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一要得其道,二要常历练。根据叶圣陶“教为不教”理念对习作支架进行适度的设计与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生成习作策略,发展学生的习作素养。
【关键词】“教为不教” 支架 习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忽视对学情的诊断和应对,常造成写作教学的形式化、浅表化,致使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写作“缺乏兴趣”“缺少方法”“缺失真情实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想写、不会写,为了写而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一要得其道,二要常历练。这启示我们,要通过教师的“授之以渔”将学生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在实践中不断转化为习作能力。对叶老倡导的“教为不教”理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激发动力、发展主体,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因材施教、灵活创造。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适时融入“教为不教”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生成习作策略,发展习作素养。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8《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为例,细化梳理“教为不教”理念下习作支架的设计与运用。
一、适时追问,梳理习作思路
“教为不教”理念主张愤悱启发,相机诱导。学习支架则是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独立学习的工具。为了达成习作目标,习作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切、适度、个性化的习作支架。这些支架的搭建是为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写作经验,将曾经的生活场景有序且丰满地再现。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对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能说出“哪一次玩的经历特别开心”,但对于具体时间、地点、玩伴、玩的内容表达不清楚。学生本身的表达经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起点,是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的基点。教写《那次玩得真高兴》时,笔者在和学生交流“哪一次玩的经历让你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后,随即以师生的质疑和追问作为选择性支架,梳理出四个问题:什么时间玩的?和谁玩的?在哪儿玩的?玩的什么?笔者以动感的小锦囊的形式将问题一一展现出来,为学生搭建了写作的支架。小锦囊的出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起了学生发现的欲望,学生感觉到写作有妙招,从心理上不再害怕写作文。学生根据需求再次言说玩的经历,表述思路较之以前更加清晰。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上述教学过程,笔者引导学生先交流“玩什么”“怎么玩”,当学生表达遇到困难时,再以四次追问让学生练习概括,最后通过组内互说、大组交流,学生逐渐表达出“我在什么时间和谁在哪儿玩了什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的流露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不是刻意的表达。当学生能将玩的过程写清楚的时候,那种高兴的心情自然地就在指尖流露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习作支架通过自说、互说等方式实现将交流的内容有效地转变成文字。
二、生动讲述,激活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教为不教”理念强调在鲜活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写《那次玩得真高兴》的过程中,学生知道“玩什么”,但对于“怎么玩”只能简单概括,表达得并不具体。当学生在课堂上再次遇到习作困境时,笔者旋将一篇“下水文”以小伙伴视频讲述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我最喜欢玩碰碰车了,一想起上周六和爸爸去游乐场玩碰碰车的情景,我就特别开心!
一开始,我有些着急,双手紧握方向盘来回转动,可碰碰车就是不听我的话,到处乱撞。接著,爸爸提醒我方向盘旋转的角度不要过大,打多了就会原地转圈。我适当调整了角度后,嘿!碰碰车开始听我的话啦!然后,我把方向盘往左打一点,车就往左开;往右打一点,车就往右开。其他的碰碰车想撞我玩,就是撞不到,真好玩儿!后来,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我还能开着车“偷袭”他们呢,我的碰碰车越来越乖了!这种感觉真是爽!下次我还会来玩的!
这一程序性支架的创设借助伙伴经历,还原生活情景,有效激发了习作主体的写作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小伙伴的讲述所吸引,在回忆各自玩的经历时,学生充分体验玩的乐趣,课堂气氛热烈而欢愉。这一环节的设计,很符合叶圣陶先生“引导自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从已有的认知中迅速发掘出写作的素材。自然的就是科学的,这是一种在自然而然中,调发学生的已有认知、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的有效途径。这一任务情境的创设更加注重“读者意识”和“同伴认同”,与“教为不教”理念高度契合,成功地唤醒、生成、转化学生已有的生活记忆和经验。在听了小伙伴活灵活现的讲述后,笔者出示草稿与定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将定稿再分成四部分内容,辅之以相应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谈谈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了例文中表现顺序的词语——“一开始”“接着”“然后”“后来”,以及作者心情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写好一件简单的事情是有“窍门”的,正是这些隐藏在文中的关键词语将事情有机地串联了起来。这些隐藏在例文中的“窍门”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告知。这样在学生认知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才能有效地“出手”,进行适时的点拨,将“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教”与“不教”的关系来看,上述教学环节中的“教”是伙伴的生动讲述,是草稿与定稿的比较,是例文与图景的对应;“不教”是学生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主发现了例文的表达顺序,找到了作者的情感线索。由此可见,“教”与“不教”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过程则体现为更好的“教”。基于“教为不教”理念,教师设计习作支架,使当前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发生关联,学生可以实现生活经验与写作知识的相互转化。 三、合作填圖,形成知识结构
“教为不教”理念认为,教师要在指点学法的基础上逐渐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迁移运用,实现学科思维和知识的结构化。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听完视频讲述、研读了习作例文之后,笔者出示了体现例文写作线索的鱼骨图模型,引导学生根据例文内容合作学习,将鱼骨图内容填写完整。在填写过程中学生发现,写好玩的过程原来是有顺序的,例文中小伙伴在玩碰碰车的过程中,随着他对碰碰车的熟练掌握,人和碰碰车都在发生着变化,作者的心情也由一开始的“着急”,发展到之后的“开心、好玩、真爽”。最后,例文的写作秘密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如下图)
以上教学设计,笔者将鱼骨图作为产品支架,从时间上解决了学生不能有序写清玩的经历的难题;从空间上加深了学生对玩的过程中人与物不断变化的认识。鱼骨图显示: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作者心情的变化双线并进,构成了这篇习作的两条线索和表达结构。在分析、总结、评价鱼骨图的过程中,学生生成了结构化的书面语言知识,发展了书面语言智慧,自主建构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书面语言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便可以从这篇例文中得到启示,将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此时,笔者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和独立表达,逐步撤走支架,让鱼骨图淡出学生视线,从而也就达到“教为不教”理念所倡导的“教材为例、举一反三”的目的了。
四、分享经历,完善习作评价
“教为不教”理念认为,写作是学生自我需求的表达,写作需要与他人真诚交流与分享。与他人分享是调动学生表达的动力,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表达的良性循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创写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时,笔者设计了情境式支架,让学生写好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并用摄像机记录下快乐的时光。学生面对镜头,眼睛里充满自信,脸上露出笑容,大家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交流评改时,其他同学根据评价表,围绕两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1)玩的过程是否清楚;(2)玩的感受有无变化。学生二次修改后,回应之前的视频讲述,现场录制小视频,发到家长群和大家共同分享。以下是一组学生的习作片段:
一开始,我害怕极了,闭上眼睛不敢往玻璃桥下看。虽然爸爸不断鼓励我,但我仍然觉得玻璃桥在不断晃动着,慢慢地,我把眼睛睁开了一条小缝:哦,桥下的湖面很平静,桥四周到处是盛开的各色鲜花。我睁开了眼睛,感觉好多了。我似乎闻到了远处飘来的花香。我迈开大步走在爸爸的前面,朝着远方开心地叫道:“银杏湖,我来了!”“坐过山车的滋味是什么?恐惧?刺激?疯狂?要我说啊,坐过山车会让你品尝到挑战心理极限的滋味,有了这样一次勇敢的经历,相信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吓倒你。”“一开始,我有些着急,自行车就是不听我的话,把我胳膊都摔紫了。接着,哥哥提醒我要掌好车把,控制好速度,两眼向前看。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在操场上练着,到后来,嘿!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啦!骑着自行车,感觉特别爽!我的技术越来越高,现在都能不用掌把了呢!
学生的作品充满了情趣和快乐,经历了二次修改的习作体现出学生习作思维的生长。根据评价表学生生成的“自我修改”能力得到了彰显。而这一能力也正体现出“教为不教”理念所主张的“正确评价、促进自学”的教学原则。
在习作教学中,习作支架的方式、设计和运用要根据具体学情和习作要素而定。习作支架并非多多益善,而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度、适当地加以运用。“教为不教”理念主张,随着学生习作能力的逐渐增强,教师应当逐步撤走支架,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习作任务。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运用叶圣陶教育思想推进课堂转型研究(编号:YZ-c/2018/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教为不教” 支架 习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忽视对学情的诊断和应对,常造成写作教学的形式化、浅表化,致使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写作“缺乏兴趣”“缺少方法”“缺失真情实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想写、不会写,为了写而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一要得其道,二要常历练。这启示我们,要通过教师的“授之以渔”将学生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在实践中不断转化为习作能力。对叶老倡导的“教为不教”理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激发动力、发展主体,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因材施教、灵活创造。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适时融入“教为不教”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生成习作策略,发展习作素养。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8《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为例,细化梳理“教为不教”理念下习作支架的设计与运用。
一、适时追问,梳理习作思路
“教为不教”理念主张愤悱启发,相机诱导。学习支架则是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独立学习的工具。为了达成习作目标,习作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切、适度、个性化的习作支架。这些支架的搭建是为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写作经验,将曾经的生活场景有序且丰满地再现。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对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能说出“哪一次玩的经历特别开心”,但对于具体时间、地点、玩伴、玩的内容表达不清楚。学生本身的表达经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起点,是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的基点。教写《那次玩得真高兴》时,笔者在和学生交流“哪一次玩的经历让你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后,随即以师生的质疑和追问作为选择性支架,梳理出四个问题:什么时间玩的?和谁玩的?在哪儿玩的?玩的什么?笔者以动感的小锦囊的形式将问题一一展现出来,为学生搭建了写作的支架。小锦囊的出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起了学生发现的欲望,学生感觉到写作有妙招,从心理上不再害怕写作文。学生根据需求再次言说玩的经历,表述思路较之以前更加清晰。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上述教学过程,笔者引导学生先交流“玩什么”“怎么玩”,当学生表达遇到困难时,再以四次追问让学生练习概括,最后通过组内互说、大组交流,学生逐渐表达出“我在什么时间和谁在哪儿玩了什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的流露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不是刻意的表达。当学生能将玩的过程写清楚的时候,那种高兴的心情自然地就在指尖流露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习作支架通过自说、互说等方式实现将交流的内容有效地转变成文字。
二、生动讲述,激活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教为不教”理念强调在鲜活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写《那次玩得真高兴》的过程中,学生知道“玩什么”,但对于“怎么玩”只能简单概括,表达得并不具体。当学生在课堂上再次遇到习作困境时,笔者旋将一篇“下水文”以小伙伴视频讲述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我最喜欢玩碰碰车了,一想起上周六和爸爸去游乐场玩碰碰车的情景,我就特别开心!
一开始,我有些着急,双手紧握方向盘来回转动,可碰碰车就是不听我的话,到处乱撞。接著,爸爸提醒我方向盘旋转的角度不要过大,打多了就会原地转圈。我适当调整了角度后,嘿!碰碰车开始听我的话啦!然后,我把方向盘往左打一点,车就往左开;往右打一点,车就往右开。其他的碰碰车想撞我玩,就是撞不到,真好玩儿!后来,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我还能开着车“偷袭”他们呢,我的碰碰车越来越乖了!这种感觉真是爽!下次我还会来玩的!
这一程序性支架的创设借助伙伴经历,还原生活情景,有效激发了习作主体的写作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小伙伴的讲述所吸引,在回忆各自玩的经历时,学生充分体验玩的乐趣,课堂气氛热烈而欢愉。这一环节的设计,很符合叶圣陶先生“引导自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从已有的认知中迅速发掘出写作的素材。自然的就是科学的,这是一种在自然而然中,调发学生的已有认知、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的有效途径。这一任务情境的创设更加注重“读者意识”和“同伴认同”,与“教为不教”理念高度契合,成功地唤醒、生成、转化学生已有的生活记忆和经验。在听了小伙伴活灵活现的讲述后,笔者出示草稿与定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将定稿再分成四部分内容,辅之以相应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谈谈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了例文中表现顺序的词语——“一开始”“接着”“然后”“后来”,以及作者心情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写好一件简单的事情是有“窍门”的,正是这些隐藏在文中的关键词语将事情有机地串联了起来。这些隐藏在例文中的“窍门”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告知。这样在学生认知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才能有效地“出手”,进行适时的点拨,将“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教”与“不教”的关系来看,上述教学环节中的“教”是伙伴的生动讲述,是草稿与定稿的比较,是例文与图景的对应;“不教”是学生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主发现了例文的表达顺序,找到了作者的情感线索。由此可见,“教”与“不教”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过程则体现为更好的“教”。基于“教为不教”理念,教师设计习作支架,使当前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发生关联,学生可以实现生活经验与写作知识的相互转化。 三、合作填圖,形成知识结构
“教为不教”理念认为,教师要在指点学法的基础上逐渐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迁移运用,实现学科思维和知识的结构化。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听完视频讲述、研读了习作例文之后,笔者出示了体现例文写作线索的鱼骨图模型,引导学生根据例文内容合作学习,将鱼骨图内容填写完整。在填写过程中学生发现,写好玩的过程原来是有顺序的,例文中小伙伴在玩碰碰车的过程中,随着他对碰碰车的熟练掌握,人和碰碰车都在发生着变化,作者的心情也由一开始的“着急”,发展到之后的“开心、好玩、真爽”。最后,例文的写作秘密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如下图)
以上教学设计,笔者将鱼骨图作为产品支架,从时间上解决了学生不能有序写清玩的经历的难题;从空间上加深了学生对玩的过程中人与物不断变化的认识。鱼骨图显示: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作者心情的变化双线并进,构成了这篇习作的两条线索和表达结构。在分析、总结、评价鱼骨图的过程中,学生生成了结构化的书面语言知识,发展了书面语言智慧,自主建构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书面语言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便可以从这篇例文中得到启示,将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此时,笔者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和独立表达,逐步撤走支架,让鱼骨图淡出学生视线,从而也就达到“教为不教”理念所倡导的“教材为例、举一反三”的目的了。
四、分享经历,完善习作评价
“教为不教”理念认为,写作是学生自我需求的表达,写作需要与他人真诚交流与分享。与他人分享是调动学生表达的动力,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表达的良性循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创写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时,笔者设计了情境式支架,让学生写好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并用摄像机记录下快乐的时光。学生面对镜头,眼睛里充满自信,脸上露出笑容,大家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交流评改时,其他同学根据评价表,围绕两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1)玩的过程是否清楚;(2)玩的感受有无变化。学生二次修改后,回应之前的视频讲述,现场录制小视频,发到家长群和大家共同分享。以下是一组学生的习作片段:
一开始,我害怕极了,闭上眼睛不敢往玻璃桥下看。虽然爸爸不断鼓励我,但我仍然觉得玻璃桥在不断晃动着,慢慢地,我把眼睛睁开了一条小缝:哦,桥下的湖面很平静,桥四周到处是盛开的各色鲜花。我睁开了眼睛,感觉好多了。我似乎闻到了远处飘来的花香。我迈开大步走在爸爸的前面,朝着远方开心地叫道:“银杏湖,我来了!”“坐过山车的滋味是什么?恐惧?刺激?疯狂?要我说啊,坐过山车会让你品尝到挑战心理极限的滋味,有了这样一次勇敢的经历,相信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吓倒你。”“一开始,我有些着急,自行车就是不听我的话,把我胳膊都摔紫了。接着,哥哥提醒我要掌好车把,控制好速度,两眼向前看。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在操场上练着,到后来,嘿!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啦!骑着自行车,感觉特别爽!我的技术越来越高,现在都能不用掌把了呢!
学生的作品充满了情趣和快乐,经历了二次修改的习作体现出学生习作思维的生长。根据评价表学生生成的“自我修改”能力得到了彰显。而这一能力也正体现出“教为不教”理念所主张的“正确评价、促进自学”的教学原则。
在习作教学中,习作支架的方式、设计和运用要根据具体学情和习作要素而定。习作支架并非多多益善,而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度、适当地加以运用。“教为不教”理念主张,随着学生习作能力的逐渐增强,教师应当逐步撤走支架,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习作任务。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运用叶圣陶教育思想推进课堂转型研究(编号:YZ-c/2018/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