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地处农村,距离市区还有五公里的路程交通不便,虽然条件艰苦,教师们没有办公的地方,连洗手间都类似旱厕般简陋,虽然建校只有短短九年的时间,但是,从1999年建校之初不足200名学生到现在的18个教学班近1000名学生,固定资产由1999年的负债200多万元到今天的固定资产逾700万元,从原来走街串户发动招生到现在招收一年级新生120人却有1000多人报名,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走过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在当地的十里八乡,被人们当作美谈。
有什么奥秘?因为这里有一群敬业的“园艺师”,他们在心灵上培育出弥漫着芳香的花朵来。
思想比业务更重要
张胜辉,第二实验小学的当家人,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全国优秀珠心算教练,河南省教育专家,省优秀教师,市十大优秀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这些年来,他的“思想比业务更重要”这一理念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蜕变。
他治学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人优秀不叫优秀,一群人都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孕育出一种思想,并让这种思想、这种理念贯穿在全体教师的工作中、课堂上。
张胜辉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在学校里,校长以学校为本,学校以人为本,校长用饱满的情感去感染大家,让更多的人懂得理解、关心他人。
张胜辉校长说:“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对事业有忠心,然后才能谈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可以引领高尚的人格,高超的教学艺术未必能引领高尚的人格。”
在二实小,敬业奉献、爱校如家,这些被许多人作为职业要求所一直不断强调的东西,早已经成为老师们的精神自觉。篮球场地580多平方的水泥地面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牺牲休息日一寸一寸硬化出来的;2000多平方的彩砖是老师们一块一块铺设出来的;学校的数十件健身器材是老师们一件一件安装、调试好的;运动场上的24副乒乓球案子是老师们自己焊接成的……
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了解了第二实验小学令人惊叹的创业史之后,赞誉二实小的教师为“共产主义战士”。
全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张胜辉校长说:“一个人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应该担负起对生活的责任,在生活中有追求的人,才会对工作、学习有追求,懂得担负起责任的人才能对工作、学习负责。对于学校教育来讲,校长首先要激发的是教师对生活的热情,是让教师懂得承担责任。”
张校长十分赞同山东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学生第二》的观点。他说:“当教师没有幸福感时,学生怎能热爱生活?当教师知识贫乏时,学生怎会崇尚科学?当教师不能自律时,学生到哪里寻找楷模?当教师不懂欣赏时,学生到哪里寻找高雅?”他常说:“学校教育说穿了就是‘人’的教育,一是教师,一是学生,他们都成为‘完全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张校长追求的是让每个教师心有所属、智有所博、活有所乐、行有所思,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大家人有所为,让每个教师都走向完美,并成为完整的人。
在二实小,如果有人忘了随手关灯或者打印纸只用了一面,校长会大发雷霆。但校长却常慷慨地给老师们送“礼”:母亲节每人一束鲜花,父亲节每人一个剃须刀,儿童节每人一个布绒玩具……每个节日他都记得,而且,每位老师的生日学校都记得清清楚楚,老师们都会在生日这天收到学校送给自己的一份温馨礼物,收获一种意外惊喜。
在二实小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给老师们开健康知识、时尚潮流专题讲座;周末学校组织大家出去聚餐、唱歌;给老师们布置家庭作业——为爱人做道菜;给老师们征订烹饪、医疗、育儿等方面的杂志,为老师的生活、学习服务。
他用行动让年轻教师懂得孝敬父母,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真情,懂得体会生活中的乐趣。目的就是——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处做起,让每个人有品位地生活、学习、工作。
走进二实小的校园,你会发现,学校的各种活动很多: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棋类比赛、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等,所有的比赛教师均参加。其实,活动的结果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活动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得到了展示,活动过程中大家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坚持一个原则: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或者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大家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每个人的才华得到认可。
不断得到认可,得到赏识的教师们的潜能被激发了就是学校前进的最大动力。校长张胜辉如是说:“校长要赏识你的教师,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往往一个教师的水平、能力还达不到一个高度,需要蹦一蹦才能触及目标,这时候学校领导对他的鼓励和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
28岁的潘超超老师5年前是学校的一名司机,5年后,他成了学校综合学科的学科主任,优秀的电脑教师。
引发他这种蜕变的是校长的一席话:“你作为老师,总不能开一辈子车,一定有更适合你做的工作,年轻、聪慧是你最好的资本,放心,学校会全力支持你。”
此后,他尝试做过体育教师,在品尝了失败的痛苦后,校长鼓励他:“我发现你对电脑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我相信凭借你的勤奋,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现在,他的电脑课成了全校学生的期待。
在二实小,有着同样经历的教师决不止潘超超一个人!
张校长说,对人们来说,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不一定非得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有时候,也许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足以传达自己的感情了。作为校长,就应该想办法让老师们常常找到这种感觉。
用世界上最美的化妆品
来打扮自己
在张胜辉校长的带动下,读书学习成为老师们生活中的必需。张校长经常对老师们说:“读书应该是老师的嗜好而非爱好,读书应该是老师的生活需要,而非学习需要。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善于自我反思,用不断充实的大脑,去征服学生,让学生爱上你。”
就这样,一群年轻人在艰苦而热切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
教师生日的时候都会领到一张读书卡;每个学期都有一个月是读书月活动;学期末是一次读书沙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每个星期排上课表的两节阅读课。张校长常说,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读书,第二基本功是爱——爱生活,爱工作,爱学生,爱自己,第三基本功才是写字、朗诵。
张校长经常回忆起带领老师们到北师大学习时那些现在还“羞于启齿”的事情。学校建立之初,经费非常紧张,为了节约开支,他们想出了许多奇怪的“招数”:到废旧用品市场花几十块钱买一辆旧自行车,引来师大校园里师生们很高的“回头率”;住两个人的宾馆标准间里住进了四个人——把床上的席梦思床垫搬下来,一下子让住宿空间扩大了一倍;连续一个星期老师们每天只吃方便面。老师们外出学习回来,带的最多的是书,到现在学校仍然和北京图书大厦等全国一些大的图书市场都有长期联系,一些新书在洛阳市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未必看得到,但在学校的图书室已经应有尽有。
张艳芬,小学高级教师,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她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同时是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师。“她是我们学校课讲得最棒的老师,也是写作最好、读书最多的。”“你难以想象她每天早上六点半忙到晚上八点钟,却有时间读书;你更难以想象她把行政和教学两方面工作安排得妥妥贴贴,还有精力、有心情给自己化个淡妆,在办公室里侍弄花草。”
当有的老师探寻她何以如此外表美丽而内心亮丽的时候,她道出了自己的秘密:用世界上最美的化妆品——书打扮自己。她说:“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古人说,静读谓之福,我能在学校静静地读书钻研业务,这不就是我的福吗?”
把爱和美的种子植根于孩子的心田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从此你不再孤单……”
这是《让世界充满爱》中的几句歌词,张红利老师非常喜欢。张老师是洛阳市最年轻的名师,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洛阳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多次到江苏、湖北、湖南、重庆、浙江、上海等地做观摩课,多次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捐献给学校。
张老师说:“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
寒冬腊月,一场大雪过后,校园里满是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晚上睡前,拿起他们的鞋一看,全湿透了,怎么也不能让孩子们明天穿一双湿鞋去上课呀,张老师拿起一双双鞋重新走进教室里,放在火炉边烘烤,烤干了,再一双双放回到学生的床前。
师爱无形,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李鹏坤,河南省骨干教师、省美协会员、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美术、写字优质课一等奖,市教改能手、业务标兵。
一次,他发现有个班级的男生特别爱说脏话。连续一个月,他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讲关于母爱的故事,每天一个人,每天一个故事。讲到学生自己无言以对,讲到学生自己泣不成声。美术课上,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把一个粉笔头抛向前边的同学,李老师微笑着走上前去:“多么完美的抛物线啊!如果你能在纸上画出来,你就是个天才。”
李老师说:“没有人能阻止你更多地爱自己。爱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尽量完美。当我们把每个人心底深处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唤醒时,就是为人生幸福奠基。”
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是有福的,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用爱和美构成的环境和氛围里……
有什么奥秘?因为这里有一群敬业的“园艺师”,他们在心灵上培育出弥漫着芳香的花朵来。
思想比业务更重要
张胜辉,第二实验小学的当家人,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全国优秀珠心算教练,河南省教育专家,省优秀教师,市十大优秀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这些年来,他的“思想比业务更重要”这一理念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蜕变。
他治学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人优秀不叫优秀,一群人都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孕育出一种思想,并让这种思想、这种理念贯穿在全体教师的工作中、课堂上。
张胜辉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在学校里,校长以学校为本,学校以人为本,校长用饱满的情感去感染大家,让更多的人懂得理解、关心他人。
张胜辉校长说:“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对事业有忠心,然后才能谈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可以引领高尚的人格,高超的教学艺术未必能引领高尚的人格。”
在二实小,敬业奉献、爱校如家,这些被许多人作为职业要求所一直不断强调的东西,早已经成为老师们的精神自觉。篮球场地580多平方的水泥地面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牺牲休息日一寸一寸硬化出来的;2000多平方的彩砖是老师们一块一块铺设出来的;学校的数十件健身器材是老师们一件一件安装、调试好的;运动场上的24副乒乓球案子是老师们自己焊接成的……
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了解了第二实验小学令人惊叹的创业史之后,赞誉二实小的教师为“共产主义战士”。
全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张胜辉校长说:“一个人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应该担负起对生活的责任,在生活中有追求的人,才会对工作、学习有追求,懂得担负起责任的人才能对工作、学习负责。对于学校教育来讲,校长首先要激发的是教师对生活的热情,是让教师懂得承担责任。”
张校长十分赞同山东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学生第二》的观点。他说:“当教师没有幸福感时,学生怎能热爱生活?当教师知识贫乏时,学生怎会崇尚科学?当教师不能自律时,学生到哪里寻找楷模?当教师不懂欣赏时,学生到哪里寻找高雅?”他常说:“学校教育说穿了就是‘人’的教育,一是教师,一是学生,他们都成为‘完全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张校长追求的是让每个教师心有所属、智有所博、活有所乐、行有所思,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大家人有所为,让每个教师都走向完美,并成为完整的人。
在二实小,如果有人忘了随手关灯或者打印纸只用了一面,校长会大发雷霆。但校长却常慷慨地给老师们送“礼”:母亲节每人一束鲜花,父亲节每人一个剃须刀,儿童节每人一个布绒玩具……每个节日他都记得,而且,每位老师的生日学校都记得清清楚楚,老师们都会在生日这天收到学校送给自己的一份温馨礼物,收获一种意外惊喜。
在二实小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给老师们开健康知识、时尚潮流专题讲座;周末学校组织大家出去聚餐、唱歌;给老师们布置家庭作业——为爱人做道菜;给老师们征订烹饪、医疗、育儿等方面的杂志,为老师的生活、学习服务。
他用行动让年轻教师懂得孝敬父母,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真情,懂得体会生活中的乐趣。目的就是——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处做起,让每个人有品位地生活、学习、工作。
走进二实小的校园,你会发现,学校的各种活动很多: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棋类比赛、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等,所有的比赛教师均参加。其实,活动的结果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活动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得到了展示,活动过程中大家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坚持一个原则: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或者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大家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每个人的才华得到认可。
不断得到认可,得到赏识的教师们的潜能被激发了就是学校前进的最大动力。校长张胜辉如是说:“校长要赏识你的教师,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往往一个教师的水平、能力还达不到一个高度,需要蹦一蹦才能触及目标,这时候学校领导对他的鼓励和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
28岁的潘超超老师5年前是学校的一名司机,5年后,他成了学校综合学科的学科主任,优秀的电脑教师。
引发他这种蜕变的是校长的一席话:“你作为老师,总不能开一辈子车,一定有更适合你做的工作,年轻、聪慧是你最好的资本,放心,学校会全力支持你。”
此后,他尝试做过体育教师,在品尝了失败的痛苦后,校长鼓励他:“我发现你对电脑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我相信凭借你的勤奋,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现在,他的电脑课成了全校学生的期待。
在二实小,有着同样经历的教师决不止潘超超一个人!
张校长说,对人们来说,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不一定非得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有时候,也许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足以传达自己的感情了。作为校长,就应该想办法让老师们常常找到这种感觉。
用世界上最美的化妆品
来打扮自己
在张胜辉校长的带动下,读书学习成为老师们生活中的必需。张校长经常对老师们说:“读书应该是老师的嗜好而非爱好,读书应该是老师的生活需要,而非学习需要。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善于自我反思,用不断充实的大脑,去征服学生,让学生爱上你。”
就这样,一群年轻人在艰苦而热切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
教师生日的时候都会领到一张读书卡;每个学期都有一个月是读书月活动;学期末是一次读书沙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每个星期排上课表的两节阅读课。张校长常说,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读书,第二基本功是爱——爱生活,爱工作,爱学生,爱自己,第三基本功才是写字、朗诵。
张校长经常回忆起带领老师们到北师大学习时那些现在还“羞于启齿”的事情。学校建立之初,经费非常紧张,为了节约开支,他们想出了许多奇怪的“招数”:到废旧用品市场花几十块钱买一辆旧自行车,引来师大校园里师生们很高的“回头率”;住两个人的宾馆标准间里住进了四个人——把床上的席梦思床垫搬下来,一下子让住宿空间扩大了一倍;连续一个星期老师们每天只吃方便面。老师们外出学习回来,带的最多的是书,到现在学校仍然和北京图书大厦等全国一些大的图书市场都有长期联系,一些新书在洛阳市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未必看得到,但在学校的图书室已经应有尽有。
张艳芬,小学高级教师,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她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同时是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师。“她是我们学校课讲得最棒的老师,也是写作最好、读书最多的。”“你难以想象她每天早上六点半忙到晚上八点钟,却有时间读书;你更难以想象她把行政和教学两方面工作安排得妥妥贴贴,还有精力、有心情给自己化个淡妆,在办公室里侍弄花草。”
当有的老师探寻她何以如此外表美丽而内心亮丽的时候,她道出了自己的秘密:用世界上最美的化妆品——书打扮自己。她说:“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古人说,静读谓之福,我能在学校静静地读书钻研业务,这不就是我的福吗?”
把爱和美的种子植根于孩子的心田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从此你不再孤单……”
这是《让世界充满爱》中的几句歌词,张红利老师非常喜欢。张老师是洛阳市最年轻的名师,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洛阳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多次到江苏、湖北、湖南、重庆、浙江、上海等地做观摩课,多次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捐献给学校。
张老师说:“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
寒冬腊月,一场大雪过后,校园里满是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晚上睡前,拿起他们的鞋一看,全湿透了,怎么也不能让孩子们明天穿一双湿鞋去上课呀,张老师拿起一双双鞋重新走进教室里,放在火炉边烘烤,烤干了,再一双双放回到学生的床前。
师爱无形,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李鹏坤,河南省骨干教师、省美协会员、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美术、写字优质课一等奖,市教改能手、业务标兵。
一次,他发现有个班级的男生特别爱说脏话。连续一个月,他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讲关于母爱的故事,每天一个人,每天一个故事。讲到学生自己无言以对,讲到学生自己泣不成声。美术课上,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把一个粉笔头抛向前边的同学,李老师微笑着走上前去:“多么完美的抛物线啊!如果你能在纸上画出来,你就是个天才。”
李老师说:“没有人能阻止你更多地爱自己。爱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尽量完美。当我们把每个人心底深处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唤醒时,就是为人生幸福奠基。”
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是有福的,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用爱和美构成的环境和氛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