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感冒清热颗粒在小儿风寒感冒患者治疗中运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8月-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风寒感冒患儿为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A、B两组各48例,A组常规治疗上服用小儿氨酚那敏颗粒,B组常规治疗上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结果: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A组(79.17%),A、B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B组明显较低,且B组各项症状消退时间比A组短,对比P<0.05。结论:感冒清热颗粒用于小儿风寒感冒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症状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小儿风寒感冒;感冒清热颗粒;症状;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33-01
西医将感冒称作呼吸道感染,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中医上将呼吸道感染成为风寒感冒,其中绝大多数风寒感冒均未病毒感染,临床在治疗上需根据患儿不同临床症状予以治疗。中医风寒感冒症候分型主要为署湿、风热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多表现出咽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喷嚏、无汗等,治以辛温解表。目前,可用于风寒感冒治疗的中成药有很多种类,本文则主要分析感冒清颗粒运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8月-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风寒感冒患儿为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A、B两组各48例。两组均明确诊断,排除存在暑热感冒、风热感冒等情况患儿。A组48例患儿中,有28例男患儿,20例女患儿,年龄5月-11岁,平均年龄(4.1±1.2)岁;B组48例患儿中,男女患儿例数分别未16例、22例,年龄分布为5个月-12岁,平均(4.5±1.7)岁。两组患儿各项基础资料对比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均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患儿体温高出38.5℃时,口服布洛芬颗粒或肌肉注射退热剂,连续5d用药为1疗程。A组患儿口服小儿氨酚那敏颗粒,1-3岁,体重10-1.5kg,每天3次,每次3-6g;4-6岁,体重16-21kg,每天3次,每次6-9g;7-9岁,体重22-27kg,每天3次,每次9-12g;10-12岁.体重28-32kg,每天3次,每次12-15g。
B组患儿口服感冒清热颗粒,1岁以下,每天2次,每次3g;2-3岁,每天2次,每次4g;4-6岁,每天2次,每次6g;7-9岁,每天2次,每次9g;10-12岁.每天2次,每次12g。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判断标准:①痊愈:患儿发热、科室、流鼻涕等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验指标正常;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检验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③有效:症状好转,有1-3项检验指标异常;④无效:症状及检验指标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和百分比(%)表示,用方差t和y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判定为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B组分别为痊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A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53,P<0.05)。
2.2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B组患儿中医症侯积分低于A组,且B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消退时间短于A组,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从广义角度而言,风寒感冒包含普通感冒、喉炎、病毒性咽炎等系列疾病。通常情况下,感冒表示普通感冒,即最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春冬两季为高发期,尤其是小儿群体发病率更高。小儿風寒感冒通常都是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主要有冠状病毒、腺病毒等。而细菌感染则是除病毒感染外的另一个引发小儿风寒感冒的原因,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小儿不具备成年人的抵抗力,病毒和细菌极易对其产生感染,使其感冒。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主要从辛温解表方向人手,本文中则探讨感冒清热颗粒治疗效果。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组成包括防风、白芷、荆芥、柴胡、薄荷、芦根、葛根、桔梗、苦地丁、紫苏叶、苦杏仁等。其中防风、荆芥、紫苏叶主打散热解表作用,白芷、葛根可止痛驱寒,桔梗、苦杏仁能够发挥止咳润肺效果,芦根、薄荷可发挥利咽作用,葛根能够清楚自由基,具有降低心肌耗氧、扩张心脑血管等功效。感冒清热颗粒中君药为防风、葛根、柴胡、薄荷。以往在针对小儿风寒感冒患儿治疗中,常常对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但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婴幼儿产生抗药性。采取感冒清热颗粒中成药物治疗,其治疗过程较为温和,不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减小患儿耐药性同时,降低药物对患儿脏器刺激,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更易被婴幼儿机体接受。
总之,感冒清热颗粒用于小儿风寒感冒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症状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小儿风寒感冒;感冒清热颗粒;症状;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33-01
西医将感冒称作呼吸道感染,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中医上将呼吸道感染成为风寒感冒,其中绝大多数风寒感冒均未病毒感染,临床在治疗上需根据患儿不同临床症状予以治疗。中医风寒感冒症候分型主要为署湿、风热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多表现出咽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喷嚏、无汗等,治以辛温解表。目前,可用于风寒感冒治疗的中成药有很多种类,本文则主要分析感冒清颗粒运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8月-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风寒感冒患儿为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A、B两组各48例。两组均明确诊断,排除存在暑热感冒、风热感冒等情况患儿。A组48例患儿中,有28例男患儿,20例女患儿,年龄5月-11岁,平均年龄(4.1±1.2)岁;B组48例患儿中,男女患儿例数分别未16例、22例,年龄分布为5个月-12岁,平均(4.5±1.7)岁。两组患儿各项基础资料对比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均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患儿体温高出38.5℃时,口服布洛芬颗粒或肌肉注射退热剂,连续5d用药为1疗程。A组患儿口服小儿氨酚那敏颗粒,1-3岁,体重10-1.5kg,每天3次,每次3-6g;4-6岁,体重16-21kg,每天3次,每次6-9g;7-9岁,体重22-27kg,每天3次,每次9-12g;10-12岁.体重28-32kg,每天3次,每次12-15g。
B组患儿口服感冒清热颗粒,1岁以下,每天2次,每次3g;2-3岁,每天2次,每次4g;4-6岁,每天2次,每次6g;7-9岁,每天2次,每次9g;10-12岁.每天2次,每次12g。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判断标准:①痊愈:患儿发热、科室、流鼻涕等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验指标正常;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检验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③有效:症状好转,有1-3项检验指标异常;④无效:症状及检验指标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和百分比(%)表示,用方差t和y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判定为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B组分别为痊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A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53,P<0.05)。
2.2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B组患儿中医症侯积分低于A组,且B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消退时间短于A组,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从广义角度而言,风寒感冒包含普通感冒、喉炎、病毒性咽炎等系列疾病。通常情况下,感冒表示普通感冒,即最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春冬两季为高发期,尤其是小儿群体发病率更高。小儿風寒感冒通常都是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主要有冠状病毒、腺病毒等。而细菌感染则是除病毒感染外的另一个引发小儿风寒感冒的原因,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小儿不具备成年人的抵抗力,病毒和细菌极易对其产生感染,使其感冒。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主要从辛温解表方向人手,本文中则探讨感冒清热颗粒治疗效果。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组成包括防风、白芷、荆芥、柴胡、薄荷、芦根、葛根、桔梗、苦地丁、紫苏叶、苦杏仁等。其中防风、荆芥、紫苏叶主打散热解表作用,白芷、葛根可止痛驱寒,桔梗、苦杏仁能够发挥止咳润肺效果,芦根、薄荷可发挥利咽作用,葛根能够清楚自由基,具有降低心肌耗氧、扩张心脑血管等功效。感冒清热颗粒中君药为防风、葛根、柴胡、薄荷。以往在针对小儿风寒感冒患儿治疗中,常常对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但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婴幼儿产生抗药性。采取感冒清热颗粒中成药物治疗,其治疗过程较为温和,不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减小患儿耐药性同时,降低药物对患儿脏器刺激,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更易被婴幼儿机体接受。
总之,感冒清热颗粒用于小儿风寒感冒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症状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