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原始鱼龙类的结构和行为特征及其对鱼龙类起源研究的启示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龙类(Ichthyosaurs)起源于早三叠世晚期,以往发现的鱼龙类已高度适应水生生活,其身体结构无任何能将其与可能的陆地祖先相联系的陆生适应特征。针对近年在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采集的柔腕短吻龙(Cartorhynchus)和含胚胎巢湖龙两件鱼龙类标本,通过对柔腕短吻龙的荐前椎数目(31节)、吻长与头骨长之比(0.35)、前肢长与荐前椎长之比(0.45)的研究以及与后期鱼龙类相关数据和骨骼形态学的对比,认为柔腕短吻龙结构更为原始,可两栖生活。结合对早三叠世含胚胎巢湖龙、侏罗纪含胚胎狭翼鱼龙幼体保存
其他文献
为了能够对微地震震源进行精确定位,需要已知压裂井和监测井所在工区内准确的地层速度模型。针对这一问题,在采用Occam反演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初至波的走时差信息代替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金属钨在由离子辐照引起的暂态热流下的烧蚀现象进行研究。建立一维热传模型,通过施加不同能量的热脉冲,研究钨靶材的热响应。计算烧蚀阈值并与理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