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来源 :光谱实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ASATu)与银的显色反应.在0.3mol/L的氨水溶液中,银(Ⅰ)与ASATu形成稳定的1 : 1茶色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4.5×104L@mol-1@cm-1;银的浓度在0-0.6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法具有显色稳定.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阳极泥和地质样品中银的测定,其结果及回收率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本文以CDVB200OG数字卫星接收机为例简单介绍几例故障现象。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原因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提供关于样品的定性和定量信息。但是,在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时,应考虑样品的特征、分析实验的设计及数据处理技
以二溴一氯-偶氮氯膦(DBC-CPA)为显色剂,并且在显色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EDTA-Na2P2O7作为竞争配位剂,使得4组分轻稀土组分间吸收光谱灵敏度的差别加大,从而增加了轻稀土混合物体
在选择了生物样品最佳消化方法、汞蒸气生成及检测最佳条件等的基础上,将流动注射(FI)与蒸汽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VG-AAS)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生物样品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法简
介绍了一例ARL-9800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故障及故障排除的措施.
着重对具有抗癌活性的甲酰胺基噻唑C-核苷(Tiazofurin)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作了系列分析,提出以异口恶唑烷(啉)基环取代现有呋喃核糖环合成新型抗病毒活性的甲酰胺基噻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