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渚古城的发现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了解良渚遗址保护区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地下情况,在瓶窑葡萄畈遗址西侧发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河沟。河床内有较厚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后经对河东岸高地做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完全由人工堆筑而成,堆筑厚度近4米,而且最底部整个铺垫了棱角分明的人工开采的石块。向当地老百姓了解,村人也说他们在挖井时有的地点也曾发现过这样的石块。据此我们初步推断,葡萄畈村所在的南北向高地,有可能是良渚文化时期人工修建的河堤遗迹。由于这一遗迹位于莫角山遗址西侧约200米的平行位置,所以也很可能是莫角山遗址的西城墙!
由此,我们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2007年莫角山周边的考古调查和勘探计划。得到批准后,浙江省财政厅也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
2007年3月,我们首先以葡萄畈遗址为基点,向南北做延伸钻探和试掘,至4月中旬初步确立了以底部铺筑石块为标记的遗迹在莫角山西侧的分布范围:它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总长度约1000多米,宽约40~60米。这一发现初步证实了我们的推断,大家很受鼓舞。
莫角山西侧遗迹确认后,需要进一步搞清楚的是这遗迹是河堤还是城墙?6月初我们首先在河池头村的北部钻探到了一段铺垫石头的遗迹,9月中旬我们探明了东端与雉山相接、西端连着苕溪的底部铺垫石头的遗迹分布范围,10月下旬我们在莫角山东侧发现了南北向分布的相关遗迹,11月初又找到了莫角山南侧的东西向分布的相关遗迹。至此,我们基本肯定这种底部铺垫石头的遗迹,应是良渚文化时期围绕莫角山四周的古城墙。
经过调查和试掘,初步结果判断良渚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古城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再用黄土堆筑而成,底部宽度约40—60米。根据城墙外侧堆积层出土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距今约5300—4200年。良渚文化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手工业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漆木器等。渔猎也是食物来源的一部分,猪和狗为主要的家畜,并常常用于祭祀。在信仰方面,良渚文化有着共同的崇拜神徽。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鼎、豆、双鼻壶、圈足罐、尊、簋、大口缸等为主要组合。石器主要有段石锛、穿孔石钺、石箭头、三角形石犁、斜把石刀、耘田器等。特别是大型石犁的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经有发达的犁耕农业。
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种类、数量以及治玉工艺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构成了绚丽多姿的玉器文化。尤其是琢玉工艺,集浅浮雕、微雕、镂孔技术于一体,代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手工业发展的顶峰。玉器在功能上除装饰外,主要用来祭神和作为权力与身份的象征。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琮、璧、钺、冠状器、三叉形器、锥形器、玉璜等,其中玉琮是祭神中的主要法器,而玉钺则主要是象征权力的权杖。
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
良渚古城的发现,将以往发现的莫角山遗址及反山贵族墓地乃至良渚遗址群内的许多遗址组合为一个整体,这为研究良渚遗址群130多处遗址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城内有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高约10米的莫角山大型宫殿基址,还有反山贵族墓地等重要遗址;城外有瑶山、汇观山祭坛和贵族墓地等。良渚古城的发现,再次证明了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区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为我们重新认识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以及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全新的资料,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因此建城的位置显然是经过精心勘察与规划的。从地理位置和堆筑情况分析,良渚古城不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同时还具备防洪等其他功能。
良渚古城的发现,对良渚遗址总体规划的完善及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了新的内涵和依据。
(作者刘斌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