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最早听说的伊朗导演,一定是阿巴斯·基阿斯达米。阿巴斯在西方几乎象征着伊朗电影,说到他,就意味着你在谈伊朗电影,以至于他儿子到美国学电影,连我们NYU的教授都会说:昨天那个小伙子,是阿巴斯的儿子。
阿巴斯是较早在国际上为伊朗电影赢得声誉的导演。他1987年制作的《哪里是朋友的家?》获得了洛迦诺电影节大奖。阿巴斯把伊朗宗教精神里的诚实、善良作为根本的元素日常化,然后通过视觉的手段表达出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山村小学生,放学以后发现拿错了同桌的作业本,由于老师要求回家作业一定要完成在作业本上,所以为了不让同桌受惩罚,他翻山越岭,到邻村去寻找小伙伴的家,试图归还作业本。阿巴斯纪实的拍摄,让当地的孩子出演了整部影片。四年以后(1991年),被拍摄过的村子发生了地震,阿巴斯惦记着主演片子的小学生,于是他驾车返回震后的山区,去寻找那些孩子,同时将整个过程拍成了一部纪实风格的故事片,名为《生活在继续》。该片荣获1992年戛纳影展罗西里尼奖(Rossellini Prize)。1994年,阿巴斯再次返回那个村子,拍摄了《橄榄树下的情人》,与前两部影片合在一起,列为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1996年,阿巴斯拍摄了探寻自杀主题的《樱桃的味道》,获次年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1999年阿巴斯拍摄了故事片《风带我们走》。2000年,阿巴斯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型DV(数码录像)记录片《ABC在非洲》。
在中国的百度上,关于阿巴斯的报导和材料到2000年戛然而止。阿巴斯被伊朗政府封杀,判他违背了政府确认的伊朗风俗——因为在1997年获得戛纳大奖的时候,在公开场合,他亲吻了自己的妻子。遭封杀以后,阿巴斯依然留在伊朗,为了可以观察、感受、表达自己的文化,他没有间断拍摄。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一代的伊朗电影人出现了,马基德·马基迪1997年拍摄完成的《小鞋子》,在199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一部明显的低成本影片,依然延续着伊朗电影人的纪实风格,出演影片的都是当地的孩子以及成年的业余演员们。故事围绕着一双鞋子展开,表达了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着墨于兄妹情深,在他们俩渴望得到一双鞋子的情况下,展现了动人的亲情。于是,为了获得一双球鞋的奖励,小哥哥参加了运动会比赛,他的努力,终于让他荣获了冠军。当最终宣布成绩的时候,小哥哥几乎要哭出来,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他的胜利——为了鼓励拿不到金牌的亚军,获得第二名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双球鞋。这正是孩子梦寐以求的愿望,球鞋却与他擦肩而过,他不需要那块金牌。影片,从头开始就非常生活化,你会看见贫困的伊朗人的普通生活,画面干净纯朴,镜头展现出的孩子不仅是单纯,而是在穷困的生活里,他们的坦然,他们的平静,在接受着苦难现实的同时,常常洋溢出孩子阳光般的笑容,兄妹在真情的交流中生存着。观看影片时,就像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开始进入当下伊朗的生存环境。影片,在美国获得了近百万美金的票房,这在当时,创下了伊朗电影票房纪录。很快,马基德拍摄的《天堂的孩子》又在美国拿下了更为惊人的成绩,在30个左右的美国独立影片的小电影院里,创下了170万票房,成为观众信任的伊朗之光。
那一个时期的伊朗导演,都侧重于儿童、妇女题材,这或许是因为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清规教律很多,电影也不例外,都是要受到严格的宗教和政治上的审查,于是导演在弱势群体里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他们为突破口。实际上,我们正是从电影里,通过孩子的角度和眼光,被带领着去认识伊朗和伊朗人。这些电影,都不是单纯的的儿童片,虽然拍摄的是儿童题材,但它让更多的成年人去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这或许是一个没有扭曲和变形的真实世界。导演的人文关怀,是在穷困生活里找到的真诚和感情,最终以一种充满童趣而温暖的方式阐释伊朗人民对生命的热爱。这些,他们都做得非常独特。
每一部电影里都充满了诗意,从影像上开始,然后转向人物的表达。从而把伊朗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通过电影完整地表达出来。
没过多久,伊朗的导演更加年轻化,当女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出现在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她的影片《黑板》荣获了评委会大奖时,那一年,她才年仅19岁。真让世界大吃一惊。
几乎不能让你相信的是,在那么封闭的国家,突然冒出一个女导演,且那么年轻,年轻到几乎是一个小女孩,但她出手非同寻常。第一个镜头,是一群背着黑板在逃难的男人,这是一个长镜头,又用长焦镜头拍摄,于是空气在画面上浮动着,你看不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远远看去,大大的黑板突出在每个人的身后,像一群长着翅膀的秃鹫,他们直逼着镜头恶狠狠地走来,似乎非常凶猛,又那么无趣。直到他们跟你脸贴脸对视在一起的时候,你已经被莎米拉震住了。她的电影语言,完全从现实主义的伊朗电影里走出来,影片带入了象征,带入了黑色幽默,又带入了不能理喻的荒谬。但这一切,又是她用非常真实的感觉表达出来,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修饰,弥漫着尘土的荒野上,就是这一群背着大黑板的流浪教师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行进。单就是这一个开场镜头,就像一幅经典油画,永远在你脑子里定格。
教师中,有两个人特别迫切地要寻找愿意付学费的学生。一个是后悔没有听从父亲的忠告(当牧羊人),成为穷困潦倒的教书匠;另一个是自己只上了两年小学,却着急地想以教书攒钱,为自己幼小的孩子看病。他们俩首先脱离了大部队,然后又在一个岔路口上分道扬镳,各自踏上追寻学生的孤独旅程。这种结构,很像古典传统的伊朗童话故事——在大道上,兄弟俩分道扬镳,为寻找各自的前途和幸福,展开了不同的画卷和命运。
果然,其中一个遇见了在两伊边境来回偷运走私物品的一群孩子,他问孩子,会读书写字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会! 他们对知识没有渴望,没有失落感,他们是高高兴兴地叫喊着“不会!”他们还说,他们不愿意学习!现实得一塌糊涂,没有一点浪漫的叙述。但是,教师却锲而不舍地跟着这群孩子,甚至贡献出一半黑板给一个孩子捆扎货物。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孩,他答应老师学习文化,不是因为对文化有兴趣了,仅仅为了给老师一点“面子”。老师兴致勃勃地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告诉孩子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旅行者”。孩子们偷偷混在羊群里溜出边境,在中途休息时,你不会想到,因为一种真诚的交流,孩子渐渐地喜欢上了学习,他在黑板上依样画葫芦似的写下自己的名字,突然,远处打来的冷枪,击中了孩子,他就这么倒下去了,默默无声地倒下了,永远倒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点没有预感,也没有悲壮的场面,就像一个脆弱的小动物,一个生命就这么消失了。 另外那个只读了两年书的“教师”,遇见了一队迷途的伊拉克流浪者,其中一个老年人,三天无法小便使他痛苦不堪,教师愿意为他们带路,酬劳是付给他40个核桃。中途,他又为了得到5个核桃,贡献出黑板来抬病重的老人。这时候,他喜欢上了老人的女儿,莫名其妙地和老人的女儿结了婚,他试图用黑板挡住众人的视线和自己的女人亲热一下,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干扰而没有成功。而女人似乎并不在乎这个“丈夫”,只管拖着自己的儿子走路或者露宿,似乎是语言的问题,也从来不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却极为耐心地想教她学会简单的文字,如“我爱你”。女人丝毫不领教师的一番深情。有意思的是,教师唯一的财产,就是那块黑板,对于女人来说就是用来晾晒衣物的家伙。终于,教师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愤怒了,他和女人吵起来。谁都没有想到,女人一开口,就把教师的学问全部击败,她几乎成了一个女哲学家,她说:“我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有人上来又下去,唯一没有走的是我的儿子。”
天呐,教师还能说什么?空袭来了,全家躲在黑板下面,逃过一劫。有一天,流浪者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土——伊拉克,伊朗教师还没有反应过来,女人已经表示,不愿意和教师一起回到她的祖国。结局是,两个人在合法的结婚仪式之后,举行了同样滑稽但合法的离婚仪式,最后教师的黑板作为这场婚姻的见证,大概算是他曾经给予的嫁妆,在离婚的时候,教师昏头昏脑地没有想到取回黑板。女人背着黑板走了,在她远远离去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她的脸,黑板挡住了她娇小的身影,只看见黑板上还写着三个大字“我爱你”,豁然地出现在画面上。
这一次关于 “两兄弟”的童话,再也看不见飞毯,看不见幸福的结尾,我们看见的是赤裸裸的战争、战争中被扭曲的人性和鲜血凝成的残酷。你会一边看却一边大笑,导演用她的黑色幽默,把战争的荒谬展现出来,可是笑到最后,你又在自己的笑声里迷失了。
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了,伊朗人进入了和平时期。导演们也渐渐把目光对准了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中产阶级,首先让我们认识的,就是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这个70后,2011年拍摄了《一次离别》,2012年初,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讲述的还是一个单纯的离婚事件,到了《过往》(2013)依然重复着这个主题,可是难度却加大了。因为观众对他有着更高的期望值。真的很难,从一部生活片走向另一部生活片,还是“离婚”这样同一个主题,如何突破自己?这对法哈蒂是一个挑战,时间那么短。
导演法哈蒂说:电影工作者的自我审查更加危险。导演工作面临的真正难题是内心的局限,包括个人面临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关系都会对创作构成影响。
所以,他是在跟自己作斗争,他要从这个局限里面努力走出来。
在影片《过往》中,法哈蒂试图讲述了一个说不清主线的离婚故事:两个想结婚的中年人都因为有着自己的家庭,孩子们又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青春期的女儿想尽办法阻止母亲的再婚。没有想到,却引发出自杀事件,结果两个家庭三个孩子都被卷入了这场纠结的痛苦之中。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离婚事件”,但电影却表达了伊朗移民在巴黎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虽然他们在那里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经营的洗衣店,但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的寻常家庭的伦理故事里,导演抽丝剥茧,用层层推进的手法,让你进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难以表达的孤独,又因为互相的爱而造成的伤害。
影片一开始,就是四年以后,阿曼德从伊朗回到巴黎,他是来和妻子玛丽办理离婚手续。在机场镜头的处理下,立刻让你感觉这两人之间似乎还是保留着什么:玛丽手上拿着一小束鲜花,阿曼德隔着玻璃,看见玛丽就笑了,这笑容里含有一份默契。但是,玛丽没有为阿曼德订酒店,让他回家居住,阿曼德有点不自在。玛丽生气地说,上一次就因为预约了旅馆,阿曼德却临时改变没来巴黎,给她添了不少麻烦。这时两人开始吵架,故事从那么简单的生活细节展开。当他们回到玛丽和两个女儿在巴黎郊区的家时,院子里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玩耍,小女孩是在很小的时候告别阿曼德的,所以是在玩耍了好一会儿以后,才把头埋在阿曼德的身上,刚刚认出了这个继父。可是小男孩对他充满敌意。这是玛丽新欢的孩子,一个开洗衣店的伊朗人萨米的儿子,他们已经搬入这个小院。这也是玛丽急着办离婚的原因。
玛丽的大女儿露茜非常喜欢阿曼德,这个常常很晚回家的露茜,这天却早早回家迎接阿曼德。他们同样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玛丽希望阿曼德帮助她化解和青春期女儿的关系。露茜对母亲愤怒之极,因为她不喜欢母亲的新欢。可是,阿曼德发现萨米是个不错的男人,他向露茜解释。没有想到的是,露茜大叫起来:母亲爱上他,是因为他长得像阿曼德。就这么,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二天早上,当阿曼德和玛丽到法院顺利地办好离婚手续后,玛丽告诉阿曼德她已怀孕,这是她和过去一刀两断,迎接新生活的见证。 原本要立刻离去的阿曼德,却在露茜的倾诉中得知,萨米的妻子因为自杀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已有一段时间。阿曼德无意卷入这场家庭纠纷,但是露茜离家出走,他去寻找时,最后在完全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中,又扯出了黑了身份的伊朗打工女,她把萨米妻子的邮件地址告诉了露茜,露茜把母亲和萨米的情书转发给她,导致了自杀。所有人都不能原谅露茜,但是萨米最不能原谅那个打工女孩,就此将她解雇。打工女终于倒出了原委:是萨米的妻子对她产生疑心,总觉得她和萨米有染,甚至想报警让她暴露出黑户的身份,驱赶出法国,这才让打工女想到给露茜邮箱地址,是对萨米妻子的报复。更让人惊讶的是,萨米的妻子,没有看邮件就自杀了。
就这样,一部完全现实的家庭伦理剧,几乎变成了一部推理小说。观众就如阿曼德一样,面对着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疑问,一直追踪到电影的最后一分钟。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爱中消耗殆尽。就如阿曼德自己说的:古典悲剧往往侧重善与恶的战争,我们总希望善良胜利,邪恶挫败;但是现代社会的悲剧却是善与善的战争,不论哪一方胜利了,都是令人心碎的结果。
这就是阿曼德的价值观,他深入人性的最深处,找到人的弱点,在人性的挣扎里寻找戏剧冲突,而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这样我们看的不仅仅是故事,不仅仅是悬念,我们看见了复杂的人性,自己不能战胜自己的纠结,看见了平凡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脆弱。即使他们有了安定的食宿,可是情感上无法找到的归属,依然困扰着所有人。
法哈蒂就是这样展现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就是这样直视人性,即使这些移民巴黎的伊朗人,他们在奋斗之外,还需要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认同感。阿曼德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离开巴黎,导演并没有解释得很清楚,只有在看望老朋友的时候,老朋友道出一句真理:你想两头跑,是不现实的。你总是要在一个地方确定下来。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可当它渗入进生活时,几乎成了至理名言,阿曼德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来来回回地跑着,最后决定留在伊朗。他的离去,并不解决问题,现在是萨米也要离开玛丽,玛丽哭得泣不成声,她怀着萨米的孩子。但是萨米说:你说你对这段感情是认真的,可是你们藕断丝连,四年分手以后,还吵架,就是最明显的证据。萨米对妻子的自杀感到愧疚,他回到几乎是植物人的妻子身边,试图用她喜欢的香水,唤醒她的意识。他把自己常用的男式香水喷在脖子里,妻子没有任何反应,可是一滴泪水从眼角缓缓地滚落下来。这是最后一个镜头,很长很长,从萨米在走廊里掉头走回病房,镜头就没有切断过,直到萨米握住了妻子的手,镜头摇下来,推上去,推得很慢很慢,几乎没有运动的感觉,我们看见妻子无力的食指,拉住了萨米的手。不知道女演员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表演,就是这么不动声色地将一个失去意识的植物人,刻划得如此准确。
阿曼德提着自己的行李走了,他还想跟玛丽解释自己当初的错误,玛丽完全心灰意懒不想听。露茜在二楼窗户上看着阿曼德的背影,没有告别没有拥抱,从露茜的视角,从高处,我们看见树叶遮挡下的阿曼德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她们家的小院。影片结束。实际上,它的戏剧线索,要比《一次别离》更加日常,但是人物的情感却毫无保留地渗入在日常生活里,当摄影机跟随他而去时,电影的发展就成为人性的发展。导演法哈蒂,一点一点往前走去。我们看见的伊朗电影,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多元景象。原来创新是在延续的基础上完成的。
阿巴斯是较早在国际上为伊朗电影赢得声誉的导演。他1987年制作的《哪里是朋友的家?》获得了洛迦诺电影节大奖。阿巴斯把伊朗宗教精神里的诚实、善良作为根本的元素日常化,然后通过视觉的手段表达出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山村小学生,放学以后发现拿错了同桌的作业本,由于老师要求回家作业一定要完成在作业本上,所以为了不让同桌受惩罚,他翻山越岭,到邻村去寻找小伙伴的家,试图归还作业本。阿巴斯纪实的拍摄,让当地的孩子出演了整部影片。四年以后(1991年),被拍摄过的村子发生了地震,阿巴斯惦记着主演片子的小学生,于是他驾车返回震后的山区,去寻找那些孩子,同时将整个过程拍成了一部纪实风格的故事片,名为《生活在继续》。该片荣获1992年戛纳影展罗西里尼奖(Rossellini Prize)。1994年,阿巴斯再次返回那个村子,拍摄了《橄榄树下的情人》,与前两部影片合在一起,列为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1996年,阿巴斯拍摄了探寻自杀主题的《樱桃的味道》,获次年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1999年阿巴斯拍摄了故事片《风带我们走》。2000年,阿巴斯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型DV(数码录像)记录片《ABC在非洲》。
在中国的百度上,关于阿巴斯的报导和材料到2000年戛然而止。阿巴斯被伊朗政府封杀,判他违背了政府确认的伊朗风俗——因为在1997年获得戛纳大奖的时候,在公开场合,他亲吻了自己的妻子。遭封杀以后,阿巴斯依然留在伊朗,为了可以观察、感受、表达自己的文化,他没有间断拍摄。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一代的伊朗电影人出现了,马基德·马基迪1997年拍摄完成的《小鞋子》,在199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一部明显的低成本影片,依然延续着伊朗电影人的纪实风格,出演影片的都是当地的孩子以及成年的业余演员们。故事围绕着一双鞋子展开,表达了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着墨于兄妹情深,在他们俩渴望得到一双鞋子的情况下,展现了动人的亲情。于是,为了获得一双球鞋的奖励,小哥哥参加了运动会比赛,他的努力,终于让他荣获了冠军。当最终宣布成绩的时候,小哥哥几乎要哭出来,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他的胜利——为了鼓励拿不到金牌的亚军,获得第二名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双球鞋。这正是孩子梦寐以求的愿望,球鞋却与他擦肩而过,他不需要那块金牌。影片,从头开始就非常生活化,你会看见贫困的伊朗人的普通生活,画面干净纯朴,镜头展现出的孩子不仅是单纯,而是在穷困的生活里,他们的坦然,他们的平静,在接受着苦难现实的同时,常常洋溢出孩子阳光般的笑容,兄妹在真情的交流中生存着。观看影片时,就像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开始进入当下伊朗的生存环境。影片,在美国获得了近百万美金的票房,这在当时,创下了伊朗电影票房纪录。很快,马基德拍摄的《天堂的孩子》又在美国拿下了更为惊人的成绩,在30个左右的美国独立影片的小电影院里,创下了170万票房,成为观众信任的伊朗之光。
那一个时期的伊朗导演,都侧重于儿童、妇女题材,这或许是因为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清规教律很多,电影也不例外,都是要受到严格的宗教和政治上的审查,于是导演在弱势群体里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他们为突破口。实际上,我们正是从电影里,通过孩子的角度和眼光,被带领着去认识伊朗和伊朗人。这些电影,都不是单纯的的儿童片,虽然拍摄的是儿童题材,但它让更多的成年人去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这或许是一个没有扭曲和变形的真实世界。导演的人文关怀,是在穷困生活里找到的真诚和感情,最终以一种充满童趣而温暖的方式阐释伊朗人民对生命的热爱。这些,他们都做得非常独特。
每一部电影里都充满了诗意,从影像上开始,然后转向人物的表达。从而把伊朗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通过电影完整地表达出来。
没过多久,伊朗的导演更加年轻化,当女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出现在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她的影片《黑板》荣获了评委会大奖时,那一年,她才年仅19岁。真让世界大吃一惊。
几乎不能让你相信的是,在那么封闭的国家,突然冒出一个女导演,且那么年轻,年轻到几乎是一个小女孩,但她出手非同寻常。第一个镜头,是一群背着黑板在逃难的男人,这是一个长镜头,又用长焦镜头拍摄,于是空气在画面上浮动着,你看不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远远看去,大大的黑板突出在每个人的身后,像一群长着翅膀的秃鹫,他们直逼着镜头恶狠狠地走来,似乎非常凶猛,又那么无趣。直到他们跟你脸贴脸对视在一起的时候,你已经被莎米拉震住了。她的电影语言,完全从现实主义的伊朗电影里走出来,影片带入了象征,带入了黑色幽默,又带入了不能理喻的荒谬。但这一切,又是她用非常真实的感觉表达出来,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修饰,弥漫着尘土的荒野上,就是这一群背着大黑板的流浪教师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行进。单就是这一个开场镜头,就像一幅经典油画,永远在你脑子里定格。
教师中,有两个人特别迫切地要寻找愿意付学费的学生。一个是后悔没有听从父亲的忠告(当牧羊人),成为穷困潦倒的教书匠;另一个是自己只上了两年小学,却着急地想以教书攒钱,为自己幼小的孩子看病。他们俩首先脱离了大部队,然后又在一个岔路口上分道扬镳,各自踏上追寻学生的孤独旅程。这种结构,很像古典传统的伊朗童话故事——在大道上,兄弟俩分道扬镳,为寻找各自的前途和幸福,展开了不同的画卷和命运。
果然,其中一个遇见了在两伊边境来回偷运走私物品的一群孩子,他问孩子,会读书写字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会! 他们对知识没有渴望,没有失落感,他们是高高兴兴地叫喊着“不会!”他们还说,他们不愿意学习!现实得一塌糊涂,没有一点浪漫的叙述。但是,教师却锲而不舍地跟着这群孩子,甚至贡献出一半黑板给一个孩子捆扎货物。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孩,他答应老师学习文化,不是因为对文化有兴趣了,仅仅为了给老师一点“面子”。老师兴致勃勃地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告诉孩子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旅行者”。孩子们偷偷混在羊群里溜出边境,在中途休息时,你不会想到,因为一种真诚的交流,孩子渐渐地喜欢上了学习,他在黑板上依样画葫芦似的写下自己的名字,突然,远处打来的冷枪,击中了孩子,他就这么倒下去了,默默无声地倒下了,永远倒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点没有预感,也没有悲壮的场面,就像一个脆弱的小动物,一个生命就这么消失了。 另外那个只读了两年书的“教师”,遇见了一队迷途的伊拉克流浪者,其中一个老年人,三天无法小便使他痛苦不堪,教师愿意为他们带路,酬劳是付给他40个核桃。中途,他又为了得到5个核桃,贡献出黑板来抬病重的老人。这时候,他喜欢上了老人的女儿,莫名其妙地和老人的女儿结了婚,他试图用黑板挡住众人的视线和自己的女人亲热一下,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干扰而没有成功。而女人似乎并不在乎这个“丈夫”,只管拖着自己的儿子走路或者露宿,似乎是语言的问题,也从来不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却极为耐心地想教她学会简单的文字,如“我爱你”。女人丝毫不领教师的一番深情。有意思的是,教师唯一的财产,就是那块黑板,对于女人来说就是用来晾晒衣物的家伙。终于,教师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愤怒了,他和女人吵起来。谁都没有想到,女人一开口,就把教师的学问全部击败,她几乎成了一个女哲学家,她说:“我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有人上来又下去,唯一没有走的是我的儿子。”
天呐,教师还能说什么?空袭来了,全家躲在黑板下面,逃过一劫。有一天,流浪者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土——伊拉克,伊朗教师还没有反应过来,女人已经表示,不愿意和教师一起回到她的祖国。结局是,两个人在合法的结婚仪式之后,举行了同样滑稽但合法的离婚仪式,最后教师的黑板作为这场婚姻的见证,大概算是他曾经给予的嫁妆,在离婚的时候,教师昏头昏脑地没有想到取回黑板。女人背着黑板走了,在她远远离去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她的脸,黑板挡住了她娇小的身影,只看见黑板上还写着三个大字“我爱你”,豁然地出现在画面上。
这一次关于 “两兄弟”的童话,再也看不见飞毯,看不见幸福的结尾,我们看见的是赤裸裸的战争、战争中被扭曲的人性和鲜血凝成的残酷。你会一边看却一边大笑,导演用她的黑色幽默,把战争的荒谬展现出来,可是笑到最后,你又在自己的笑声里迷失了。
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了,伊朗人进入了和平时期。导演们也渐渐把目光对准了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中产阶级,首先让我们认识的,就是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这个70后,2011年拍摄了《一次离别》,2012年初,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讲述的还是一个单纯的离婚事件,到了《过往》(2013)依然重复着这个主题,可是难度却加大了。因为观众对他有着更高的期望值。真的很难,从一部生活片走向另一部生活片,还是“离婚”这样同一个主题,如何突破自己?这对法哈蒂是一个挑战,时间那么短。
导演法哈蒂说:电影工作者的自我审查更加危险。导演工作面临的真正难题是内心的局限,包括个人面临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关系都会对创作构成影响。
所以,他是在跟自己作斗争,他要从这个局限里面努力走出来。
在影片《过往》中,法哈蒂试图讲述了一个说不清主线的离婚故事:两个想结婚的中年人都因为有着自己的家庭,孩子们又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青春期的女儿想尽办法阻止母亲的再婚。没有想到,却引发出自杀事件,结果两个家庭三个孩子都被卷入了这场纠结的痛苦之中。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离婚事件”,但电影却表达了伊朗移民在巴黎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虽然他们在那里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经营的洗衣店,但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的寻常家庭的伦理故事里,导演抽丝剥茧,用层层推进的手法,让你进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难以表达的孤独,又因为互相的爱而造成的伤害。
影片一开始,就是四年以后,阿曼德从伊朗回到巴黎,他是来和妻子玛丽办理离婚手续。在机场镜头的处理下,立刻让你感觉这两人之间似乎还是保留着什么:玛丽手上拿着一小束鲜花,阿曼德隔着玻璃,看见玛丽就笑了,这笑容里含有一份默契。但是,玛丽没有为阿曼德订酒店,让他回家居住,阿曼德有点不自在。玛丽生气地说,上一次就因为预约了旅馆,阿曼德却临时改变没来巴黎,给她添了不少麻烦。这时两人开始吵架,故事从那么简单的生活细节展开。当他们回到玛丽和两个女儿在巴黎郊区的家时,院子里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玩耍,小女孩是在很小的时候告别阿曼德的,所以是在玩耍了好一会儿以后,才把头埋在阿曼德的身上,刚刚认出了这个继父。可是小男孩对他充满敌意。这是玛丽新欢的孩子,一个开洗衣店的伊朗人萨米的儿子,他们已经搬入这个小院。这也是玛丽急着办离婚的原因。
玛丽的大女儿露茜非常喜欢阿曼德,这个常常很晚回家的露茜,这天却早早回家迎接阿曼德。他们同样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玛丽希望阿曼德帮助她化解和青春期女儿的关系。露茜对母亲愤怒之极,因为她不喜欢母亲的新欢。可是,阿曼德发现萨米是个不错的男人,他向露茜解释。没有想到的是,露茜大叫起来:母亲爱上他,是因为他长得像阿曼德。就这么,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二天早上,当阿曼德和玛丽到法院顺利地办好离婚手续后,玛丽告诉阿曼德她已怀孕,这是她和过去一刀两断,迎接新生活的见证。 原本要立刻离去的阿曼德,却在露茜的倾诉中得知,萨米的妻子因为自杀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已有一段时间。阿曼德无意卷入这场家庭纠纷,但是露茜离家出走,他去寻找时,最后在完全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中,又扯出了黑了身份的伊朗打工女,她把萨米妻子的邮件地址告诉了露茜,露茜把母亲和萨米的情书转发给她,导致了自杀。所有人都不能原谅露茜,但是萨米最不能原谅那个打工女孩,就此将她解雇。打工女终于倒出了原委:是萨米的妻子对她产生疑心,总觉得她和萨米有染,甚至想报警让她暴露出黑户的身份,驱赶出法国,这才让打工女想到给露茜邮箱地址,是对萨米妻子的报复。更让人惊讶的是,萨米的妻子,没有看邮件就自杀了。
就这样,一部完全现实的家庭伦理剧,几乎变成了一部推理小说。观众就如阿曼德一样,面对着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疑问,一直追踪到电影的最后一分钟。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爱中消耗殆尽。就如阿曼德自己说的:古典悲剧往往侧重善与恶的战争,我们总希望善良胜利,邪恶挫败;但是现代社会的悲剧却是善与善的战争,不论哪一方胜利了,都是令人心碎的结果。
这就是阿曼德的价值观,他深入人性的最深处,找到人的弱点,在人性的挣扎里寻找戏剧冲突,而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这样我们看的不仅仅是故事,不仅仅是悬念,我们看见了复杂的人性,自己不能战胜自己的纠结,看见了平凡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脆弱。即使他们有了安定的食宿,可是情感上无法找到的归属,依然困扰着所有人。
法哈蒂就是这样展现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就是这样直视人性,即使这些移民巴黎的伊朗人,他们在奋斗之外,还需要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认同感。阿曼德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离开巴黎,导演并没有解释得很清楚,只有在看望老朋友的时候,老朋友道出一句真理:你想两头跑,是不现实的。你总是要在一个地方确定下来。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可当它渗入进生活时,几乎成了至理名言,阿曼德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来来回回地跑着,最后决定留在伊朗。他的离去,并不解决问题,现在是萨米也要离开玛丽,玛丽哭得泣不成声,她怀着萨米的孩子。但是萨米说:你说你对这段感情是认真的,可是你们藕断丝连,四年分手以后,还吵架,就是最明显的证据。萨米对妻子的自杀感到愧疚,他回到几乎是植物人的妻子身边,试图用她喜欢的香水,唤醒她的意识。他把自己常用的男式香水喷在脖子里,妻子没有任何反应,可是一滴泪水从眼角缓缓地滚落下来。这是最后一个镜头,很长很长,从萨米在走廊里掉头走回病房,镜头就没有切断过,直到萨米握住了妻子的手,镜头摇下来,推上去,推得很慢很慢,几乎没有运动的感觉,我们看见妻子无力的食指,拉住了萨米的手。不知道女演员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表演,就是这么不动声色地将一个失去意识的植物人,刻划得如此准确。
阿曼德提着自己的行李走了,他还想跟玛丽解释自己当初的错误,玛丽完全心灰意懒不想听。露茜在二楼窗户上看着阿曼德的背影,没有告别没有拥抱,从露茜的视角,从高处,我们看见树叶遮挡下的阿曼德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她们家的小院。影片结束。实际上,它的戏剧线索,要比《一次别离》更加日常,但是人物的情感却毫无保留地渗入在日常生活里,当摄影机跟随他而去时,电影的发展就成为人性的发展。导演法哈蒂,一点一点往前走去。我们看见的伊朗电影,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多元景象。原来创新是在延续的基础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