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保存甘露醇以预防结晶及减少低体温症的发生率。 [方法]将200瓶20%甘露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瓶,对照组在室温下保存,观察组在37度恒温下保存,对两组甘露醇是否出现结晶,如何溶解及临床应用时病人出现的各种不适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無任何结晶析出,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科学的保存甘露醇,对临床应用有着快捷、方便、不适反应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甘露醇 保存 结晶 低体温症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的脱水剂,应用广泛。复方甘露醇虽不易结晶,但价格昂贵。基层医院使用的甘露醇遇冷易出现结晶现象,而很多情况是急诊应用,从而给临床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溶解方法很多:如煮沸,高压锅加热,暖气片加热等等。作者运用恒温箱保存甘露醇,经临床应用观察,其有易行、方便、不破坏标签,不影响药液透明度,避免低体温症,减少局部刺激的优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03月01日至2015年05月06日,抽取我院药库200瓶20%甘露醇,均无结晶,根据随机原则将甘露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瓶,并在室温和37度恒温不同温度下分别保存,如果在保存过程中发现有结晶,将从药库重新抽取补充,保证数量。选择被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为临床先后入院的200名病人,前100名入院病人用室温保存的甘露醇,后100名入院病人用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因所观察病人需排除性别、年龄、病种、环境、疼痛自我感受、疾病本身不适等多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因室温具有不稳定性,两组甘露醇均直立竖放在恒温箱中,对照组温度设定为每日最高室温(11.9-26.4℃)。因人体正常腋温在36-37度之间,为避免<37度用药后,尿液产生体温下降,>37度用药后病人体温升高引起不适反应,观察组温度设定为恒温37度。
1.2.1.1 用药观察
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使用甘露醇的目的与注意事项,并加强观察、记录使用过程中前、后两组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2.2 观察指标
1.2.2.1 恒温37度保存的甘露醇与最高室温保存的甘露醇分别应用于病人,设定不适反应为体温下降、颤抖、心律不齐、意识障碍、静脉胀痛难忍。
1.2.2.2 本次研究中观察两组方法保存的甘露醇是否出现结晶,以及出现结晶的温度及溶解方法与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原始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录入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2 通过观察在温度<18度(17度)1小时情况下,甘露醇即开始有少量结晶析出,附着于瓶壁,需恒温箱37度加热约2小时完全溶解。持续17度约36小时,或11.9度12小时,即有成块状结晶析出,需恒温箱37度加热约9-10小时完全溶解,恒温箱60度加热约5小时完全溶解,煮沸约2-3时完全溶解,而经过高温加热溶解后,甘露醇很难短时间内降温,不能及时应用。相反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无任何结晶析出,随取随用。
3 讨论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溶点为160-170℃(附录VIC),其主要具有:(1)脱水作用;(2)利尿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脑水肿、颅内肿瘤、颅脑损伤、脑组织炎症、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并可用于预防肾衰竭、青光眼等的治疗和术前准备。为产生组织脱水的目的,临床常需要在15-30分钟内滴完250毫升甘露醇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如果短时间内输入低温度的甘露醇,病人静脉因药液的高渗透性和冷的双重刺激会疼痛难忍,而产生的尿液又带走一部分热度,病人体温迅速下降引起不适反应。经过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不但具有无结晶、应用方便、塑料瓶身不变形、标签清晰、溶液透明度高、不破坏药效的优点,而且病人静脉疼痛轻,不会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体温无明显下降,减少或避免了低温下甘露醇使用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复琴 预防甘露醇结晶的方法,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第1期,144-144页;
[2]张永筠、向萍、朱清香 甘露醇结晶溶解新方法,全科护理,2014年10月12卷,第30期(2875);
[3]彭曦、周茗萱、夏巧凤等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研究2007(4),40-42;
[4]李丽辉 临床应用甘露醇致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3):223;
[5]王金艳、王金平、张李明 防止甘露醇结晶的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第5期,1076-1076;
[6]王莉多 甘露醇结晶溶解的小技巧,全科护理,2012,第20期,1906-1906页。
作者简介:
张春香,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3227,江苏省淮安市朱桥镇卫生院
管传生,副主任医师,本科,单位:223227,江苏省淮安市朱桥镇卫生院
【关键词】 甘露醇 保存 结晶 低体温症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的脱水剂,应用广泛。复方甘露醇虽不易结晶,但价格昂贵。基层医院使用的甘露醇遇冷易出现结晶现象,而很多情况是急诊应用,从而给临床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溶解方法很多:如煮沸,高压锅加热,暖气片加热等等。作者运用恒温箱保存甘露醇,经临床应用观察,其有易行、方便、不破坏标签,不影响药液透明度,避免低体温症,减少局部刺激的优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03月01日至2015年05月06日,抽取我院药库200瓶20%甘露醇,均无结晶,根据随机原则将甘露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瓶,并在室温和37度恒温不同温度下分别保存,如果在保存过程中发现有结晶,将从药库重新抽取补充,保证数量。选择被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为临床先后入院的200名病人,前100名入院病人用室温保存的甘露醇,后100名入院病人用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因所观察病人需排除性别、年龄、病种、环境、疼痛自我感受、疾病本身不适等多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因室温具有不稳定性,两组甘露醇均直立竖放在恒温箱中,对照组温度设定为每日最高室温(11.9-26.4℃)。因人体正常腋温在36-37度之间,为避免<37度用药后,尿液产生体温下降,>37度用药后病人体温升高引起不适反应,观察组温度设定为恒温37度。
1.2.1.1 用药观察
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使用甘露醇的目的与注意事项,并加强观察、记录使用过程中前、后两组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2.2 观察指标
1.2.2.1 恒温37度保存的甘露醇与最高室温保存的甘露醇分别应用于病人,设定不适反应为体温下降、颤抖、心律不齐、意识障碍、静脉胀痛难忍。
1.2.2.2 本次研究中观察两组方法保存的甘露醇是否出现结晶,以及出现结晶的温度及溶解方法与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原始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录入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2 通过观察在温度<18度(17度)1小时情况下,甘露醇即开始有少量结晶析出,附着于瓶壁,需恒温箱37度加热约2小时完全溶解。持续17度约36小时,或11.9度12小时,即有成块状结晶析出,需恒温箱37度加热约9-10小时完全溶解,恒温箱60度加热约5小时完全溶解,煮沸约2-3时完全溶解,而经过高温加热溶解后,甘露醇很难短时间内降温,不能及时应用。相反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无任何结晶析出,随取随用。
3 讨论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溶点为160-170℃(附录VIC),其主要具有:(1)脱水作用;(2)利尿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脑水肿、颅内肿瘤、颅脑损伤、脑组织炎症、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并可用于预防肾衰竭、青光眼等的治疗和术前准备。为产生组织脱水的目的,临床常需要在15-30分钟内滴完250毫升甘露醇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如果短时间内输入低温度的甘露醇,病人静脉因药液的高渗透性和冷的双重刺激会疼痛难忍,而产生的尿液又带走一部分热度,病人体温迅速下降引起不适反应。经过37度恒温保存的甘露醇不但具有无结晶、应用方便、塑料瓶身不变形、标签清晰、溶液透明度高、不破坏药效的优点,而且病人静脉疼痛轻,不会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体温无明显下降,减少或避免了低温下甘露醇使用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复琴 预防甘露醇结晶的方法,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第1期,144-144页;
[2]张永筠、向萍、朱清香 甘露醇结晶溶解新方法,全科护理,2014年10月12卷,第30期(2875);
[3]彭曦、周茗萱、夏巧凤等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研究2007(4),40-42;
[4]李丽辉 临床应用甘露醇致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3):223;
[5]王金艳、王金平、张李明 防止甘露醇结晶的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第5期,1076-1076;
[6]王莉多 甘露醇结晶溶解的小技巧,全科护理,2012,第20期,1906-1906页。
作者简介:
张春香,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3227,江苏省淮安市朱桥镇卫生院
管传生,副主任医师,本科,单位:223227,江苏省淮安市朱桥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