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释了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讨论了语义中哪些词有模糊性,以及我们平时应如何对待和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模糊词和模糊现象。
关键词:语义 模糊性 模糊词
一、语义模糊的概念
(一)模糊语言学的兴起
我们身边的事物,有很多是无法进行准确归类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听的故事中狡猾的蝙蝠,当鸟儿们开大会的时候,它倒挂着翅膀以鸟类的身份来参加会议;而当兽类们开大会的时候,它又倒戈声称自己也是兽类中的一员。这个故事的初衷当然是教育孩子们不要学蝙蝠做两面派,它客观上也给我们一些语义学上的启示:现实世界中确实客观存在一些不能准确分类的事物,我们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再比如常吃的西红柿,在生吃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水果;而在烧菜时,我们又把它归入了蔬菜。诸如此类现象使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两分的,确实存在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现象和事物。
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由必要和充分的特征联合定义,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是有明显边界的,范畴内成员地位相等。”[1]然而,面对上面的现象,我们不禁要对其理论产生质疑,像“蝙蝠”“西红柿”这些横跨在两个类属边缘地带的“跨界”事物到底应该怎样归类。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对于有些范畴的成员来说,确定一套必要、充分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同一范畴的成员是由于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会造成特定范畴中成员地位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就区分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而非典型成员和非成员之间往往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无法明确区分。显然,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在现实面前,典型理论显得过于理想化,难以自圆其说。科学家们不得不对人类幼年时期提出的简单直白的一分为二的理论方法提出疑问和改进。
模糊理论由此应运而生,它为模糊现象的解释提出了新的方法论依据。1923年罗素发表的《论模糊性》为模糊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1965年,扎德(L.A.Zadeh)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模糊”这一概念和理论,进而带动了不同领域对不确定现象的研究,从而形成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新兴学科——模糊学。模糊理论由模糊语言学与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三者共同构成,这三者成为模糊理论的三大支柱。模糊语言学就是运用模糊理论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和处理语言中的模糊现象的一门学科。
(二)语义模糊的概念
模糊集合论的创始人札德在《模糊集》一文中指出:可以把模糊集合论的提出看成是为研究某种类型的不清晰性而建立的一套概念和方法的尝试。这种不清晰性发生在当研究对象构成的类的边界不能截然确定的时候。模糊性所涉及的不是一个点属于集合的不确定性,而是从属于到不属于的变化过程的渐进性。模糊集合论告诉我们:语义的模糊,说到底就是一个给事物分类时边界不确定性的问题。
这种不确定性不能说仅仅就是由大自然中的事物、现象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果人类不去认识它,模糊也无从产生。不确定性往往是人类在给事物进行主观分类时产生的,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落实下来的。由此看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是语义模糊产生的三大要素。笔者认为下面的定义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语义模糊的本质特征:
“模糊语义的本质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模糊反映,所谓模糊反映就是人们意识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不可能精确或不必要精确的反映。”[2]
一般认为语言符号包含三元关系,语义范畴涉及符号、人脑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客观世界有许多事物,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是连续的,这种差异和变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渐变而不是突变的。如事物形状的差异,由方到圆、由长到短、由小到大等,都是连续的、渐变的。
其次,在人类主观方面有两点原因:一方面,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在给事物分类的时候,不能抓住事物的全部特征,只能根据主要特征来进行分类,这样,本来比较分明的客观世界变得更加模糊;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的交际需要,说话者意图上会具有模糊性,这一点将在第三节详细讨论。
最后,语言符号本身也是模糊性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自身的矛盾,人们利用有限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无限的内容,这就出现了问题。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给事物分类,而模糊性就是分类的产物。因此,语言世界本身也就是模糊性的重要成因。
二、什么样的词具有模糊性
当然,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有语法的模糊、语音的模糊、词汇语义的模糊等等。比如语音中的八大元音中每两个相邻元音之间都有无数过渡音,这些过渡音就属于不确定的、亦此亦彼的音素。再比如在语法中,特别是汉语中,语素和词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实词和虚词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分类都属于不完全归纳,这也是语法学中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当然,这里我们着重要讨论的是词汇中语义的模糊性。
在早期的研究中,中外学者比较重视典型的模糊词如动植物名称、天体名称、亲属称谓和颜色词在词源义上表现出的模糊性。比如伍铁平先生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重点就颜色词的模糊性质、味觉词和温度词的模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而在刘叔新所著的《汉语描写词汇学》中,他认为在现代汉语中下面六类词具有模糊意义:
1.表示的意思含有不定量或不定范围特点的词语。如“几”“多少”“大概”“左右”等。
2.所指对象的外延提供得不明确,不同的人对它往往按个人的知识、经验作出不同的理解的词语。如“民族”“思维”“风流”“帅气”等。
3.所指对象现实中并不存在,因而其外延没有一定而可随人想象的词语。如“麒麟”“龙”“天堂”“魑魅魍魉”等。
4.表示一定的时段或发展阶段,其具体起讫在社会上没有也难以有一致认识的词语。如“清早”“黄昏”“早期”“壮年”等。
5.描写式地表现某种景况、现象,不同人可凭想象来理解其外延的固定语。这类模糊词比较多,是汉语词汇模糊意义在来源和组成上的一个特点。如“飞扬跋扈”“粗茶淡饭”“锋芒毕露”“风雨飘摇”等。
6.抽象地表现某种格调或特性,其内涵不很明白清楚,从而外延也不明确的词语。如“清新”“纤巧”“慰藉”“纤秾”等。
笔者认为,在上述种种模糊词中,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模糊性:量的模糊和质的模糊。量的模糊比较容易理解,就是那些难于确定数量界限的词。比如上面第4条所举的“清早”“黄昏”之类的词,无法给定一个准点,说几点到几点是清早时间段,或是几点到几点就定义为黄昏。我们就只能根据隶属度函数来计算是六点更属于典型的“清早”,而四点的隶属度就相对低一点。同样的,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根据光波长度的差别来进行定量分析。哪个区域属于更典型的“红”,哪个区域又更偏向于“橙”,这些貌似表示程度差别的词也能够量化处理。
质的模糊难以像量的模糊那样一目了然,而是更多地掺杂了主观因素。上面刘叔新所总结的第2、3、5、6类,笔者认为都可以归入这种模糊性。像“龙”“天堂”这种凭人的想象而仅仅存在于主观世界的名词当然因为每个人的想象不同而模糊。而像“帅气”“飞扬跋扈”“清新”这样的形容词的使用也难以有确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界限。比如说每个人对“帅气”会有不同的标准,包括长相、身材、气质等等。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公正或其他需要,我们往往会对这些质的模糊性进行定量处理。比如在选美比赛中评委一般都会采取打分的形式来鉴定选手帅气或漂亮的程度。
三、如何看待和利用语义模糊性
(一)辩证对待模糊性和精确性,区分一般语体和科技语体。
不管承认与否,语义模糊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每天必然要面对模糊的表达。但是不是只有精确的词语才能成功表达,模糊性总是妨碍交际的呢?其实不尽然。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得出了“精确性和模糊性可以共存于同一个词义的范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结论。这就纠正了札德等人过分夸大模糊性的错误,明确了模糊性和精确性的辩证关系。石安石在“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收于《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一文中对汉语常用词语的义项做了统计。石安石的研究结果表明,札德等国内外学者将具有某些模糊义项的词语看成是模糊词语的做法是不妥的,因为“人类语言的词语通常具有多个义项,在这些义项中有些是模糊的,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是精确的。”而在石安石所调查的词语中,模糊义项所占比重显著低于精确义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认识到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关系,还要正确把握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在科学领域,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应尽量使用语义清晰的词而避免使用语义模糊的词,以保证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比如从化学角度上定义“水”,只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摄氏零度时凝结成冰,摄氏一百度时沸腾,在摄氏四度时密度最大,比重为1。”(《现代汉语词典》)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就不需要刻意避免模糊表达,甚至有时只能使用模糊词,用精确词反而影响表达。日常生活中,我们喝的水、河里流的水,显然不可能是化学上定义的纯净的水。但我们是不是就不叫它水了呢?我们是不是称喝水为喝“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呢?显然不是。我们仍然使用“水”这个模糊的概念,显然是为了表达方便。
(二)利用语义模糊性,产生模糊修辞,完善表达。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妨碍理解,反而能成为促进理解和交际的“润滑剂”,同时,能使表达更加含蓄,具有美感。
首先,模糊言语能够使表达简洁,提高效率,精确语言反而啰嗦。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只会笼统地说他“宽眉、细眼”,而不是“眉间距5.2厘米,眼长4.5厘米,宽2厘米”这样过分精确好像经过科学测量的表达。因为这样的描述给人的感觉反倒是抓不住特点,不容易给人留下印象。这样看来,模糊言语“宽”“细”反而提高了表意的准确性。
其次,模糊言语能够提高表达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我们都知道,平时说话的时候不能太绝对,要使语言有回旋余地,避免自己陷于被动。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通常都不会把话“说死了”。比如,我们在允诺的时候,通常都会加一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明天就能完成任务”。如果把话说得太死“我明天一定完成任务。”反而让人觉得很虚伪,像是在欺骗对方,这样就违背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原则。
再次,模糊词语还能使表达谨慎、谦虚、有礼貌,减少语言刺激,避免冒犯。比如我们一般不会直接说一个人长得丑,而是代之以“长得有个性”或者“长得奇怪”这些更加模糊的形容词,使话语显得委婉动听,这也符合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另外,模糊的表达还能使言语富有美学效果。模糊言语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创作含蓄学的重要手段,而且许多模糊性的修辞手法如比、兴等,还能营造一种形象效果,展现生动、形象的图画美。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里就不举例了。
注 释:
[1]鲁苓:《语言·言语·交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62页。
[2]许丕华,吴博富:《略论模糊语义的本质和根源》,沈阳师范
学院学报,1992,(4),94页。
参考文献:
[1]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吴振国.汉语模糊语义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韩庆玲.模糊修辞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高婷婷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
关键词:语义 模糊性 模糊词
一、语义模糊的概念
(一)模糊语言学的兴起
我们身边的事物,有很多是无法进行准确归类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听的故事中狡猾的蝙蝠,当鸟儿们开大会的时候,它倒挂着翅膀以鸟类的身份来参加会议;而当兽类们开大会的时候,它又倒戈声称自己也是兽类中的一员。这个故事的初衷当然是教育孩子们不要学蝙蝠做两面派,它客观上也给我们一些语义学上的启示:现实世界中确实客观存在一些不能准确分类的事物,我们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再比如常吃的西红柿,在生吃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水果;而在烧菜时,我们又把它归入了蔬菜。诸如此类现象使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两分的,确实存在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现象和事物。
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由必要和充分的特征联合定义,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是有明显边界的,范畴内成员地位相等。”[1]然而,面对上面的现象,我们不禁要对其理论产生质疑,像“蝙蝠”“西红柿”这些横跨在两个类属边缘地带的“跨界”事物到底应该怎样归类。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对于有些范畴的成员来说,确定一套必要、充分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同一范畴的成员是由于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会造成特定范畴中成员地位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就区分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而非典型成员和非成员之间往往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无法明确区分。显然,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在现实面前,典型理论显得过于理想化,难以自圆其说。科学家们不得不对人类幼年时期提出的简单直白的一分为二的理论方法提出疑问和改进。
模糊理论由此应运而生,它为模糊现象的解释提出了新的方法论依据。1923年罗素发表的《论模糊性》为模糊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1965年,扎德(L.A.Zadeh)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模糊”这一概念和理论,进而带动了不同领域对不确定现象的研究,从而形成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新兴学科——模糊学。模糊理论由模糊语言学与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三者共同构成,这三者成为模糊理论的三大支柱。模糊语言学就是运用模糊理论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和处理语言中的模糊现象的一门学科。
(二)语义模糊的概念
模糊集合论的创始人札德在《模糊集》一文中指出:可以把模糊集合论的提出看成是为研究某种类型的不清晰性而建立的一套概念和方法的尝试。这种不清晰性发生在当研究对象构成的类的边界不能截然确定的时候。模糊性所涉及的不是一个点属于集合的不确定性,而是从属于到不属于的变化过程的渐进性。模糊集合论告诉我们:语义的模糊,说到底就是一个给事物分类时边界不确定性的问题。
这种不确定性不能说仅仅就是由大自然中的事物、现象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果人类不去认识它,模糊也无从产生。不确定性往往是人类在给事物进行主观分类时产生的,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落实下来的。由此看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是语义模糊产生的三大要素。笔者认为下面的定义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语义模糊的本质特征:
“模糊语义的本质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模糊反映,所谓模糊反映就是人们意识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不可能精确或不必要精确的反映。”[2]
一般认为语言符号包含三元关系,语义范畴涉及符号、人脑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客观世界有许多事物,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是连续的,这种差异和变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渐变而不是突变的。如事物形状的差异,由方到圆、由长到短、由小到大等,都是连续的、渐变的。
其次,在人类主观方面有两点原因:一方面,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在给事物分类的时候,不能抓住事物的全部特征,只能根据主要特征来进行分类,这样,本来比较分明的客观世界变得更加模糊;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的交际需要,说话者意图上会具有模糊性,这一点将在第三节详细讨论。
最后,语言符号本身也是模糊性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自身的矛盾,人们利用有限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无限的内容,这就出现了问题。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给事物分类,而模糊性就是分类的产物。因此,语言世界本身也就是模糊性的重要成因。
二、什么样的词具有模糊性
当然,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有语法的模糊、语音的模糊、词汇语义的模糊等等。比如语音中的八大元音中每两个相邻元音之间都有无数过渡音,这些过渡音就属于不确定的、亦此亦彼的音素。再比如在语法中,特别是汉语中,语素和词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实词和虚词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分类都属于不完全归纳,这也是语法学中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当然,这里我们着重要讨论的是词汇中语义的模糊性。
在早期的研究中,中外学者比较重视典型的模糊词如动植物名称、天体名称、亲属称谓和颜色词在词源义上表现出的模糊性。比如伍铁平先生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重点就颜色词的模糊性质、味觉词和温度词的模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而在刘叔新所著的《汉语描写词汇学》中,他认为在现代汉语中下面六类词具有模糊意义:
1.表示的意思含有不定量或不定范围特点的词语。如“几”“多少”“大概”“左右”等。
2.所指对象的外延提供得不明确,不同的人对它往往按个人的知识、经验作出不同的理解的词语。如“民族”“思维”“风流”“帅气”等。
3.所指对象现实中并不存在,因而其外延没有一定而可随人想象的词语。如“麒麟”“龙”“天堂”“魑魅魍魉”等。
4.表示一定的时段或发展阶段,其具体起讫在社会上没有也难以有一致认识的词语。如“清早”“黄昏”“早期”“壮年”等。
5.描写式地表现某种景况、现象,不同人可凭想象来理解其外延的固定语。这类模糊词比较多,是汉语词汇模糊意义在来源和组成上的一个特点。如“飞扬跋扈”“粗茶淡饭”“锋芒毕露”“风雨飘摇”等。
6.抽象地表现某种格调或特性,其内涵不很明白清楚,从而外延也不明确的词语。如“清新”“纤巧”“慰藉”“纤秾”等。
笔者认为,在上述种种模糊词中,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模糊性:量的模糊和质的模糊。量的模糊比较容易理解,就是那些难于确定数量界限的词。比如上面第4条所举的“清早”“黄昏”之类的词,无法给定一个准点,说几点到几点是清早时间段,或是几点到几点就定义为黄昏。我们就只能根据隶属度函数来计算是六点更属于典型的“清早”,而四点的隶属度就相对低一点。同样的,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根据光波长度的差别来进行定量分析。哪个区域属于更典型的“红”,哪个区域又更偏向于“橙”,这些貌似表示程度差别的词也能够量化处理。
质的模糊难以像量的模糊那样一目了然,而是更多地掺杂了主观因素。上面刘叔新所总结的第2、3、5、6类,笔者认为都可以归入这种模糊性。像“龙”“天堂”这种凭人的想象而仅仅存在于主观世界的名词当然因为每个人的想象不同而模糊。而像“帅气”“飞扬跋扈”“清新”这样的形容词的使用也难以有确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界限。比如说每个人对“帅气”会有不同的标准,包括长相、身材、气质等等。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公正或其他需要,我们往往会对这些质的模糊性进行定量处理。比如在选美比赛中评委一般都会采取打分的形式来鉴定选手帅气或漂亮的程度。
三、如何看待和利用语义模糊性
(一)辩证对待模糊性和精确性,区分一般语体和科技语体。
不管承认与否,语义模糊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每天必然要面对模糊的表达。但是不是只有精确的词语才能成功表达,模糊性总是妨碍交际的呢?其实不尽然。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得出了“精确性和模糊性可以共存于同一个词义的范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结论。这就纠正了札德等人过分夸大模糊性的错误,明确了模糊性和精确性的辩证关系。石安石在“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收于《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一文中对汉语常用词语的义项做了统计。石安石的研究结果表明,札德等国内外学者将具有某些模糊义项的词语看成是模糊词语的做法是不妥的,因为“人类语言的词语通常具有多个义项,在这些义项中有些是模糊的,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是精确的。”而在石安石所调查的词语中,模糊义项所占比重显著低于精确义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认识到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关系,还要正确把握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在科学领域,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应尽量使用语义清晰的词而避免使用语义模糊的词,以保证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比如从化学角度上定义“水”,只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摄氏零度时凝结成冰,摄氏一百度时沸腾,在摄氏四度时密度最大,比重为1。”(《现代汉语词典》)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就不需要刻意避免模糊表达,甚至有时只能使用模糊词,用精确词反而影响表达。日常生活中,我们喝的水、河里流的水,显然不可能是化学上定义的纯净的水。但我们是不是就不叫它水了呢?我们是不是称喝水为喝“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呢?显然不是。我们仍然使用“水”这个模糊的概念,显然是为了表达方便。
(二)利用语义模糊性,产生模糊修辞,完善表达。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妨碍理解,反而能成为促进理解和交际的“润滑剂”,同时,能使表达更加含蓄,具有美感。
首先,模糊言语能够使表达简洁,提高效率,精确语言反而啰嗦。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只会笼统地说他“宽眉、细眼”,而不是“眉间距5.2厘米,眼长4.5厘米,宽2厘米”这样过分精确好像经过科学测量的表达。因为这样的描述给人的感觉反倒是抓不住特点,不容易给人留下印象。这样看来,模糊言语“宽”“细”反而提高了表意的准确性。
其次,模糊言语能够提高表达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我们都知道,平时说话的时候不能太绝对,要使语言有回旋余地,避免自己陷于被动。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通常都不会把话“说死了”。比如,我们在允诺的时候,通常都会加一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明天就能完成任务”。如果把话说得太死“我明天一定完成任务。”反而让人觉得很虚伪,像是在欺骗对方,这样就违背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原则。
再次,模糊词语还能使表达谨慎、谦虚、有礼貌,减少语言刺激,避免冒犯。比如我们一般不会直接说一个人长得丑,而是代之以“长得有个性”或者“长得奇怪”这些更加模糊的形容词,使话语显得委婉动听,这也符合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另外,模糊的表达还能使言语富有美学效果。模糊言语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创作含蓄学的重要手段,而且许多模糊性的修辞手法如比、兴等,还能营造一种形象效果,展现生动、形象的图画美。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里就不举例了。
注 释:
[1]鲁苓:《语言·言语·交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62页。
[2]许丕华,吴博富:《略论模糊语义的本质和根源》,沈阳师范
学院学报,1992,(4),94页。
参考文献:
[1]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吴振国.汉语模糊语义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韩庆玲.模糊修辞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高婷婷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