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研究石达开部太平军征战史的大量专著和文章均称石达开为部下“舍命以全三军”,自投清军大营,中了清军将领骆秉章、刘蓉的诡计,其余部六千余人在大树堡被清军一夜之间全部剿杀,无一人幸存。此说影响甚大。但笔者查考史籍后认为,此说欠妥,事实并非如此。
据骆秉章《骆文忠公奏稿》卷六《生擒石逆疏》称,石达开被诱擒后,余将士六千余人,其中老弱病残及新参加者四千余人被给票遣散,其余二千余人系“积年悍贼”,安置在大树堡,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十九日夜被清军全部剿杀。又据《越西厅全志·武功志》载:“讯其余党之旄倪及协纵者逾四千人分涂遣散。其积年老贼二千余人安置于大树堡禹王宫,唐友耕派营分驻弹压,趁夜将其全部剿杀,无一贼幸存。”黄彭年《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稿》中也有同样记载。再据1963年编印的《四川彝族近现代史调查资料选辑》记载,直到现代,四川大渡河沿岸石棉、甘洛、越西、金口河、峨边等地尚有太平军战士后裔数千人之多;而其口碑相传,他们就是被清军遣散的太平军战士的后裔,许多人所操语言仍有石部太平军征战时经过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语言特点。这也佐证了石达开余部太平军并未被清军全部剿杀。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不然,对今天大渡河流域各县居住有众多“长毛”后裔的现象,该作何解释?
据骆秉章《骆文忠公奏稿》卷六《生擒石逆疏》称,石达开被诱擒后,余将士六千余人,其中老弱病残及新参加者四千余人被给票遣散,其余二千余人系“积年悍贼”,安置在大树堡,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十九日夜被清军全部剿杀。又据《越西厅全志·武功志》载:“讯其余党之旄倪及协纵者逾四千人分涂遣散。其积年老贼二千余人安置于大树堡禹王宫,唐友耕派营分驻弹压,趁夜将其全部剿杀,无一贼幸存。”黄彭年《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稿》中也有同样记载。再据1963年编印的《四川彝族近现代史调查资料选辑》记载,直到现代,四川大渡河沿岸石棉、甘洛、越西、金口河、峨边等地尚有太平军战士后裔数千人之多;而其口碑相传,他们就是被清军遣散的太平军战士的后裔,许多人所操语言仍有石部太平军征战时经过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语言特点。这也佐证了石达开余部太平军并未被清军全部剿杀。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不然,对今天大渡河流域各县居住有众多“长毛”后裔的现象,该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