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虎妈怪圈”让孩子“睡好觉”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一位华裔妈妈、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育儿著作《虎妈的战歌》以“中国式”的教育方法严格管教两个女儿引起了人们对虎妈教育方式的讨论。而张基广校长提出的“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击中了“虎妈”式教育的要害。
  
  华裔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在所著新书《虎妈的战歌》中这样介绍她严厉的教育方法: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准看电视、玩游戏,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有时还大骂表现不佳的女儿是“垃圾”。这些雷人的育儿经验和“咆哮式”的教育方法,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教育的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虎妈的战歌》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成功诠释,为“虎妈”叫好;但更多人认为,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中国妈妈的“悲歌”,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就连欧洲的一些教育专家也表示,如果让“虎妈”式教育在他们国家推而广之,那么真会让人为孩子们担忧。
  
  屡见不鲜的“虎妈”式教育
  在中国,“虎妈”式的教育非常普遍,“虎妈”式的家长比比皆是。众所周知,几乎是从孕育生命开始,中国的家长们就对孩子充满了希望,胎教、早教、幼教、中小学教育,每个阶段都丝毫不敢马虎,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实施严格的培训计划,以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外语、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每一科都要成绩优异,每一项都要出类拔萃。为了给孩子陪读,有的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有的甚至甘心做全职母亲。
  在2009年4月,美国《侨报》副总编辑乔磊《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博文,就带来不小的轰动。文中指出,美国“华裔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妈妈’总爱比这比那。人家孩子学钢琴,‘中国妈妈’的孩子也要学;人家孩子考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中国妈妈’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中国妈妈”成了一句讽刺语,“这令不少华裔学生烦恼,不少妈妈感到委屈”。
  在国内一些城市,妈妈们的形象在孩子们眼中也不佳,甚至是“恐怖”。孩子们调侃道:妈妈是“如来佛”,做任何事都逃不出她的“五指山”;妈妈是“会计师”,计算好了我的每一分钟;妈妈是“变色龙”,我考了满分她睡着了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河东狮吼”,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妈妈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在孩子眼里却变成凶猛的“母老虎”?有教育专家认为:“中国式妈妈”实际上是“中国式教育”的反映,其本质就是对孩子不尊重、管制过严、期望过高、急功近利等等。
  不仅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有这种“虎妈式”教育。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为评价办学成效的主要指标,为名校输送更多学生成为许多学校的矢志追求,班级之间、校际之间和地区之间,都明里暗里忙着进行升学竞赛,有的地方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山东省沂水县就曾以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狠抓应试教育:“全县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任务是,中考优秀率保持全市第一;本科进线人数、重点本科进线人数和万人比全市第一”。
  很多家长和一些学校在不承认“虎妈式”教育的同时,却走进了一个“虎妈怪圈”。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了屡见不鲜的中国“虎妈”。
  
  “虎妈”式教育下学生如何“睡好觉”?
  “教育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一句语,激起了千层浪。为什么很多人对张基广的这句话产生了共鸣?原因就在于“虎妈”式教育下的孩子出现了很多问题。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不久前,我在教育部亲耳听到,我国一所著名大学对大一新生做过一个调查,发现35个人想自杀。”
  近些年,有关大学生自杀或心理失常的事例不时见诸报端。然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绝不仅仅是大学期间产生的,它往往是这些孩子在青少年甚至幼年、童年期间接受到的不当的教育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青少年心理较为健康,但是,仍有16.4%的小学生、14.2%的初中生、14.8%的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孙云晓认为,“在中国三亿四千万未成年人里,14.2%到16.4%这个比例也是相当惊人的。”
  相对于国外媒体的吃惊,国内媒体更多地认为有些大惊小怪,“虎妈算什么,中国到处都是‘虎妈’”。“虎妈”确实造就了“成功”的女儿。但“如果‘虎妈’遍地,一定会有更多的悲剧。”孙云晓说,“毫无疑问,越是专制的教育,越会引起叛逆。”
  哪有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能开心、愉快地成长,少点学习负担?但强烈的现实摆在面前,谁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竞争压力注定着劣汰规则、不进则退。毕竟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未来,水涨船高,“择校”是摆在面前的关键问题,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学校?学生的“超能”必然引发诸多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杨凤池教授说,“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重智商轻情商,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什么都好,什么人情世故都可以不知。”杨凤池在日常咨询中经常接触到类似的案例,家长们总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早知道这样,他哪怕不上重点中学、哪怕考不上大学,只要能快乐就挺好的。
  这种教育怪圈,是孩子输不起,还是家长们输不起?仔细看来,现在的家长们都挤在一堆,都在为孩子做一个白领人生的梦!在无情竞争现实的面前,他们仍然愿意花掉所以积蓄,花掉所有精力,继续做着咆哮“虎爸”、“虎妈”,逼迫孩子准备着应试。……“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怎么办?”成了家长和老师们的口头禅。
  
  中西合璧,走出“虎妈怪圈”
  作为家长,应该以一种积极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发掘培养和保持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鼓励帮助为主,而不是打骂责怪,不是强迫孩子死记硬背。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快乐的童年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凡事都要有个度,做“虎妈”也不能对孩子过于苛刻,做“羊妈”也不应该完全放任不管。无可否认,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作为父母,要能够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真正喜好,真正适合的道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喜欢,并愿意去探索学习,远比死记硬背强压式的灌输要好很多。
  家庭教育方式要中西结合,如果一味强调分数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也很容易会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产生疏离感甚至厌恶感。作为父母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接触各种兴趣爱好的机会,并且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孩子的优势。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培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中西家庭教育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因此教育方式也不可以完全复制,正如教育学者熊丙奇所言:“家庭教育的个性比学校的办学个性更重要。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同家庭可以采取适合其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可简单地拷贝其他家庭的做法。”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美两国都彼此欣赏对方的教育实力:美国人钦佩中国人对数学和地理学等基础学科的扎实掌握,而中国人则赞叹美国人对创新和挖掘个人天赋的重视;美国人惊叹于中国培养出的工程师之多,中国人却在纳闷自己工程师多如牛毛,为何无一结缘诺贝尔奖……美国《侨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美教育的差异比较已经从过去的单向比较演变为当前的双向比较,中美教育各有优劣,如果能够优势互补,扎实的基础与创新能力相结合,不失为一种较为完美的教育方式。”(责任编校: 白水)
  
  新闻链接: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话小记者:
  有理想不是都当大官挣大钱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9日上午应邀在广州接受小记者采访。“‘虎妈’、‘羊妈’各有所长,我觉得应该相互借鉴。”汪洋在谈到教育话题时说,有理想,不是一定要孩子们今后都要当大官挣大钱干大事。
  “汪伯伯,您知道‘虎妈’吗?”广州协和小学小记者潘晓茵提问:“虽然我们也很渴望成才,都想做出色的孩子,但‘虎妈’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快乐。您能给我们出个主意吗?”
  汪洋回答说,他注意到了最近关于“虎妈”和“羊妈”的争论,这反映了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虎妈”就是要严格管教,“羊妈”就是要孩子宽松自由成长。亚洲国家大多采取“虎妈”的教育方式,西方国家则多用“羊妈”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吸取西方的先进教育方法,结合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形成中国特色和西方气息兼备的教育方法,“希望你的妈妈能够成为‘虎妈’、‘羊妈’的结合体,把你培养成最出色的孩子。”
  在问及奥数问题时,汪洋回答说:“我坚决反对。我建议取消奥数这门课。当然,也不能片面说奥数没有积极作用,那些愿意当数学家的孩子,就可以让他们选择学。很多孩子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考试加分去学奥数,对此,我是坚决反对的。”
  汪洋对孩子提出三个希望:一是有理想。有理想,不是一定要孩子们今后都要当大官挣大钱干大事。教育不能过于功利,这样会使得孩子们很焦躁、变得不幸福。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有理想就是要做一个有知识并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会学习。不要死读书,要对书本之外的知识有广泛的兴趣;不要读死书,要重视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不要读书死,不能只读书而忽视体育锻炼,缺乏健康的体魄。三是善思考。要善于提问题,富于想象力。善于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富于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要真正让孩子成才,就要着力改变教育考评机制,摒弃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努力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
其他文献
学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作为第三代光电化学电池,由于其较低的成本,较为简单的制备方法和相对较高的转化效率,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半导体氧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