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是显示人物特征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对话进行比较研读,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性格,还能从中习得表达技能。但是,即便同一个对话,由于教学角度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笔者认为,对话的教学应指向理解与表达。近期,笔者参与了《第一朵杏花》同课异构教研,针对第7~14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两位教师都进行了教学,教学角度不同,其教学效果也不同。
【教师一】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7~14自然段,并说说与第2~5自然段的对话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生:第2~5自然段的对话中有表示神态、动作、语气的词语,而后面第7~14自然段則没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其实这种在对话中表示神态、动作、语气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提示语。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好好想一想,按照第2~5自然段的模式,给第7~14自然段也加上提示语,可以拿笔写一写。
生:我想在“什么事情啊?”后面添上“竺可桢爷爷有点吃惊地问”。
生:“刚才”应该是孩子说的,可以在后面加上“孩子迅速地说”。
……
师:你们刚才补充的提示语都很好,不仅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还模拟想象了当时说话人的心理、动作、神态等。现在我们就给它们一一添加,然后分角色朗读。
(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二】
师:课文第7~14自然段再次描写了竺可桢爷爷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并与前面的对话内容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读书思考)
师:谁发现了?
生:第2~5自然段中对话很具体,不仅有对话内容,还有神态、动作乃至语气等描写,而后面第7~14自然段则没有。
生:是的,前面有提示语,而后面对话则没有。
师:那你们再分别读一读,比较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自由朗读,小组内交流。)
生:老师,我感觉第二次对话时人物比较着急,如果再加提示语,则显得有点拖拉,不符合当时的情形。
生:我觉得同样都是对话,如果都加提示语,则会有点啰唆,不够精练,而且还显得重复。
……
师:看来,在对话中用不用提示语,还要充分考虑当时说话人的心情和场景。现在,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人物第二次对话时的迫切心情了吗?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第7~14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对话的场景。
【评析】
从教学内容来看,两位教师都把第二次对话,即第7~14自然段作为语言训练点,并由此展开教学,其目标都是指向理解与表达。然而不同的是,第一位教师是把训练重点放在提示语上,第二位教师则把训练目标放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上。定位的不同,折射出两位教师对学段目标把握的差异,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还要与编者进行对话。《第一朵杏花》一课被选编在四年级下册,那么提示语训练就不应成为语用训练重点,毕竟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运用提示语已经不是难事。对提示语的训练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对话片段中进行,单独放在这里,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帮助不大。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只是抓住了片段忽略了课文,从而导致训练的重点发生了偏差。
而第二位教师则处理不同,他跳出了对话内容,从课文整体上进行思考,并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学会从作者角度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写。经过具体比析,学生明白了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只要学生理解了这点,那么对其行文思路自然也能理解。这种立足课文整体去理解部分,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作技巧的方法,不仅能够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习作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教师一】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7~14自然段,并说说与第2~5自然段的对话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生:第2~5自然段的对话中有表示神态、动作、语气的词语,而后面第7~14自然段則没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其实这种在对话中表示神态、动作、语气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提示语。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好好想一想,按照第2~5自然段的模式,给第7~14自然段也加上提示语,可以拿笔写一写。
生:我想在“什么事情啊?”后面添上“竺可桢爷爷有点吃惊地问”。
生:“刚才”应该是孩子说的,可以在后面加上“孩子迅速地说”。
……
师:你们刚才补充的提示语都很好,不仅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还模拟想象了当时说话人的心理、动作、神态等。现在我们就给它们一一添加,然后分角色朗读。
(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二】
师:课文第7~14自然段再次描写了竺可桢爷爷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并与前面的对话内容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读书思考)
师:谁发现了?
生:第2~5自然段中对话很具体,不仅有对话内容,还有神态、动作乃至语气等描写,而后面第7~14自然段则没有。
生:是的,前面有提示语,而后面对话则没有。
师:那你们再分别读一读,比较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自由朗读,小组内交流。)
生:老师,我感觉第二次对话时人物比较着急,如果再加提示语,则显得有点拖拉,不符合当时的情形。
生:我觉得同样都是对话,如果都加提示语,则会有点啰唆,不够精练,而且还显得重复。
……
师:看来,在对话中用不用提示语,还要充分考虑当时说话人的心情和场景。现在,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人物第二次对话时的迫切心情了吗?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第7~14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对话的场景。
【评析】
从教学内容来看,两位教师都把第二次对话,即第7~14自然段作为语言训练点,并由此展开教学,其目标都是指向理解与表达。然而不同的是,第一位教师是把训练重点放在提示语上,第二位教师则把训练目标放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上。定位的不同,折射出两位教师对学段目标把握的差异,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还要与编者进行对话。《第一朵杏花》一课被选编在四年级下册,那么提示语训练就不应成为语用训练重点,毕竟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运用提示语已经不是难事。对提示语的训练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对话片段中进行,单独放在这里,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帮助不大。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只是抓住了片段忽略了课文,从而导致训练的重点发生了偏差。
而第二位教师则处理不同,他跳出了对话内容,从课文整体上进行思考,并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学会从作者角度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写。经过具体比析,学生明白了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只要学生理解了这点,那么对其行文思路自然也能理解。这种立足课文整体去理解部分,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作技巧的方法,不仅能够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习作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