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星期,在微信群里有人问:4岁的孩子不喜欢穿袜子怎么办?
大家七嘴八舌出了一堆主意:玩穿袜子比赛,给袜子画画,每天让孩子自己选她喜欢的袜子……
过了几天,这位妈妈回复说:问题有转机啦。问她哪个办法管用,她说:每个小游戏都能管用几次,然后就失效了。
但最重要的是她诚心实意地跟孩子谈了一次:“我知道你觉得光脚最舒服,但是地板很凉,能不能不光着脚在地上跑?”孩子点头答应。以后只要提醒她,她就能穿上袜子了。
妈妈最后感慨说:“真没想到4岁多的孩子能听进去道理。不过,也许她只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
日日跟熊孩子斗智斗勇,他有时候顽劣,有时候懂理,有时候成熟,有时候幼稚。所以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如何对接上孩子的频道?
不过,作为一个爱学习爱思考,且已经经过近七年磨练的资深妈妈,我还是试图总结了能让孩子乖乖听话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愿意到他的世界去。
第二,他跟你关系足够好。
光说道理意义不大,我们借一本绘本操练起来:《如果常常这样的话……》
这貌似是一本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书,它想要讲明的道理是——
不单讲道理,而且还用的是“恐吓”的方式,如果常常吸手指的话……
这可是大大违背我们的“新教育理念”呀!这种方式,行得通吗?行得通的——如果你是从封面后面紧接的一页讲起的话。
恭喜你——从这里开始,你已经顺利进入孩子的世界。
无论他是否相信魔法,多数时间住在幻想国度,还是已经开始理性思考,明白童话与现实的区别,这个部分都能让他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中,他确认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个大人太有趣了,我喜欢他。
对了,学习做个有趣的大人,是“好父母必修课”的第一节。
如果他用手指比划的机枪能把你“打”得爬不起来。
如果她说自己是一只小蝴蝶你就能变成供她亲吻的太阳花。
如果你能大口喝下他“煮”的西红柿冰激凌汤,并且豪迈地大喊一声:“太美味了!再来三碗!”
那么你必定能成为孩子世界最受欢迎的访问者。
当你有所要求,他会同样豪迈地拍拍你的肩——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猜你还是会有点担心——会不会弄巧成拙,反而鼓励了这些“坏习惯”?
你试过跟孩子一起想象“耳朵长大成了翅膀”,然后和他一起玩飞来飞去的游戏吗?我建议你试试。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有拉耳朵的习惯,你觉得他会为了变成翅膀而使劲儿拉耳朵吗?
我的猜测是:他会在下一次手碰到耳垂的时候想起你们飞来飞去的场景,笑笑,就把手放下了。
一开始的内容就将孩子带入了游戏模式。在“爸爸/妈妈在和我玩”的心态下,后面的“吓唬”就完全合理了。
而且,我太喜欢这个桥段了——
更妙的是,我们不仅仅会讲道理,还有同理心哦。
我们传递的信息是:
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但你会愿意听听我的意见吗?你猜,他会听吗?
大家七嘴八舌出了一堆主意:玩穿袜子比赛,给袜子画画,每天让孩子自己选她喜欢的袜子……
过了几天,这位妈妈回复说:问题有转机啦。问她哪个办法管用,她说:每个小游戏都能管用几次,然后就失效了。
但最重要的是她诚心实意地跟孩子谈了一次:“我知道你觉得光脚最舒服,但是地板很凉,能不能不光着脚在地上跑?”孩子点头答应。以后只要提醒她,她就能穿上袜子了。
妈妈最后感慨说:“真没想到4岁多的孩子能听进去道理。不过,也许她只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
日日跟熊孩子斗智斗勇,他有时候顽劣,有时候懂理,有时候成熟,有时候幼稚。所以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如何对接上孩子的频道?
不过,作为一个爱学习爱思考,且已经经过近七年磨练的资深妈妈,我还是试图总结了能让孩子乖乖听话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愿意到他的世界去。
第二,他跟你关系足够好。
光说道理意义不大,我们借一本绘本操练起来:《如果常常这样的话……》
这貌似是一本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书,它想要讲明的道理是——
不单讲道理,而且还用的是“恐吓”的方式,如果常常吸手指的话……
这可是大大违背我们的“新教育理念”呀!这种方式,行得通吗?行得通的——如果你是从封面后面紧接的一页讲起的话。
恭喜你——从这里开始,你已经顺利进入孩子的世界。
无论他是否相信魔法,多数时间住在幻想国度,还是已经开始理性思考,明白童话与现实的区别,这个部分都能让他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中,他确认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个大人太有趣了,我喜欢他。
对了,学习做个有趣的大人,是“好父母必修课”的第一节。
如果他用手指比划的机枪能把你“打”得爬不起来。
如果她说自己是一只小蝴蝶你就能变成供她亲吻的太阳花。
如果你能大口喝下他“煮”的西红柿冰激凌汤,并且豪迈地大喊一声:“太美味了!再来三碗!”
那么你必定能成为孩子世界最受欢迎的访问者。
当你有所要求,他会同样豪迈地拍拍你的肩——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猜你还是会有点担心——会不会弄巧成拙,反而鼓励了这些“坏习惯”?
你试过跟孩子一起想象“耳朵长大成了翅膀”,然后和他一起玩飞来飞去的游戏吗?我建议你试试。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有拉耳朵的习惯,你觉得他会为了变成翅膀而使劲儿拉耳朵吗?
我的猜测是:他会在下一次手碰到耳垂的时候想起你们飞来飞去的场景,笑笑,就把手放下了。
一开始的内容就将孩子带入了游戏模式。在“爸爸/妈妈在和我玩”的心态下,后面的“吓唬”就完全合理了。
而且,我太喜欢这个桥段了——
更妙的是,我们不仅仅会讲道理,还有同理心哦。
我们传递的信息是:
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但你会愿意听听我的意见吗?你猜,他会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