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只是路过纽约,没有进城。沿着纽约边的公路一路往新泽西方向开,右手边是波光粼粼的哈德孙河,河的对岸是纽约市。但不知为何,没有一种临近国际大都市的兴奋感。倒是阳光下的哈德孙河让我慢下了“脚步”。
终于在路边找到一处游人可以停车的地方。那里居然還有停车位,一定是为像我这样边走边看的人设计的。下了车,朝河边走去。河岸很高、很陡。朝下看去,忽然看到斜坡上一对年轻人在接吻。正想换个角度看风景,那对年轻人也分开了。这才看出,其中一个是女生,另一个也是女生。这是哈德孙河边的“花絮”,不多写。
很多人知道哈德孙河是源于一个新闻。
2009年,飞行员切斯利·苏伦伯格驾驶的空客A320从纽约的一处机场起飞不久便撞上了鸟。他居然将飞机成功迫降在哈德孙河上,机上151人全部生还,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哈德孙河奇迹”。
我喜欢哈德孙河,并且喜欢它胜过纽约市,首先是因为它是自然的。没有它,很难想象纽约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它,我们也难以想象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美利坚文明。这条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长河,见证了东海岸的“生长”。很奇怪的是,人们没有以1524年发现他的意大利探险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来命名这条河;倒是1609年,第一次勘察这条河的英国人亨利·哈德孙让自己的名字与这条河永远地联系在一起了。不过,也不奇怪。17世纪是英国人的天下。命名有时是偶然的,有时就是话语权的体现。
还是回到哈德孙河边吧。
这条从历史中流出来又流进历史的河流从纽约一路溯流而上。它宽广,安静。它安静是因为你总是很难走到它的身边。我没有查证过,它应该属于那种裂谷型的河流,河岸很高、很陡。走到河边,并不等于走到水边。更高的河岸在一百米左右。所以,哈德孙的“河边”和“水边”其实是两个概念。河的两岸多为石壁,站在高高的河岸上往下看,就像是站在悬崖的边上。
我后来在日记里写道:“哈德孙河,一条让人两腿发抖的河。”
不少人认为哈德孙河水是深蓝色的,其实那是一种错觉。那是因为我们往往是站在很高的河岸上,几乎是垂直地往下看,由于视角的缘故,河水的颜色看上去近乎海水的深蓝色。
11月下旬的哈德孙河水的确比平时更深沉。两岸的树木几乎落尽了所有的叶子,一些稍微能耐寒的灌木还在坚持,但叶子也已经由红转黄。
坐在河边,忽然想起一本叫《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书。我们不知道史学家黄仁宇是不是在哈德孙河边完成了他的这本书,只知道,他作为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的教授,因为好几年都没有什么成果而被解聘;只知道,他被解聘后,《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而一炮打响,从此著作一本接着一本地出;只知道,他后来在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之所以一定要把“赫逊河”用作书名,一定是他对这条河情有独钟,就像康河之于徐志摩那样。要不然,在哪里都可以谈历史,为什么一定在要赫逊河边呢?
是的,哈德孙河不仅把东部的老殖民地串连起来了,同时也把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等名校连成一片。
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德孙河又是一条人文的河。
1948年的一天,普林斯顿大学的三个毕业生聚在纽约城里。他们在大学里都上过“创意写作”的课;课上老师说,如果你们想在文学上干一番事业,就必须办刊物。于是,他们仨(摩根、贝奈特、阿罗史密斯)在纽约创办了后来在美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学刊物《哈德逊评论》。文学跟一条河联姻了;或者说,一条河跟文学联姻了。摩根主持刊物一直到1998年,前后约五十载。他的接班人是他的妻子戴茨(Deitz)。
2006年,戴茨宣布,把《哈德逊评论》办刊以来的全部档案资料捐献给她丈夫摩根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这可是了不得的一笔捐赠,这当中包括了庞德等美国文学史上许多文学家的手稿。上百箱档案资料、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积淀,沿着哈德孙河逆流而上,运到普林斯顿。文学让哈德孙河荣耀,哈德孙河也见证了文学的绵长。如果摩根不是普林斯顿的校友,如果普林斯顿当年没有开设创意写作,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吧。哈德孙河不管这些,它只管静静地流淌。
是的,坐在哈德孙河边,你总会浮想联翩。一条能让人浮想联翩的河,一定是一条魅力无穷的河。
终于在路边找到一处游人可以停车的地方。那里居然還有停车位,一定是为像我这样边走边看的人设计的。下了车,朝河边走去。河岸很高、很陡。朝下看去,忽然看到斜坡上一对年轻人在接吻。正想换个角度看风景,那对年轻人也分开了。这才看出,其中一个是女生,另一个也是女生。这是哈德孙河边的“花絮”,不多写。
很多人知道哈德孙河是源于一个新闻。
2009年,飞行员切斯利·苏伦伯格驾驶的空客A320从纽约的一处机场起飞不久便撞上了鸟。他居然将飞机成功迫降在哈德孙河上,机上151人全部生还,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哈德孙河奇迹”。
我喜欢哈德孙河,并且喜欢它胜过纽约市,首先是因为它是自然的。没有它,很难想象纽约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它,我们也难以想象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美利坚文明。这条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长河,见证了东海岸的“生长”。很奇怪的是,人们没有以1524年发现他的意大利探险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来命名这条河;倒是1609年,第一次勘察这条河的英国人亨利·哈德孙让自己的名字与这条河永远地联系在一起了。不过,也不奇怪。17世纪是英国人的天下。命名有时是偶然的,有时就是话语权的体现。
还是回到哈德孙河边吧。
这条从历史中流出来又流进历史的河流从纽约一路溯流而上。它宽广,安静。它安静是因为你总是很难走到它的身边。我没有查证过,它应该属于那种裂谷型的河流,河岸很高、很陡。走到河边,并不等于走到水边。更高的河岸在一百米左右。所以,哈德孙的“河边”和“水边”其实是两个概念。河的两岸多为石壁,站在高高的河岸上往下看,就像是站在悬崖的边上。
我后来在日记里写道:“哈德孙河,一条让人两腿发抖的河。”
不少人认为哈德孙河水是深蓝色的,其实那是一种错觉。那是因为我们往往是站在很高的河岸上,几乎是垂直地往下看,由于视角的缘故,河水的颜色看上去近乎海水的深蓝色。
11月下旬的哈德孙河水的确比平时更深沉。两岸的树木几乎落尽了所有的叶子,一些稍微能耐寒的灌木还在坚持,但叶子也已经由红转黄。
坐在河边,忽然想起一本叫《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书。我们不知道史学家黄仁宇是不是在哈德孙河边完成了他的这本书,只知道,他作为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的教授,因为好几年都没有什么成果而被解聘;只知道,他被解聘后,《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而一炮打响,从此著作一本接着一本地出;只知道,他后来在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之所以一定要把“赫逊河”用作书名,一定是他对这条河情有独钟,就像康河之于徐志摩那样。要不然,在哪里都可以谈历史,为什么一定在要赫逊河边呢?
是的,哈德孙河不仅把东部的老殖民地串连起来了,同时也把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等名校连成一片。
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德孙河又是一条人文的河。
1948年的一天,普林斯顿大学的三个毕业生聚在纽约城里。他们在大学里都上过“创意写作”的课;课上老师说,如果你们想在文学上干一番事业,就必须办刊物。于是,他们仨(摩根、贝奈特、阿罗史密斯)在纽约创办了后来在美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学刊物《哈德逊评论》。文学跟一条河联姻了;或者说,一条河跟文学联姻了。摩根主持刊物一直到1998年,前后约五十载。他的接班人是他的妻子戴茨(Deitz)。
2006年,戴茨宣布,把《哈德逊评论》办刊以来的全部档案资料捐献给她丈夫摩根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这可是了不得的一笔捐赠,这当中包括了庞德等美国文学史上许多文学家的手稿。上百箱档案资料、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积淀,沿着哈德孙河逆流而上,运到普林斯顿。文学让哈德孙河荣耀,哈德孙河也见证了文学的绵长。如果摩根不是普林斯顿的校友,如果普林斯顿当年没有开设创意写作,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吧。哈德孙河不管这些,它只管静静地流淌。
是的,坐在哈德孙河边,你总会浮想联翩。一条能让人浮想联翩的河,一定是一条魅力无穷的河。
我喜欢哈德孙河,并且喜欢它胜过纽约市,首先是因为它是自然的。没有它,很难想象纽约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它,我们也难以想象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美利坚文明。这条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长河,见证了东海岸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