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深刻的阐释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也是全国的第二大淡水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惠民的民生福祉,为洞庭湖区生态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保护好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洞庭湖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一、洞庭湖区生态现状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20世纪70年代,湿地的围垦加速了湖床淤积,水域面积大大的减少,水量的减少导致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不管是农业用水、工业用水还是居民生活用水,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困境日益凸显。
2、生态多样性减少
洞庭湖作为我国的淡水湖泊,湿地类型复杂多样,这样的生态环境就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过度的捕猎,严重的破环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导致洞庭湖区生物种类的减少,许多生物甚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3、工业污染加剧
湖区有着大大小小的企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大多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尤其是造纸业,除了大型的企业有污水处理设备外,其他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多工业污水非经处理任意排放,这无疑对洞庭区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造成洞庭湖生态破坏原因分析
1、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湖区,绝大多数居民人口素质偏低,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过度向自然进行索取,法律意识淡薄,违规进行捕捞,对于部分企业经营者而言,一切以利益出发,没有经过专业的环保知识普及,对资源肆意开发利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尤其是第三产业滞后,其中传统工業的比重又比较高,绝大多数都是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行业,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着粗犷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反而导致了环境大大的破坏,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湖区经济的发展,虽然经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改,但是高污染资源型行业的道路任重道远。
4、粗放的居民生活方式
湖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不能明确的分类,乱丢乱放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较好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这样就间接性的造成了土壤的污染,湖区周边的养殖户,没有全面的排污处理设施,还有农业中化肥农药的使用,这都对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三、洞庭湖区生态文明治理路径
生态兴,则文明兴,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好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合理利用湖区的资源优势。
1、提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洞庭湖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对湖区的居民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要用生态文明意识对湖区的居民的外在行为进行内在的约束,让居民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不能用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对居民进行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讲座,鼓励湖区民众改变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也要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垃圾进行分类,改变乱丢的习惯,更要让民众明白,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保护好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为了发展经济,洞庭湖区第二产业比较突出,从环保角度出发,需要对湖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些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进行关停或者整改,对污水任意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等排放达标后才能重新的生产,相应的可以发展第一三产业,不能依再过分的依靠资源,可以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对土壤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积极组织 社会力量
环境的保护,需要人人参与,可以成立一些民间的环保组织力量,通过相关的政策支持,对湖区环境的保护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从而加大环保的影响力度,积极号召全民参与,相关环保部门可以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在村委会的公告栏中进行一定的环保知识宣传,还可以在村民会议上对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定期举办一些环保知识讲座与竞赛,组织好社会力量,并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法治是最好的治理方式,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建全在环保方面的制度,增加法律法规的针对性,许多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惩罚的力度不够,因而对于一些违规的行为,加大严肃处理,为湖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颖.论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J].湖南科技大学报,2020(2):75—79
[2]肖国圣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一—基于”美丽绍兴”建设[]经贸实践,2018,(3):42—43.
[3]李波.贵州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凹.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
[4]孙丹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山西青年,2016,(14):165.
关键词:洞庭湖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一、洞庭湖区生态现状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20世纪70年代,湿地的围垦加速了湖床淤积,水域面积大大的减少,水量的减少导致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不管是农业用水、工业用水还是居民生活用水,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困境日益凸显。
2、生态多样性减少
洞庭湖作为我国的淡水湖泊,湿地类型复杂多样,这样的生态环境就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过度的捕猎,严重的破环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导致洞庭湖区生物种类的减少,许多生物甚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3、工业污染加剧
湖区有着大大小小的企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大多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尤其是造纸业,除了大型的企业有污水处理设备外,其他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多工业污水非经处理任意排放,这无疑对洞庭区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造成洞庭湖生态破坏原因分析
1、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湖区,绝大多数居民人口素质偏低,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过度向自然进行索取,法律意识淡薄,违规进行捕捞,对于部分企业经营者而言,一切以利益出发,没有经过专业的环保知识普及,对资源肆意开发利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尤其是第三产业滞后,其中传统工業的比重又比较高,绝大多数都是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行业,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着粗犷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反而导致了环境大大的破坏,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湖区经济的发展,虽然经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改,但是高污染资源型行业的道路任重道远。
4、粗放的居民生活方式
湖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不能明确的分类,乱丢乱放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较好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这样就间接性的造成了土壤的污染,湖区周边的养殖户,没有全面的排污处理设施,还有农业中化肥农药的使用,这都对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三、洞庭湖区生态文明治理路径
生态兴,则文明兴,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好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合理利用湖区的资源优势。
1、提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洞庭湖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对湖区的居民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要用生态文明意识对湖区的居民的外在行为进行内在的约束,让居民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不能用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对居民进行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讲座,鼓励湖区民众改变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也要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垃圾进行分类,改变乱丢的习惯,更要让民众明白,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保护好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为了发展经济,洞庭湖区第二产业比较突出,从环保角度出发,需要对湖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些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进行关停或者整改,对污水任意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等排放达标后才能重新的生产,相应的可以发展第一三产业,不能依再过分的依靠资源,可以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对土壤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积极组织 社会力量
环境的保护,需要人人参与,可以成立一些民间的环保组织力量,通过相关的政策支持,对湖区环境的保护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从而加大环保的影响力度,积极号召全民参与,相关环保部门可以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在村委会的公告栏中进行一定的环保知识宣传,还可以在村民会议上对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定期举办一些环保知识讲座与竞赛,组织好社会力量,并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法治是最好的治理方式,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建全在环保方面的制度,增加法律法规的针对性,许多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惩罚的力度不够,因而对于一些违规的行为,加大严肃处理,为湖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颖.论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J].湖南科技大学报,2020(2):75—79
[2]肖国圣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一—基于”美丽绍兴”建设[]经贸实践,2018,(3):42—43.
[3]李波.贵州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凹.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
[4]孙丹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山西青年,2016,(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