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和能耗都有着较快速的增长。
一、能源消费
制造业是海南省的主要耗能部门之一,2005年至2012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5-40%。“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年均增速为8.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7.9%;2012年与2005年相比,制造业能耗已翻了将近一番。
目前,海南省能耗较高的9个制造业子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外,其余8个行业均为海南省支柱产业(见表1)。值得说明的是,自2012年开始,海南省的统计数据采用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但为了保持数据序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本研究将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处理,仍沿用了2005—2011年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行业分类。
近年来,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4大高耗能行业产能的扩张,对制造业乃至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生铁和粗钢产能的全面停产,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则又起到了一定的中和作用,空余出约50万吨标准煤的增长空间。
二、行业增加值
从制造业分行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来看,海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由不到16%升至17.3%(见表2)。
“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32.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3.0%;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是2005年水平的4.6倍。
由于海南省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因此,个别大项目的上马会导致相应子行业的增加值和能耗都产生跳跃性的增长。例如,“十一五”期间投产的炼油项目,导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00%以上,行业综合能耗增长300%以上。但放大至整个制造业部门和全省GDP来看,这种跳跃的幅度则有所缓和。
三、万元增加值能耗
“十一五”期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的全面实施,海南省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年均下降率为15.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降幅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几个造纸和化工等高耗能项目的上马,“十二五”前两年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反而有所上升,年均增长3.9%。(见表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末期,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都已降至1tce以下。海南省制造业目前的水平是1.426tce,说明依靠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万元增加值能耗还具备较大的下降潜力。
四、单位产品能耗
经过“十一五”时期大力度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海南省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均已远远低于全国2010年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但与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部分产品的单耗可能还具备一定的下降空间。例如天然气合成氨技术,海南省目前的吨氨综合能耗是1.2tce以上,而美国水平已低于1tce,说明海南省还具有一定的技术节能潜力。(见表4)
五、能源结构
由于大部分制造业行业都属于能源消耗 型,使用的能源品种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技术,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可替代性不强,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整个制造业部门的能源结构变化的规律性不强。2005年至2012年之间,一个相对而言最优的能源结构出现在2008年,煤炭占比低于18%,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合计接近70%。
六、资源禀赋
根据《海南省十二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海南省具有优势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现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其中,列入国家统计一级的有铁、钛、石灰石、石英砂、石油和天然气,且富矿比例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海南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独特的热带林木、果蔬、热带作物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资源,林木生长快,轮伐期较短。海南优势资源为油气化工、浆纸及纸制品、矿产资源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制药、食品和热带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该规划也充分考虑了海南省制造业资源来源的区位优势。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的交汇点,位于北部湾经济圈重点发展区域。面向东南亚和南海,地处国际主航道中心位置,是全国承接国际航道咽喉马六甲海峡最近的物流中转区。所辖岛屿和海域毗邻港、澳、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海空交通运输便捷,临北部湾地区聚集海南最重要的港口群(洋浦港、海口港、八所港等),良好的区位和港口条件,可辐射整个华南、华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发展出口型工业。
七、结论和建议
海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虽然制造业增加值和能耗都有着较快速的增长,但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到18%,远低于国内外许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水平。
经过“十一五”时期大力度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海南省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均已远远低于全国2010年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海南省具有较好的发展制造业的本地资源禀赋和交通运输的区位优势,再考虑到“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工作成效和基础,海南省可以在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的同时,合理兼顾制造业的发展,以相对较低的能耗增长继续深化工业化进程,走出具有海南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化道路。
(佟庆,1977年生,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研究。王宇,1977年生,博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讲师,长期从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研究。秦旭映,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一、能源消费
制造业是海南省的主要耗能部门之一,2005年至2012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5-40%。“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年均增速为8.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7.9%;2012年与2005年相比,制造业能耗已翻了将近一番。
目前,海南省能耗较高的9个制造业子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外,其余8个行业均为海南省支柱产业(见表1)。值得说明的是,自2012年开始,海南省的统计数据采用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但为了保持数据序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本研究将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处理,仍沿用了2005—2011年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行业分类。
近年来,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4大高耗能行业产能的扩张,对制造业乃至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生铁和粗钢产能的全面停产,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则又起到了一定的中和作用,空余出约50万吨标准煤的增长空间。
二、行业增加值
从制造业分行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来看,海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由不到16%升至17.3%(见表2)。
“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32.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3.0%;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是2005年水平的4.6倍。
由于海南省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因此,个别大项目的上马会导致相应子行业的增加值和能耗都产生跳跃性的增长。例如,“十一五”期间投产的炼油项目,导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00%以上,行业综合能耗增长300%以上。但放大至整个制造业部门和全省GDP来看,这种跳跃的幅度则有所缓和。
三、万元增加值能耗
“十一五”期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的全面实施,海南省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年均下降率为15.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降幅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几个造纸和化工等高耗能项目的上马,“十二五”前两年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反而有所上升,年均增长3.9%。(见表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末期,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都已降至1tce以下。海南省制造业目前的水平是1.426tce,说明依靠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万元增加值能耗还具备较大的下降潜力。
四、单位产品能耗
经过“十一五”时期大力度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海南省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均已远远低于全国2010年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但与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部分产品的单耗可能还具备一定的下降空间。例如天然气合成氨技术,海南省目前的吨氨综合能耗是1.2tce以上,而美国水平已低于1tce,说明海南省还具有一定的技术节能潜力。(见表4)
五、能源结构
由于大部分制造业行业都属于能源消耗 型,使用的能源品种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技术,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可替代性不强,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整个制造业部门的能源结构变化的规律性不强。2005年至2012年之间,一个相对而言最优的能源结构出现在2008年,煤炭占比低于18%,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合计接近70%。
六、资源禀赋
根据《海南省十二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海南省具有优势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现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其中,列入国家统计一级的有铁、钛、石灰石、石英砂、石油和天然气,且富矿比例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海南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独特的热带林木、果蔬、热带作物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资源,林木生长快,轮伐期较短。海南优势资源为油气化工、浆纸及纸制品、矿产资源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制药、食品和热带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该规划也充分考虑了海南省制造业资源来源的区位优势。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的交汇点,位于北部湾经济圈重点发展区域。面向东南亚和南海,地处国际主航道中心位置,是全国承接国际航道咽喉马六甲海峡最近的物流中转区。所辖岛屿和海域毗邻港、澳、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海空交通运输便捷,临北部湾地区聚集海南最重要的港口群(洋浦港、海口港、八所港等),良好的区位和港口条件,可辐射整个华南、华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发展出口型工业。
七、结论和建议
海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虽然制造业增加值和能耗都有着较快速的增长,但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到18%,远低于国内外许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水平。
经过“十一五”时期大力度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海南省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均已远远低于全国2010年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海南省具有较好的发展制造业的本地资源禀赋和交通运输的区位优势,再考虑到“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工作成效和基础,海南省可以在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的同时,合理兼顾制造业的发展,以相对较低的能耗增长继续深化工业化进程,走出具有海南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业化道路。
(佟庆,1977年生,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研究。王宇,1977年生,博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讲师,长期从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研究。秦旭映,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