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一个人的口才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人口才很棒、某某是个很有口才的人、某某嘴太笨一点口才都不具备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口才,究竟该如何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口才呢?口才又称口语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口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理解起来很简单,那就是说话。“我认为你做得对”,“我喜欢这本书的内容”,“现在我不饿”,“你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就尽快离开”……可以说,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在表达我们的某种内心感受,而这种表达能力的高低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口才。
   对任何一位健康人而言,说话并非难事。从不到一岁的呀呀学语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口语练习,所以我们运用起口头语言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完全这样,我们总是会遇到“不会说话的人”,当然也常遇到“伶牙俐齿”的人。在我们身边,善于高谈阔论者有之,巧舌如簧者有之,词不达意、拙嘴笨舌者也有之,我们会依照自己内心的一个标准来判断这些人的口才好坏,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具有可欣赏性。我们也可以称为艺术性,也就是指说出的话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标准的吐字、恰如其分的措辞,都是让听话人感到舒服的。若一娇小妩媚的女子在极度优雅的环境中操一口瓮声瓮气、含混不清的方言,还谈什么艺术性啊?甚至会刚一张口便破坏了其外表最初给人的美感。同样的讲话内容,如果措辞不当也会令人厌恶。“今晚要降温,给你带件衣服,加班时小心着凉!”如果出门时老婆这样说,老公心里该是何其温暖?!换一种表达,“不知道会变天啊?也不拿件衣裳,还得让我为你操心,接着!就欠加班冻死你,看你长不长记性!”老公听了又该作何感受啊?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后者是个口语表达能力高的人。
   第二,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在我们经常接触的人当中,总有这样一些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但我们听好半天却不知所云,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说出的话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其实就是词不达意。如果我们口干舌燥讲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自己的意思或者别人根本没听懂是怎么回事,那等于我们说了一大通的废话,这是典型的看上去似乎能说而其实口才很差的人。口语表达水平高的人绝对能极其准确地表达思想意图并能让别人听得清楚明白。举个例子,找人借钱很多时候是件很难开口的事情,但不借不行,我们比较下面两段话:“老王啊,实在不好意思,我今天来是有事相求,最近急需一万块钱,您看能不能借我点?我给你打借条,半年之后肯定还。如果您手头实在紧的话,我再向别人借。”“老王啊,前年您新买的房子花了多少钱啊?你们两口子收入很高,估计没怎么欠债吧?就算欠点债也早还清了是不是?您儿子上学花不了多少钱吧?……”前者,开门见山,简单明了;后者,似乎善解人意,先探老王的经济底子然后再决定是否开口借钱,实际上却容易引起老王的困惑、反感甚至警惕,防备说话人会有什么不良企图……很明显,老王一定喜欢前者。
   第三,能顺利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在社会交际活动中,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有很强的目的性,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这种目的,也是判断一个人口才优劣的重要标准。说了很多话,目的没实现,那是口才太差;说了很多话,目的实现了,那是口才一般;说了几句话,目的实现了,那是口才很好。周末想邀同事一起去爬山,“李姐,明天周末,我们一起去爬山吧!”“我不去,我还有事情要做,再说爬山也太累了。”后边肯定得费点口舌了,这里有三个人的不同表达,三种效果。甲:“去吧,我真的很想去呢,好长时间没爬山了。累点怕什么,还锻炼身体呢,正好你也减减肥。”磨了半天,李姐说:“我真的有事,你找别人吧,要不我帮你找个伴?”乙:“您看,我很少求您一回,您就别拒绝了,要不我该多么伤心啊!陪我去吧,我负责给你买好吃的、好喝的,我帮您背包。回来我帮您洗衣服什么的,好不好嘛?求求你,去吧……”说了半天,李姐叹了口气:“好吧。”丙:“李姐,最近我心情不太好,只想爬爬山,出去透透气,咱们是最好的朋友,您得跟我去,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说呢。”“行了,别说了,就冲你这么信任我,我舍命陪君子了,累死也心甘啊!”谁的口才好?肯定是丙。
   第四,语句简练,不唆。写文章讲究“惜字如金”,说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句能说清的,绝不说两句。判断一个人的口才高低不是看他说了多少字而是说了多少有用的字。一户人家门锁被撬,财物被盗,打电话报警:“喂,您好!我家被盗了,地点在某街某号某栋楼某房间,我叫某某,是户主,请尽快来处理。”非常简练。如果换成下面这种说法就麻烦了:“喂,110吗?我们家让人撬了,丢了很多东西,真是气死人了,我招谁惹谁了,竟敢偷我们家!你们一定帮我们抓住小偷啊……我是谁?我是某单位的车间主任,我叫某某,您记住了吗?我家住在某商场旁边,很好找的,某街那个丁字路口往南,唯一的一座新楼,您到了一打听,都认识我。您快点来吧,我家丢了很多贵重的东西,要找不回来可怎么办啊?……”这么唆的报警,不耽误事吗?活脱一位侃哥哥。
   第五,表达真诚自然,不虚伪。有个词叫“言为心声”,大部分人都会真诚自然地运用口语表情达意,但也有个别人“说的比唱的好听”,说一套,做一套,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而且非常讲究说话技巧,让人听了非常舒服,可实际的为人处事却与之大相径庭,时间久了,再唱高调时便让别人十分厌恶了。这类人缺乏人格魅力的支持,语言魅力会随着别人对其了解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消逝殆尽。真正拥有良好口才的人,一定是品格高尚的人;真正精妙的语言,也一定是经得起推敲与考验的。
   具有良好的口才,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诸葛亮泰然自若、舌战群儒的风度,周恩来机智幽默、游刃有余的外交,谁提起来都钦佩不已,羡慕不已。我们喜欢口才好的人,欣赏口才好的人,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口才好的人,这当然需要我们长期去锻炼,知道了评判口才的标准,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准确简练地表情达意、顺利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让语言具有可欣赏性以及诚实做人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小平,高雄帅哥,有着台湾人少见的魁梧身材,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两条浓浓的剑眉下是孩童般没有邪气的大眼。认识他是在东京东中野的华人教会。  那时他刚到日本不久,被表妹带到教会,人很活跃,在以留学生为主的青年聚会上,总是很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爱出头揽事,很有大侠风范。不过也有好笑的一面,这么个有先天阳刚条件,又在台军中被敲打过的人,有一股脂粉气,首先讲话的腔调就软软的,娘娘的。然后像女人一样爱装
期刊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大观园里的一个小角色,但在曹雪芹的笔下,晴雯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才,名列金陵十二丫鬟之首,其最大的特点是擅长公关。  在封建社会里,在男尊女卑和“三从四德”的重压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下,很少有女子能在交际场合显露头角,但“身为下贱”的晴雯却能勇敢地冲破樊笼,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大步地走向“公关”舞台。  没话找话说、没事找事做是晴雯公关的拿手本领。晴雯深知两个陌生人相
期刊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不亚于新媳妇初见公婆,说不出的小心谨慎,温文尔雅。过不了几天,则宛如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在这里,我要给咱们初进职场的朋友几条建议,有自我修养方面的、对待他人以及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方面的等等,综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所要说的“十不该”。  先从自我修养说起。  一不该迟到早退,这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可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往往在开始的几天能够遵守,过不了几天,有的就能
期刊
我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好像是井水不犯河水,两者会有什么冲突?原来还有一个叫“秘密”的东西,硬生生把“我”给拉了进来,要“我”做一道新的道德选择题。  有爱的地方,就有秘密,比如枕边人的“背叛”或者有什么难言“底案”,局内人的反应往往会慢半拍,于是朋友仿佛就有了用武之地,要揭穿真相还是保持沉默?  朋友的挚爱有了不伦之恋或者难言之隐,而朋友仍然蒙在鼓里,我们有义务去揭开那个烫手的盖子吗?如果真的有
期刊
在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办公室,穿着得体、化妆精致的职场女子,往往容易受到男同胞们的欢迎与帮助,她们的工作乃至生活,也因此从中得益不少。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职场女子,把男人们的大度、包容和无私看成了他们的本分,常常做出一些得寸进尺之举,引起了男同胞们的反感和厌恶,以致男同胞们都避而远之,不愿再给她们以任何帮助。  下面是我对这些职场女子的一些善意提醒。  第一,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  我以前的办
期刊
足球励志电影《一球成名》在片头打出字幕:“人因为梦想而伟大。”  哪一个人没有梦想呢?梦想也许有大小之分,却没有贵贱之别,即使没有实现,你也照样伟大!这样的字幕不由得叫人热血沸腾。  周迅出道时是个“土丫头”,还嗓子沙哑,有口吃,既没有背景、靠山,也没有幸运之神的垂青。但为了实现梦想,她独自一人漂到北京,跟姐妹们合租住在地下室。刚开始到酒吧驻唱,每晚才七八十元。为了能挣得一个角色,她挥汗如雨地奔跑
期刊
音乐的标题是抽象的,但是,经由速度、节奏、旋律等组成的乐句——音乐语言,它沁入人的心扉后,其作用是任何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曾与友人一起倾听韦伯的弦乐三重奏《回忆》。徐缓的节奏、深沉的旋律,不知不觉间拨动了各人心灵中的回忆之弦。一友人忆起“文革”中被逼疯而惨死的两个哥哥,并说大提琴低沉的弱音,仿佛是母亲经常出现的叹息;另一友人却忆起初恋时的女人;而我则忆起年轻时在一个山岗上的小学校,自己伫立在山谷
期刊
真实美和协调美是成功演讲必具的。  真实美。一般地说,演讲者最终的目的是要听众为之信,为之动。要达到这个目的,演讲就必须保持真实性。  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同的演讲风格派别,其中一些人过分强调了艺术美,而忽视了真实美。比如,有些演讲者画眉毛、涂口红、抹油彩。我们并不否认这种浓妆打扮是美的。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一化妆恰是走出了演讲的大门,进入了戏剧的迷宫,大有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之嫌。  因此,初学演讲
期刊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有人惊呼,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之后,21世纪初,一股“大学生潮”开始形成,大规模地涌向我国吸纳能力相对较强的大中型城市。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唯有经历过的人方能品出个
期刊
著名的交际家哈利·欧佛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笔者铭记在心:“要先引起他人的渴望。凡能这么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  写过《攻心为上》等畅销书的哈维·麦凯,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美国作家。他平时对外演讲的价码,一场大概是六到八万美金,而且常常整年都排满了行程,想请他演讲,除了要准备银子,还得等他排出空档。   成名之前,麦凯只是一名稍有点名气的作家。有一天,他接到电话,是CNN谈话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