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情况及建议

来源 :河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4年按照农业部等六部门的统一部署,河南省制定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4〕111号)。要求每个县(市)分别选择1~3个村开展试点工作。2014年共有129个县(市、区)的471个村、19万农户、6.59万hm2耕地基本完成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阻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改善民生遇到了种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难以在根本上取得突破。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一、在理念依据方面,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
几十年来北美洲、欧洲和日本(G7)决定全球经济的垄断地位已经出现了转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日见提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明显损害了英美模式的声誉,中国模式现在可能更多地会被认为是未来的潮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人们原以为风险只限于美国,但随后不久,这种想法即被证明是错误的。  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更呈现出与布雷顿森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心理基础,也是其主权合法性的来源。作为推动现代国家建立的最重要环节,抗日战争虽然没能完成中国现代国家认同的重构,但共产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历史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典籍的特殊视野,实际上是清代中叶章学诚"六经皆史"命题的现代表达。在此视野下他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