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我们固定不变的小组日记分享时间。渐渐地,小组日记的内容一改之前的高大上,向着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靠拢。渐渐地,自习课上说话的同学少了,自觉写作业的人多了;午休时间打闹的同学少了,认真看书的人多了;乱扔垃圾的同学少了,随手捡起操场上飞扬的纸片的人多了……
关键词:小组日记;班级管理;“副作用”
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我们固定不变的小组日记分享时间。今天分享的是李敏同学的日记《老师不在的日子》——
“今天班主任不在学校,说是去北京学习了,这可高兴坏了那几位不爱遵守纪律的同学。早自习,同学们在英语课代表的带领下大声地朗读着课文。突然,“哐”的一声,朗读声戛然而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门口。迟到的王**得意地走向了自己的座位,一边走一边晃,背上的书包把李**的文具盒碰掉在了地上。他回头看了一眼,继续向他的座位走去,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生气地一把拉住了王**的书包带,用力一甩,将王**的书包甩在了地上。王**恼羞成怒,一把拉住了李**的衣领,扭打在一起。教室里瞬时乱成了一锅粥,班长、副班长、课代表齐上阵,才勉强把两个人拉开。王**的嘴里还不依不饶的骂骂咧咧,受伤的李**委屈地哭泣着。
王**,我一直有句话想对你说:你是班里块头最大的,为什么总是喜欢欺负同学呢?要知道,我们能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学校,这个班级,成为同學,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毕业了,我们就该各奔东西,去不同的学校读中学,我们更该珍惜这所剩不多的日子啊……”
台上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着,台下的同学捂着肚子的,趴在桌子上起不来的,靠在椅背上前仰后合的……几分钟后,台上的朗读声停止了,所有的目光投向了日记记录的主人公——王**。面红耳赤的他双手绞着红领巾的两个角,不好意思地抬起头,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弱弱地看着我。不约而同地,全班同学的目光齐齐的转向了我这个班主任。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交头接耳:“老师又该生气了!”“暴风雨快来了,王**还敢笑!”“你还说,小心暴风雨浇在你身上!”“你看,王老师的脸都拉长了!”
一直站在教室后面认真倾听的我,瞬间明白这篇日记的分量有多重了。要是我批评了王**,他一定会觉得丢了面子,认为这篇日记是向老师打小报告,告他的状,说不定还会报复写日记的同学,引起更严重的矛盾。而写日记的同学本来只是写下了身边的真人真事,还发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建议。如果因为我的批评,而让她再也不敢写真事,说真话,那不是要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了吗?可是,如果不批评,我又该怎样让王**受到教育呢?
在学生担心、疑惑、期待的目光中,我从教室的后面走到了讲台前。拿过台上同学的日记本,看着台下的同学们,轻轻张开了我的嘴:“同学们,我给这篇日记打5颗星,你们说说老师为什么会给这篇日记打5星?” 语文课代表常梦雨第一个站起来点评:“她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写出了当时王**做这件事时的动作、神态,让我感觉好像这件事现在就发生在我眼前。”“是的是的,不仅如此,她还写出了自己对王**的建议,说出了我们早就想对王**说的话。”班长也勇敢地站了起来。“是的,两位同学点评的很好。”接着同学们的发言,我开始了点评,“她在日记里记录了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她很善于观察。她把王**的神态、动作描写的那么生动,她很会观察!她将自己对王**的建议写的很清楚,很感人,她写出了自己的真情。这篇日记值5颗星!”我绝口不提王**的错误,只是从语文的角度去评价了这篇日记。“感谢李敏同学带给我们的分享,感谢她对同学健康成长的关心,更感谢她对咱们集体的关心,正因为她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情,她才会对这件事有着特别的情怀,选择记录下来。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像她一样关心我们的集体,关心我们的同学。”日记中的主人公王**放下了绞着红领巾的双手……
在第二天以后,王**再也没犯这样的错误……
渐渐地,小组日记的内容一改之前的高大上,向着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靠拢。有的学生针对某同学的行为提出批评建议;有的同学发现某同学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有的同学针对别人的批评做出回应,为自己辩护;有的同学针对别人的批评勇于接受,表示感谢,也写在了日记里……
渐渐地,自习课上说话的同学少了,自觉写作业的人多了;午休时间打闹的同学少了,认真看书的人多了;乱扔垃圾的同学少了,随手捡起操场上飞扬的纸片的人多了……
渐渐地,同学们的作文不再干巴巴的重复那几件写了又写的故事了……
为什么一篇小小的日记让学生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呢?我想这跟学生的选材和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吧。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学生产生不快的情绪,或有不一样的观念,想倾吐,便有了写作动机。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全凭自己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选择自己认为值得描绘或叙述的内容,自由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不担心老师的批评,不担心同学的态度,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日子长了,自然就提高了习作的能力。而那些日记中的主人公,从日记中知道了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知道了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身上的坏习惯。
原本提议小组轮流记日记,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回忆起来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给同学们留个纪念。没想到,一篇篇简单的日记,一节节温馨的分享课,带来了如此多的“副作用”……
关键词:小组日记;班级管理;“副作用”
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我们固定不变的小组日记分享时间。今天分享的是李敏同学的日记《老师不在的日子》——
“今天班主任不在学校,说是去北京学习了,这可高兴坏了那几位不爱遵守纪律的同学。早自习,同学们在英语课代表的带领下大声地朗读着课文。突然,“哐”的一声,朗读声戛然而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门口。迟到的王**得意地走向了自己的座位,一边走一边晃,背上的书包把李**的文具盒碰掉在了地上。他回头看了一眼,继续向他的座位走去,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生气地一把拉住了王**的书包带,用力一甩,将王**的书包甩在了地上。王**恼羞成怒,一把拉住了李**的衣领,扭打在一起。教室里瞬时乱成了一锅粥,班长、副班长、课代表齐上阵,才勉强把两个人拉开。王**的嘴里还不依不饶的骂骂咧咧,受伤的李**委屈地哭泣着。
王**,我一直有句话想对你说:你是班里块头最大的,为什么总是喜欢欺负同学呢?要知道,我们能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学校,这个班级,成为同學,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毕业了,我们就该各奔东西,去不同的学校读中学,我们更该珍惜这所剩不多的日子啊……”
台上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着,台下的同学捂着肚子的,趴在桌子上起不来的,靠在椅背上前仰后合的……几分钟后,台上的朗读声停止了,所有的目光投向了日记记录的主人公——王**。面红耳赤的他双手绞着红领巾的两个角,不好意思地抬起头,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弱弱地看着我。不约而同地,全班同学的目光齐齐的转向了我这个班主任。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交头接耳:“老师又该生气了!”“暴风雨快来了,王**还敢笑!”“你还说,小心暴风雨浇在你身上!”“你看,王老师的脸都拉长了!”
一直站在教室后面认真倾听的我,瞬间明白这篇日记的分量有多重了。要是我批评了王**,他一定会觉得丢了面子,认为这篇日记是向老师打小报告,告他的状,说不定还会报复写日记的同学,引起更严重的矛盾。而写日记的同学本来只是写下了身边的真人真事,还发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建议。如果因为我的批评,而让她再也不敢写真事,说真话,那不是要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了吗?可是,如果不批评,我又该怎样让王**受到教育呢?
在学生担心、疑惑、期待的目光中,我从教室的后面走到了讲台前。拿过台上同学的日记本,看着台下的同学们,轻轻张开了我的嘴:“同学们,我给这篇日记打5颗星,你们说说老师为什么会给这篇日记打5星?” 语文课代表常梦雨第一个站起来点评:“她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写出了当时王**做这件事时的动作、神态,让我感觉好像这件事现在就发生在我眼前。”“是的是的,不仅如此,她还写出了自己对王**的建议,说出了我们早就想对王**说的话。”班长也勇敢地站了起来。“是的,两位同学点评的很好。”接着同学们的发言,我开始了点评,“她在日记里记录了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她很善于观察。她把王**的神态、动作描写的那么生动,她很会观察!她将自己对王**的建议写的很清楚,很感人,她写出了自己的真情。这篇日记值5颗星!”我绝口不提王**的错误,只是从语文的角度去评价了这篇日记。“感谢李敏同学带给我们的分享,感谢她对同学健康成长的关心,更感谢她对咱们集体的关心,正因为她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情,她才会对这件事有着特别的情怀,选择记录下来。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像她一样关心我们的集体,关心我们的同学。”日记中的主人公王**放下了绞着红领巾的双手……
在第二天以后,王**再也没犯这样的错误……
渐渐地,小组日记的内容一改之前的高大上,向着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靠拢。有的学生针对某同学的行为提出批评建议;有的同学发现某同学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有的同学针对别人的批评做出回应,为自己辩护;有的同学针对别人的批评勇于接受,表示感谢,也写在了日记里……
渐渐地,自习课上说话的同学少了,自觉写作业的人多了;午休时间打闹的同学少了,认真看书的人多了;乱扔垃圾的同学少了,随手捡起操场上飞扬的纸片的人多了……
渐渐地,同学们的作文不再干巴巴的重复那几件写了又写的故事了……
为什么一篇小小的日记让学生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呢?我想这跟学生的选材和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吧。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学生产生不快的情绪,或有不一样的观念,想倾吐,便有了写作动机。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全凭自己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选择自己认为值得描绘或叙述的内容,自由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不担心老师的批评,不担心同学的态度,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日子长了,自然就提高了习作的能力。而那些日记中的主人公,从日记中知道了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知道了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身上的坏习惯。
原本提议小组轮流记日记,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回忆起来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给同学们留个纪念。没想到,一篇篇简单的日记,一节节温馨的分享课,带来了如此多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