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带动下,已经呈现出势如破竹的状态,每一个体系在社会形态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逐渐对教育行业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益智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关注程度逐渐加深。本文针对益智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为我国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益智器具;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新课改实施以后,素质教育模式代替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情况逐渐加深,将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将各种益智教学器具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使小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全面提升。通过益智器具运用,能够将新的数学知识和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完美的结合起来,增加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小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数学知识,为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的帮助。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益智玩具
针对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而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只是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转述,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完全依靠老师的直接传导。这样,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能将学生具有的数学知识储备量有限提升,但是无法促进学生数学积极性、兴趣、心态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机械化,逐渐丧失对数学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应该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方面入手,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能够自发的投入到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中,提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和完全吸收老师设置的教学内容。将益智器具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满足小学生趣味心理的需求。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将能够激发小学生趣味心理的因素与游戏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在学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时,由于很多学生对球类运动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妥善的把握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与球类相关的益智器具,老师让学生准备45个玻璃球,按照第一行摆1个、第二行摆2个的规律以此类推,摆出9行,此时,老师提问,,哪两行相加的结果等于10,经过两两相加,学生能够得到结果(1+9)=(2+8)=(3+7)=(4+6)=10。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构架在学生脑海中明确,经过大量的练习以后,学生必然会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再比如,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具备能够将二维图形转变成三维图形的立体思维,老师可以借助拼图类的模具,制作成建筑、物体等立体图形,并将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进行对比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教学益智器具时需要注意,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想法和感受上,并且与学生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开展积极的沟通和互动,针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和教学效果比较差的环节,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开展的益智器具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详细了解并全部吸收,而且还能通过益智器具教学具有的较高趣味性,使數学教学和学生之间更加密切的连接,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提升数学能力,最终,使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1]。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我国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械、盲目记录笔记的情况比较普遍,虽然数学成绩能够在短时间内有限提升,但是无法将自身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使用数学技巧的能力提升,并且机械、单一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难以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应该将多元化的益智器具教学方式结合到数学教学中,使实际的教学具有益智器具的灵活性和多元化。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应该准备一些三角形的模型,通过拼接设计,组合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分类等内容有全面的了解,进而形成科学的知识构架,有效提升数学学习能力[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益智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的详细研究,我们能够明确的了解,将益智器具科学的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老师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进一步深化,使小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模式逐渐扩张,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将数学课程的内容和各种益智器具进行科学的融合,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必然会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红兰.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一题多变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2):155-157.
[2]孙凤臣.关于益智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5)::46-48.
关键词:益智器具;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新课改实施以后,素质教育模式代替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情况逐渐加深,将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将各种益智教学器具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使小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全面提升。通过益智器具运用,能够将新的数学知识和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完美的结合起来,增加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小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数学知识,为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的帮助。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益智玩具
针对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而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只是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转述,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完全依靠老师的直接传导。这样,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能将学生具有的数学知识储备量有限提升,但是无法促进学生数学积极性、兴趣、心态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机械化,逐渐丧失对数学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应该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方面入手,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能够自发的投入到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中,提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和完全吸收老师设置的教学内容。将益智器具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满足小学生趣味心理的需求。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将能够激发小学生趣味心理的因素与游戏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在学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时,由于很多学生对球类运动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妥善的把握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与球类相关的益智器具,老师让学生准备45个玻璃球,按照第一行摆1个、第二行摆2个的规律以此类推,摆出9行,此时,老师提问,,哪两行相加的结果等于10,经过两两相加,学生能够得到结果(1+9)=(2+8)=(3+7)=(4+6)=10。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构架在学生脑海中明确,经过大量的练习以后,学生必然会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再比如,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具备能够将二维图形转变成三维图形的立体思维,老师可以借助拼图类的模具,制作成建筑、物体等立体图形,并将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进行对比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教学益智器具时需要注意,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想法和感受上,并且与学生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开展积极的沟通和互动,针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和教学效果比较差的环节,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开展的益智器具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详细了解并全部吸收,而且还能通过益智器具教学具有的较高趣味性,使數学教学和学生之间更加密切的连接,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提升数学能力,最终,使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1]。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我国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械、盲目记录笔记的情况比较普遍,虽然数学成绩能够在短时间内有限提升,但是无法将自身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使用数学技巧的能力提升,并且机械、单一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难以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应该将多元化的益智器具教学方式结合到数学教学中,使实际的教学具有益智器具的灵活性和多元化。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应该准备一些三角形的模型,通过拼接设计,组合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分类等内容有全面的了解,进而形成科学的知识构架,有效提升数学学习能力[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益智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的详细研究,我们能够明确的了解,将益智器具科学的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老师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进一步深化,使小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模式逐渐扩张,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将数学课程的内容和各种益智器具进行科学的融合,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必然会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红兰.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一题多变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2):155-157.
[2]孙凤臣.关于益智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