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遍岁月深处,很少有哪一个王朝和另一个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着几乎同样的经历,以及执政策略。可是,翻开泛黄的史书,坐在灯下,只要稍微读上那么几段文字,在芭蕉细雨声中,你就会突然发现,几乎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的两个王朝,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这两个王朝,一个是中原的大宋朝,而另一个则是西南一角的大理国。
它们不只是时间上相似,王朝寿命长度相似,一些治国政策暗合,甚至一些国君登基治国的方法也很是相似。其中,就包括它们的开国之君。
宋朝的开国之君是赵匡胤。
大理的开国之君,就是段思平。
1
赵匡胤出生在乱世,那时是五代十国,中原天下,由大唐的统一,最终走向了分裂。此时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军士战死疆场,百姓死于沟壑,“当是时,人各自以为君,而天下无君。民之屠剥横尸者,动逾千里,驯朴孤弱之民,仅延两闲之生气也无几”。赵匡胤在乱世中学得一身本领,后投效于一代明君柴荣,凭着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他重视农耕,注重文化,减低赋税,制定礼乐,让一个国家重新回归礼仪谦让,回到文质彬彬中,从而建立了长达三百多年的青花瓷般的大宋,上追盛唐,成一代大观。从而,红牙檀板里,“庭院深深深几许”,在高楼深闺里传唱,在小巷人家里流响;“东风夜放花千树”,在柳陌清风里飘荡,在胡弦琵琶中飞扬。
段思平也是如此,也出生在乱世,长大后走上社会,骑着战马,仗着一杆长戟,在西南一角,于鼙鼓号角声里,打下一片江山,建立了大理国。从此,三百多年间,木叶声在这儿响起。月夜下,山歌中,有情侣双双笑脸相对,正如诗人所言,“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落落岭西窗”,这儿一片闲雅,一片宁和。
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弹指一挥,时光早已过去千年。英雄也骑着战马,带着他们的功业,他们的传奇,走进了历史的那一端。
今天,沿着千年的岁月小径走去,一步步走向国家复兴,走向未来。那一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也不应忘却。因为,这是我们民族一路走来的一段脚印,一段马蹄踏过的痕迹,就如射线上的一个点,如果忘记,这条射线将会有一段留白,将让我们难以很好地回望来路,回望我们的过去。
如果忘记,这将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背叛。
段思平出生于893年,这年,是唐昭宗景福二年,中原乱局更甚,出現一幅“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的惨景;呈现出一种“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的荒凉。大唐此时已经失去了对藩镇的控制,变成了彻底的傀儡,自身安全朝不保夕,更遑论国家。这一年,蜀地藩镇王建和凤翔藩镇李茂贞展开作战,王建挥军猛进,“败东川、凤翔兵于利州”;这一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征讨义子李存孝,一路追杀,一路尸体铺道;也是在这一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勒兵不解,请诛杜让能然后还镇”,唐昭宗无奈,最终下令杀死自己的宰相杜让能,才换得李茂贞不再围攻长安。总之,这一年的中原,每一处地方都是战场,每一个角落都有烽烟。
在西南,此时尚属于南诏国时期。
此刻的南诏国,和中原的大唐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处于“自劝龙晟至世隆以来,侵蜀伐安南,用兵五十馀年,帑藏不给,横敛于民,上下倶困”的境地,百姓几无活路,荒野少有人烟,少有鸡鸣狗吠之声。朝内,权臣郑买嗣已经一步步掌权,瞪大眼睛,开始觊觎着南诏国政权。
不久,郑买嗣开始篡位。
期间,他弑杀了两位南诏国君主,第一个是蒙隆舜。蒙隆舜“多嬖幸,淹留鄯阐,纵杀戮,失下人心,买嗣密令竖臣杨登弑之,而立其子舜化真(贞)”。郑买嗣随后广布心腹,和部下商量,清除异己,聚集力量。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就派出一匹快马,送信给舜化贞,“诱化真(贞)归中都,化真不知,轻车西回,入宫被逆”。
902年,郑买嗣建立大长和国。
这时,段思平才9岁,是一个地道的孩子。
这些,都和段思平的关系不大,因为,他当时还骑着竹马和他的弟弟段思良玩耍呢。
二十七年后,段思平36岁,已经是人生最蓬勃的岁月。
此时,大长和国再次上演弑杀君主的大剧。这次,被弑杀的不是别人,是郑买嗣的孙子郑隆亶。“隆亶,后唐明宗丙戌天成元年即位,年十二岁,明年,改元天应”,其实不满十二岁,做了三年皇帝,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小孩子做国君,最担心的是权臣,稍不注意,就被权臣给收拾了。权臣随后就会自己坐上国君的位子,发号施令,建国改元。这次进行弑杀行为的权臣,不是一个,竟然是两个,组团弑君,一个叫杨干贞,一个叫赵善政。
赵善政和杨干贞估计关系不错,几乎无话不谈,不然的话,搞弑杀这样的高风险事情,他们不可能相互商量。因为,稍不注意,那是要掉脑袋的,甚至家族毁灭的。
赵善政是大长和国的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可手里没有兵权,因此,他想弑君,有心无力,徒唤奈何。杨干贞则相反,是大长和国的东川节度使,手握兵权,我武唯扬的,属于实力派人物。
赵善政就给杨干贞去信,告诉他,现在的国君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如果想学郑买嗣,想篡位,现在正是机会,赶快来吧,我做内应,不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于是,杨干贞就骑着马,气势昂扬地来到了鄯阐城。这家伙手段干脆,心狠手辣,“以朝见入东京,毒杀之,伪谥恭息”,他用下毒的方法,就这样将大长和国的小皇帝杀死了。
这事,既然赵善政和杨干贞都有份,两人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接下来,两人就面临着权力分配的问题。
杨干贞毫无疑问,是大长和国皇族的仇人,“干贞欲自立,畏郑氏族多,恐有变,乃推侍中赵善政立之”,他想当国君,可是,又觉得仇人太多,因此没敢当,让给赵善政。
赵善政呢,在整个弑杀事件中,没有亲自拎刀子冲在前面,属于幕后摇羽毛扇的人物,出面做皇帝,还是能为政敌所勉强接受的。 而且,赵善政显然早已在私下里为自己登基做好了舆论宣传。
这儿的人信佛,信神仙之说,“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者皆有佛堂”,所以,宣传自己最好的方法,就说自己有天命,本来就是天界派下来当国君的。于是,整个都城,那段时间都在议论着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赵善政的,说他“微时,采薪山中,午寢,梦神为具薪。明日复然”。这个神仙看来也是很无聊的,帮赵善政辛辛苦苦砍柴,辛辛苦苦捆柴,累死累活的,干嘛不一步到位,给他一个大大的金元宝,不就不用帮他做苦工了吗?但是,这一带的人相信这些,并无疑惑。接着,更奇怪的流言产生了,说赵善政那天没事,背着手在路上漫步,咚的一声,“天落石于前,石裂,有朱文曰:善政为天子”。
杨干贞虽然是枭雄,虽然很嗜血,虽然很热衷于国君的位子,可是也信佛也信神的。他想,看来立赵善政为国君,既能避开仇敌的反对,又顺应了天心,自己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呢?到时,自己将他供起来,让他当一个傀儡,而自己做一个权臣。于是,杨干贞就很痛快地推举赵善政为国君。
赵善政呢,眉飞色舞,毫不客气地登基了。
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改元尊圣”。
此时,段思平还是一个幕览,一个品级不大的将军,还入不了赵善政的眼睛。显然,段思平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奋斗。
而中原的赵匡胤,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并且坐在宫里,开始图上作业,和赵普一起,准备统一天下,削平群雄了。
和赵匡胤相比,段思平有点大器晚成。
2
说实话,郑买嗣取代南诏,是一种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有利益的同时,也有着弊端。他取代南诏国,固然结束了南诏国和中原长达五十年的战争,取得了和平。但是,他同样也开启了另一事端,就是让一些野心勃勃的枭雄,都有了榜样可学。
于是,他们闲下来的时候,都睁大眼睛,也都瞄准国君的位子,总想找个机会,学着郑买嗣的样子,把自己的国君宰了,然后登基称帝。
杨干贞杀了郑隆亶,帝位落在了赵善政的头上。杨干贞表面上笑嘻嘻的,弥勒佛一样,心里当然很不平衡:咋的,弑君的恶人我当了,便宜让你赵善政得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便宜事?你别偷着乐,你等着,有你后悔的时候。
两人在合作的时候,同时也就有了隔阂,有了矛盾。
明显的两人互相合作,又互相利用着。赵善政利用杨干贞弑君,让其弄得一身的臭名,到处树立政敌,自己却大做好人,取得帝位,临朝称制。杨干贞呢,也利用赵善政做挡箭牌,暂时替他抵挡外来的暗箭,以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则悄悄躲在后面创造条件,磨快刀子,为进一步行动做准备。
杨干贞劝说赵善政,斩草要除根,不然的话,你的皇位是坐不稳的。他积极出谋划策,撺掇赵善政,如郑买嗣当年大杀南诏皇族一般,刀光横扫,鲜血纷飞,“尽杀郑氏后,髫稚无孑遗”,大人小孩一个不留,全部杀掉。一阵血雨腥风,大长和国的皇族烟消香灭,威胁没有了,仇人消失了。同时,对于忠于大长和国的臣子,也进行着压迫,甚至杀戮,“买嗣旧臣高氏等不平,然畏干贞,皆变姓名自匿”。这个高氏旧臣,显然就是高赞及其家族。看来,面对掌握着军队的杨干贞,他也没有办法,敢怒而不敢言。杨干贞呢,大概也怯于高氏的势力和威望,也不敢怎么的,只要你退出政局,不和我为难,我也就得过且过。
高赞最终退出,归隐田园,锄豆南山去了。
杨干贞大大松了一口气,眉眼舒张起来。
他从赵善政的舆论宣传中,也慢慢领会到,自己得加强舆论宣传,为将来登基创造条件,铺展道路。首先,他偷改了履历,说自己根本不姓杨,自己应该姓蒙,是南诏的王子,“母弥录,有殊色,蒙隆舜私之,有孕,后适渔人杨氏,生干贞”。这一来,杨干贞假如有一天夺得帝位,也就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为什么?人家是拿回属于自己家的东西,不可以吗?当然,要做国君,还得有天命才行。于是,神仙之说,再次散布于大天兴国的角角落落。大家没事了,就凑在一起,唧唧哝哝地谈论着,说杨干贞小时候跟着继父打鱼,继父拉渔网的时候,低头朝水里一望,顿时傻了,网也忘了拉,“见水中有人,龙衣冠冕,凤鸟白光之祥”,不是别人,竟然是杨干贞。
这样的舆论,随风飘散,传遍全国,当然也传入到赵善政的耳朵里。
赵善政不傻,自己的伎俩,别人现在依葫芦画瓢地玩着,四处宣扬着,他就是睡着了也明白对方是什么目的。他想,自己得限制一下杨干贞的权力了,不然,用不了多久,自己的君位就会让对方夺去,说不定自己也会步郑隆亶的后尘,喝上一杯要命的毒酒,一命呜呼。
当然,他一时又不知如何办,毕竟,这皇位是人家让给自己的啊,自己总不能刚上台,就将对方一脚踹了吧?那样的话,大臣们会议论自己的。
这时,一个幕僚踅摸过来,一句话提醒了他。那人说,国君你傻啊,你被杨干贞卖了,还在帮着对方数钱呢。
赵善政一愣,心说,我这样的智商,只有我玩人的,谁还能玩我?
幕僚告诉他,“干贞以恶名归人,旋欲自利,计甚狡也”,杨干贞这人,将国君弑杀了,怕别人说他是弑君之贼,于是,就将国君让你暂时先当着,其实是在向世人证明,弑杀国君,不是他愿意的,是受你指使的。等到一切都铺垫好了,事情都摆平了,他一定会收拾了你,到时就说为被弑的国君报仇,然后自己登基。
别说,这个幕僚还正说中了杨干贞的心思。
杨干贞让赵善政先做国君,是有着这样的心思的,不然,他不会干这样的傻事,自己辛苦一场,好处让别人得。
赵善政让幕僚一句话点通了,忙请教自己该怎么办。那位幕僚告诉他,“宜解其兵柄,以渐除之,不然,祸必及”。
这个幕僚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后面出的主意,则显然有点馊。既然知道对方篡位在即,为什么还要“渐除之”?既然是“渐除之”,为什么又要解除他的军权,这不是有意激怒他吗?经过上一次弑杀事件,赵善政应当很清楚,杨干贞这家伙办事是极为快捷的,快刀斩乱麻,要么不做,做起来就雷厉风行,不给别人任何反击的机会。他一旦惹恼杨干贞,杨干贞反击起来,不是一样迅雷不及掩耳吗? 此时,赵善政最为正确的方法,就是凭借国君的地位,马上下一道诏令,在宫廷上将杨干贞抓起来。然后以替郑隆亶复仇为名,将之一刀两断,就万事大吉了。
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一板一眼地按照幕僚的话去实施,从此,“待干贞恩礼寖衰,凡干贞所有请乞,辄不许”,他对杨干贞不再友好,杨干貞有啥要求,他眼睛一闭,手一摆,不同意。
杨干贞马上就感觉到了,一个久经政坛的老手,在血海里爬滚过来的人,还能没有那么点敏感性,那样还能在江湖上混?
更何况,杨干贞已经将登基的一切坎坷都铲平了,正在寻找借口,准备让赵善政滚蛋呢。现在气呼呼地火直冒,借口都不用找了,马上再次发动兵变。杨干贞“大怒,拥兵入朝,废善政,幽杀之,伪谥惠康”,他将弑杀皇帝当做砍西瓜,想着就来。
赵善政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大天兴国就寿终正寝了。
这个速度,比当时中原王朝十年换一个朝代还快。
杨干贞登基,建立了大义宁国,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地做了国君。
杨干贞这个人,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弑杀了两个国君,才夺得大位。他弑杀别人,现在自己做了国君,显然也缺乏安全感,生怕有一天一不小心,就被别人也弑杀了。做坏事的人,做到后来胆战心惊,那是常有的事情,不足为奇。可是,这样的毛病一旦出现在一个国君的身上,倒霉的就是臣属了。知道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吗?就是因为他的叔伯弟弟高纬做皇帝时,和他聊天,有一次谈到他冲锋陷阵的时候,高纬说,以后注意安全啊,别冲锋在前。他笑着说,一旦牵扯到自己家事,就忘记了安全。这话,本来是套近乎的,意思是自己冲锋陷阵,既是为国事,也是为家事,所以才不顾生死。高纬一听,什么?这是你家事?你想篡位啊?于是,几天后就赐给兰陵王一杯毒酒。还有他的叔叔高济,过去,自己的几个哥哥都做了皇帝,死了,按照顺序应当到自己了,高济喝醉了酒,就随口开了一句玩笑:“计次第亦应到我。”按照顺序应该临到我做皇帝了。高纬登基后听说了,马上派出一个刺客,“阴使人杀之”,将自己叔叔给暗杀了。
杨干贞多疑和残暴,和高纬有得一拼的。
他在位八年,“疑忌群下,诛戮不测,贪虐无道,中外咸怨”。他很担心别人将自己的位子抢了,担心别人发动政变,弑杀自己。总之,他的国君当得胆战心惊,睡觉都不安生。要安生,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怀疑的对象都给收拾了。于是,他杀人不需要罪名,只需要怀疑。也因此,杀得所有的大臣,一个个胆战心惊的,每天上朝,还不知道能不能囫囵着下朝。
他不只是将眼珠子瞪着朝内的大臣,也开始瞪向了朝外的将军,尤其那些掌权的节度使。因为他自己就是节度使,就是将军,就曾闯入朝廷,弑杀了国君啊。
他猜测,别人大概会学样子吧。
于是,他的眼睛就扫描到了一个人,放着凶光,盯住不放。或者说,一个人进入到他的视线,再也走不出去。这人,就是段思平。
3
段思平出身于将门之家。别看他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很贫寒,不再是朱门大户,不再是高楼林立了。可是,如果翻一下段家的履历,是非常惹眼的。史书开头就说,“段思平,其先武威郡北人”。有一种说法,说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段业。段业在东晋末年大乱中,在北方雄起,建立了北凉,疆土就包括武威。当然,段业这人,用史书上的话说,“业,儒素长者,无他权略,威禁不行,群下擅命,尤信卜筮、巫觋,故至于败”,他是个读书人,谈论文章是内行,讲究心术伎俩,他是不擅长的,是缺乏的。因此,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只能受别人算计,是很难算计别人的。最终,他被手下将军沮渠蒙逊所杀。
在这儿,做为一个君主,一个一呼百应的国君,他是一定有着自己的子女的。
时逢乱世,面对沮渠蒙逊的杀戮,他的子女们一定不会待在武威,等着杀戮,一定会逃向远方的。此时,遥远的滇地,是他们最好的去处,也是最好的藏身之地。
还有一种说法,比前一种更为细致,更为准确,说段家的始祖,名叫段卬。
段卬的名字,在青史上出现,更早于段业,见于《史记》。司马迁用如椽大笔写道:“(文帝)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这个“北地都尉卬”,就是段卬,为了捍边,战死沙场,留名青史。到了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数万精骑,烟尘千里,出北地郡,越居延海,在祁连山麓与匈奴展开激战,取得空前胜利,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并先后设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段卬的玄孙段贞被任命为武威太守,驻防边疆。从此,段家在武威一带繁衍生息,蔓延开来。其后,一个个段家名人,从武威走出,沿着一条青史大道,走向自己的辉煌,走向自己的人生顶峰,其中包括东汉太尉段颎、闅乡侯段煨,西海侯段晖、著作郎段承根,西凉建康太守段信等人。
那么,段家人咋就跑到了云南一带,这事缺乏考证。总之,他们来了,在历史上,再次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长达几百年的一笔。
这一笔的开头,不是段思平书写的。
这个书写的人,名叫段俭魏。
天宝十年,唐玄宗为了开边,为了显示武功,命令鲜于仲通带着八万唐军,旗帜招展地上路了,一直走向滇地。唐军兵分三路,“节度使鲜于仲通,已统大军取南溪路下,大将军李晖从会同路进,安南都督王知进自步头路入”,那浩大的阵势,那鲜明的仪仗,那明亮的刀枪,给南诏军队形成极大的震慑。
南诏军队求和不成,无奈之下,在阁罗凤的带领下,严阵以待,等着唐军。
唐军准备一战灭掉南诏,活捉阁罗凤,驻马点苍山,洗剑洱海。谁知出乎意料,唐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随后,天宝十三年,唐玄宗再次派出李宓统帅十万大军,南征南诏。结果,失败得更惨,连统帅李宓也未逃出,沉江而死,即如南诏人所写,“彼弓不暇张,刃不及发,白日晦景,红尘翳天,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贵衄,元帅沉江”。 这两次大战,段俭魏都盔甲在身参加了,而且是一路军的统帅,“云南王蒙阁逻凤命世子凤伽异、大军将段俭魏迎战于点苍山及西洱河,两败唐兵”。也因此,段俭魏立下了大功,很受阁罗凤的赏识,“以功升俭魏为清平官,赐名忠国,寻拜相”。
这个段俭魏,有的书上有写作段全葛,譬如《南诏德化碑》上就写道,“王审孤虚,观向背,纵兵亲击,大败彼师。因命长男凤迦异、大军将段全葛等,于丘迁和拒山后赞军”,阁罗凤在这里说,自己亲自观看唐军虚实,带兵反击,大败唐军。另一支军队,在自己儿子凤迦异和大军将段全葛的率领下,反击身后的敌军。
从此,段家在南诏朝廷就站住了脚跟,树立了威名,“世为南诏蒙氏将”,执掌着军权,属于大军将。在南诏,“大军将一十二人,与清平官同列。每日见南诏议事,出则领要害城镇,称节度。有事迹功劳殊尤者,得除授清平官”,一旦做了大军将,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很厉害的。
当然,到了段思平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六代,昔日的辉煌已经远去,成为岁月的风景。
段思平的父亲名叫段保隆,是南诏的布燮,“布燮,官名,其宰相也”。但是,我认为,清平官、布燮,都比宰相要低,不过是很重要的官职。总之,段保隆当时是很为显要的,在南诏朝廷算得举足轻重的人物。
段思平的出身有点近似于后来宋朝的赵匡胤,赵匡胤也出身官宦之家,他父亲赵弘殷在后周,掌握兵权,是一方重镇的守将。在攻打南唐時,父子同时上阵,跟随周世宗,立功战场。一次,赵匡胤镇守一座城,他父亲“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坚决不开门,对士兵们说:“父子固亲,启闭,王事也。”将他父亲愣是放在城外待了一夜,第二天才让进城。
赵匡胤和他父亲,一直在后周朝做官。
可是,段家做官,中间却出现了断裂,丢掉了官职。
公元902年,郑买嗣取代了南诏国君,自己建立了大长和国。段保隆的布燮之位,大概也就被取消了,一身布衣,归养田园去了。那时的段思平,也由一个小小的贵公子,变成了一个农家子弟了,陌上放牛,田野耕种。
后来,很多人说,段思平起兵,是为南诏复仇,是继承南诏大业。
这些,显然都是从段思平建国后,国号大理,和蒙世隆的国号“大礼”读音相同,推断出来的,这显然是有违事实的。段思平走上政治舞台,并非是在南诏。再说了,推翻南诏皇位的,也不是杨干贞,是郑买嗣。
他如果出于忠君之心,应当为大长和国复仇,那么,和杨干贞叫板是说得过去了。如果是为南诏复仇,显然找错了对象,因为杨干贞灭掉大长和,恰恰是如了他的心愿啊。
《滇考》上说,“杨干贞篡立,思平图雪国愤,深自韬晦”,这是说得过去的。也就是说,段思平是因为杨干贞灭掉大长和,内心充满了愤怒,想要为大长和报仇,才暗暗开始积蓄力量的。再者,他后来和忠于大长和的高家一拍即合,结为联盟,也是最好的证明。
他和南诏,几乎了无瓜葛,不存在复仇一说,更不存在继承一说。
4
在杨干贞那样“疑忌群下,诛戮不测”的情势下,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充满着惊恐,都试图逃脱灾难,离杨干贞越远越好。逃脱的唯一办法,就是表现得很懦弱,很无能,就如刘备在许都的菜园种菜一样,显得很老土,很乐天知命,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可是,刘备也没有能瞒过曹操,曹操还是将他叫去,青梅煮酒,谈论当世英雄,最后得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结论,吓得刘备筷子落地,脸上变色,借故逃走,流浪四方,最后来到蜀地,占得一片土地,开国称王。
曹操是英雄,刘备是英雄,英雄自然识得英雄,自然能辨别英雄。
段思平韬光养晦,估计做得没有刘备那般到位,因此,被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人开始也不是杨干贞,更不是一个和他一般的英雄,是一个庸才给看出来的。这个人,就是杨干贞的弟弟,名字叫杨诏的。
《滇考》说,“时东川节度使杨干贞之弟杨诏者已贵,闻而忌之”。
这个杨诏,究竟听到了什么消息啊?原来,他私下听到一些有关段思平的传闻,而且,这些传闻都是神乎其神的。
第一个传闻,是有关段思平母亲阿垣的。
杨干贞登基前到处宣传,自己很厉害,很不平凡,是天界下凡的,受着神的护佑。段思平更厉害,他的母亲阿垣就是天神下凡的。据说,在苍山的五台峰下,长着棵千年的老梅树,枝干如铁,虬曲盘旋,多年不结果子。可是,有一年,这棵老梅树就结果了,结的不是梅子,竟然结着个李子。李子见风就长,几月时间,就长得如一个冬瓜那么大。一天晚上,夜静悄悄的,没有谁去触碰,那个李子就自行落了下来,啪的一声摔成两半。一半李子里面,躺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又哭又叫,惊醒了附近一家姓段的夫妇。他俩无儿无女,就把小姑娘收养起来。因为小姑娘长得又白又胖,就取名叫白姐阿妹。白姐阿妹越长越好看,人又聪明能干,村里许多人都前来求婚,但她一个也不喜欢。加上两个老人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就让女孩一直守在自己身边。
那么,段思平、段思良怎么来的?
神话故事继续进行,“其母因过江,水泛触浮木,若有感而娠,生思平,并其弟思良”。这个传说,与刘邦的出生有点相似。在《高祖本纪》里,写到刘邦出生,司马公开头就写,“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也就是说,刘邦不是刘太公的孩子,是龙王的孩子。龙王的孩子,长大当然就是天子,就得君临天下了。
段思平看来也是龙王的儿子,或者河神的儿子。当然,不只是他一个人,他的弟弟段思良也是的。
杨干贞当时还是东川节度使,他的弟弟杨诏也沾着哥哥的光,地位水涨船高,做了高官,手里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想,这个段思平想咋的,难道也有野心想当国君?这不是和我哥哥有同一心思吗?我得想法让他出局,以免将来和我哥哥争夺江山。于是,杨诏就盯上了段思平,“使人贼思平”,派出杀手去暗杀段思平,准备一了百了。这个杨诏的保密工作,一定做得不怎么到位,杀手还没动身,消息就已经走漏,传到了段思平的耳朵里。做为一个地位不高的幕览,自然不能和一个节度使的弟弟相抗衡,也不能坐等被杀,段思平就跑了,一路脚板带风,“逃匿于崇恩寺”。身后,杀手提着匕首,也紧跟而来,到了寺庙前,“见蛛网盈寺门,不入,故得脱”,杀手到了山门前,睁眼一看,庙门上挂满蛛网,心想,这不像有人进来的样子,否则,咋会有蛛网啊?于是,提着匕首,转身走了,去别的地方了。 段思平逃得一劫,擦一把脑门儿的汗,跑了回去。
这些,显然是段思平称帝后,甚至是段思良称帝后,再过了很长时间,才在民间流传出来的。至少在明朝,这些传说就已经广泛流传了。这样的传说还很多,譬如说,段思平骑上马,马儿扬起鬃毛长嘶道:“思平为王,思平为王!”吓得他冷汗直流。他走出门,鸡群看见了,不啄虫子了,一只只扑扇着翅膀咯咯叫着:“思平为王,思平为王。”那些抢骨头的狗看见了,也不抢骨头了,一只只摇着尾巴跑过来汪汪叫着道:“思平为王,思平为王!”最后,段思平都不敢出门了,生怕再有猫啊牛啊蛤蟆啊乱喊,被别人听到,脑袋不保。
这些传说,不可能在段思平位居幕览时就出现了。如果真是那样,在佛教广播的大理一带,即使杨诏不杀他,估计大长和国的国君也饶不了他。因为,当时还是大长和国啊,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君的位子了,威胁到大长和国的国运了。
所以说,这些是后来出现的。
这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英雄的崇拜。几百年过去了,大家再回头看那段历史,觉得段思平很了不起,有着一种帝王的才能,大概是上天派来的,因此,就产生了这些故事,在百姓中慢慢流传开了,一直到今天。
杨诏暗杀段思平的事,在这段时间里,一定没有发生过。那时,杨干贞和弟弟甚至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段思平,一个小小的幕览,谁去注意啊?世界这么大,要注意的事情多着呢,要注意的人也多着呢。
段思平那时仍担当着自己的军职,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当然,在乱世,有着很好的武功,再加上又有着出众的才略,不愁不能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段思平“后积战功,使为通海节度使”,已经是一个方面军的司令了,算得手握大权,可以呼风唤雨了。
此时,他才有了让杨干贞妒忌的资本了。
此时,名满大理的段思平,不用杨诏注意,也就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杨干贞的视野,进入杨干贞防范的对象名单里。
段思平眼见杨干贞使劲杀着自己怀疑的人,也很是担心,因此,就装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暗示杨干贞,自己已经满足于眼前的地位了,绝对不会再产生高升一格的想法,你就放心地做你的国君吧,我对你不会有什么威胁的。本来,段思平韬光养晦,是蒙骗了杨干贞的,可是,“受诏之谮,常欲除思平”,也就是说,杨诏的眼睛很毒,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个段思平是在装愣卖傻,是在掩饰自己。这样的人,心里一定藏着一个远大的目标,不然,他那样掩饰自己干嘛?说白了,这样的韬光养晦,在一般人面前,能骗过对方,在明眼人眼中,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且,随着段思平地位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高,民间对他称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段思平要得天下,凡牧牛放马处,砍柴伐木处,打碓磨面处,会客闲谈处,佥曰:‘思平要得天下。’”于是,杨诏就将自己的猜疑,以及民间的反响,悄悄告诉了杨干贞,哥哥,你得注意段思平,那小子有野心。杨干贞咬咬牙想,看来和我的猜测一样,不能让这个段思平再活着了。他立马派出军队,拿着自己的圣旨,去捉拿段思平,“索捕甚”。
段思平唯一的方法,就是逃走,逃得远远的,起码要逃出杨干贞的势力范围,让其鞭长莫及,徒唤奈何。
自己究竟逃到哪儿去安全啊?投靠对了就能活命,如果投错对象,被对方抓住送给杨干贞,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段思平左思右想,难以确定,决定去秀山祭神占卦。占卦的卦象表明,不要犹豫,赶快去投靠自己的舅舅。于是,段思平“就其舅爨判自匿”。爨判“居巴甸”,也就是今天的建水。这儿有一座山,名判丈山。杨慎后来走遍滇地,游山观水,在他的《云南山川志》中记载:“判丈山,在临安城南二十里。高千余仞,中有三峰,削出如笔架。昔大理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因名,有祠在焉。”临安城,也就是建水。这儿风景优美,山如笔削,青葱翠绿,花红如火,鸟鸣如珠。段思平在这儿,日子过得还是很舒爽的。可是,这儿显然也不安全,因为,杨干贞的士兵,已经闻讯追捕而来。
段思平不能再在舅舅那儿整日游山玩水了,他只有再次流浪,流浪远方。
在《三国志》里,陈寿为刘备做传,结尾评论道:“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陈寿说,刘备才能和谋略,和曹操比,稍有不足,因此,国土狭窄。他在烽火弥漫中,在曹操的一次次打击中,却败而不馁,持之以恒,更大的原因不是为了夺得一块地方,冠冕在身,称帝建元,是担心曹操不能容纳自己,是为了避祸罢了。
段思平的最终起兵,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和刘备是相同的,不为夺帝位,为了避祸患。这个杨干贞,疑心太重,给自己找了一个掘墓人。
5
段思平一路奔逃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还有弟弟段思良,以及董伽罗跟着。在史书中,对于董伽罗的称呼,史家总是带上“军师董迦罗”。这说明,这个人是心有计划,腹有谋略的,相当于摇羽毛扇的孔明一类的人物。
后来,董伽罗在段思平进军过程中,也确是起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但是,当他在逃亡的时候,仅仅只有三个人,此时军师一说,是无从谈起的。一个逃犯,还要什么军师,还需要制定什么胜利大逃亡规划吗?
这三个,和后来的高方,是大理初起时的核心成员,是中流砥柱。
段思良、董伽羅、高方,对于段思平而言,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可以这样说,段思良是段思平此时最为倚重的人,一个在刀光剑影里走出来的人,在阴谋和追杀中奔逃的人,身边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遇见最难以为外人道的事情,甚至不可能对董伽罗、高方说的事情,只有弟兄两个悄悄商量了。段思良是段思平最艰难时的倚靠,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人,更是生死相倚的战友,这层关系,是董伽罗和高方都比不了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段思平事业慢慢做大,段思良的威望,也在慢慢变大,大概是仅次于他的哥哥段思平的。
董伽罗是段思平的智囊,是他理想的具体规划者。
高方是高氏家族的子弟,有着很雄厚的人脉关系,“素与思平善,密遣人招思平”。他是段思平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四个人里,高方此时力量最强,“为善巨守”,掌管着今天的永胜一带的军政大权,“亦有志兴复”。他知道段思平到了建水,而且也不安全,就“密遣人招思平”,告诉段思平,来我这儿吧,我保你安全。
段思平接到信,很高兴,于是,就带着弟弟和董伽罗,挥别舅舅爨判,去投靠高方了。路上,为了避人耳目,三人“皆裂冠,变姓名,为猎者,牵一犬至品甸波大村”,在这儿遇着一个旅店,他们就住了进去。段思平看见店主门前插着一杆戟,用生牛皮包裹着。到了晚上,风呼呼地刮着,牛皮竟然让戟给割破了——这风是够大的。段思平出来,看到后大吃一惊,问道:“是何铦利?得非神戟乎!”怎么这么锋利啊?不会是神器吧?接着他疑惑地问店主,一个旅店,插着一根戟干嘛啊,怪吓人的?店主告诉他,自己插这根戟,不为别的,是为了晚上防备盗贼的。
插一根戟,用牛皮包着,准备防盗贼,这办法也够奇特的。
段思平也觉得对方这样做不合乎生活常理,就告诉他:“防夜莫若犬。”于是,就将自己牵着的那只猎狗给了店主,换取了那根戟。
段思平的手里,终于有了一杆神兵利器,能够纵横江湖,称雄一方了。
但是,冷兵器时代,想要争雄江湖,斩将搴旗,只有利刃,没有宝马,也是不行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直是每个沙场将军的梦。也因此,罗贯中在塑造英雄人物关羽时,再次将赤兔马送给他,外加一把青龙偃月刀。那匹马够长寿的,一直伴着关羽来往天下几十年,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不见衰老。
段思平也渴望有一匹骏马,然后,掌中长戟,胯下宝马,纵横来去,天下无敌。那,才不负为一世英雄呢。
心想事成,宝马于是就来了。
他们第二天离开旅店,走在路上,听说叶镜湖出现了妖精,非常厉害,竟然吃人,“夜出食人,行旅不敢进”。段思平知道后,马上拿着自己的神兵利器赶去了,准备一试身手,再试兵器。他“暮至见水际,隐隐有光如疋练”,远远看去,有白光如一匹白布,一闪一闪的。他忙跑到近处仔细一望,什么布匹啊?是一匹白马,趴伏在那儿一动不动。段思平将马儿拉上来,骑上去,耳边风声呼呼,如电飞驰。此马“乃神骥也,日行数百里,追者莫能逮”。
段思平终于有了骏马,有了长戟,如果能穿越的话,简直可以去虎牢关,和吕布一较高低了。
这些,就不是民间传说了,后来的史书上,都有着明确的记载,虽然有的顺序或前或后,有的内容有详有略,但是,大体都是这样。这,就是有人当时故意制造出来的,是为段思平造声势,或者说,有意宣扬段思平是真命国君,天地神灵都在辅助他。大家跟着他起事,绝对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
制造神话的没有别人,这些神话里,只有他三人,没有另外的人。毫无疑问,这些神话就是他三人制造的,估计董伽罗想的内容最多。否则,岂不愧对军师这一称呼?
这样的神话,在古代,凡是起兵者,大多是少不了的。陈胜准备起兵,就让吴广在寺庙里,晚上点一把鬼火,學着狐狸的叫声道:“大楚兴,陈胜王。”把大家吓得够呛,也惊得够呛。随后,还用朱砂在白布上写下“陈胜王”三字,放在鱼肚子里,大家买了鱼回来吃,剖开肚子一看,吔,有布条,还有字。以后,大家就铁定了心跟着陈胜起事,书写一篇千古传奇。刘邦更是邪乎,喝醉酒后,杀了一条蛇,然后就有人说,自己看见一个老太太哭着道:“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跟着刘邦一起的人一听,刘邦是真命天子,我们得跟着他,舍生忘死,冲锋陷阵。
陈胜、刘邦将神话编造得天衣无缝,段思平也照样如此。
在古代,英雄初起,力量尚小,借此壮威,也借此团结部下,万众一心。
段思平的神话,还在继续讲着,他吃桃子,吃得非常细致,于是,就发现桃核上有着“青昔”两个字,忙让段思良和董伽罗看,然后傻乎乎地问:“这是啥意思啊?”董伽罗白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掐着指头算了一会儿,终于领会其中的意思,告诉段思平和段思良:“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今杨氏政乱,吾当是日举义乎?”
这说明,三人在路上,已经将起兵的计划制定了,时间也敲定了,就是十二月二十一日。此时,即将过年,所有的人都放松警惕,张罗着过年。杨干贞想,段思平也得过年吧,我们也放松一下。谁知,段思平恰在此时起事,这很合乎兵法“攻取不备”的。
三人到了善居,找到高方,坐在一起,叽叽咕咕,说出起事计划。
高方那么点兵,如何能成事?估计还没等举起大旗,就让杨干贞的大军赶来,刀光闪闪,人头落地了。所以,高方想了一会儿,提出一个思索已久的建议,向滇东三十七部借兵。高方细致地分析说:“东方诸部,聚之可得胜兵数万人,动以大义,罔不济矣。”
滇东三十七部,于是走上历史舞台,走上了大理的历史。
如果说,段思平等四人是传奇,那么,滇东三十七部,毫无疑问也是传奇,是传奇里的传奇。
滇东三十七部,属于乌蛮人。
乌蛮人在历史上,由于史书记载零碎,因此,总给人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再加上他们的强悍,他们的铁血,他们的坚韧,因此,就给人迷蒙神奇的感觉。他们“左右配双刀,喜斗好杀”,有着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性情。他们“马贵折尾,鞍无,剜木为蹬,状如鱼口,微容足指”,奔马如飞,来往山林,如一支响箭,嗖地一声飞向远方。他们“多养义士,名苴可,厚赡之。遇战斗,视死如归”,这些勇士有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他们“善造坚甲利刃,有价值数十马者。标枪劲弩,置毒矢末,沾血立死”,这些乌蛮战士器械精良,在冷兵器时代,无敌不摧,无攻不克。
借兵滇东三十七部,是当时打败杨干贞唯一的办法,也是最为快捷的办法。
因为借兵,段思平的队伍迅速壮大,如一把钢刀,斩铜剁铁,一路高歌猛进。
因为借兵,段思平无往不利,无锋不摧,得以迅速击败杨干贞的军队。 因为借兵,从此,大理三百年里,和滇东三十七部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着一种扯不清的关系。
大理立国三百多年,无论是建国时,无论是立国后,也无论是走向尾声时,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滇东三十七部的。
段思平借兵,仅仅是和三十七部的开始。
6
去滇东借兵,段思平是给了诺言,他拍着胸脯告诉滇东三十七部:“尔等协力,我得国必报之,减尔赋粮半,宽尔徭役三载。”
不过,他的诺言,在当时相当于一张白条。因为,段思平啥都没有,现在带着自己的弟弟,还在四处漂泊流浪,还属于一个逃犯啊。到这儿借兵,谁知道他借去后,是胜是败啊。胜了固然好,实现诺言,减免赋税。败了呢,滇东三十七部将血本无归。那,将是十万人马,是一支装备精良能征善战的队伍,是三十七部的生存之本啊。
可是,滇东三十七部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三十七部皆助之。地广人庶,器械精良”。段思平一下子从光杆司令,变成这片地面上势力最强大的人,可以带着大军,横扫杨干贞的大义宁国了。
这次借兵,一句话搞定,简直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在中原历史上,也有借兵的,譬如孙策在袁术那儿借兵,还是用传国玉玺做抵押,最终“兵才千余,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孙策带着这支小部队,恓恓惶惶走向征途,如果不是中途征召士兵,是无论如何难以存活的。
滇东三十七部一句话,借兵十万。
这个奇迹,是几方面促成的。
首先,是段思平的为人。历史对段思平的记载,实在太少了,即使在不多的记载里,也插入了大量神话,弄得神神秘秘的,将他的真性情反而遮挡住了。从段思平借兵中,一句诺言,获得滇东三十七部十万大军来看,他和中原历史上一个著名帝王相似,这人就是其后的赵匡胤。对于赵匡胤的总结,历史学家是不够全面,他们只看到了赵匡胤的武功,赵匡胤的勇敢,却忽视了赵匡胤最大的人格特点,就是大度、直率、一诺千金。在他的手里,所有降王,一个没杀,都养着,过着安闲的日子。有人曾私下劝他,将民愤最大的南汉王刘鋹杀掉。赵匡胤说:“他如果不作恶,也不至于亡国。”刘鋹做君王时,经常赐毒酒给大臣。做了俘虏后,一次赵匡胤赐他酒,他以为毒酒,就大哭着道:“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赵匡胤笑笑,拿过酒来自己喝了,再给他倒上一杯。建造宫殿时,他“令洞开诸门,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在历史上,赵匡胤可能不是最为英明的皇帝,但他是一个最具人性的皇帝,最具仁慈心的皇帝。
段思平一定有着这样的风采,让人一见亲近,一见倾心。让人一见之后,可以相信,他是一个可以交心的人。
这,是段思平的魅力,是段思平具有巨大威望的基础,也是段思平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当然,这次借兵能够成功,还和滇东三十七部的性情有关。这些粗豪的汉子,有着一种纯粹,一种天然的性格,在他们眼中,好人是值得付出一切的,包括他们的力量,他们的财产,他们的生命。他们有着一种“一面之缘,生死以交”的朴直,有着一种不藏不掖的真性情。
再则,杨干贞的为人做事太差了,此时已经引得天怒人怨,大家都忍不住了。因此,段思平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史书记载,段思平“借兵于东方黑爨三十七蛮部,会于石城”,也就是今天的曲靖。《滇考》记载,“会于石城,众十余万,鼓行而西,所向无敌”。
这天的时间,恰好是十二月二十一日。
大理国建立时间,是937年,属于后晋天福二年。后来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段思平起兵时间,也在937年,这显然又犯了主观错误。试问,段思平的兵锋再强大,也不可能九天时间,就完成了从曲靖到大理一路的攻城略地、大败杨诏军、追杀杨干贞、建基称王的事情。因此,他起兵的时间,最迟也在公元936年的12月21日。
十万大军,别说攻城拔寨,就千年以前的路况来说,空着手跑,也很难在九天内跑到。四百多年后,明代文人从此地经过,所见路况,仍以“崎岖万里入遐陬,尚觉山川是壮游。倒海鲸波奔石马,极天鸟道凿金牛”的诗句,将之比于战国时代的蜀道,状极艰险难行。
路途艰险,可是段思平的大军进展显然还是很顺利的,不久,“师至河尾”, 此地险要,曾见诸文字记载,“至河尾,即洱水之下流也;架木为梁,长十五丈余,穹形饮水,睨而视之,如虹蜺然”,那时,河水宽广,激流奔腾,河上有一座桥,如彩虹一般。在这儿,顺河而下,大约有一里路,就是石门,更为险要,“巨石橫楣,号石马桥,为群波争道之地,悬流奔注,云涛雪浪,声闻数里”。这座桥的西边,有一道关,就是著名的龙尾关,为羊苴咩城的锁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有诗歌说此地“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越嶲郡开通汉使,吐蕃兵结覆唐师”。
杨干贞派自己的弟弟杨诏带着大军,就驻扎在这儿,凭着强关阻击段思平大军。大义宁的军队,显然是很强大的,因此,给段思平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晚上睡下做起了噩梦,“梦人斩其首,又梦玉瓶耳缺,又梦镜破,懼不敢进”。
当年,晋文公和楚国在城濮之战中,也曾做过相似的梦。
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军队在城濮相遇,准备展开大战。晋文公面对楚国盔甲鲜明的大军,感到很慌,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其脑,是以惧”,梦中他和楚成王打架,被楚成王摔倒在地,而且,楚成王还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脑髓。第二天他醒了,十分害怕,告诉了自己的舅舅狐偃。狐偃听了,忙开解他道:“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好梦,你面朝天,得天相助。楚成王趴着,在向你认罪,我们将大败他们。
晋军此战,果然大败楚军,夺得霸主地位。
段思平在河尾做梦,心情和晋文公很相似,思想负担太重了。第二天一醒,他将梦中情景告诉了董伽罗。董伽羅不愧是军师,和狐偃一样,忙祝贺段思平,此次进军一定成功,而且,段思平一定能称帝。他分析道:“三梦皆吉,进也。公为丈夫,夫去首为天,天子兆也;玉瓶去耳为王,王者兆也;镜中有影如人,有敌镜破则无影,无影则无敌也。”说完,他还补加了一句,“三梦皆吉,进也。” 董伽罗心理学还是很不错的,一通话,不但抚平了段思平内心的沟壑,也鼓舞了士气。
段思平部下将士面对杨诏的军队,面对如此险关,心里也同段思平一样,很是惊慌,现在听了董伽罗的话,气势马上鼓足了,摩拳擦掌,等着一声号角,马上冲锋。
可是,面对强大的敌人,究竟从哪儿进军啊,大家一时都叽叽喳喳的,拿不出主意。此时,河边走来一个洗衣妇女,提着篮子,告诉他们:“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说完,妇女一闪身不见了。
全军一听这话,心想,那不是神仙吗?竟然有神仙来指点我们,而且,连国号都给取好了。看来,这次起兵,一定会一战成功。
這些,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事,是段思平和董伽罗玩的双簧,也是为了鼓舞士气。见士兵们士气大盛,段思平马上指挥军队,开始进击。军队分为三支,骑兵为一支,从河尾涉水渡河,进攻敌人。步兵呢,分为两支,从上沙坪和下沙坪进军,三路齐头并进。顿时,号角声声,旗帜招展,马蹄如鼓,征尘如云,三支军队如三支箭镞,射了过去。杨诏的军队,也拼死抵抗。一场血战,随之展开。
战斗结果,段思平军“乃得过江,击诏等杀之”。
段军大胜,大义宁军大败,总指挥杨诏被杀。
羊苴咩城已经无险可守,段思平的军中号角,已经可以隐隐约约传到城里了。再不走,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杨干贞唯一的办法,就是“闻诏等军败,出奔”,跑了。
段思平带着军队,一路马蹄嗒嗒,盔甲鲜明,走进了羊苴咩城,建立大理国。
羊苴咩城,有人记载其布局道:“上重楼,左右又有阶道,高二丈余。甃以青石为蹬。楼前方二三里,南北城门相对。太和来往通衢也。从楼下门行三百步至第二重门,门屋五间,两行门楼相对,各有榜,并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宅也。入第二重门行二百余步,至第三重门。门列戟,上有重楼。入门是屏墙,又行一百余步至大厅,阶高丈余。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两边皆有门楼,下临清池。大厅后小厅,小厅后即南诏宅也。客馆在门楼外东南二里。仅前有亭,亭临方池,周回七里,水深数丈,鱼鳖悉有”,这儿有坚固的条石城墙,有城门如铸,有各个机关:热闹繁华,易守难攻,兼而有之。整体上,羊苴咩城地势也极其优越,此地“西倚苍山之险,东挟洱水之阨,龙首关于邓川之南,龙尾关于赵睑之北”,是一处十分牢固的地方。从此,三百年的大理王朝,就出现在苍山洱海间,出现在历史深处。
这年,段思平44岁,登上宝座,成为大理国的太祖皇帝。
7
段思平登基之后,事情千头万绪,百废待举。
摆在他面前最为急迫的事,是将杨干贞势力完全清除,不然的话,死灰复燃,大理朝将会面临倾覆的危险。这点,在每个朝代建立时,无不如此。于是,段思平派出精骑,分派任务,一定要抓住杨干贞,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杨干贞“战不胜,率妻子走永昌,欲入缅国,以图恢复”,他想去缅甸借兵,再杀回来,和段思平一决雌雄。跑到万箭树这个地方,后面尘土飞扬,段思平大军追上。面对众叛亲离,在逃无可逃中,杨干贞唯有一声长叹,拿了一根绳子,吊死在一棵树上。他的亲属一个也没逃脱,全都成了俘虏,被抓回去。也有的史书记载,说段思平活捉了杨干贞,逼迫他做了和尚,从此古寺斜阳,诵经念佛,终老余年。这个说法,大概是为了表现段思平的大度、善良吧,但是不现实。段思平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做事首先得从利害关系出发:杨干贞做了八年皇帝,一定有着自己的基础,有着自己的势力,如果将他放出去做和尚,难道不怕他召集旧部,东山再起吗?
所以,前一种说法,更合乎历史的真实。
至于地名万箭树,大概是后来取的,以杨干贞吊死的那棵树命名的,文字记载,“干贞缢于此,万众攒射之,故此地缘树得名”。而且,此后在此地形成了一种仪式,有人在此经过,一定会用箭射树,以至于“树高百尺,而镞在树者如刺猬然”。这个记载,见于《滇史》,说大家这样做是为了攘除灾害,远离祸患。明洪武年间,有一个中原文人程本立,骑马扬鞭,来到滇地,经过这儿,曾见到这棵树,并以诗纪行道:“行人好怪亦何愚,万箭空存树半枯。一日风颷纷羽镞,百年霜露此根株。侧身飞鸟惊还落,抱子哀猿穷更呼。斩伐未能吾所愤,独骑官马向山隅。”程本立来此时,距离杨干贞死去,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夕阳下,树木仍在,已经半枯。羽箭插树,随风而动。可是,古人已经远去,那场烽烟早已消散在斜阳影里,唯有飞鸟哀鸣,空山猿啼,旅者骑马走在暮霭苍苍里,走在山色有无中。
建国八年的大义宁,就这样在一阵乱箭中,化为了历史的一声叹息,杨干贞也随着他的时代走远。杨干贞在位,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功绩,他唯一留下的,就是怀疑,就是杀戮,就是捉拿,就是战争。
这八年,是这片土地上最为动荡的八年,最为喋血的八年。
杨干贞的死,标志着乱局的结束。
接着,段思平将杨干贞大义宁朝的奸佞,全部清除出去,“尽逐杨氏邪臣,除苛令”,从而使得朝堂一清,有一种清风明月在眼,春暖花开在心的感觉。
杨干贞的制度,也全部被废除,大理国制定出新的制度。段思平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点,很合乎中原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话,“君犹船也,民犹水也,水能载之,亦能覆之”。而且,他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就是大力发展生产,使百姓远离刀兵,远离战争,远离烽火战伐。
当然,奖赏功臣,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不处理好,是会引来大乱的。当年的刘邦,取得天下后,一天,看见将军们坐在一起,叽叽咕咕商量着什么,就问军师张良:“他们干嘛啊?”张良告诉他,在谋反。刘邦大惊,问为什么。张良说:“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刘邦听了,忙册封功臣,才免除一场大祸。
段思平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开始册封。功劳最大的,当然是军师董伽罗,这人大概能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更能制定制度,治国安邦,因此,段思平“封董迦罗为相国”,就在朝廷帮着自己治理国家。 高方呢,“为岳侯,分治成纪、巨桥等地”,他分得一片土地,成为一方诸侯,骑着马挥挥手,走向他的封地。后来,高家的权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强大。高氏子孙轻袍缓带,走进了朝廷,执掌起政事,将段氏国君架空。
段思平的舅舅爨判,在最为紧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利害,保护自己两个外甥和董伽罗,在中原来说,算是救驾之功,很大的!再加上又是皇亲国戚,被封为巴甸侯。从史书上猜测,他本来的封地可能不是巴甸,是通海,可是“判僻嗜山水,巴甸多佳山……判爱其山,不欲徙封”, 爨判喜爱故乡山水,哪儿也不愿去,于是,段思平就将这片土地分封给了他。从此,爨判每日悠游山水,以尽天年。
滇东三十七部,按照诺言,三年免征赋税。三十七部这次出军,既显示了自己的势力,骑马扬刀,在大理国奔驰了一番,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很高兴,再次战马飞驰,旗帜招展,回到了滇东。
只有段思良,史书没有记载怎么赏赐,大概是王爵吧。
总之,全国气象一新。整个大理上下臣民,都喜乐融融,开始了一种不同于过去金戈铁马的生活,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没有战伐,没有杀戮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将延续三百多年,直到大理国灭亡。
这种和平,这种安宁,在段思平时代,就开始了制度规划。
他登基之后,因势利导,确定佛教治国的理念。
大理是一个佛国,走在这儿,佛塔如林,佛寺掩映,大德名僧,袈裟锡杖,静静地走在丛林寺庙里,走在山间小路上。远山深处,庙宇的一角时时在绿色里露出,向晚的钟声,在一声声回荡。这儿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供着佛,垄耕田亩,刈禾陌上之余,都会念着佛经,一脸淡静,一脸的慈善。鉴于南诏时期,铁血征战,血涂于野,民死于壑;鉴于南诏灭亡,社会分崩离析,朝代今是昨非,号角日日响起,战伐连年不断。段思平开始有意识地提倡佛学,“祠秀山神”显然成为这个制度的起点。当年,他逃亡时曾在秀山占卦,是山神告诉他,去投靠自己舅舅的,从此春风得意,一路走来,走到帝座上。因此,山神是要祭祀的,他隆重举行仪式进行祭拜。随后,开始建造佛寺,铸造佛像,“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八年铸佛万尊,显然有些过分,走向了一个极端。但是,在他的倡导下,从此,这一方土地上戾气销尽,刀光剑影销尽,“惟白人事佛甚谨,故杀心差少”,诵读之声,家家响起,翰墨之气,拂之不去。
他为这个国家,还确定了文治之道。
昔日的南诏,无日不战,无年不战,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尤其郑仁旻进攻前蜀的失败,显然对他影响很深。而且,他也在那场战争的后遗症中,历经劫难。他登基之后,止戈为武,远离战争,远离刀枪。他称帝的时候,中原一片纷乱,后晋的范友光等三镇节度使,举起叛旗,一起对抗后晋皇帝石敬瑭,战火绵延,啼哭遍野。也是在这一年,紧靠大理的后蜀,更是经历风波,后蜀开国君主孟知祥“七月卒,年六十一”,他的儿子孟昶继位,正处于主少臣疑的时候。
他面对中原如此乱局,一直保持着一种和平态度,从未想到出兵蜀地,争一席之地。以他当时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也可能会取得成功的,可他没有。
当然,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他在位仅仅八年。
八年后,他离开这片土地,离开这片江山,成为一位历史人物,成为昨夜天空的一粒星辰,至今,仍熠熠生辉,照在竖行文字的天空。
八年中,他做了很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一片歌声,一片希望。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问题,甚至是痼疾,难以根除。
他采用的分封制,和中原几千年前的周朝近似,有利,也有弊:朝廷在盛世时,可以指挥各诸侯,各部落,上下一心,如臂使指。可是,一旦朝廷力量削弱,这些诸侯相应的力量就变大了,就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有时甚至反过来掌控朝廷,指挥君主了。大理国中后期,几乎一直都是这样的。大理国田野平静,民耕远畴,炊烟袅袅,鸡鸣声声;可朝廷和各部间,始终摩擦不断,争夺不休,直到国家灭亡。
其次,他仅仅将大理国的轮廓整理好,还没有很好地整合内部,就撒手人寰了。这样,内部水乳交融般的结合,一直没能实现。尤其大理国和滇东三十七部的关系,更没有处理好,以至于以后多次发生战争,消耗了双方的力量。
另外,只重视佛教治国,没有重视用其他文化来补救,走向了一个极端。后来的国君虽然对这点有所认识,进行了大力补救,但由于积习难改,习俗养成,以至于国民文治有余,武功不足。
这些,和其贡献相比,都是很小的,也因此,段思平在世的时候,就改变了南诏时的荒凉衰败气象,就出现了“远近归心,诸彝君长各来贡献”的繁荣状况。多年后,有人走过大理田畴旷野,见百姓躬耕,平田无垠,水烟袅袅,“蕉叶碧逾净,榴花红更明”,到处一片花红叶绿,风景宜人;“金盌冰蔗浆,银盘烂蕉黄”,家家生活安乐,美食在桌;“小树香橼子,疎篱匾豆花”,一片田园风情,和乐宁谧。因此,发出“谁似夷民乐,欢呼醉即狂。妇人无妬忌,儿女各成行”的赞叹。
这些,都是这个名叫段思平的人一手開创的。
这个一生历经艰难的国君,死年五十二岁,正在壮年,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
他登基后,鉴于前朝的战乱,鉴于国君的无能,曾严格规定,“皇族直系,六岁习文武,十岁善骑射,十三演阵操兵,十五文能诗词牍文,武能带兵打仗,无能者,皇子难登大位,将以皇族文武全才有德者荐为国君”。接着,他又感到不放心,如果皇族之人全都昏庸,那该咋办?他再次补充道:“若国中皇室无良才,朝中若有文武双兼大才德者,可立为君,贤者居之。”
这,是古今帝王中唯一说出此话的人。仅此一句话,可见他的风度,他的胸怀,真正做到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史书赞颂宋太祖,说他“绝武夫藩镇跋扈专制之患,开文学德化昌兴繁盛之风,启有宋三百延绵之基,功业之盛,伟哉”,就这点,在西南大理国这片土地上,用在段思平身上,也不为过分,不为虚夸。
他是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应当得到歌颂,也应当得到后人的尊敬。
编辑手记: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说大理段氏皇族出身中原武林世家,所谓“武林世家”确如老先生所言,其地方却并非中原,而是西北边陲的甘肃武威。据《南诏野史》载,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其祖上为南诏国主阁罗凤的大军将,此人即为天宝战争中帮助南诏屡立战功的段俭魏,段俭魏传六世而至段思平。段思平先后经历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等人引起的政治乱局,在滇东爨部的帮助下杀死杨干贞,建立大理国。平定内乱建立新国的段思平,一改南诏后期的对外政策,大兴文治、远离战争,从而开创了西南边地三百年的稳定局面。
这两个王朝,一个是中原的大宋朝,而另一个则是西南一角的大理国。
它们不只是时间上相似,王朝寿命长度相似,一些治国政策暗合,甚至一些国君登基治国的方法也很是相似。其中,就包括它们的开国之君。
宋朝的开国之君是赵匡胤。
大理的开国之君,就是段思平。
1
赵匡胤出生在乱世,那时是五代十国,中原天下,由大唐的统一,最终走向了分裂。此时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军士战死疆场,百姓死于沟壑,“当是时,人各自以为君,而天下无君。民之屠剥横尸者,动逾千里,驯朴孤弱之民,仅延两闲之生气也无几”。赵匡胤在乱世中学得一身本领,后投效于一代明君柴荣,凭着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他重视农耕,注重文化,减低赋税,制定礼乐,让一个国家重新回归礼仪谦让,回到文质彬彬中,从而建立了长达三百多年的青花瓷般的大宋,上追盛唐,成一代大观。从而,红牙檀板里,“庭院深深深几许”,在高楼深闺里传唱,在小巷人家里流响;“东风夜放花千树”,在柳陌清风里飘荡,在胡弦琵琶中飞扬。
段思平也是如此,也出生在乱世,长大后走上社会,骑着战马,仗着一杆长戟,在西南一角,于鼙鼓号角声里,打下一片江山,建立了大理国。从此,三百多年间,木叶声在这儿响起。月夜下,山歌中,有情侣双双笑脸相对,正如诗人所言,“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落落岭西窗”,这儿一片闲雅,一片宁和。
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弹指一挥,时光早已过去千年。英雄也骑着战马,带着他们的功业,他们的传奇,走进了历史的那一端。
今天,沿着千年的岁月小径走去,一步步走向国家复兴,走向未来。那一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也不应忘却。因为,这是我们民族一路走来的一段脚印,一段马蹄踏过的痕迹,就如射线上的一个点,如果忘记,这条射线将会有一段留白,将让我们难以很好地回望来路,回望我们的过去。
如果忘记,这将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背叛。
段思平出生于893年,这年,是唐昭宗景福二年,中原乱局更甚,出現一幅“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的惨景;呈现出一种“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的荒凉。大唐此时已经失去了对藩镇的控制,变成了彻底的傀儡,自身安全朝不保夕,更遑论国家。这一年,蜀地藩镇王建和凤翔藩镇李茂贞展开作战,王建挥军猛进,“败东川、凤翔兵于利州”;这一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征讨义子李存孝,一路追杀,一路尸体铺道;也是在这一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勒兵不解,请诛杜让能然后还镇”,唐昭宗无奈,最终下令杀死自己的宰相杜让能,才换得李茂贞不再围攻长安。总之,这一年的中原,每一处地方都是战场,每一个角落都有烽烟。
在西南,此时尚属于南诏国时期。
此刻的南诏国,和中原的大唐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处于“自劝龙晟至世隆以来,侵蜀伐安南,用兵五十馀年,帑藏不给,横敛于民,上下倶困”的境地,百姓几无活路,荒野少有人烟,少有鸡鸣狗吠之声。朝内,权臣郑买嗣已经一步步掌权,瞪大眼睛,开始觊觎着南诏国政权。
不久,郑买嗣开始篡位。
期间,他弑杀了两位南诏国君主,第一个是蒙隆舜。蒙隆舜“多嬖幸,淹留鄯阐,纵杀戮,失下人心,买嗣密令竖臣杨登弑之,而立其子舜化真(贞)”。郑买嗣随后广布心腹,和部下商量,清除异己,聚集力量。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就派出一匹快马,送信给舜化贞,“诱化真(贞)归中都,化真不知,轻车西回,入宫被逆”。
902年,郑买嗣建立大长和国。
这时,段思平才9岁,是一个地道的孩子。
这些,都和段思平的关系不大,因为,他当时还骑着竹马和他的弟弟段思良玩耍呢。
二十七年后,段思平36岁,已经是人生最蓬勃的岁月。
此时,大长和国再次上演弑杀君主的大剧。这次,被弑杀的不是别人,是郑买嗣的孙子郑隆亶。“隆亶,后唐明宗丙戌天成元年即位,年十二岁,明年,改元天应”,其实不满十二岁,做了三年皇帝,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小孩子做国君,最担心的是权臣,稍不注意,就被权臣给收拾了。权臣随后就会自己坐上国君的位子,发号施令,建国改元。这次进行弑杀行为的权臣,不是一个,竟然是两个,组团弑君,一个叫杨干贞,一个叫赵善政。
赵善政和杨干贞估计关系不错,几乎无话不谈,不然的话,搞弑杀这样的高风险事情,他们不可能相互商量。因为,稍不注意,那是要掉脑袋的,甚至家族毁灭的。
赵善政是大长和国的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可手里没有兵权,因此,他想弑君,有心无力,徒唤奈何。杨干贞则相反,是大长和国的东川节度使,手握兵权,我武唯扬的,属于实力派人物。
赵善政就给杨干贞去信,告诉他,现在的国君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如果想学郑买嗣,想篡位,现在正是机会,赶快来吧,我做内应,不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于是,杨干贞就骑着马,气势昂扬地来到了鄯阐城。这家伙手段干脆,心狠手辣,“以朝见入东京,毒杀之,伪谥恭息”,他用下毒的方法,就这样将大长和国的小皇帝杀死了。
这事,既然赵善政和杨干贞都有份,两人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接下来,两人就面临着权力分配的问题。
杨干贞毫无疑问,是大长和国皇族的仇人,“干贞欲自立,畏郑氏族多,恐有变,乃推侍中赵善政立之”,他想当国君,可是,又觉得仇人太多,因此没敢当,让给赵善政。
赵善政呢,在整个弑杀事件中,没有亲自拎刀子冲在前面,属于幕后摇羽毛扇的人物,出面做皇帝,还是能为政敌所勉强接受的。 而且,赵善政显然早已在私下里为自己登基做好了舆论宣传。
这儿的人信佛,信神仙之说,“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者皆有佛堂”,所以,宣传自己最好的方法,就说自己有天命,本来就是天界派下来当国君的。于是,整个都城,那段时间都在议论着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赵善政的,说他“微时,采薪山中,午寢,梦神为具薪。明日复然”。这个神仙看来也是很无聊的,帮赵善政辛辛苦苦砍柴,辛辛苦苦捆柴,累死累活的,干嘛不一步到位,给他一个大大的金元宝,不就不用帮他做苦工了吗?但是,这一带的人相信这些,并无疑惑。接着,更奇怪的流言产生了,说赵善政那天没事,背着手在路上漫步,咚的一声,“天落石于前,石裂,有朱文曰:善政为天子”。
杨干贞虽然是枭雄,虽然很嗜血,虽然很热衷于国君的位子,可是也信佛也信神的。他想,看来立赵善政为国君,既能避开仇敌的反对,又顺应了天心,自己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呢?到时,自己将他供起来,让他当一个傀儡,而自己做一个权臣。于是,杨干贞就很痛快地推举赵善政为国君。
赵善政呢,眉飞色舞,毫不客气地登基了。
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改元尊圣”。
此时,段思平还是一个幕览,一个品级不大的将军,还入不了赵善政的眼睛。显然,段思平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奋斗。
而中原的赵匡胤,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并且坐在宫里,开始图上作业,和赵普一起,准备统一天下,削平群雄了。
和赵匡胤相比,段思平有点大器晚成。
2
说实话,郑买嗣取代南诏,是一种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有利益的同时,也有着弊端。他取代南诏国,固然结束了南诏国和中原长达五十年的战争,取得了和平。但是,他同样也开启了另一事端,就是让一些野心勃勃的枭雄,都有了榜样可学。
于是,他们闲下来的时候,都睁大眼睛,也都瞄准国君的位子,总想找个机会,学着郑买嗣的样子,把自己的国君宰了,然后登基称帝。
杨干贞杀了郑隆亶,帝位落在了赵善政的头上。杨干贞表面上笑嘻嘻的,弥勒佛一样,心里当然很不平衡:咋的,弑君的恶人我当了,便宜让你赵善政得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便宜事?你别偷着乐,你等着,有你后悔的时候。
两人在合作的时候,同时也就有了隔阂,有了矛盾。
明显的两人互相合作,又互相利用着。赵善政利用杨干贞弑君,让其弄得一身的臭名,到处树立政敌,自己却大做好人,取得帝位,临朝称制。杨干贞呢,也利用赵善政做挡箭牌,暂时替他抵挡外来的暗箭,以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则悄悄躲在后面创造条件,磨快刀子,为进一步行动做准备。
杨干贞劝说赵善政,斩草要除根,不然的话,你的皇位是坐不稳的。他积极出谋划策,撺掇赵善政,如郑买嗣当年大杀南诏皇族一般,刀光横扫,鲜血纷飞,“尽杀郑氏后,髫稚无孑遗”,大人小孩一个不留,全部杀掉。一阵血雨腥风,大长和国的皇族烟消香灭,威胁没有了,仇人消失了。同时,对于忠于大长和国的臣子,也进行着压迫,甚至杀戮,“买嗣旧臣高氏等不平,然畏干贞,皆变姓名自匿”。这个高氏旧臣,显然就是高赞及其家族。看来,面对掌握着军队的杨干贞,他也没有办法,敢怒而不敢言。杨干贞呢,大概也怯于高氏的势力和威望,也不敢怎么的,只要你退出政局,不和我为难,我也就得过且过。
高赞最终退出,归隐田园,锄豆南山去了。
杨干贞大大松了一口气,眉眼舒张起来。
他从赵善政的舆论宣传中,也慢慢领会到,自己得加强舆论宣传,为将来登基创造条件,铺展道路。首先,他偷改了履历,说自己根本不姓杨,自己应该姓蒙,是南诏的王子,“母弥录,有殊色,蒙隆舜私之,有孕,后适渔人杨氏,生干贞”。这一来,杨干贞假如有一天夺得帝位,也就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为什么?人家是拿回属于自己家的东西,不可以吗?当然,要做国君,还得有天命才行。于是,神仙之说,再次散布于大天兴国的角角落落。大家没事了,就凑在一起,唧唧哝哝地谈论着,说杨干贞小时候跟着继父打鱼,继父拉渔网的时候,低头朝水里一望,顿时傻了,网也忘了拉,“见水中有人,龙衣冠冕,凤鸟白光之祥”,不是别人,竟然是杨干贞。
这样的舆论,随风飘散,传遍全国,当然也传入到赵善政的耳朵里。
赵善政不傻,自己的伎俩,别人现在依葫芦画瓢地玩着,四处宣扬着,他就是睡着了也明白对方是什么目的。他想,自己得限制一下杨干贞的权力了,不然,用不了多久,自己的君位就会让对方夺去,说不定自己也会步郑隆亶的后尘,喝上一杯要命的毒酒,一命呜呼。
当然,他一时又不知如何办,毕竟,这皇位是人家让给自己的啊,自己总不能刚上台,就将对方一脚踹了吧?那样的话,大臣们会议论自己的。
这时,一个幕僚踅摸过来,一句话提醒了他。那人说,国君你傻啊,你被杨干贞卖了,还在帮着对方数钱呢。
赵善政一愣,心说,我这样的智商,只有我玩人的,谁还能玩我?
幕僚告诉他,“干贞以恶名归人,旋欲自利,计甚狡也”,杨干贞这人,将国君弑杀了,怕别人说他是弑君之贼,于是,就将国君让你暂时先当着,其实是在向世人证明,弑杀国君,不是他愿意的,是受你指使的。等到一切都铺垫好了,事情都摆平了,他一定会收拾了你,到时就说为被弑的国君报仇,然后自己登基。
别说,这个幕僚还正说中了杨干贞的心思。
杨干贞让赵善政先做国君,是有着这样的心思的,不然,他不会干这样的傻事,自己辛苦一场,好处让别人得。
赵善政让幕僚一句话点通了,忙请教自己该怎么办。那位幕僚告诉他,“宜解其兵柄,以渐除之,不然,祸必及”。
这个幕僚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后面出的主意,则显然有点馊。既然知道对方篡位在即,为什么还要“渐除之”?既然是“渐除之”,为什么又要解除他的军权,这不是有意激怒他吗?经过上一次弑杀事件,赵善政应当很清楚,杨干贞这家伙办事是极为快捷的,快刀斩乱麻,要么不做,做起来就雷厉风行,不给别人任何反击的机会。他一旦惹恼杨干贞,杨干贞反击起来,不是一样迅雷不及掩耳吗? 此时,赵善政最为正确的方法,就是凭借国君的地位,马上下一道诏令,在宫廷上将杨干贞抓起来。然后以替郑隆亶复仇为名,将之一刀两断,就万事大吉了。
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一板一眼地按照幕僚的话去实施,从此,“待干贞恩礼寖衰,凡干贞所有请乞,辄不许”,他对杨干贞不再友好,杨干貞有啥要求,他眼睛一闭,手一摆,不同意。
杨干贞马上就感觉到了,一个久经政坛的老手,在血海里爬滚过来的人,还能没有那么点敏感性,那样还能在江湖上混?
更何况,杨干贞已经将登基的一切坎坷都铲平了,正在寻找借口,准备让赵善政滚蛋呢。现在气呼呼地火直冒,借口都不用找了,马上再次发动兵变。杨干贞“大怒,拥兵入朝,废善政,幽杀之,伪谥惠康”,他将弑杀皇帝当做砍西瓜,想着就来。
赵善政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大天兴国就寿终正寝了。
这个速度,比当时中原王朝十年换一个朝代还快。
杨干贞登基,建立了大义宁国,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地做了国君。
杨干贞这个人,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弑杀了两个国君,才夺得大位。他弑杀别人,现在自己做了国君,显然也缺乏安全感,生怕有一天一不小心,就被别人也弑杀了。做坏事的人,做到后来胆战心惊,那是常有的事情,不足为奇。可是,这样的毛病一旦出现在一个国君的身上,倒霉的就是臣属了。知道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吗?就是因为他的叔伯弟弟高纬做皇帝时,和他聊天,有一次谈到他冲锋陷阵的时候,高纬说,以后注意安全啊,别冲锋在前。他笑着说,一旦牵扯到自己家事,就忘记了安全。这话,本来是套近乎的,意思是自己冲锋陷阵,既是为国事,也是为家事,所以才不顾生死。高纬一听,什么?这是你家事?你想篡位啊?于是,几天后就赐给兰陵王一杯毒酒。还有他的叔叔高济,过去,自己的几个哥哥都做了皇帝,死了,按照顺序应当到自己了,高济喝醉了酒,就随口开了一句玩笑:“计次第亦应到我。”按照顺序应该临到我做皇帝了。高纬登基后听说了,马上派出一个刺客,“阴使人杀之”,将自己叔叔给暗杀了。
杨干贞多疑和残暴,和高纬有得一拼的。
他在位八年,“疑忌群下,诛戮不测,贪虐无道,中外咸怨”。他很担心别人将自己的位子抢了,担心别人发动政变,弑杀自己。总之,他的国君当得胆战心惊,睡觉都不安生。要安生,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怀疑的对象都给收拾了。于是,他杀人不需要罪名,只需要怀疑。也因此,杀得所有的大臣,一个个胆战心惊的,每天上朝,还不知道能不能囫囵着下朝。
他不只是将眼珠子瞪着朝内的大臣,也开始瞪向了朝外的将军,尤其那些掌权的节度使。因为他自己就是节度使,就是将军,就曾闯入朝廷,弑杀了国君啊。
他猜测,别人大概会学样子吧。
于是,他的眼睛就扫描到了一个人,放着凶光,盯住不放。或者说,一个人进入到他的视线,再也走不出去。这人,就是段思平。
3
段思平出身于将门之家。别看他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很贫寒,不再是朱门大户,不再是高楼林立了。可是,如果翻一下段家的履历,是非常惹眼的。史书开头就说,“段思平,其先武威郡北人”。有一种说法,说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段业。段业在东晋末年大乱中,在北方雄起,建立了北凉,疆土就包括武威。当然,段业这人,用史书上的话说,“业,儒素长者,无他权略,威禁不行,群下擅命,尤信卜筮、巫觋,故至于败”,他是个读书人,谈论文章是内行,讲究心术伎俩,他是不擅长的,是缺乏的。因此,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只能受别人算计,是很难算计别人的。最终,他被手下将军沮渠蒙逊所杀。
在这儿,做为一个君主,一个一呼百应的国君,他是一定有着自己的子女的。
时逢乱世,面对沮渠蒙逊的杀戮,他的子女们一定不会待在武威,等着杀戮,一定会逃向远方的。此时,遥远的滇地,是他们最好的去处,也是最好的藏身之地。
还有一种说法,比前一种更为细致,更为准确,说段家的始祖,名叫段卬。
段卬的名字,在青史上出现,更早于段业,见于《史记》。司马迁用如椽大笔写道:“(文帝)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这个“北地都尉卬”,就是段卬,为了捍边,战死沙场,留名青史。到了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数万精骑,烟尘千里,出北地郡,越居延海,在祁连山麓与匈奴展开激战,取得空前胜利,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并先后设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段卬的玄孙段贞被任命为武威太守,驻防边疆。从此,段家在武威一带繁衍生息,蔓延开来。其后,一个个段家名人,从武威走出,沿着一条青史大道,走向自己的辉煌,走向自己的人生顶峰,其中包括东汉太尉段颎、闅乡侯段煨,西海侯段晖、著作郎段承根,西凉建康太守段信等人。
那么,段家人咋就跑到了云南一带,这事缺乏考证。总之,他们来了,在历史上,再次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长达几百年的一笔。
这一笔的开头,不是段思平书写的。
这个书写的人,名叫段俭魏。
天宝十年,唐玄宗为了开边,为了显示武功,命令鲜于仲通带着八万唐军,旗帜招展地上路了,一直走向滇地。唐军兵分三路,“节度使鲜于仲通,已统大军取南溪路下,大将军李晖从会同路进,安南都督王知进自步头路入”,那浩大的阵势,那鲜明的仪仗,那明亮的刀枪,给南诏军队形成极大的震慑。
南诏军队求和不成,无奈之下,在阁罗凤的带领下,严阵以待,等着唐军。
唐军准备一战灭掉南诏,活捉阁罗凤,驻马点苍山,洗剑洱海。谁知出乎意料,唐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随后,天宝十三年,唐玄宗再次派出李宓统帅十万大军,南征南诏。结果,失败得更惨,连统帅李宓也未逃出,沉江而死,即如南诏人所写,“彼弓不暇张,刃不及发,白日晦景,红尘翳天,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贵衄,元帅沉江”。 这两次大战,段俭魏都盔甲在身参加了,而且是一路军的统帅,“云南王蒙阁逻凤命世子凤伽异、大军将段俭魏迎战于点苍山及西洱河,两败唐兵”。也因此,段俭魏立下了大功,很受阁罗凤的赏识,“以功升俭魏为清平官,赐名忠国,寻拜相”。
这个段俭魏,有的书上有写作段全葛,譬如《南诏德化碑》上就写道,“王审孤虚,观向背,纵兵亲击,大败彼师。因命长男凤迦异、大军将段全葛等,于丘迁和拒山后赞军”,阁罗凤在这里说,自己亲自观看唐军虚实,带兵反击,大败唐军。另一支军队,在自己儿子凤迦异和大军将段全葛的率领下,反击身后的敌军。
从此,段家在南诏朝廷就站住了脚跟,树立了威名,“世为南诏蒙氏将”,执掌着军权,属于大军将。在南诏,“大军将一十二人,与清平官同列。每日见南诏议事,出则领要害城镇,称节度。有事迹功劳殊尤者,得除授清平官”,一旦做了大军将,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很厉害的。
当然,到了段思平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六代,昔日的辉煌已经远去,成为岁月的风景。
段思平的父亲名叫段保隆,是南诏的布燮,“布燮,官名,其宰相也”。但是,我认为,清平官、布燮,都比宰相要低,不过是很重要的官职。总之,段保隆当时是很为显要的,在南诏朝廷算得举足轻重的人物。
段思平的出身有点近似于后来宋朝的赵匡胤,赵匡胤也出身官宦之家,他父亲赵弘殷在后周,掌握兵权,是一方重镇的守将。在攻打南唐時,父子同时上阵,跟随周世宗,立功战场。一次,赵匡胤镇守一座城,他父亲“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坚决不开门,对士兵们说:“父子固亲,启闭,王事也。”将他父亲愣是放在城外待了一夜,第二天才让进城。
赵匡胤和他父亲,一直在后周朝做官。
可是,段家做官,中间却出现了断裂,丢掉了官职。
公元902年,郑买嗣取代了南诏国君,自己建立了大长和国。段保隆的布燮之位,大概也就被取消了,一身布衣,归养田园去了。那时的段思平,也由一个小小的贵公子,变成了一个农家子弟了,陌上放牛,田野耕种。
后来,很多人说,段思平起兵,是为南诏复仇,是继承南诏大业。
这些,显然都是从段思平建国后,国号大理,和蒙世隆的国号“大礼”读音相同,推断出来的,这显然是有违事实的。段思平走上政治舞台,并非是在南诏。再说了,推翻南诏皇位的,也不是杨干贞,是郑买嗣。
他如果出于忠君之心,应当为大长和国复仇,那么,和杨干贞叫板是说得过去了。如果是为南诏复仇,显然找错了对象,因为杨干贞灭掉大长和,恰恰是如了他的心愿啊。
《滇考》上说,“杨干贞篡立,思平图雪国愤,深自韬晦”,这是说得过去的。也就是说,段思平是因为杨干贞灭掉大长和,内心充满了愤怒,想要为大长和报仇,才暗暗开始积蓄力量的。再者,他后来和忠于大长和的高家一拍即合,结为联盟,也是最好的证明。
他和南诏,几乎了无瓜葛,不存在复仇一说,更不存在继承一说。
4
在杨干贞那样“疑忌群下,诛戮不测”的情势下,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充满着惊恐,都试图逃脱灾难,离杨干贞越远越好。逃脱的唯一办法,就是表现得很懦弱,很无能,就如刘备在许都的菜园种菜一样,显得很老土,很乐天知命,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可是,刘备也没有能瞒过曹操,曹操还是将他叫去,青梅煮酒,谈论当世英雄,最后得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结论,吓得刘备筷子落地,脸上变色,借故逃走,流浪四方,最后来到蜀地,占得一片土地,开国称王。
曹操是英雄,刘备是英雄,英雄自然识得英雄,自然能辨别英雄。
段思平韬光养晦,估计做得没有刘备那般到位,因此,被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人开始也不是杨干贞,更不是一个和他一般的英雄,是一个庸才给看出来的。这个人,就是杨干贞的弟弟,名字叫杨诏的。
《滇考》说,“时东川节度使杨干贞之弟杨诏者已贵,闻而忌之”。
这个杨诏,究竟听到了什么消息啊?原来,他私下听到一些有关段思平的传闻,而且,这些传闻都是神乎其神的。
第一个传闻,是有关段思平母亲阿垣的。
杨干贞登基前到处宣传,自己很厉害,很不平凡,是天界下凡的,受着神的护佑。段思平更厉害,他的母亲阿垣就是天神下凡的。据说,在苍山的五台峰下,长着棵千年的老梅树,枝干如铁,虬曲盘旋,多年不结果子。可是,有一年,这棵老梅树就结果了,结的不是梅子,竟然结着个李子。李子见风就长,几月时间,就长得如一个冬瓜那么大。一天晚上,夜静悄悄的,没有谁去触碰,那个李子就自行落了下来,啪的一声摔成两半。一半李子里面,躺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又哭又叫,惊醒了附近一家姓段的夫妇。他俩无儿无女,就把小姑娘收养起来。因为小姑娘长得又白又胖,就取名叫白姐阿妹。白姐阿妹越长越好看,人又聪明能干,村里许多人都前来求婚,但她一个也不喜欢。加上两个老人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就让女孩一直守在自己身边。
那么,段思平、段思良怎么来的?
神话故事继续进行,“其母因过江,水泛触浮木,若有感而娠,生思平,并其弟思良”。这个传说,与刘邦的出生有点相似。在《高祖本纪》里,写到刘邦出生,司马公开头就写,“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也就是说,刘邦不是刘太公的孩子,是龙王的孩子。龙王的孩子,长大当然就是天子,就得君临天下了。
段思平看来也是龙王的儿子,或者河神的儿子。当然,不只是他一个人,他的弟弟段思良也是的。
杨干贞当时还是东川节度使,他的弟弟杨诏也沾着哥哥的光,地位水涨船高,做了高官,手里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想,这个段思平想咋的,难道也有野心想当国君?这不是和我哥哥有同一心思吗?我得想法让他出局,以免将来和我哥哥争夺江山。于是,杨诏就盯上了段思平,“使人贼思平”,派出杀手去暗杀段思平,准备一了百了。这个杨诏的保密工作,一定做得不怎么到位,杀手还没动身,消息就已经走漏,传到了段思平的耳朵里。做为一个地位不高的幕览,自然不能和一个节度使的弟弟相抗衡,也不能坐等被杀,段思平就跑了,一路脚板带风,“逃匿于崇恩寺”。身后,杀手提着匕首,也紧跟而来,到了寺庙前,“见蛛网盈寺门,不入,故得脱”,杀手到了山门前,睁眼一看,庙门上挂满蛛网,心想,这不像有人进来的样子,否则,咋会有蛛网啊?于是,提着匕首,转身走了,去别的地方了。 段思平逃得一劫,擦一把脑门儿的汗,跑了回去。
这些,显然是段思平称帝后,甚至是段思良称帝后,再过了很长时间,才在民间流传出来的。至少在明朝,这些传说就已经广泛流传了。这样的传说还很多,譬如说,段思平骑上马,马儿扬起鬃毛长嘶道:“思平为王,思平为王!”吓得他冷汗直流。他走出门,鸡群看见了,不啄虫子了,一只只扑扇着翅膀咯咯叫着:“思平为王,思平为王。”那些抢骨头的狗看见了,也不抢骨头了,一只只摇着尾巴跑过来汪汪叫着道:“思平为王,思平为王!”最后,段思平都不敢出门了,生怕再有猫啊牛啊蛤蟆啊乱喊,被别人听到,脑袋不保。
这些传说,不可能在段思平位居幕览时就出现了。如果真是那样,在佛教广播的大理一带,即使杨诏不杀他,估计大长和国的国君也饶不了他。因为,当时还是大长和国啊,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君的位子了,威胁到大长和国的国运了。
所以说,这些是后来出现的。
这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英雄的崇拜。几百年过去了,大家再回头看那段历史,觉得段思平很了不起,有着一种帝王的才能,大概是上天派来的,因此,就产生了这些故事,在百姓中慢慢流传开了,一直到今天。
杨诏暗杀段思平的事,在这段时间里,一定没有发生过。那时,杨干贞和弟弟甚至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段思平,一个小小的幕览,谁去注意啊?世界这么大,要注意的事情多着呢,要注意的人也多着呢。
段思平那时仍担当着自己的军职,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当然,在乱世,有着很好的武功,再加上又有着出众的才略,不愁不能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段思平“后积战功,使为通海节度使”,已经是一个方面军的司令了,算得手握大权,可以呼风唤雨了。
此时,他才有了让杨干贞妒忌的资本了。
此时,名满大理的段思平,不用杨诏注意,也就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杨干贞的视野,进入杨干贞防范的对象名单里。
段思平眼见杨干贞使劲杀着自己怀疑的人,也很是担心,因此,就装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暗示杨干贞,自己已经满足于眼前的地位了,绝对不会再产生高升一格的想法,你就放心地做你的国君吧,我对你不会有什么威胁的。本来,段思平韬光养晦,是蒙骗了杨干贞的,可是,“受诏之谮,常欲除思平”,也就是说,杨诏的眼睛很毒,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个段思平是在装愣卖傻,是在掩饰自己。这样的人,心里一定藏着一个远大的目标,不然,他那样掩饰自己干嘛?说白了,这样的韬光养晦,在一般人面前,能骗过对方,在明眼人眼中,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且,随着段思平地位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高,民间对他称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段思平要得天下,凡牧牛放马处,砍柴伐木处,打碓磨面处,会客闲谈处,佥曰:‘思平要得天下。’”于是,杨诏就将自己的猜疑,以及民间的反响,悄悄告诉了杨干贞,哥哥,你得注意段思平,那小子有野心。杨干贞咬咬牙想,看来和我的猜测一样,不能让这个段思平再活着了。他立马派出军队,拿着自己的圣旨,去捉拿段思平,“索捕甚”。
段思平唯一的方法,就是逃走,逃得远远的,起码要逃出杨干贞的势力范围,让其鞭长莫及,徒唤奈何。
自己究竟逃到哪儿去安全啊?投靠对了就能活命,如果投错对象,被对方抓住送给杨干贞,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段思平左思右想,难以确定,决定去秀山祭神占卦。占卦的卦象表明,不要犹豫,赶快去投靠自己的舅舅。于是,段思平“就其舅爨判自匿”。爨判“居巴甸”,也就是今天的建水。这儿有一座山,名判丈山。杨慎后来走遍滇地,游山观水,在他的《云南山川志》中记载:“判丈山,在临安城南二十里。高千余仞,中有三峰,削出如笔架。昔大理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因名,有祠在焉。”临安城,也就是建水。这儿风景优美,山如笔削,青葱翠绿,花红如火,鸟鸣如珠。段思平在这儿,日子过得还是很舒爽的。可是,这儿显然也不安全,因为,杨干贞的士兵,已经闻讯追捕而来。
段思平不能再在舅舅那儿整日游山玩水了,他只有再次流浪,流浪远方。
在《三国志》里,陈寿为刘备做传,结尾评论道:“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陈寿说,刘备才能和谋略,和曹操比,稍有不足,因此,国土狭窄。他在烽火弥漫中,在曹操的一次次打击中,却败而不馁,持之以恒,更大的原因不是为了夺得一块地方,冠冕在身,称帝建元,是担心曹操不能容纳自己,是为了避祸罢了。
段思平的最终起兵,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和刘备是相同的,不为夺帝位,为了避祸患。这个杨干贞,疑心太重,给自己找了一个掘墓人。
5
段思平一路奔逃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还有弟弟段思良,以及董伽罗跟着。在史书中,对于董伽罗的称呼,史家总是带上“军师董迦罗”。这说明,这个人是心有计划,腹有谋略的,相当于摇羽毛扇的孔明一类的人物。
后来,董伽罗在段思平进军过程中,也确是起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但是,当他在逃亡的时候,仅仅只有三个人,此时军师一说,是无从谈起的。一个逃犯,还要什么军师,还需要制定什么胜利大逃亡规划吗?
这三个,和后来的高方,是大理初起时的核心成员,是中流砥柱。
段思良、董伽羅、高方,对于段思平而言,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可以这样说,段思良是段思平此时最为倚重的人,一个在刀光剑影里走出来的人,在阴谋和追杀中奔逃的人,身边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遇见最难以为外人道的事情,甚至不可能对董伽罗、高方说的事情,只有弟兄两个悄悄商量了。段思良是段思平最艰难时的倚靠,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人,更是生死相倚的战友,这层关系,是董伽罗和高方都比不了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段思平事业慢慢做大,段思良的威望,也在慢慢变大,大概是仅次于他的哥哥段思平的。
董伽罗是段思平的智囊,是他理想的具体规划者。
高方是高氏家族的子弟,有着很雄厚的人脉关系,“素与思平善,密遣人招思平”。他是段思平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四个人里,高方此时力量最强,“为善巨守”,掌管着今天的永胜一带的军政大权,“亦有志兴复”。他知道段思平到了建水,而且也不安全,就“密遣人招思平”,告诉段思平,来我这儿吧,我保你安全。
段思平接到信,很高兴,于是,就带着弟弟和董伽罗,挥别舅舅爨判,去投靠高方了。路上,为了避人耳目,三人“皆裂冠,变姓名,为猎者,牵一犬至品甸波大村”,在这儿遇着一个旅店,他们就住了进去。段思平看见店主门前插着一杆戟,用生牛皮包裹着。到了晚上,风呼呼地刮着,牛皮竟然让戟给割破了——这风是够大的。段思平出来,看到后大吃一惊,问道:“是何铦利?得非神戟乎!”怎么这么锋利啊?不会是神器吧?接着他疑惑地问店主,一个旅店,插着一根戟干嘛啊,怪吓人的?店主告诉他,自己插这根戟,不为别的,是为了晚上防备盗贼的。
插一根戟,用牛皮包着,准备防盗贼,这办法也够奇特的。
段思平也觉得对方这样做不合乎生活常理,就告诉他:“防夜莫若犬。”于是,就将自己牵着的那只猎狗给了店主,换取了那根戟。
段思平的手里,终于有了一杆神兵利器,能够纵横江湖,称雄一方了。
但是,冷兵器时代,想要争雄江湖,斩将搴旗,只有利刃,没有宝马,也是不行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直是每个沙场将军的梦。也因此,罗贯中在塑造英雄人物关羽时,再次将赤兔马送给他,外加一把青龙偃月刀。那匹马够长寿的,一直伴着关羽来往天下几十年,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不见衰老。
段思平也渴望有一匹骏马,然后,掌中长戟,胯下宝马,纵横来去,天下无敌。那,才不负为一世英雄呢。
心想事成,宝马于是就来了。
他们第二天离开旅店,走在路上,听说叶镜湖出现了妖精,非常厉害,竟然吃人,“夜出食人,行旅不敢进”。段思平知道后,马上拿着自己的神兵利器赶去了,准备一试身手,再试兵器。他“暮至见水际,隐隐有光如疋练”,远远看去,有白光如一匹白布,一闪一闪的。他忙跑到近处仔细一望,什么布匹啊?是一匹白马,趴伏在那儿一动不动。段思平将马儿拉上来,骑上去,耳边风声呼呼,如电飞驰。此马“乃神骥也,日行数百里,追者莫能逮”。
段思平终于有了骏马,有了长戟,如果能穿越的话,简直可以去虎牢关,和吕布一较高低了。
这些,就不是民间传说了,后来的史书上,都有着明确的记载,虽然有的顺序或前或后,有的内容有详有略,但是,大体都是这样。这,就是有人当时故意制造出来的,是为段思平造声势,或者说,有意宣扬段思平是真命国君,天地神灵都在辅助他。大家跟着他起事,绝对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
制造神话的没有别人,这些神话里,只有他三人,没有另外的人。毫无疑问,这些神话就是他三人制造的,估计董伽罗想的内容最多。否则,岂不愧对军师这一称呼?
这样的神话,在古代,凡是起兵者,大多是少不了的。陈胜准备起兵,就让吴广在寺庙里,晚上点一把鬼火,學着狐狸的叫声道:“大楚兴,陈胜王。”把大家吓得够呛,也惊得够呛。随后,还用朱砂在白布上写下“陈胜王”三字,放在鱼肚子里,大家买了鱼回来吃,剖开肚子一看,吔,有布条,还有字。以后,大家就铁定了心跟着陈胜起事,书写一篇千古传奇。刘邦更是邪乎,喝醉酒后,杀了一条蛇,然后就有人说,自己看见一个老太太哭着道:“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跟着刘邦一起的人一听,刘邦是真命天子,我们得跟着他,舍生忘死,冲锋陷阵。
陈胜、刘邦将神话编造得天衣无缝,段思平也照样如此。
在古代,英雄初起,力量尚小,借此壮威,也借此团结部下,万众一心。
段思平的神话,还在继续讲着,他吃桃子,吃得非常细致,于是,就发现桃核上有着“青昔”两个字,忙让段思良和董伽罗看,然后傻乎乎地问:“这是啥意思啊?”董伽罗白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掐着指头算了一会儿,终于领会其中的意思,告诉段思平和段思良:“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今杨氏政乱,吾当是日举义乎?”
这说明,三人在路上,已经将起兵的计划制定了,时间也敲定了,就是十二月二十一日。此时,即将过年,所有的人都放松警惕,张罗着过年。杨干贞想,段思平也得过年吧,我们也放松一下。谁知,段思平恰在此时起事,这很合乎兵法“攻取不备”的。
三人到了善居,找到高方,坐在一起,叽叽咕咕,说出起事计划。
高方那么点兵,如何能成事?估计还没等举起大旗,就让杨干贞的大军赶来,刀光闪闪,人头落地了。所以,高方想了一会儿,提出一个思索已久的建议,向滇东三十七部借兵。高方细致地分析说:“东方诸部,聚之可得胜兵数万人,动以大义,罔不济矣。”
滇东三十七部,于是走上历史舞台,走上了大理的历史。
如果说,段思平等四人是传奇,那么,滇东三十七部,毫无疑问也是传奇,是传奇里的传奇。
滇东三十七部,属于乌蛮人。
乌蛮人在历史上,由于史书记载零碎,因此,总给人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再加上他们的强悍,他们的铁血,他们的坚韧,因此,就给人迷蒙神奇的感觉。他们“左右配双刀,喜斗好杀”,有着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性情。他们“马贵折尾,鞍无,剜木为蹬,状如鱼口,微容足指”,奔马如飞,来往山林,如一支响箭,嗖地一声飞向远方。他们“多养义士,名苴可,厚赡之。遇战斗,视死如归”,这些勇士有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他们“善造坚甲利刃,有价值数十马者。标枪劲弩,置毒矢末,沾血立死”,这些乌蛮战士器械精良,在冷兵器时代,无敌不摧,无攻不克。
借兵滇东三十七部,是当时打败杨干贞唯一的办法,也是最为快捷的办法。
因为借兵,段思平的队伍迅速壮大,如一把钢刀,斩铜剁铁,一路高歌猛进。
因为借兵,段思平无往不利,无锋不摧,得以迅速击败杨干贞的军队。 因为借兵,从此,大理三百年里,和滇东三十七部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着一种扯不清的关系。
大理立国三百多年,无论是建国时,无论是立国后,也无论是走向尾声时,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滇东三十七部的。
段思平借兵,仅仅是和三十七部的开始。
6
去滇东借兵,段思平是给了诺言,他拍着胸脯告诉滇东三十七部:“尔等协力,我得国必报之,减尔赋粮半,宽尔徭役三载。”
不过,他的诺言,在当时相当于一张白条。因为,段思平啥都没有,现在带着自己的弟弟,还在四处漂泊流浪,还属于一个逃犯啊。到这儿借兵,谁知道他借去后,是胜是败啊。胜了固然好,实现诺言,减免赋税。败了呢,滇东三十七部将血本无归。那,将是十万人马,是一支装备精良能征善战的队伍,是三十七部的生存之本啊。
可是,滇东三十七部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三十七部皆助之。地广人庶,器械精良”。段思平一下子从光杆司令,变成这片地面上势力最强大的人,可以带着大军,横扫杨干贞的大义宁国了。
这次借兵,一句话搞定,简直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在中原历史上,也有借兵的,譬如孙策在袁术那儿借兵,还是用传国玉玺做抵押,最终“兵才千余,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孙策带着这支小部队,恓恓惶惶走向征途,如果不是中途征召士兵,是无论如何难以存活的。
滇东三十七部一句话,借兵十万。
这个奇迹,是几方面促成的。
首先,是段思平的为人。历史对段思平的记载,实在太少了,即使在不多的记载里,也插入了大量神话,弄得神神秘秘的,将他的真性情反而遮挡住了。从段思平借兵中,一句诺言,获得滇东三十七部十万大军来看,他和中原历史上一个著名帝王相似,这人就是其后的赵匡胤。对于赵匡胤的总结,历史学家是不够全面,他们只看到了赵匡胤的武功,赵匡胤的勇敢,却忽视了赵匡胤最大的人格特点,就是大度、直率、一诺千金。在他的手里,所有降王,一个没杀,都养着,过着安闲的日子。有人曾私下劝他,将民愤最大的南汉王刘鋹杀掉。赵匡胤说:“他如果不作恶,也不至于亡国。”刘鋹做君王时,经常赐毒酒给大臣。做了俘虏后,一次赵匡胤赐他酒,他以为毒酒,就大哭着道:“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赵匡胤笑笑,拿过酒来自己喝了,再给他倒上一杯。建造宫殿时,他“令洞开诸门,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在历史上,赵匡胤可能不是最为英明的皇帝,但他是一个最具人性的皇帝,最具仁慈心的皇帝。
段思平一定有着这样的风采,让人一见亲近,一见倾心。让人一见之后,可以相信,他是一个可以交心的人。
这,是段思平的魅力,是段思平具有巨大威望的基础,也是段思平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当然,这次借兵能够成功,还和滇东三十七部的性情有关。这些粗豪的汉子,有着一种纯粹,一种天然的性格,在他们眼中,好人是值得付出一切的,包括他们的力量,他们的财产,他们的生命。他们有着一种“一面之缘,生死以交”的朴直,有着一种不藏不掖的真性情。
再则,杨干贞的为人做事太差了,此时已经引得天怒人怨,大家都忍不住了。因此,段思平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史书记载,段思平“借兵于东方黑爨三十七蛮部,会于石城”,也就是今天的曲靖。《滇考》记载,“会于石城,众十余万,鼓行而西,所向无敌”。
这天的时间,恰好是十二月二十一日。
大理国建立时间,是937年,属于后晋天福二年。后来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段思平起兵时间,也在937年,这显然又犯了主观错误。试问,段思平的兵锋再强大,也不可能九天时间,就完成了从曲靖到大理一路的攻城略地、大败杨诏军、追杀杨干贞、建基称王的事情。因此,他起兵的时间,最迟也在公元936年的12月21日。
十万大军,别说攻城拔寨,就千年以前的路况来说,空着手跑,也很难在九天内跑到。四百多年后,明代文人从此地经过,所见路况,仍以“崎岖万里入遐陬,尚觉山川是壮游。倒海鲸波奔石马,极天鸟道凿金牛”的诗句,将之比于战国时代的蜀道,状极艰险难行。
路途艰险,可是段思平的大军进展显然还是很顺利的,不久,“师至河尾”, 此地险要,曾见诸文字记载,“至河尾,即洱水之下流也;架木为梁,长十五丈余,穹形饮水,睨而视之,如虹蜺然”,那时,河水宽广,激流奔腾,河上有一座桥,如彩虹一般。在这儿,顺河而下,大约有一里路,就是石门,更为险要,“巨石橫楣,号石马桥,为群波争道之地,悬流奔注,云涛雪浪,声闻数里”。这座桥的西边,有一道关,就是著名的龙尾关,为羊苴咩城的锁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有诗歌说此地“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越嶲郡开通汉使,吐蕃兵结覆唐师”。
杨干贞派自己的弟弟杨诏带着大军,就驻扎在这儿,凭着强关阻击段思平大军。大义宁的军队,显然是很强大的,因此,给段思平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晚上睡下做起了噩梦,“梦人斩其首,又梦玉瓶耳缺,又梦镜破,懼不敢进”。
当年,晋文公和楚国在城濮之战中,也曾做过相似的梦。
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军队在城濮相遇,准备展开大战。晋文公面对楚国盔甲鲜明的大军,感到很慌,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其脑,是以惧”,梦中他和楚成王打架,被楚成王摔倒在地,而且,楚成王还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脑髓。第二天他醒了,十分害怕,告诉了自己的舅舅狐偃。狐偃听了,忙开解他道:“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好梦,你面朝天,得天相助。楚成王趴着,在向你认罪,我们将大败他们。
晋军此战,果然大败楚军,夺得霸主地位。
段思平在河尾做梦,心情和晋文公很相似,思想负担太重了。第二天一醒,他将梦中情景告诉了董伽罗。董伽羅不愧是军师,和狐偃一样,忙祝贺段思平,此次进军一定成功,而且,段思平一定能称帝。他分析道:“三梦皆吉,进也。公为丈夫,夫去首为天,天子兆也;玉瓶去耳为王,王者兆也;镜中有影如人,有敌镜破则无影,无影则无敌也。”说完,他还补加了一句,“三梦皆吉,进也。” 董伽罗心理学还是很不错的,一通话,不但抚平了段思平内心的沟壑,也鼓舞了士气。
段思平部下将士面对杨诏的军队,面对如此险关,心里也同段思平一样,很是惊慌,现在听了董伽罗的话,气势马上鼓足了,摩拳擦掌,等着一声号角,马上冲锋。
可是,面对强大的敌人,究竟从哪儿进军啊,大家一时都叽叽喳喳的,拿不出主意。此时,河边走来一个洗衣妇女,提着篮子,告诉他们:“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说完,妇女一闪身不见了。
全军一听这话,心想,那不是神仙吗?竟然有神仙来指点我们,而且,连国号都给取好了。看来,这次起兵,一定会一战成功。
這些,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事,是段思平和董伽罗玩的双簧,也是为了鼓舞士气。见士兵们士气大盛,段思平马上指挥军队,开始进击。军队分为三支,骑兵为一支,从河尾涉水渡河,进攻敌人。步兵呢,分为两支,从上沙坪和下沙坪进军,三路齐头并进。顿时,号角声声,旗帜招展,马蹄如鼓,征尘如云,三支军队如三支箭镞,射了过去。杨诏的军队,也拼死抵抗。一场血战,随之展开。
战斗结果,段思平军“乃得过江,击诏等杀之”。
段军大胜,大义宁军大败,总指挥杨诏被杀。
羊苴咩城已经无险可守,段思平的军中号角,已经可以隐隐约约传到城里了。再不走,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杨干贞唯一的办法,就是“闻诏等军败,出奔”,跑了。
段思平带着军队,一路马蹄嗒嗒,盔甲鲜明,走进了羊苴咩城,建立大理国。
羊苴咩城,有人记载其布局道:“上重楼,左右又有阶道,高二丈余。甃以青石为蹬。楼前方二三里,南北城门相对。太和来往通衢也。从楼下门行三百步至第二重门,门屋五间,两行门楼相对,各有榜,并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宅也。入第二重门行二百余步,至第三重门。门列戟,上有重楼。入门是屏墙,又行一百余步至大厅,阶高丈余。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两边皆有门楼,下临清池。大厅后小厅,小厅后即南诏宅也。客馆在门楼外东南二里。仅前有亭,亭临方池,周回七里,水深数丈,鱼鳖悉有”,这儿有坚固的条石城墙,有城门如铸,有各个机关:热闹繁华,易守难攻,兼而有之。整体上,羊苴咩城地势也极其优越,此地“西倚苍山之险,东挟洱水之阨,龙首关于邓川之南,龙尾关于赵睑之北”,是一处十分牢固的地方。从此,三百年的大理王朝,就出现在苍山洱海间,出现在历史深处。
这年,段思平44岁,登上宝座,成为大理国的太祖皇帝。
7
段思平登基之后,事情千头万绪,百废待举。
摆在他面前最为急迫的事,是将杨干贞势力完全清除,不然的话,死灰复燃,大理朝将会面临倾覆的危险。这点,在每个朝代建立时,无不如此。于是,段思平派出精骑,分派任务,一定要抓住杨干贞,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杨干贞“战不胜,率妻子走永昌,欲入缅国,以图恢复”,他想去缅甸借兵,再杀回来,和段思平一决雌雄。跑到万箭树这个地方,后面尘土飞扬,段思平大军追上。面对众叛亲离,在逃无可逃中,杨干贞唯有一声长叹,拿了一根绳子,吊死在一棵树上。他的亲属一个也没逃脱,全都成了俘虏,被抓回去。也有的史书记载,说段思平活捉了杨干贞,逼迫他做了和尚,从此古寺斜阳,诵经念佛,终老余年。这个说法,大概是为了表现段思平的大度、善良吧,但是不现实。段思平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做事首先得从利害关系出发:杨干贞做了八年皇帝,一定有着自己的基础,有着自己的势力,如果将他放出去做和尚,难道不怕他召集旧部,东山再起吗?
所以,前一种说法,更合乎历史的真实。
至于地名万箭树,大概是后来取的,以杨干贞吊死的那棵树命名的,文字记载,“干贞缢于此,万众攒射之,故此地缘树得名”。而且,此后在此地形成了一种仪式,有人在此经过,一定会用箭射树,以至于“树高百尺,而镞在树者如刺猬然”。这个记载,见于《滇史》,说大家这样做是为了攘除灾害,远离祸患。明洪武年间,有一个中原文人程本立,骑马扬鞭,来到滇地,经过这儿,曾见到这棵树,并以诗纪行道:“行人好怪亦何愚,万箭空存树半枯。一日风颷纷羽镞,百年霜露此根株。侧身飞鸟惊还落,抱子哀猿穷更呼。斩伐未能吾所愤,独骑官马向山隅。”程本立来此时,距离杨干贞死去,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夕阳下,树木仍在,已经半枯。羽箭插树,随风而动。可是,古人已经远去,那场烽烟早已消散在斜阳影里,唯有飞鸟哀鸣,空山猿啼,旅者骑马走在暮霭苍苍里,走在山色有无中。
建国八年的大义宁,就这样在一阵乱箭中,化为了历史的一声叹息,杨干贞也随着他的时代走远。杨干贞在位,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功绩,他唯一留下的,就是怀疑,就是杀戮,就是捉拿,就是战争。
这八年,是这片土地上最为动荡的八年,最为喋血的八年。
杨干贞的死,标志着乱局的结束。
接着,段思平将杨干贞大义宁朝的奸佞,全部清除出去,“尽逐杨氏邪臣,除苛令”,从而使得朝堂一清,有一种清风明月在眼,春暖花开在心的感觉。
杨干贞的制度,也全部被废除,大理国制定出新的制度。段思平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点,很合乎中原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话,“君犹船也,民犹水也,水能载之,亦能覆之”。而且,他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就是大力发展生产,使百姓远离刀兵,远离战争,远离烽火战伐。
当然,奖赏功臣,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不处理好,是会引来大乱的。当年的刘邦,取得天下后,一天,看见将军们坐在一起,叽叽咕咕商量着什么,就问军师张良:“他们干嘛啊?”张良告诉他,在谋反。刘邦大惊,问为什么。张良说:“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刘邦听了,忙册封功臣,才免除一场大祸。
段思平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开始册封。功劳最大的,当然是军师董伽罗,这人大概能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更能制定制度,治国安邦,因此,段思平“封董迦罗为相国”,就在朝廷帮着自己治理国家。 高方呢,“为岳侯,分治成纪、巨桥等地”,他分得一片土地,成为一方诸侯,骑着马挥挥手,走向他的封地。后来,高家的权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强大。高氏子孙轻袍缓带,走进了朝廷,执掌起政事,将段氏国君架空。
段思平的舅舅爨判,在最为紧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利害,保护自己两个外甥和董伽罗,在中原来说,算是救驾之功,很大的!再加上又是皇亲国戚,被封为巴甸侯。从史书上猜测,他本来的封地可能不是巴甸,是通海,可是“判僻嗜山水,巴甸多佳山……判爱其山,不欲徙封”, 爨判喜爱故乡山水,哪儿也不愿去,于是,段思平就将这片土地分封给了他。从此,爨判每日悠游山水,以尽天年。
滇东三十七部,按照诺言,三年免征赋税。三十七部这次出军,既显示了自己的势力,骑马扬刀,在大理国奔驰了一番,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很高兴,再次战马飞驰,旗帜招展,回到了滇东。
只有段思良,史书没有记载怎么赏赐,大概是王爵吧。
总之,全国气象一新。整个大理上下臣民,都喜乐融融,开始了一种不同于过去金戈铁马的生活,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没有战伐,没有杀戮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将延续三百多年,直到大理国灭亡。
这种和平,这种安宁,在段思平时代,就开始了制度规划。
他登基之后,因势利导,确定佛教治国的理念。
大理是一个佛国,走在这儿,佛塔如林,佛寺掩映,大德名僧,袈裟锡杖,静静地走在丛林寺庙里,走在山间小路上。远山深处,庙宇的一角时时在绿色里露出,向晚的钟声,在一声声回荡。这儿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供着佛,垄耕田亩,刈禾陌上之余,都会念着佛经,一脸淡静,一脸的慈善。鉴于南诏时期,铁血征战,血涂于野,民死于壑;鉴于南诏灭亡,社会分崩离析,朝代今是昨非,号角日日响起,战伐连年不断。段思平开始有意识地提倡佛学,“祠秀山神”显然成为这个制度的起点。当年,他逃亡时曾在秀山占卦,是山神告诉他,去投靠自己舅舅的,从此春风得意,一路走来,走到帝座上。因此,山神是要祭祀的,他隆重举行仪式进行祭拜。随后,开始建造佛寺,铸造佛像,“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八年铸佛万尊,显然有些过分,走向了一个极端。但是,在他的倡导下,从此,这一方土地上戾气销尽,刀光剑影销尽,“惟白人事佛甚谨,故杀心差少”,诵读之声,家家响起,翰墨之气,拂之不去。
他为这个国家,还确定了文治之道。
昔日的南诏,无日不战,无年不战,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尤其郑仁旻进攻前蜀的失败,显然对他影响很深。而且,他也在那场战争的后遗症中,历经劫难。他登基之后,止戈为武,远离战争,远离刀枪。他称帝的时候,中原一片纷乱,后晋的范友光等三镇节度使,举起叛旗,一起对抗后晋皇帝石敬瑭,战火绵延,啼哭遍野。也是在这一年,紧靠大理的后蜀,更是经历风波,后蜀开国君主孟知祥“七月卒,年六十一”,他的儿子孟昶继位,正处于主少臣疑的时候。
他面对中原如此乱局,一直保持着一种和平态度,从未想到出兵蜀地,争一席之地。以他当时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也可能会取得成功的,可他没有。
当然,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他在位仅仅八年。
八年后,他离开这片土地,离开这片江山,成为一位历史人物,成为昨夜天空的一粒星辰,至今,仍熠熠生辉,照在竖行文字的天空。
八年中,他做了很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一片歌声,一片希望。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问题,甚至是痼疾,难以根除。
他采用的分封制,和中原几千年前的周朝近似,有利,也有弊:朝廷在盛世时,可以指挥各诸侯,各部落,上下一心,如臂使指。可是,一旦朝廷力量削弱,这些诸侯相应的力量就变大了,就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有时甚至反过来掌控朝廷,指挥君主了。大理国中后期,几乎一直都是这样的。大理国田野平静,民耕远畴,炊烟袅袅,鸡鸣声声;可朝廷和各部间,始终摩擦不断,争夺不休,直到国家灭亡。
其次,他仅仅将大理国的轮廓整理好,还没有很好地整合内部,就撒手人寰了。这样,内部水乳交融般的结合,一直没能实现。尤其大理国和滇东三十七部的关系,更没有处理好,以至于以后多次发生战争,消耗了双方的力量。
另外,只重视佛教治国,没有重视用其他文化来补救,走向了一个极端。后来的国君虽然对这点有所认识,进行了大力补救,但由于积习难改,习俗养成,以至于国民文治有余,武功不足。
这些,和其贡献相比,都是很小的,也因此,段思平在世的时候,就改变了南诏时的荒凉衰败气象,就出现了“远近归心,诸彝君长各来贡献”的繁荣状况。多年后,有人走过大理田畴旷野,见百姓躬耕,平田无垠,水烟袅袅,“蕉叶碧逾净,榴花红更明”,到处一片花红叶绿,风景宜人;“金盌冰蔗浆,银盘烂蕉黄”,家家生活安乐,美食在桌;“小树香橼子,疎篱匾豆花”,一片田园风情,和乐宁谧。因此,发出“谁似夷民乐,欢呼醉即狂。妇人无妬忌,儿女各成行”的赞叹。
这些,都是这个名叫段思平的人一手開创的。
这个一生历经艰难的国君,死年五十二岁,正在壮年,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
他登基后,鉴于前朝的战乱,鉴于国君的无能,曾严格规定,“皇族直系,六岁习文武,十岁善骑射,十三演阵操兵,十五文能诗词牍文,武能带兵打仗,无能者,皇子难登大位,将以皇族文武全才有德者荐为国君”。接着,他又感到不放心,如果皇族之人全都昏庸,那该咋办?他再次补充道:“若国中皇室无良才,朝中若有文武双兼大才德者,可立为君,贤者居之。”
这,是古今帝王中唯一说出此话的人。仅此一句话,可见他的风度,他的胸怀,真正做到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史书赞颂宋太祖,说他“绝武夫藩镇跋扈专制之患,开文学德化昌兴繁盛之风,启有宋三百延绵之基,功业之盛,伟哉”,就这点,在西南大理国这片土地上,用在段思平身上,也不为过分,不为虚夸。
他是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应当得到歌颂,也应当得到后人的尊敬。
编辑手记: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说大理段氏皇族出身中原武林世家,所谓“武林世家”确如老先生所言,其地方却并非中原,而是西北边陲的甘肃武威。据《南诏野史》载,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其祖上为南诏国主阁罗凤的大军将,此人即为天宝战争中帮助南诏屡立战功的段俭魏,段俭魏传六世而至段思平。段思平先后经历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等人引起的政治乱局,在滇东爨部的帮助下杀死杨干贞,建立大理国。平定内乱建立新国的段思平,一改南诏后期的对外政策,大兴文治、远离战争,从而开创了西南边地三百年的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