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文物容易“见光死”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化成碎片的万历皇帝龙袍。图片|收藏拍卖杂志

  最近,某大神复原了秦始皇兵马俑的真人动图,又眨眼又微笑当真“活”过来了。有人疑惑:“秦始皇陵那么大,为啥还不开挖,很好奇里面还有什么宝贝。”文物专家表示:“挖出来保存不了就麻烦了,因为古墓出土文物很容易‘见光死’。”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哪些考古发掘的文物容易“见光死”。
  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时,常会发现有的文物即使上千年仍然金灿灿、亮晶晶的,有的就黑乎乎的一团,差别怎么那么大?原因就在于文物的氧化程度不同。
  通常来说,埋在古墓里的文物,因氧气少,惰性气体多,不易发生腐蚀,很多文物即使深埋地下N年,也仍然像新的那样。但文物一旦被考古人员发掘出来,它们所处的环境从地下变为地上,湿度以及光照条件、空气成分会发生剧烈变化,就容易发生腐蚀,甚至炭化,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对文物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害。
  就材质来说,无机质文物是比较稳定的,譬如石头、陶瓷、玉器等受环境影响较为微小,出土后一般不会受到很大影响;金属文物也容易受到腐蚀,但金器就很稳定,出土后仍然金光闪闪。
  令考古学家们和文物保护者们最头疼的就是有机质文物,它们包括丝织品、纸质、食物、木质文物等,它们都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是十分脆弱的文物,轻者炭化变黑,俗称“黑化”,重者直接变成粉末甚至灰飞烟灭。而有机质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科技还没有很好的解決办法。
  因此,如果稍微发掘不慎,考古现场就不会变成“灾难现场”。
  明代皇陵在历史上一直保存完好,大部分未曾被盗。1955年,在郭沫若等一众学者的呼吁下,明定陵获批进行考古发掘,尽管当时受到了来自夏鼐先生等考古专家们的理性反对。
  不出所料,定陵里出土大量奇珍异宝,亮瞎众人双眼。而当时还有大量织锦布料出土,总计165匹,仅万历身边就放了69匹。在此之前,还从没有发现过如此大量的古代丝织品,整匹的丝织品在出土时依然色彩艳丽。
  这些出土的丝织品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万历皇帝的龙袍了,只可惜当年执意要挖掘皇陵,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封尘多年的龙袍在与空气接触后开始迅速氧化,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已经炭化破碎了,专家花了多年时间才将其复原,可以见其精致华美。
金器、上釉彩陶这类出土文物不容易氧化。图片|收藏拍卖杂志

  而其他专为宫廷织造的衣物和丝织品,在发掘后也开始慢慢变硬、变脆、变色、变霉。这些件件堪称珍品的丝织文物炭化,实在让人痛心不已。
  如果说像丝织品文物炭化还有个“残骸”,那么,考古发掘遇上食物,稍有不慎就会灰飞烟灭,连渣都不剩。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也有不少失误。当时发现了小麦、水稻、瓜果等许多农作物,尤其是装在容器里的水果,被发现后,不一会儿就氧化消失不见了。
  当时考古人员在一件漆器鼎里还发现了一碗藕片汤,清澈得就像昨天刚做出来一样,但藕片接触空气后很快融化,几秒后完全消失,汤也变成黑色。幸亏摄影师及时拍下,让我们还能看到个大致模样。
  附着在出土文物上的颜料也是很脆弱的,接触空气后很容易脱落,虽不至于让文物“见光死”,但也会让文物原本面貌受损。
  40多年前,当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遗址(今兵马俑一号坑)挖开时,看到一尊尊色彩艳丽的兵马俑曾激动不已。遗憾的是,五彩斑斓的形象只维持了不到十几分钟,甚至有的只有十几秒,陶俑上的彩绘便纷纷起翘、卷曲与脱落,兵马俑变成今天大家看到的“灰头土脸”模样。
  根据研究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先在陶体涂上生漆做打底,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矿物颜料上色。陶俑见光后之所以颜色会快速脱落,主要原因是出土前后湿度与温度等环境条件变化巨大所致。
  陶俑出土前环境条件湿度大且温度低,出土后暴露在干燥与高温的环境中,使得对水分格外敏感的生漆涂层发生皱缩并卷曲变形,进而导致外层彩绘收缩、起翘乃至脱落。
  竹子或木质文物在出土后也很快会发生氧化反应,一些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竹简如果不及时隔绝氧气,就会导致上面的文字消失,从而无法释读,这对文物来说是致命的。
  而一些木质古船,在海底沉没多年,有时候也会保存完好,如果贸然打捞,也会导致古船遭受损毁。不过,“南海一号”沉船则是一起成功的范例。
  当时,考古人员发现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宋代古船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依然坚硬如初。被海水浸泡800多年而不腐烂,除了船体本身用松木制作并刷上多层桐油保护外,船体沉没后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这些淤泥使得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被氧气破坏。于是,专家们便大胆提出将“南海一号”沉船进行整体打捞,并存放在一个巨型玻璃缸中,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情况完全一样,从而保证文物的安全,也为将来研究宋代造船技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所以,我们花了几亿元的代价,采用整体打捞、室内发掘的新技术,来保证船身和物品的有效发掘和保存,是完全值得的。
  正因为很多文物的脆弱性,我们在考古发掘上会慎之又慎,以免再发生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损失。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何一些规模浩大的皇陵古墓等都没有主动进行考古发掘,主要原因是在无法保证文物安全性的时候,我们还不能贸然发掘,除非是无意中被发现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进行保护。
  所以,我们选择按兵不动,等科学技术进步了,有充分的条件保护好这些国宝们的时候,再主动发掘也不迟。而现在,就让国宝们再睡一会儿吧。
  ◎ 来源|收藏拍卖杂志
其他文献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正如我国核电之父欧阳予院士说的那样,  “我毫不怀疑,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中,总会有人选择崇高,为国家、民族、社会无悔奉献。”  正是有了他们,欧阳予、杜祥琬、陳俊武,还有闵恩泽、李立浧、潘家铮、曹原……  他们的潜心钻研,接续奋斗,引领我国能源行业一步步行稳致远,给中国经济腾飞注入绵绵不绝的强大动力。
期刊
从一煤独大到綠色多元,我国能源发展已经走进了新时代,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出路是什么?易燃易爆的氢,使用起来安全性如何?……  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上,  中国科技人一直在思考中探索前行。
期刊
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于6月28日安全准点投产发电。  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交界处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也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几个“最”字,将修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困难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如期投产发电,标志着作为世界上首批百万千
期刊
1987年,法门寺地宫开始发掘,图为法门寺塔基遗址。图片|法门寺博物馆  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77年正式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1979年4月,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987年,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对考古工作的支持不断增多,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得到极大提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组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半坡遗址发掘场景。图片|文博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步入正轨。文化部下设文物事业管理局,对全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进行统一管理。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考古研究所,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考古科研机构。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在培养考古专业人才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由于考古工作的开展,社会各界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丰富的考古
期刊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开始考古发掘,它是目前我国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图片|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考古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中國考古学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文物局近年组织实施了“考古中国”一系列重大项目,牛河梁、良渚、石峁、陶寺、二里头等遗址均取得了丰硕的田野考古成果。  中国考古队赴埃及、伊朗、
期刊
我们的中华文明很古老,有五千年的历史,  然而我们的考古学却很年轻,刚刚100周年。  考古是文明文化的探索者,  李济,梁思永,夏鼐,苏秉琦,张忠培,严文明……  一個个在考古领域承前启后的专家们,上穷碧落下黄泉,  不断寻找着华夏文明那些已经丢失的记忆,  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灿烂文化,呈现在世界文明的展台上。
期刊
以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为标志,中国考古学诞生,至今已走过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921—1948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数量有限,除河南安阳殷墟外,其余均属于零散的调查和发掘,考古工作基础相当薄弱。瑞典人安特生主持了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得出仰韶文化彩陶由西向东传入的结论,据此又提出了中华文明起源西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中外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新
期刊
对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编号记录。摄影|陶媛  考古就是研究过去历史的一门学问,而我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田野发掘。发掘的第一步,要知道去哪里发掘。目前的考古发掘类型总体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主动性调查发掘”和“抢救性调查发掘”。  最常见的是因为盗墓、工程建设等情况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这种发掘方式是因为文物或者遗迹信息已经暴露,放任不管便会招来虎视眈眈的盗墓者。  另外一种是主动性调查发掘。当考古学家想
期刊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既是三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我们探究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追问。  伴隨着一次次考古成果的发现,文化根脉渐渐清晰。  真实的考古现场是什么样?和盗墓有什么不同?科学技术如何为考古赋能?  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步步被证实,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去阅读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