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向谨慎的欧洲公司也开始不介意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积极渴求,他们显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这个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本地化以及专业化,是家族企业丹佛斯最新的中国攻略。
丹佛斯(danfoss)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供热、制冷和传动这个专业领域,这家丹麦公司却大名鼎鼎。作为家族企业,丹佛斯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由一家不到1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仅一个温控装置,丹佛斯在欧洲市场的占有量就接近70%;世界知名电冰箱制造厂商多数都使用过它的压缩机。丹佛斯,甚至被认为是丹麦的骄傲。
更令人称道的是,丹佛斯这家家族企业非但没有遭遇“三代之痒”,这一多数家族企业的磨难,反而成功地进行了专业化和全球化的转型,进入了全球最大的100家私人企业之列。
鲍尔森(Mogens Terp Paulsen)在被任命为丹佛斯中国总裁之前,已经在丹佛斯工作了30年。对于中国,鲍尔森并不陌生,1990年代,他参与了公司第一次在中国的拓展市场活动。2007年是丹佛斯进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此时履新,不论对于丹佛斯还是对于鲍尔森来说,显然都是意义非凡。
打开“第二家乡市场”
《中外管理》:丹佛斯进入中国10年,除了在天津建厂之外,在市场上的动作并不大。您的上任是否是丹佛斯在中国战略的转折点?
鲍尔森:丹佛斯的重要战略就是将中国作为第二家乡市场。我的工作重点放在丹佛斯中国的机构调整和发展人员上。丹佛斯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我们做决定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以保证决定得更快,更有效。因此我们会将权力进一步下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司决策中。
《中外管理》:“第二家乡市场”是指除了在欧洲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市场吗?“第二家乡市场”的地点会随着市场和战略的调整而变化吗?
鲍尔森:丹佛斯的业务分为三块:供热、制冷和传动。在专业领域我们想成为第一。丹佛斯在欧洲已经成为第一,欧洲是丹佛斯的家乡市场,我们希望公司在中国也能取得同样的成绩。我们把中国作为第二家乡市场,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我们要在这个市场上成为数一数二的企业。
对于丹佛斯来说,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重要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都非常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开拓新市场,不停地调整我们的战略。
《中外管理》:很多中国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的时候,也遇到转型的问题,尤其是在本土化上遇到很多困难,丹佛斯是如何解决的?
鲍尔森:丹佛斯也遇到本土化的挑战,这也是我们转型调整的重点。
很多跨国公司在遇到本土企业的竞争时,都会遇到成本和价格这对矛盾的挑战,一些企业只好牺牲质量来换取低价市场。在产品本土化方面,丹佛斯绝不会这样做。我们保证在任何国家的工厂生产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对于丹佛斯来说,我们产品本土化的挑战,是指在应用方面,比如:楼宇安装等。
其次,丹佛斯的组织结构跟我们所关注的核心业务紧密相连。丹佛斯不仅提供产品还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只有在你了解客户的前提下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4月还在天津的工厂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这标志着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客户的需求。
家族企业必走专业化之路
《中外管理》:我们知道丹佛斯是一个家族企业,事实上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丹佛斯的历史并不算太长,但却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市场,并没有受到“家族管理”的影响。您效力丹佛斯30年,您认为丹佛斯的秘诀是什么?
鲍尔森:任何一个家族企业都要经过从小到大,再到全球化的过程。丹佛斯经历了几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成功的转型:当丹佛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开始雇佣专业的经理和工程师,这帮助了丹佛斯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说我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有什么忠告的话,那就是家族企业一定要向管理专业化转型。
另外家族企业的优势是,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会被短期市场或者股票的表现所牵制。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不是以季度目标来衡量,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
《中外管理》:您之前提到了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放权”,这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是不是也非常重要。
鲍尔森:的确如此。丹佛斯不是一个集权的公司,权力非常分散,丹佛斯是个扁平化的公司,这也是丹佛斯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丹佛斯在组织管理团队时,赋予责权的时候,依凭的完全是负责人的才干和能力,而并不拘泥于是否是家族成员。这种注重借助外脑,集合不同知识结构人才,组成高效领导团队的做法和传统,使其避免了“三代之痒”的覆辙,保持了企业的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焦 晶
丹佛斯(danfoss)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供热、制冷和传动这个专业领域,这家丹麦公司却大名鼎鼎。作为家族企业,丹佛斯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由一家不到1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仅一个温控装置,丹佛斯在欧洲市场的占有量就接近70%;世界知名电冰箱制造厂商多数都使用过它的压缩机。丹佛斯,甚至被认为是丹麦的骄傲。
更令人称道的是,丹佛斯这家家族企业非但没有遭遇“三代之痒”,这一多数家族企业的磨难,反而成功地进行了专业化和全球化的转型,进入了全球最大的100家私人企业之列。
鲍尔森(Mogens Terp Paulsen)在被任命为丹佛斯中国总裁之前,已经在丹佛斯工作了30年。对于中国,鲍尔森并不陌生,1990年代,他参与了公司第一次在中国的拓展市场活动。2007年是丹佛斯进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此时履新,不论对于丹佛斯还是对于鲍尔森来说,显然都是意义非凡。
打开“第二家乡市场”
《中外管理》:丹佛斯进入中国10年,除了在天津建厂之外,在市场上的动作并不大。您的上任是否是丹佛斯在中国战略的转折点?
鲍尔森:丹佛斯的重要战略就是将中国作为第二家乡市场。我的工作重点放在丹佛斯中国的机构调整和发展人员上。丹佛斯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我们做决定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以保证决定得更快,更有效。因此我们会将权力进一步下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司决策中。
《中外管理》:“第二家乡市场”是指除了在欧洲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市场吗?“第二家乡市场”的地点会随着市场和战略的调整而变化吗?
鲍尔森:丹佛斯的业务分为三块:供热、制冷和传动。在专业领域我们想成为第一。丹佛斯在欧洲已经成为第一,欧洲是丹佛斯的家乡市场,我们希望公司在中国也能取得同样的成绩。我们把中国作为第二家乡市场,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我们要在这个市场上成为数一数二的企业。
对于丹佛斯来说,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重要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都非常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开拓新市场,不停地调整我们的战略。
《中外管理》:很多中国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的时候,也遇到转型的问题,尤其是在本土化上遇到很多困难,丹佛斯是如何解决的?
鲍尔森:丹佛斯也遇到本土化的挑战,这也是我们转型调整的重点。
很多跨国公司在遇到本土企业的竞争时,都会遇到成本和价格这对矛盾的挑战,一些企业只好牺牲质量来换取低价市场。在产品本土化方面,丹佛斯绝不会这样做。我们保证在任何国家的工厂生产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对于丹佛斯来说,我们产品本土化的挑战,是指在应用方面,比如:楼宇安装等。
其次,丹佛斯的组织结构跟我们所关注的核心业务紧密相连。丹佛斯不仅提供产品还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只有在你了解客户的前提下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4月还在天津的工厂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这标志着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客户的需求。
家族企业必走专业化之路
《中外管理》:我们知道丹佛斯是一个家族企业,事实上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丹佛斯的历史并不算太长,但却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市场,并没有受到“家族管理”的影响。您效力丹佛斯30年,您认为丹佛斯的秘诀是什么?
鲍尔森:任何一个家族企业都要经过从小到大,再到全球化的过程。丹佛斯经历了几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成功的转型:当丹佛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开始雇佣专业的经理和工程师,这帮助了丹佛斯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说我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有什么忠告的话,那就是家族企业一定要向管理专业化转型。
另外家族企业的优势是,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会被短期市场或者股票的表现所牵制。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不是以季度目标来衡量,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
《中外管理》:您之前提到了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放权”,这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是不是也非常重要。
鲍尔森:的确如此。丹佛斯不是一个集权的公司,权力非常分散,丹佛斯是个扁平化的公司,这也是丹佛斯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丹佛斯在组织管理团队时,赋予责权的时候,依凭的完全是负责人的才干和能力,而并不拘泥于是否是家族成员。这种注重借助外脑,集合不同知识结构人才,组成高效领导团队的做法和传统,使其避免了“三代之痒”的覆辙,保持了企业的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焦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