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关键词:五步教学;教学法
遵循主体性原则、以读为主原则、核心素养原则 、主导性原则,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提炼出了“导→读→悟→辩→评”五步教学法。
一、“导”
“导”就是教师上课前开课激趣,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而精心设计的导语。设计课前导语要紧扣教学内容,语言要精当,时间要简短。“导”是一种艺术,是引导,是指导,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导”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总结了“名言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解题导入法”“朗读导入法”、 “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古诗导入法”、 “图画法导入法”等始终方法。例如,小学语文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有名句,就可以采取“名言导入法”导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该诗的名句,教师就可以用来导入课题。再有,小学很多课文,有的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名言导入课题,如《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题本身就是周总理的名言,教师可以直接用来导入新课,自然而然的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方法有“朗读、默读、背诵”;有“精读、略读、浏览”等等。要告诉学生,读书自学,不同的学习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于永正老师说“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而听老师讲懂,听同学议懂,只是得到了兔子。”②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读”,只有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学生只有多读,才能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得到猎枪和兔子。
学生“读”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导读。
1.教学目标导读
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目标导读是阅读课“导读”环节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长城》一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教学时,教师至始至终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长城的结构和特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礎。
2.关键词语、句段导读
(1)关键词语导读
关键词语导读是让学生理解涵义深刻、用词精当,能表达主题的词语,掌握课文内容。如《燕子》第1自然段,是对燕子外形的描写,要让学生理解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成”等词的含义,体会小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
(2)过渡句(段)导读
小学很多课文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句或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句(段)导读是指在学生“读”的基础上,通过过渡句或过渡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例如,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3)中心句导读
中心句体现了课文的脉络,概括了段落的主要意思。中心句导读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朗读中心句,理解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先将课文1-4自然段的中心句展示出来:“秋天的雨------冬天快要来了。”然后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小标题导读
小标题导读是教师让学生通过“读”,给故事性强、篇幅较长、脉络清晰的课文添加小标题,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时,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概括出课文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爸爸夜归来、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雨来没有死”,学生就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阅读提纲导读
阅读提纲导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给课文列出阅读提纲,进而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如学习《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在学生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文的阅读提纲。编写出阅读提纲,就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教得轻松,学得愉快,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悟”
“悟”就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体验、领悟、感受和感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③这里的“感受和理解”和“ 独特体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悟”不能任其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应当精心设置前置性作业,要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悟好词佳句、悟重点难点、悟写作方法、悟寓意哲理、悟人物品质、悟思想感情等等。
学生的“悟”,要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四、“辩”
“辩”就是在学生个人“读”和小组“悟”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汇报,辩论展示。“辩”不是吵架,是交流,是汇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重点指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处、疑惑不解处、答案多样处进行辩论。
在“辩”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和聆听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辩”而不乱,“辩”而有序,“辩”中有获,才能静待花开。
五、“评”
“评”就是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后,师生的总结评价。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采取的操作程序是:教师根据学习小组的个数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一定的分值(每个学习小组相同),用表格的形式,根据各个小组的回答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当场在黑板上公布,之后,由学科长做好登记,做到一月一清。
“评”首先是小组之间的评价,我们采取学分制,让学生说出各个小组的得分和理由。其次是教师的评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小结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总结学生的得失,要求学生整理完善课堂讨论笔记。
总之,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信任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真正的学习还给学生。这种理念为提高“生本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
参考文献
[1]杨静.高中生网络课外阅读问题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夏振娜.初中生语文阅读问题及对策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
关键词:五步教学;教学法
遵循主体性原则、以读为主原则、核心素养原则 、主导性原则,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提炼出了“导→读→悟→辩→评”五步教学法。
一、“导”
“导”就是教师上课前开课激趣,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而精心设计的导语。设计课前导语要紧扣教学内容,语言要精当,时间要简短。“导”是一种艺术,是引导,是指导,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导”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总结了“名言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解题导入法”“朗读导入法”、 “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古诗导入法”、 “图画法导入法”等始终方法。例如,小学语文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有名句,就可以采取“名言导入法”导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该诗的名句,教师就可以用来导入课题。再有,小学很多课文,有的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名言导入课题,如《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题本身就是周总理的名言,教师可以直接用来导入新课,自然而然的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方法有“朗读、默读、背诵”;有“精读、略读、浏览”等等。要告诉学生,读书自学,不同的学习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于永正老师说“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而听老师讲懂,听同学议懂,只是得到了兔子。”②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读”,只有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学生只有多读,才能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得到猎枪和兔子。
学生“读”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导读。
1.教学目标导读
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目标导读是阅读课“导读”环节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长城》一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教学时,教师至始至终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长城的结构和特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礎。
2.关键词语、句段导读
(1)关键词语导读
关键词语导读是让学生理解涵义深刻、用词精当,能表达主题的词语,掌握课文内容。如《燕子》第1自然段,是对燕子外形的描写,要让学生理解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成”等词的含义,体会小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
(2)过渡句(段)导读
小学很多课文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句或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句(段)导读是指在学生“读”的基础上,通过过渡句或过渡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例如,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3)中心句导读
中心句体现了课文的脉络,概括了段落的主要意思。中心句导读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朗读中心句,理解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先将课文1-4自然段的中心句展示出来:“秋天的雨------冬天快要来了。”然后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小标题导读
小标题导读是教师让学生通过“读”,给故事性强、篇幅较长、脉络清晰的课文添加小标题,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时,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概括出课文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爸爸夜归来、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雨来没有死”,学生就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阅读提纲导读
阅读提纲导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给课文列出阅读提纲,进而掌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如学习《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在学生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文的阅读提纲。编写出阅读提纲,就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教得轻松,学得愉快,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悟”
“悟”就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体验、领悟、感受和感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③这里的“感受和理解”和“ 独特体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悟”不能任其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应当精心设置前置性作业,要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悟好词佳句、悟重点难点、悟写作方法、悟寓意哲理、悟人物品质、悟思想感情等等。
学生的“悟”,要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四、“辩”
“辩”就是在学生个人“读”和小组“悟”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汇报,辩论展示。“辩”不是吵架,是交流,是汇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重点指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处、疑惑不解处、答案多样处进行辩论。
在“辩”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和聆听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辩”而不乱,“辩”而有序,“辩”中有获,才能静待花开。
五、“评”
“评”就是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后,师生的总结评价。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采取的操作程序是:教师根据学习小组的个数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一定的分值(每个学习小组相同),用表格的形式,根据各个小组的回答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当场在黑板上公布,之后,由学科长做好登记,做到一月一清。
“评”首先是小组之间的评价,我们采取学分制,让学生说出各个小组的得分和理由。其次是教师的评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小结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总结学生的得失,要求学生整理完善课堂讨论笔记。
总之,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信任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真正的学习还给学生。这种理念为提高“生本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
参考文献
[1]杨静.高中生网络课外阅读问题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夏振娜.初中生语文阅读问题及对策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