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阀调节的重力流管路水锤控制分析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jf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距离较长的输水管路中,单个阀门对水锤的控制效果会逐渐减弱。因此,通过在管路中增设阀门,将管路分解为两段进行管理,利用水锤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叠加性,制造人工波源,对管路中的水锤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以MATLAB软件为工具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采用双阀协调方式和双阀动作方式控制水锤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阀协调操作有利于管路中水锤问题的改善;结合单阀连续两阶段调节的优势,将双阀也均进行连续两阶段的关闭,发现对管路中水锤的最大压强和最小压强均起到了更好的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夜间环境造成的图像对比度下降和增强过程中带来的噪声、过曝和光晕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受野的夜间彩色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首先将图像转换到HSV空间,鉴于视觉感知的对比度敏感特性,利用中心兴奋区及外周抑制区组成的拮抗式同心圆双高斯差(DOG)感受野模型对图像亮度空间V进行对比度自适应调节,并对模型参数σ1、σ2和局部对比度都进行量化水平为4的均匀量化,局部对比度较高的量化区间采用较小模型
期刊
For 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FMT), image quality could be improved by incorporating a sparsity constraint. The L1 norm regularization method has been proven better than the L2 norm, like Tikh
期刊
A computeriz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ck joint coefficients is presented. Two relative similarity indicators are introduced to classify surface morphology of rock joints. The classification enables
期刊
以西安市某自来水厂的沉淀池排泥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先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中试,再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循环造粒流化床的运行稳定性较高,即使进水浊度在200~800 NTU范围内变化或进水上升流速在25~70 cm/min之间变化,出水浊度仍可稳定保持在10 NTU以下;工艺优化参数如下:上升流速为70 cm/min,搅拌转速为5~8 r/min,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
期刊
对A市给水系统中总铝及各形态铝的浓度进行样本量达5 000余个的大规模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管网终端给水点的总铝浓度具有随时间和空间改变而出现差异的特征,同一时刻不同终端给水点总铝浓度存在差异,同一终端给水点的不同时刻总铝浓度也会出现明显差异;铝的形态分布特征为:水样中的总铝浓度越高,其中的颗粒态铝浓度也越高。对管网终端给水点总铝浓度差异机制分析发现,从给水管网前端到终端的整个供水输配过程中,铝形态
期刊
饮用水中钙硬度去除效能主要受CaCO_3结晶过程影响。通过改变C/Ca值模拟饮用水钙硬度去除,考察不同C/Ca值条件下,溶液体系pH值和Ca~(2+)浓度变化、上清液浊度变化以及结晶产物颗粒粒径分布、晶型和形态,以阐明钙硬度去除过程中CaCO_3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结晶产物均为方解石;溶液体系中加入的CO_3~(2-)首先发生质子化,提高体系pH值,然后与Ca~(2+)结晶反应降低体系p
期刊
针对受氨氮和有机物污染的水源水,开展了规模为1. 2 m~3/h的在线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超滤的强化组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组合工艺在常温期和低温期时,生物处理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宜分别为70和110 min;当原水中氨氮浓度为1. 22~3. 38 mg/L时,出水氨氮浓度<0. 5 mg/L,常温期和低温期时去除率分别为92%和89%;强化组合工艺对COD_(Mn)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期刊
滤料粒径是生物滤池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滤料粒径分别为0. 8~1. 0、3~4、8~10 mm的3根成熟生物滤柱处理地下水,考察滤料粒径对铁、锰、氨氮、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2~#、3~#滤柱出水的总铁平均浓度分别为0. 020、0. 037、0. 078 mg/L,锰平均浓度分别为0. 003 0、0. 005 1、0. 006 7 mg/L,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 022、
期刊
合理法(推理公式法)作为国内外流行的水文计算方法被广泛使用,为此,结合案例介绍了基于合理法的设计降雨过程线和径流过程线推求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规划阶段暴雨调节塘规模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径流系数、集水时间、规划径流排放峰值流量限值的合理确定,后续可基于实测数据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该方法有利于合理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为排水防涝、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暴雨调节塘规模的合理确定提供借鉴。
期刊
针对某市某排水片区中调蓄池进水不畅的问题,采用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Digital Water Simulation)构建了该片区的排水模型,利用模型评估区域内两座调蓄池的运行现状、分析其进水不畅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造后调蓄池的最大利用效率可提高至100%,说明改造方案是合理、可行的。水力模型在合流制调蓄池进水管改造中的应用方法,可为其他地区合流制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