中的传主类型,除以往侧重的忠臣、孝子、良吏外,亦可能出现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另外,除正面人物形象外,历史上褒贬不一甚至反面人物也可能入题。
  
  二、设计灵活化
  试题设计操作层面将更加机动灵活,在试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题量和分值仍有可能再作一些调整,如进一步减少选择题题量,提高文言文语段翻译的比重和分值等。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将会十分灵活,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安排在第Ⅰ卷中。考查的方式有:(1)判定所选的几个词语的解释哪一个错误或正确;(2)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并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3)区分几个句子中相同词语的不同意义;(4)题干举例提出某种实词现象(如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等),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这一现象符合的项;(5)与现代汉语比较,找出所选的加点的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6)通过句子翻译或选择正确的句子翻译来考查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等。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仍将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常见的题型有:(1)选择文言虚词填空;(2)选择文言虚词的正确解释;(3)选择与例句中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项;(4)选择对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用法,比较判断异同。其中后两种将会是2007年高考主要采取的类型。
  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将特殊句式的考查与把握文意、句意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侧重于考查理解能力;(2)直接考查句式,但这种题实际上也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因为对文意的理解是前提;(3)通过考查对句子翻译正误的判断来考查对句式的理解;(4)要求翻译句子,以此来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式把握的程度。
  筛选文中信息,命题者常常依据所选文段中的主要材料或文章的主要信息,以某个标准为依据,编选若干文句(一般含有5~6个)。这些文句中有的符合这个标准,有的不符合这个标准,命题者将这些文句分别编为四个选择项,其中只有一项完全符合标准,其他三项则有错误,用这样的组题方式,来考查考生是否从整体上读懂了全文,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主要的信息。
  概括文章要点和中心的能力,命题者常常借助于以下方法来命制干扰项:或张冠李戴,曲解原意;或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贬损;或真真假假,正误参半;或以偏概全,妄加推断;或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总之是多方设卡,来综合考查考生综合分析与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