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品德课堂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视频”集视与听、观察与体验、表现与再现于一体,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多种感官的需求,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品德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视频”,能有效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真实感受。就其在品德课堂的运用而言,可以从“明晰价值取向、找准取材视角,有机融合运用”等方面来把握并实施相应策略,从而实现灵动而又高效的品德课堂教学。
  【关键词】微视频;品德课堂;运用策略
  “微视频”借助其独特的光、电、声、像,以生动形象、信息集中、直观性强等优势,能极大满足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需求,进而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和品德获取。就常态的品德课堂而言,“微视频”往往能够以较小的教学成本,呈现教学中值得学生关注或者重难点的部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力,带来饱满灵动的课堂效益。因此,“微视频”在品德课堂的有效运用,是德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明晰价值取向,指向教学实效
  “微视频”应用于品德课堂教学的目的,意在发挥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生活性的特点,有效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真实感受。教师应明晰“微视频”资源的价值取向,优化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服务于儿童的道德成长。
  (一)让教学环节更简洁
  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可以让课堂教学更简洁明了,避免了烦琐、复杂的资料链接,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世界真奇妙》一课教学中,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包含了不同国家的民俗民情、特色服饰、自然景观等大量信息,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學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跳出现有时空,直观感受世界各国丰富又奇妙的文化。“微视频”让教学环节更简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当堂内化的自由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让学习任务更清晰
  “微视频”制作的核心要素是浓缩图文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展开的教学,能让学习任务更清晰,指向更明确。在《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视频呈现了浙江省的行政区域图,通过动漫人物向学生介绍与浙江省下辖地区相对应的景区。学生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识记省内各行政区,并由此延伸至对全国行政区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趣味十足,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促进知识内化,而且有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学习任务,目标明确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让课堂增量更明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视频”取材方便、信息量大的优势,让课堂增量更明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抓拍身边的事例,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提升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的能力,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指导功能的“微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活动的“认知”与“反思”,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模式,避免因缺乏指导而轻易选择放弃或半途而废的行为发生。
  二、找准取材视角,拓展教学内容
  品德课上使用“微视频”,并不提倡“拿来主义”。深入解析教材、把握真实学情、关注新闻热点是找准取材视角的关键。
  (一)增补留白处,回归儿童生活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上有许多留白处,可以作为“微视频”的重要切入点,旨在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儿童回归生活。留白处的补充利于对话、交流的深入,使之成为学生作为主体与其他客体进行思想交流、心灵沟通、情感共鸣、共同参与的载体。因而,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或关键词,将一些适用微视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整合,选择合适的微视频片段植入教材的留白处。借助“微视频”将散乱的点变得简约凝练,选择适合时代气息的、具有区域特性的教学内容,以动态的方式呈现以充实教材中的留白处,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道德认知,获取丰富的道德体验。
  (二)架起时空桥梁,助推情感升华
  由于受时空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学生的原认知与教学内容间会存在一定的“时空断裂层”,造成道德认知难以内化,进而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空白,设计并制作合适的微视频来引导充盈。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亲情”主题单元的课文,通常是以经典的感人故事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的故事内容远高于学生原有的学习起点,给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时空断裂”需要用有效的载体来链接,“微视频”便是可行的方式之一。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直面灾难”时,通过播放汶川地震的微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解放军战士及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万众一心,伸出援手的场景:他们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冒着余震的危险,不眠不休地寻找和解救幸存者……真实的画面为学生搭建了时空断裂的桥梁,让学生相隔千万里也能感受到“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的精神力量,就此营造出感人的课堂环境,不断助推“多难兴邦”的情感升华。
  (三)关注时事新闻,弥补教材滞后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所引用的事例或图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联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教师将教学内容向社会拓展延伸,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展现社会最新动态的教学资源制作成微视频,可以提升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时,教师截取了爱国主义影片《战狼2》的相应片段制作成“微视频”。片中主人公“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决心点燃了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对比世界上正在遭受战争之殇的民众,学生为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而感到幸福,就此发出呐喊:热爱和平,拒绝战争!热点时事资源有效地弥补了教材的相对滞后性,成为保持课堂教学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   三、有机融合运用,突破教学“瓶颈”
  在品德教学中,微视频的使用时机是需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的。有机融合,适时运用,往往能突破教学“瓶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融入“导课”,激发求知欲
  由于“微视频”具有形象直观、集音效、动感画面于一体的优势,因此,在“导课”环节中运用“微视频”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向预设的教学内容。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的导入环节为例,教师通过自编的童话故事微视频——《一双鞋的旅程》,简短地介绍了一双鞋从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直至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微视频”有趣的故事、精彩的画面、神奇的音效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将有关职业的信息渗透其间,使学生对本课研究的主题“各种各样的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启了探索“职业”的研究之旅。
  (二)架构情境,提升道德认知
  借助“微视频”创设道德情境,能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新的信息,在看似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新的体验,拥有新的发现。
  如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观看“人生AB剧”的环节,分三段播放微视频。首先,针对视频中“主人公身体瘦弱,是坚持练习跳水,还是改学绘画”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分别坐到A(坚持)、B(放弃)两个区块并阐述理由。接着,播放主人公坚持练习跳水遇到的各种挫折的视频,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选择。最后,微视频揭示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悉尼奥运会10米高臺双人跳水冠军桑雪,学生对比自己的选择,思考桑雪成功的秘诀。教师三次播放微视频并组织学生三次选择和思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凭借毅力和勇气坚持下去,才能征服人生中的各种挫折,迎接成功。“微视频”架构的情境,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也让每位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积极的道德信念。
  (三)实践延伸,助推行为养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将课堂上习得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向课外拓展延伸,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促使课内学习和课外运用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教师课后请学生拍摄自己家庭中用水状况的微视频。学生拍的微视频既有节约用水的好行为、好习惯,也有浪费水、不爱护水资源的现象。由此请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自我对照检查,改善家庭用水习惯,提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通过水表统计出家庭节水量,逐渐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实践证明,“微视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载体。从“明晰价值取向、找准取材视角,有机融合运用”等方面来设计并运用“微视频”,能有效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真实感受,从而实现灵动而又高效的品德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3] 张瑜.浅谈如何有效应用视频“增色”课堂[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8).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中心小学 311200)
其他文献
【正】背景:左心室(LV)对慢性缺氧的适应是通过表达保护性血管源性、代谢性以及抗氧化性基因来改善氧输送和能量代谢,使再氧化损伤最小化。而法洛四联症(TOF)患儿其右室(RV)
目的:观察和探讨曲美他嗪(万爽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CHF患者58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观察组)2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9例。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组
结合检修过程,简要阐述了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的拆装程序,着重分析了检修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给出了管程和壳程垫片螺栓预紧力的计算方法.
近年来,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肝储睾),已逐步被国内外卫生界所重视.它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谚断,慢性肝病肝细胞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人的肝脏合成白蛋白,由于白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
按设备工况,氧化脱氢反应器壳体应选用美国的SA240-304H钢板.国产化设计时,决定用国产的0Cr18Ni9钢板代替.因此,在订货技术要求中,对0Cr18Ni9钢板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提出了
通过对列管及垢层的理化检验及对换热器结构和操作条件与腐蚀关系的分析,找出了炼油厂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区醇胺贫富液换热器列管穿漏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防护措施.
【正】背景:应用对比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CE-TTE)测量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储备(CFR),以之作为心脏移植术后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CAV)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 ACE)发生
闭合性脾创伤约占腹部损伤的45%,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病情急,死亡率高。我院自1993年10月~1995年10月共收治闭合性脾挫裂伤13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